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乌桕毒蛾综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乌桕毒蛾[Blackdottedtussockmoth]又叫乌桕毛虫,鳞翅目,毒蛾科。是乌桕主要是虫害,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及贵州等地。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3龄幼虫取食全叶、嫩枝和果皮;冬季、早春叶落后幼虫啃食1~2年枝条皮层,使枝条枯死,严重时会使全树枯死,严重危害乌桕叶。

乌桕毒蛾雌蛾体长约12毫米,翅展约36毫米,前翅黄褐色,顶角处和臀角处各有一橙黄色区,顶角处橙黄色区内有2个圆形小黑点。成长后幼虫体长36~40毫米,暗褐色,各节上均着生4个黑色毛疣,疣上着生灰白色细毛。腹部第1~3节稍大,毛疣也大。年繁殖2代,以3~4龄幼虫在茶树根际吐丝作网群集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上树取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化蛹,6月上甸~7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第一、二代幼虫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口,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叶问或土缝中结茧化蛹。天敌有黑卵蜂、姬蜂、绒茧蜂等。

防治方法:

一,冬季清园,消灭幼虫。冬季是防治越冬虫的好时机,可捕杀群集在丝网中的乌桕毒蛾越冬虫的好时机,挖出树根部附近杂草中的茧蛹进行烧毁,减少来年虫源。

二,用煤油10kg+6%可湿性6660.5kg喷杀群集树干上的越冬幼虫。

三,夏天幼虫下树避暑时可用90%敌百虫和25%的亚铵硫磷乳剂1500倍液。

四,成虫盛发期以灯光诱杀。

编辑推荐

枇杷毒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枇杷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果树,其花可入药,果实是橘子的一种。它广受欢迎,因而市场广阔。种植枇杷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技术,那么对于枇杷毒蛾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枇杷毒蛾是一种毒蛾科的昆虫,专为害枇杷叶片的害虫,在中国枇杷产区发生较普遍。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5毫米,展翅约21-30毫米,雄成虫体小;头黄色,背部灰褐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灰褐色,后翅中央灰黄色。

卵:直径约0.5毫米,圆形。

幼虫:体长约20毫米,赤褐色,体上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毒毛。

蛹:长约10毫米,褐色。

2、分布与危害

枇杷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专为害枇杷叶片的害虫,在我国枇杷产区发生较普遍。主要是以幼虫咬食叶片、幼芽或幼果危害。

3、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注意果园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冬季结合修剪,深翻土壤,将越冬蛹冻死,清理果园,减少虫源。

(2)根据幼虫有假死性,可震动树干,进行捕杀。

(3)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有趋光性,可在夜间用黑光灯诱杀。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榆黄足毒蛾防治方法


名称:榆黄足毒蛾(榆毒蛾)

学名Ivelaochropoda(Eversmann)

英文名elmyellow-leggedtussockmoth

分布

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

寄主:白榆、牛郎榆、月季、馒头柳等。更多绿色尽在

形态:成虫长约15mm,翅展约38mm;体白色,触角黑色,栉齿状,附节橙黄色。卵灰黄色,鼓形。幼虫浅黄色,老熟时长约30mm;腹部各节有毛瘤,第1-2毛瘤黑色而明显,其余为白色;腹部第6-7节各有翻缩腺1个。蛹棕黄色,腹面青灰色,头顶有黑褐色毛2束。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为害,6月化蛹,7月成虫羽化。成虫趋光性很强,产卵于枝条和叶背面,相连成串,卵期约10天。初孵幼虫啃食叶肉,大龄幼虫沿叶缘蚕食,常把叶片蚕食光。4-10月为华北地区幼虫为害期,10月下旬随气温下降而继续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修剪枝叶,球后彻底清洁田园,减少菌源。

(2)于成虫盛发的6月及8-9月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地区于5月下旬-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一、二代幼虫低龄阶段喷洒20%灭幼脲1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

食叶性害虫柳雪毒蛾防治


[分布与为害]柳雪毒蛾Stilpnotiasalicis(Linna.)又名柳毒蛾、雪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较广。幼虫为害多种杨、柳及美国白蜡、泡桐、槭树等。与此虫同时发生的还有杨雪毒蛾(S.candidaStaudinger),此虫还为害白桦、榆等。更多绿色尽在

[生物学特性]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为害3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卷叶、树皮缝、树洞、枯枝落叶层下等处化蛹。蛹期约10天。成虫趋光性强,卵多产在树干表皮或叶背处,呈块状,卵粒不等,卵块表面覆盖有灰白色泡沫胶状物。卵期约15天。

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先群居为害,取食叶肉呈网状,受惊后吐丝下垂,三龄后分散为害,昼夜取食。7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9月为第二代幼虫盛期,于9月底至10月上旬即寻找隐蔽处吐丝结茧越冬。

[综合治理]

(1)消灭虫源结合园田管理,刮除卵块,消灭虫源。

(2)人工防治利用上下树习性,在树干部围捆报纸、塑料薄膜或秸草阻集幼虫,每天上午清理。

(3)保护天敌如毒蛾赤眼蜂、毛虫追寄蝇、益鸟、三突花蛛和角马蜂等。

(4)药剂防治春季在树干周围撤5%西维因粉剂,触杀上下树的幼虫。幼虫为害期喷施35%硕丹乳油2000倍液,或15%杜邦安达悬浮剂4000倍液防治,要求喷洒均匀。

泡桐茸毒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茸毒蛾学名Dasychirapudibunda(Linnaeus),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苹叶纵纹毒蛾、苹毒蛾、苹红尾毒蛾。主要为害泡桐、杨、柳、榆、栎、栗、李、杏、苹果、梨、山楂等树木。种植过程中泡桐茸毒蛾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翅展35-45毫米,雌虫翅展45-60毫米。头、胸部灰褐色。触角干灰白色,栉齿黄棕色;下唇须白灰色,外侧黑褐色;复眼四周黑色;足白黄色,胫节、跗节上有黑斑。腹部灰白色。

