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刺槐瘿蚊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刺槐瘿蚊是刺槐林发生的一种卷叶害虫,危害新发出的幼叶,造成大量的新叶枯萎脱落,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秋代被害的树木,在霜期没来之前,树木叶片基本脱落,造成树木停止生长,对幼龄林可造成枯死。

属双翅目,成虫体微小,纤细、外形似蚊。复眼发达,通常左右愈合成1个。触角念珠状,10一36节,每节有环生放射状细毛。喙或长或短,有下颚须14节。翅较宽,有毛或鳞毛,翅脉极少,纵脉仅35条,无明显的横脉,有的种类仅在前翅基部有1个基室。足细长,基节短,胫节无距,爪简单或有齿,具中垫和爪垫。腹部8节,伪产卵器极长或短,能伸缩。

刺槐瘿蚊的防治方法

幼虫体纺锤形,白、黄、桔红或红色。头部退化。中胸腹板上通常有一突出的剑骨片,有齿或分成两瓣,为弹跳器官,是鉴别种的特征之一。成虫早晚活动,产卵于未开花的颖壳内或花蕾及叶片上。幼虫捕食性、腐食性或植食性。捕食性幼虫捕食蚜虫、介壳虫和蜗牛类等;腐食性幼虫主要生活于树皮下、腐败植物和真菌中,有的专食小麦叶锈病抱子;植食性幼虫为害植物的花、果实等,很多能造成虫瘦。如麦黄吸浆虫、麦红吸浆虫。

防治方法

在刺槐瘿蚊幼虫危害期于树冠上喷施氧化乐果800-1000倍等内吸药剂;成虫期采用灯光(黑光灯及诱蛾灯)灭虫法杀成虫,防止扩散蔓延。

精选阅读

桑树桑根瘿蚊的虫害防治方法


桑树桑根瘿蚊为双翅目,瘦纹科虫害,别名黄瘦蚊。主要危害桑树。分布四川、贵州、安徽等省,要注意及时防治,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为害特点

该瘦蚊把卵产在桑苗根颈部裂缝或伤口内,排出粪便造成桑树根颈皮层溃烂,严重的整株桑树死亡。

2、形态特征

成蚊体长22.5mm,翅展4.5mm,翅上黄色软毛密生,并具褐斑多个,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卵长0.6mm,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2.53mm,蛆状,低龄幼虫白色,后为橙红色。蛹头顶红棕色;腹部橙红色至红色,翅黑褐色。

3、生活习性

贵州年生二代,以第二代老熟幼虫在桑苗根颈部或少数筑土室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出现,5月中下旬进入羽化盛期,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始见,7月上旬化蛹,7月中旬羽化出第一代成虫,一直延续到9月下旬。

第二代幼虫于7月中下旬出现,11月后越冬。初孵幼虫行动敏捷,孵化后马上为害,向真皮及形成层之间蛀害,幼虫老熟后在寄主四周5cm以内12cm表土下作茧或土室,化蛹在其中。

4、防治方法

(1)5月下旬一6月上旬喷淋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要求把根部淋湿,可有效地防治一代幼虫。

(2)9月至翌年4月中旬用上述方法防治越冬代幼虫,防治1次或2次。

(3)4月中旬前培土(即化蛹之后羽化之前),增加桑树基部土层厚度,致该瘦蚊不能顺利羽化出土。

荔枝花果期对瘿蚊的虫害防治


荔枝花果瘿蚊,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害虫,可为害荔枝花穗、幼果和嫩梢;其个体小,发生代数少,发生后很难被察觉,常常被忽略而漏防,造成嫩梢、花穗干枯和大量落果。在荔枝处于花果期时,正值花果瘿蚊发生高峰,现将该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防治时参考。

为害症状

花果瘿蚊成虫产卵于新抽出的花穗,幼虫孵化后蛀入花穗,取食输导组织。此后花穗开始变褐,继而枯死;并且在受害花穗上可见细小的圆形虫孔。

拼粒期时,花果瘿蚊成虫产卵于幼果,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幼虫老熟后出果入土化蛹。受害果表面出现褐色圆点,继而脱落。

花果瘿蚊还可为害嫩梢。成虫产卵于新抽出的嫩梢,幼虫孵化后即钻蛀入内,取食输导组织。此后,嫩叶枯萎,继而脱落。严重时,可致枝条光秃。

将受花穗、幼果或嫩梢剥开,可见留有褐色粉状物的虫道,或黄色蛆状幼虫。

形态特征

荔枝花果瘿蚊幼虫:纺锤形,体长2~4毫米,头部已退化,中胸背板有一Y型剑骨片,这是最显著的识别特征。

荔枝花果瘿蚊成虫:触角念珠状,有细毛;复眼较大;口器剌吸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梨形平衡棒;足细长,胫节无距。

发生规律

荔枝花果瘿蚊每年发生1代,发生期与荔枝的物候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成虫只在荔枝的花期至幼果期出现,发生条件与湿度密切相关,成虫往往是在大雨过后才大量出现。部分幼虫可隔年羽化,即当环境不适合时可长期潜伏下来,等合适的年份再上升到地表层化蛹、羽化出来。

越冬幼虫于每年3~4月荔枝花穗长至5厘米时,开始陆续羽化为成虫并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分别为害花穗和幼果,造成幼穗失水干枯和幼果的大量脱落。老熟幼虫随花或幼果落地后钻入泥土发育为伪蛹,并分泌粘液吸附泥沙,形成泥沙团,潜伏于土中等待来年再危害。

防治措施

1.花果瘿蚊以蛹长时间存于土壤中,当春天的温度和湿度合适时就羽化出来为害荔枝的幼嫩花果。所以花期如果雨量充沛,就要注意对该虫的防控。

2.毒土。每年3月初,在荔枝花果瘿蚊成虫羽化前(花穗前期),每亩用5%的甲基异柳磷颗粒剂8公斤拌细沙20公斤,均匀撒于荔枝树冠周围土壤中,并耙土覆盖,毒杀刚羽化的成虫。

3.在荔枝花穗期和谢花坐果期分别喷1次杀虫剂,选用一些对花和幼果安全的高效低毒药剂,如13%的果虫灭乳油、