雄蛾体褐色,前翅灰白色,分布黑色和褐色鳞片,亚基线黑色略带波浪形,内横线具黑色宽带,横脉纹灰褐色有黑边,外横线黑色双线大波浪形,缘线具一列黑褐色点,缘毛灰白色,有黑褐色斑;后翅白色带黑褐色鳞片,缘毛灰白色。雌蛾色浅,内线和外线清晰,末端线和端线模糊。

卵:扁圆形,黄青绿色至浅褐色,中央具1凹陷。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2毫米左右,体黄绿色或黄褐色,头部黄色,第1-5腹节间黑色,第5-8腹节间微黑色,亚背线在5-8腹节为间断的黑带,体腹面黑灰色,前胸两侧有向前伸的黄色毛束,第1-4腹节背面各有一褐黄色毛刷,四周生白毛,第8腹节背面有一紫红色毛束。足黄色,跗节上有长毛。腹足基部黑色,外侧有长毛,气门灰白色。

蛹:浅褐色,背生长毛束,腹面光滑,臀棘短圆锥形,末端具多个小钩。

茧:黄褐色,外附幼虫体毛。

危害症状

蛾幼虫食叶,受害叶片成缺刻或孔洞状,5龄幼虫食量大,常将叶片食光,老熟幼虫将叶卷起结茧。

发生规律

东北年生l代,以幼虫越冬。长江下游地区年生3代,以蛹在树皮缝、杂草丛、屋檐下等处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多在21时后羽化,交尾、产卵。成虫具趋光性,雄性较雌性趋光性强,昼伏夜出,白天静伏于叶子背面,树木伤疤、裂缝处,成虫寿命4-7天。

越冬代成虫产卵于树皮上,其它代成虫产卵于叶片上,成块状排列。卵历期10天左右。5月上旬出现第一代幼虫,6月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8月中旬出现第3代幼虫,9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进入越冬期。幼虫共5龄,1-2龄期群集生活,啃食叶肉。进入3龄期,分散取食。

进入5龄期,食量大增,可将叶片食光。3龄以后的幼虫较活跃,善于爬行。受惊后体曲卷,收缩、假死落地片刻后,迅速爬行。幼虫期体色黑黄、浅黄等色多变。第1、2代幼虫化蛹多在树皮缝、枝杈、伤疤、丛枝中。茸毒蛾靠成虫迁飞传播,靠交通工具携带幼虫远距离传播。在种植中纯林受害重,混交林受害轻。

防治方法

1、地制宜的选择较抗虫品种。

2、保护可利用的天敌。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营造混合林,及时清理杂草、枯枝,减少虫源。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5、可钻孔蛀药,在树干基部胸径5cm以下,钻1-2个孔;胸径6-10cm,钻3个孔;胸径11-19cm,钻3-4个孔;胸径20-30cm钻4-5个孔;胸径31cm以上,钻5个以上孔;孔距均等,孔深2-4cm,注射37%巨无敌乳油或50%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注原液;40%久效磷注1;1水溶液防治,每孔注2-3ml。

多果乌桕植物


    中文学名多果乌桕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大戟目亚目大戟亚目科大戟科族乌桕族属乌桕属分布区域分布于贵州正安(黄渡、海龙、胜利)。

多果乌桕,本种与乌桕S.sebiferum(Linn.)Roxb.很相似,但叶片大,阔卵形,果序下垂,长13—35厘米,有时竟达45厘米而显然有别。

形态特征

乔木,高6-13米,各部均无毛;枝灰褐色,具细纵棱,有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阔卵形,长9-13厘米,宽8-9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钝,全缘,腹面深绿色,背面带粉白色;中脉两面均凸起,背面尤著,侧脉10-12对,离缘3-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圆柱形,长7-8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腺体状,顶端钝圆,长1.5-2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16-35厘米的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间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雄花:花梗纤细,长2-4毫米;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略尖或有时钝,两侧各具一长圆形,长3.2-4.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截平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较多的雄花;小苞片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约1.8毫米,宽约0.3毫米;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圆,顶端有不规则的小齿;雄蕊3枚,花药球形,花丝远短于花药。雌花:花梗较粗,长4-6毫米;苞片3深裂,裂片渐尖,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雌花,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共聚生于苞片内者;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顶端渐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蒴果卵形,密集成长13-35厘米的果序或有时更长,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长8-10毫米,直径7-8毫米,外厚被白色的假种皮。花期夏初,果期冬初。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800米的阳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正安(黄渡、海龙、胜利)。

本种提示

本种与乌桕S.sebiferum(Linn.)Roxb很相似,但叶片大,阔卵形,果序下垂,长13-35厘米,有时竟达45厘米而显然有别。

杜鹃花苹毒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苹毒蛾别名纵纹毒蛾、茸毒蛾、苹红尾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为害多种果树及杜鹃花、泡桐、榆、紫藤、鸡爪槭等。幼虫主要危害叶片,食量较大。现将其防治方法接受如下,可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毫米,雄蛾翅展35-45毫米,雌蛾翅展45-60毫米。头胸部灰褐色,触角双栉齿形,触角干灰黄白色,栉齿黄棕色。下唇须米灰色,外侧黑褐色。复眼周围黑色,中间密布黑色和褐色鳞片。

卵:淡褐色,扁球形,中央有一凹陷。幼虫:体被黄色长毛。体长35-52毫米,头淡黄色,体近圆筒形,绿黄色或淡黄褐色。腹部第一、二和二、三节间背面有宽大绒黑斑。

蛹:黄绿色至淡褐色,背面有较长毛束,腹面光滑。臀棘短圆锥形,末端有许多小钩。蛹化在黄褐色疏丝茧包中,上有幼虫毒毛。

二、发生与危害

苹毒蛾在东北每年发生1代,少数2代,以幼虫越冬。在陇海至长江下游每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一代幼虫发生于5月至6月上旬,二代幼虫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三代幼虫8月中旬至11月下旬,越冬代蛹期半年左右。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产卵,每块卵20-300粒。

三、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消灭越冬虫源。

2、大发生时用8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倍液、或8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

桑树舞毒蛾的形态特征及防治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别名柿毛虫、秋千毛虫等,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在全国各蚕区。除桑树外,还可为害栎树类、苹果、梨、桃、杏、核桃、柿子、栗、榆、杨等500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整树叶片被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雄体长18-20mm,翅展45-47mm,暗褐色。头黄褐色,触角羽状褐色,干背侧灰白色。前翅外缘色深呈带状,余部微带灰白,翅面上有4-5条深褐色波状横线;中室中央有l黑褐圆斑,中室端横脉上有4黑褐形斑纹,外缘脉间有7-8个黑点。后翅色较淡,外缘色较浓成带状,横脉纹色暗。雌体长25-28mm,翅展70-75mm,污白微黄色。触角黑色短羽状,前翅上的横线与斑纹同雄相似,为暗褐色;后翅近外缘有1条褐色波状横线;外缘脉间有7个暗褐色点。腹部肥大7i末端密生黄褐色鳞毛。

卵: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9-1.3mm,初黄褐渐变灰褐色。

幼虫:体长50-70mm,头黄褐色,正面有八字形黑纹;胴部背面灰黑色,背线黄褐,腹面带暗红色,胸、腹足暗红色。各体节各有6个毛瘤横列,背面中央的1对色艳,第l-5节者蓝灰色,第6-11节者紫红色,上生棕黑色短毛。各节两侧的毛瘤上生黄白与黑色长毛l束,以前胸两侧的毛瘤长大,上生黑色长毛束。第6、7腹节背中央各有1红色柱状毒腺亦称翻缩腺。

蛹:长19-24mm,初红褐后变黑褐色,原幼虫毛瘤处生有黄色短毛丛。

发生规律:年生1代,以卵块在树体上、石块、梯田壁等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龄幼虫日间多群栖,夜间取食,受惊扰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故称秋千毛虫。2龄后分散取食,日间栖息在树权、皮缝或树下土石缝中,傍晚成群上树取食。幼虫期50-60天,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老熟爬到隐蔽处结薄茧化蛹,蛹期10-15天。7月成虫大量羽化。

成虫有趋光性,雄蛾白天飞舞于冠上枝叶间,雌体大、笨重,很少飞行。常在化蛹处附近产卵,在树上多产于枝干的阴面,卵400-500粒成块,形状不规则,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色鳞毛,每雌产卵1-2块,约400-1200粒。已知天敌近200种,常见的有舞毒娥黑瘤姬蜂、喜马拉亚聚瘤姬蜂、脊腿匙宗瘤姬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梳胫饰腹寄蝇、毛虫追寄蝇、隔离狭颊寄蝇等。

乌桕常见三种虫害的防治方法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现将乌桕常见三种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乌桕毒蛾

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雌蛾体长约12毫米,翅展约36毫米,前翅黄褐色,顶角处和臀角处各有一橙黄色区,顶角处橙黄色区内有2个圆形小黑点。成长后幼虫体长36~40毫米,暗褐色,各节上均着生4个黑色毛疣,疣上着生灰白色细毛。腹部第1~3节稍大,毛疣也大。年繁殖2代,以3~4龄幼虫在茶树根际吐丝作网群集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上树取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化蛹,6月上甸~7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第一、二代幼虫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口,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叶问或土缝中结茧化蛹。天敌有黑卵蜂、姬蜂、绒茧蜂等。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消灭幼虫。化学防治方法参照茶毛虫(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25%亚胺硫磷、50%杀螟松、50%马拉硫磷、50%二溴磷1000-1500倍液。也可用98%巴丹可湿性粉剂或10%多来宝乳油2000倍液、95%乙酰甲胺磷乳油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二氯苯醚菊酯、10%天王星乳油4000-6000倍液、35%赛丹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

二、樗蚕

主食樗树叶(臭椿),兼食乌桕、蓖麻、冬青、含笑、泡桐、梧桐、樟树叶等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PhilosamiacyntiaWalkeretFdlker。又名椿蚕、小乌桕蚕。

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中国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

化性有1化性、2化性以至4化性的。寒冷地区为1化性、台湾为4化性。蚕期30-40d。熟蚕集结2-3片叶吐丝结茧。茧灰褐色、纺锤形、顶端有孔,有细长茧柄,茧重约3g,茧层重约0.3g,茧层率10%--12%。农村一般均缫土丝,织成的绸称椿绸。

防治方法:(1)可于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

(2)人工防治:根据幼虫的群集性,可人工捕杀幼虫和摘茧烧埋。

(3)利用天敌防治:幼虫天敌有绒茧蜂、黑点瘤姬蜂、家蚕追寄蝇和白僵菌等;卵期天敌有赤眼蜂。注意保护利用。

(4)药剂防治:重点防治3龄前的幼虫,可喷洒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液防治;也可喷施每毫升含100亿活孢子的B.T乳剂800倍液;可喷洒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防治,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可以连续喷施2~3次,注意使用化学药剂要交替喷施,以防幼虫产生抗药性。

三、柳兰叶甲

1、寄主及危害

柳兰叶甲主要危害乌桕的叶片,成虫、幼虫都能危害,受害严重的能将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椭圆形,深兰色,有金属光泽。卵:长椭圆形,橙黄色,长0.8㎜左右。幼虫:体扁平,灰黄色,体长6㎜,头黑褐色。

3、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柳兰叶甲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土缝、地被物、树干基部越冬,来春3月底4月初,树木刚发芽时,越冬代成虫开始活动取食,先啃食杨、柳嫩芽,然后啃食叶片,并在树叶上产卵,卵常数十粒成堆,每一个雌成虫可产卵1500粒左右。幼虫群集剥食叶表皮,呈网状,各代世代重叠。79月危害最重,10月开始下树越冬。苗木和幼树受害较重,特别是老苗圃地发生严重。因此,应抓紧越冬代成虫产卵前期,即3月底4月初进行集中防治,消灭越冬代成虫,避免7、8月份大发生。

4、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2000倍液喷雾,毒杀成虫。

园林绿化害虫柳雪毒蛾的防治方法


柳雪毒蛾Stilpnotiasalicis(Linna.)又名柳毒蛾、雪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较广。幼虫为害多种杨、柳及美国白蜡、泡桐、槭树等。与此虫同时发生的还有杨雪毒蛾(S.candidaStaudinger),此虫还为害白桦、榆等。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为害3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卷叶、树皮缝、树洞、枯枝落叶层下等处化蛹。蛹期约10天。成虫趋光性强,卵多产在树干表皮或叶背处,呈块状,卵粒不等,卵块表面覆盖有灰白色泡沫胶状物。卵期约15天。

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先群居为害,取食叶肉呈网状,受惊后吐丝下垂,三龄后分散为害,昼夜取食。7月为代幼虫为害盛期,9月为第二代幼虫盛期,于9月底至10月上旬即寻找隐蔽处吐丝结茧越冬。

[综合治理]

(1)消灭虫源结合园田管理,刮除卵块,消灭虫源。

(2)人工防治利用上下树习性,在树干部围捆报纸、塑料薄膜或秸草阻集幼虫,每天上午清理。

(3)保护天敌如毒蛾赤眼蜂、毛虫追寄蝇、益鸟、三突花蛛和角马蜂等。

(4)药剂防治春季在树干周围撤5%西维因粉剂,触杀上下树的幼虫。幼虫为害期喷施35%硕丹乳油2000倍液,或15%杜邦安达悬浮剂4000倍液防治,要求喷洒均匀。

白三叶角斑古毒蛾的防治


角斑古毒蛾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又名角斑台毒蛾、杨白纹毒蛾、核桃古毒蛾等。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河南、甘肃和江苏等地。

发生特点:角斑古毒蛾幼虫会采食三叶草的芽和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2龄开始分散活动为害,受损叶片呈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叶片常被吃光,仅留叶柄,从而使白三叶失去观赏价值。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至3代,以2至3龄幼虫在白三叶附近的落叶等覆盖物下越冬。翌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寄主发芽时,角斑古毒蛾开始出蛰活动为害,四月下旬越冬代幼虫化蛹,蛹期12至14天左右,四月底出现越冬代成虫,并开始产卵,产卵期14至20天。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第一代成虫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幼虫8月上中旬开始发生,为害至2至3龄便进入越冬场所越冬。一般从9月中旬前后开始陆续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卵块。

2.利用趋光性:利用雄成虫的趋光性,灯光诱杀雄成虫,减少雌雄交尾机会,降低幼虫孵化率。低龄幼虫期可人工杀死。

3.药剂防治:可使用狂杀蚧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或者幼虫初期喷施20%的除虫脲悬浮剂5000至8000倍液,或20%米满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20%的菊杀乳油2000倍液等其中一种喷雾防治。

4.天敌防治:利用追寄蝇、小蜂、小茧蜂、姬蜂等天敌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毒蛾的危害及防治


毒蛾类昆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园林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毒毛是毒蛾幼虫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命名的依据。毒蛾的幼虫一般常常色彩鲜艳,胸腹部被有长毛,具毒性,人接触后可引发皮炎,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卵多成块状。毒蛾种类较多,为害园林植物的毒蛾主要黄尾毒蛾、侧柏毒蛾、榆毒蛾、柳毒蛾、舞毒蛾、角斑古毒蛾、灰斑古毒蛾等。现就其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危害特点

越冬幼虫剥食春芽严重,为害芽从芽基部蛀食成孔洞,致芽枯死,有时可将整树芽吃光。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高龄后开始分散活动为害,将叶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粗脉或被食光。从而消弱树势,致使树木死亡。

二、几种毒蛾的识别及习性

1、黄尾毒蛾

学名EuproctissimilisFeezssly,别名桑毛虫、盗毒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朝鲜、日本、欧洲也有分布。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桑树、构树、榆树、椿树、泡桐、海棠、樱花、月季、苹果、梨、枣树等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8毫米,翅展25~35毫米;雄蛾体长11~15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白色,复眼黑色,前翅后缘有两个黑褐色斑纹,有时不明显或没有。雌蛾触角栉齿状,腹部粗大,尾端有黄色毛丛;雄蛾触角羽毛状,体瘦小,腹末黄色部分较少。因尾部有黄色毛丛,故称黄尾毒蛾。前后翅反面白色,前翅前缘黑褐色。

卵:直径0.6~0.7毫米,扁圆形,灰白色,半透明。常数十粒排成卵块,卵块呈馒头状,表面覆盖有雌蛾腹末脱落的黄毛。

幼虫:老熟时体长26~38毫米,黄色。背线、气门下线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黑褐色,均断续不连。每节有毛瘤3对,第一节背面两侧各有一个向前突出的红色大毛瘤。

蛹:体长14~20毫米,黄褐色。

茧:长15~24毫米,长椭圆形,土黄色,附有幼虫毒毛。

⑵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一年2代,以3龄幼虫或老熟幼虫在树干缝、树洞蛀孔内作丝茧越冬。翌年春天,越冬幼虫破茧爬出啃食春芽、嫩叶、咬断叶柄,对树木的发育影响较大。6月中旬化蛹,下旬出现成虫。成虫傍晚飞翔,有趋光性,夜间产卵,卵产在枝干上或叶片反面,每雌产卵150~600粒。初龄幼虫群集取食,行动活泼,2龄后开始分散危害,长大后取食叶片成缺刻,受惊扰即吐丝下垂,随风飘移至邻近植株危害。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卷叶内结茧或在林木附近土块下、篱笆、杂草丛中等处结茧。9月中旬发生第二代,10~11月初幼虫开始结茧越冬,越冬幼虫有结网群居的习性。

2、侧柏毒蛾

学名ParocneriafurvaLeech,别名柏毒蛾。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西、贵州、四川、青海等省市,日本也有分布。主要危害侧柏、圆柏等柏树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20毫米,翅展19~34毫米。体灰褐色。雌蛾触角短棒齿状,灰白色;前翅浅灰色,鳞片薄,略透明,翅面有不显著的齿状波纹,近中室处有1个暗色斑点,外缘较暗,有若干黑斑。后翅浅灰色,带有花纹。雄蛾触角羽毛状,雄蛾体色较雌蛾深,前翅花纹模糊,近中室处的暗色斑点较显著。

卵:扁圆形,直径0.7~0.8毫米。初产时绿色,有光泽,渐变为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绿灰色或灰褐色;头部灰黑色或黄褐色,有茶色斑点;体各节具有棕白色毛瘤,上着生黄褐色和黑色刚毛,背线黑绿色,第3、7、8、11节背面发白,亚背线从第4至第11节为1条黑绿色斑纹,亚背线与气门线有白色斑纹;腹部第6~7节背面各有1个浅红色翻缩腺。

蛹:长10~14毫米,初期青绿色,羽化前呈褐色,头顶具有毛丛。每一腹节具有褐色斑点,上生少数白色细毛,气门黑色;臀棘钩状,暗红褐色。

⑵生活习性:

在河北等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柏树皮缝和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开始危害,将叶咬成断茬或缺刻,咬伤多呈黄绿色。5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第二代成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出现。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咬食鳞叶尖端和边缘成缺刻,3龄后取食全叶。幼虫多在夜间取食,白天隐藏在树皮裂缝、叶丛中。幼虫在4龄后的食叶量显著增大,约占总食量的80%以上。老熟幼虫在叶丛中吐丝作茧,经1~3天预蛹期后变成蛹。成虫多在夜间至上午羽化,有较强的趋光性。白天一般静伏在树冠枝叶上,很少活动,傍晚后飞翔交尾;交尾结束后即产卵;每雌产卵平均87粒。卵产于侧柏鳞叶上,成不规则的堆状。每一卵块有卵3~32粒。干旱对其数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虫灾常发生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区,疏林和尚未郁闭的幼林灾情较轻,纯林比混交林发生重。第二代幼虫为害一段时间后,于9月下旬开始越冬。

3、榆毒蛾

学名IvelaochropodaEversmann,又名榆黄足毒蛾。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主要危害榆树的叶片。

⑴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2毫米,翅展约24~40毫米。体、翅白色,触角干白色,栉齿黑色;足白色,前足腿节端半部、胫节和跗节橙黄色,中足和后足胫节端半部和跗节鲜黄色。

卵:长0.8毫米,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有灰黑色分泌物,串状排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25~35毫米;体浅黄绿色,头灰褐色。气门上线苍白色,气门下线米黄色,气门黑色。体各节背面具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四周黑色,腹部第1、2节和第8节上具较大的黑色毛丛;翻缩腺黑褐色;腹部第8、9节背面绯黄色。

蛹:蛹长15毫米,浅绿色,头顶具黑褐色毛束。腹面青灰色,复眼红褐色。

⑵生活习性:

在北方等地一年2代,以低龄幼虫在树皮缝或附近建筑物的缝隙处越冬。翌年4月中旬榆钱刚开时开始活动,5月中旬就地吐丝作茧化蛹,蛹期15~20天,5月下旬至7月初成虫羽化。成虫趋光性强,成虫羽化后交尾于2~3天产卵,卵块产于嫩枝叶上或叶的背面,排列成串,外被灰黑色分泌物,每个卵块含卵平均10多粒。老熟幼虫在叶面上、树干缝隙或杂草上吐少量丝作茧化蛹。第一代幼虫危害较重。9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10月上旬低龄幼虫开始钻进树皮缝处结薄茧越冬。

4、柳毒蛾

学名Stilphotiacandida(salicis)Standinger,又名雪毒蛾、杨毒蛾。原分为杨毒蛾和柳毒蛾,由于它们的成虫很似,幼虫危害的树种基本相同,常常混合发生,因此又称杨柳毒蛾。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中、东北等多个省市,国外原苏联、蒙古、朝鲜、日本、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及加拿大也有分布。主要危害杨树、柳树、白蜡、槭等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21~23毫米,翅展45~50毫米;雄蛾体长18~21毫米,翅展40~45毫米。全体密被白色鳞毛,有丝绢光泽。触角主干纯白色。雄虫触角栉齿状暗褐色,鳞片较密。雄蛾触角羽毛状。足棕色,胫节和跗节具有黑白相间的环纹,中足的距为黑色,较长。

卵:馒头形,卵粒成堆,外被银白色胶质物,表面较平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50毫米,体粗壮,灰黑色。头部黑色,背中线黑色,两侧为黄棕色,其下各有一条灰黑色纵带。各行均生有毛瘤,形成横的一列,瘤上密生黄褐色长毛及少数黑色短毛。胸足棕色。腹部青棕色。

蛹:体长16~25毫米,棕褐色。体各节保留着幼虫期毛瘤的特点,其上密生黄褐色细毛。

⑵生活习性:

柳毒蛾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为害3次,以2龄幼虫在树皮缝隙内结薄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杨树展叶时,上树为害。多于嫩梢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当受惊扰时,立即停食不动或迅速吐丝下垂,随风飘往它处。老龄幼虫少见吐丝下垂现象,受惊也不坠落。随虫龄增大,食量剧增,4龄以后能食尽整个叶片。6~7月间为害最烈,大发生时,往往数日将叶片吃光。幼虫在隐蔽场所吐丝作一护膜潜于其中脱皮,各龄幼虫脱皮前后均停食。幼虫有强烈的避光性,尤以老龄幼虫更为明显。幼虫晚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潜伏。幼虫老熟后体渐渐收缩,进入预蛹期,约经3日脱皮成蛹,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天左右。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初羽化的成虫体湿润,翅卷缩,迅速爬行后静伏展翅,经半小时即可搧动双翅。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白天静伏叶背、小枝或杂草中,当受惊时才飞去。傍晚开始活动,到处飞翔觅偶交尾,直至早晨才逐渐停止活动。雄蛾有两次交尾现象,雌蛾一生只交尾一次。交尾当天即可产卵,又多在夜间进行。一头雌虫可连续产卵2~3天,产卵300粒左右。卵大多产于树冠下部枝条的叶片背面,或枝干的树皮上。卵成块状,每块平均100粒左右。卵期15天。幼虫于7月上旬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并不立即爬动取食,而多静伏或蔽于隐蔽处;大约一天后才开始活动,取食嫩梢叶肉,一直为害到8月份,后陆续在枯枝落叶层、杂草丛、土层、刺蛾旧茧壳、树皮缝隙等处越冬。

5、舞毒蛾

学名:LymantriadisparLinna.,别名苹果毒蛾、秋千毛虫等。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地区。主要危害杨、柳、榆、苹果、刺槐、悬铃木、海棠、紫藤、山楂、柿、杏等500余种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蛾体长22~30厘米,翅展58~80厘米,污白色,体前翅黄白色。触角黑色双栉齿状。前翅具4条锯齿状黑色横线,中室有1黑点,中室端部横脉中有形黑褐色横纹,开口向翅外缘。外缘与脉间有1列黑褐色点。后翅斑纹不明显。腹部肥大,密被淡黄色毛,末端有较大的黄棕色或暗棕色毛丛。雄蛾体瘦小,全体暗黄褐色,腹末尖,体棕黑色,前翅翅面上具有雌蛾同样斑纹。触角羽毛状。中室中央有1个黑点;横脉纹不如雌蛾明显,其他特征同雌蛾。

卵:球形,有光泽,两端略扁,直径约1毫米;褐色,卵成块状,数百粒甚至上千粒粘在一起,上覆有很厚的黄褐色绒毛。

幼虫:幼虫体色多变,有黑、灰、黄多种色型。初孵幼虫色较深,黄褐色至暗褐色,体长2毫米,胴部生有灰色或黑色短毛。老熟幼虫体长52~68毫米,头部黄褐色,具黑色八字形纹,胴部背线两侧的毛瘤前5对为黑色,后6对为红色,毛瘤上生有棕黑色短毛。腹部褐色,背线灰黄色,各节于亚背线、气门上线和气门下线处均有毛瘤,每节计6个;亚背线处前5对毛瘤与体同色,后7对毛瘤红色,其上刚毛灰褐色较长。

蛹:体长18~30毫米,暗褐色或黑色,胸背及腹部有不明显的毛瘤,着生细而短的红褐色毛丛。无茧,仅有几根丝缚其蛹体与基物相连。

⑵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后的卵,在寄主树皮缝隙间、建筑物的墙缝、石缝及树下落叶等处越冬。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孵化的早晚同卵块所在地点的温度有关。初孵幼虫体轻毛长,有吃卵壳习性,树上不残留卵块痕迹,初期群集树干,以后爬到树冠上取食叶片。如卵不产在寄主树种上,孵出的幼虫吐丝悬垂,靠风吹扩散。2龄后日间藏在落叶及树上枯枝内或树皮缝内,夜间出来为害。后期幼虫食叶量大,有较强的爬行转移危害能力,能吃光老、嫩树叶。6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化蛹,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雌虫不大活动,常停留在树干上;雄蛾活跃,善飞翔,日间常在林内成群飞舞,故称舞毒蛾。雌、雄成虫均有趋光性。卵产于树干上或主枝、树洞中、石块下、屋檐下等处,每雌蛾一生产卵约400~1200粒。卵成块,上厚覆雌虫腹末体毛。

6、角斑古毒蛾

学名Orgyiagonostigma(Linnaeus.)。又名角斑台毒蛾、杨白纹毒蛾、核桃古毒蛾等。国内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朝鲜、日本、欧洲也有分布。主要危害紫叶李、悬铃木、山楂、柳、榆、月季、玫瑰、海棠、榆叶梅、桃、三叶草等多种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蛾体长12~25毫米,翅退化仅残留痕迹,体略呈椭圆形,灰至黄色,密被深灰色短毛和黄、白色绒毛。头很小,触角丝状,复眼灰色。足灰色有白色,爪腹面有齿。雄蛾体长11毫米左右,翅展25~36毫米,体灰褐色,下唇须橙黄色,触角短羽状、干锈褐色,栉齿褐色。前翅黄褐至红褐色,内区(内线至翅基部)前半部有白磷、后半部赭褐色;基线细白色、波浪形;内线直黑色,前半部宽、前缘中部有白鳞;外丝双条黑色,细锯齿形;赭黄色斑;后缘有1新月形白斑;横脉纹黑色白边、中央有1白色细线;缘毛暗褐色有赭黄色斑。后翅栗褐色,缘毛黄灰色。

卵:近球形,有光泽,直径约0.8毫米,卵孔处凹陷,花瓣状;还有1环纹;初产白色,后为灰黄色。孵化前灰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2毫米。头部灰至黑色,有光泽,上生细毛。体黑灰色,被灰或灰白色和黑色毛,亚背线和气门为间断的红橙黄色带,体侧毛瘤黄色,背面和侧面毛丛由黑色长毛和白色毛组成;前胸两侧各有一束向前伸的由黑色羽状毛组成的长毛;第1~4腹节背面中央各有1簇棕色或深褐色刷状短毛;第8腹节背面有一束向后斜伸的黑长毛。翻缩腺在第6~7腹节背面中央,呈灰褐色。

蛹:雌蛹长16毫米左右,纺锤形,初化蛹时为淡黄绿色,羽化前变黑褐色,体被黄灰色或灰色短毛;雄蛹长10毫米,圆锥形,黑褐色。

茧:略呈纺锤形,丝质较薄,灰黄色。

⑵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一般1年2至3代。以2~3龄幼虫于皮缝中、粗翘皮下及干基部附近的落叶等被覆物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寄主发芽时开始出蛰活动为害,4月下旬越冬代幼虫化蛹,蛹期12~14天左右,4月底出现越冬代成虫并开始产卵,产卵期14~20天。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第一代成虫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幼虫8月上中旬开始发生,为害至2~3龄便进入越冬场所越冬。一般从9月中旬前后开始陆续进入越冬状态。

角斑古毒蛾成虫白天羽化,多在下午羽化。雌成虫羽化后不离开茧,爬在茧上,蛹壳留在茧内。雄成虫羽化后蛹壳1/2至4/3露在茧外。雄成虫有趋光性,一般上午静伏不动,下午开始飞翔活动寻找雌成虫交尾,交尾时间大多在傍晚。雄成虫可以交尾2~3次。卵成堆产在茧外,卵块上有淡黄色绒毛覆盖。每头雌成虫可以产卵207~430粒,未交配的雌成虫也可以产卵,但不能孵化。雌成虫寿命9~12天,雄成虫寿命5~6天。卵期10~12天。

初孵幼虫聚集在叶片上取食卵壳,两天后开始取食叶片。1~2龄幼虫排列在叶片上取食叶肉,仅残留叶脉和表皮,待食完一片后再转移到新的叶片上取食。2~3龄幼虫可以吐丝下垂随风转移,3龄后分散取食。幼虫具有假死性,受惊后落地蜷缩。幼虫为5~6龄,通常发育为雌成虫的幼虫是6龄,发育成雄成虫的幼虫为5龄。幼虫期为24~30天。

7、灰斑古毒蛾

学名:OrgyiaericaeGermar.,别名:灰斑台毒蛾、沙枣毒蛾。在我国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国外原苏联、欧洲也有。主要危害沙枣、柽柳、杨树、柳树、榆树、苹果、梨、山楂、蔷薇、杜鹃等多种园林植物。

⑴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8~15毫米,黄褐色,体被短而密的白色绒毛,翅退化,足短。雄蛾体长8~10毫米,黑褐色,翅展21~38毫米。触角长双栉齿。前翅赭褐色,有两条明显的褐色线;前缘有1个近三角形紫灰色斑;横脉纹新月形,近臀角有一白斑。后翅深赭褐色,翅基部有密集的长毛,缘毛淡黄色。

卵:扁圆形。白色。中央有1个棕色小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毫米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和气门下线黑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向前伸的由黑色羽状毛组成的长毛束,第1~4腹节背面各有一浅白黄色毛刷,第8腹节背面有一由黑色羽状毛组成的长毛束,头部和足桔黄色,瘤桔黄色,上生浅灰色长毛,翻缩腺桔黄色。第9和10节背中央各有一圆筒状淡粉色的小肉瘤,瘤的基部为黑色或淡红色。足淡红褐色。腹底面灰绿色。

蛹:黄褐色(雌),纺锤形或黑褐色(雄),圆锥形。蛹背被有淡黄色的细毛。体长雌雄分别为13毫米和11毫米。

茧:淡灰黄色,上附有灰黄和少量黑色的长毛。

⑵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一年2代。以卵在枝杈、附近建筑物、杂草、枯叶等处的雌虫茧上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越冬卵孵化成幼虫开始为害。初孵幼虫多群集于卵壳上,长大后分散危害,喜食嫩枝叶和花朵。幼虫有吐丝下垂,依靠风力扩散,转移危害的习性。幼虫白天栖息在叶柄上、小枝上或叶背,早晚和夜间取食,危害大约一个月左右。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叶背作一薄茧化蛹,蛹期大约10天左右。7月上、中旬成虫羽化,雌成虫性引诱能力特别强,能招诱雄成虫于叶上交尾,雄成虫趋光性很强。每雌蛾产卵200粒左右,卵成堆产在缀叶丝网内的茧上或茧附近,卵期8天左右。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期,9月间成虫产卵越冬。

三、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

①人工采卵摘除;

②低龄幼虫期摇晃、振落幼虫杀死;

③清除枯叶物中的蛹或过冬幼虫。

2、物理防治:利用雄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无公害防治: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以及20%除虫脲悬浮剂3000~3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使毒蛾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不直接落到地面,以防掉下后伤人和污染环境;也可喷施植物源农药1.2%苦烟乳油800~1000倍液。

4、化学防治: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50%辛硫磷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等化学农药,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保护和利用追寄蝇、小蜂、螳螂、胡蜂、茧蜂、姬蜂、益鸟等天敌。

6、毒蛾幼虫的毒毛能使人皮肤痛痒,在防治工作中应注意防护。

浆果乌桕Sapium baccatum


    中文学名浆果乌桕拉丁文名Sapiumbaccatum别名山乌桕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目金虎尾目科大戟科亚科大戟亚科族乌桕族属乌桕属分布区域云南、西藏

浆果乌桕(学名:Sapiumbaccatum)为大戟科乌桕属下的一个种,可以制成中药,主治脾虚食少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月经不调。

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30米,各部均无毛;小枝带苍白色,具细纵棱,棱上常有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5-14厘米,宽4-6.5厘米,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钝圆或近短狭,全缘,背面近基部之边缘上有不规则的腺状小点;中脉粗壮,在背面显著凸起,侧脉10-13对,互生,离缘约1毫米弯拱网结,网脉两面均明显;叶柄纤细,长3-5厘米,顶端无腺体;托叶很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顶生或兼有腋生、长4-12厘米的总状花序或下部稍有分枝而作狭长的圆锥花序或排列,雌花生于花序轴最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纤细,长2-3毫米;苞片阔卵形,长1-1.2毫米,宽约1.8毫米,顶端钝或略短尖,基部两侧各具1长圆形,长1.5-2毫米的具网状裂纹的腺体,每一苞内约有6朵花聚生;小苞片狭,线形,长近1毫米;花萼不规则2裂,裂片具不整齐的细齿;雄蕊2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长1.5-2毫米;苞片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2深裂,裂片卵形;子房球形,平滑,2室,花柱近离生。蒴果浆果状,具1-2种子;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喜光,耐寒性不强,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750mm以上地区都可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沿河两岸冲积土、平原水稻土,低山丘陵粘质红壤、山地红黄壤都能生长。以深厚湿润肥沃的冲积土生长最好。土壤水分条件好生长旺盛。能耐短期积水,亦耐旱,含盐量在0.3%以正气。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南部(思茅至西双版纳)。生于疏林中,海拔约650米。还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产于我国秦岭、淮河流域以南,东至台湾,南至海南岛,西至四川中部海拔1000m以下,西南至贵州、云南等地海拔2000m以下,主要栽培区在长江流域以南浙江、湖北、四川、贵州、安徽、云南、江西、福建等省。

主要价值

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浆果乌桕的根。

【主治】治脾虚食少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月经不调。

【性味归经】:甘,平。脾、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食油43.19%,脂肪酸有亚油酸69.6%,油酸7.2%,花生油酸8.5%,棕榈酸4.7%,肉豆蔻酸1.3%,硬脂酸0.4%。树皮食之萜,浆果乌柏素(baccatin)等。

双子叶植物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性味归经】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根皮1~3钱;叶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注意】副作用为呕吐较剧,溃疡病患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各子脱蜡后须催芽,优良品种用嫁接繁殖。自然条件下树干不易长直,小苗要加强管理,可适当密植、剥侧芽、施肥,以培育通直的大苗观赏应用:秋叶深红、紫红或杏黄,娇艳夺目;落叶后满树白色种子似小白花,经冬不落,“偶看桕树梢头白,凝是江梅小着花“。乌桕是长江流域主要的秋景树种。宜庭园、公园、绿地孤植、丛植或群植,亦于池畔、溪流旁、建筑周围作庭荫树。与各种常绿或秋景树种混植风景林点缀秋景,列植【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乌桕毒蛾综合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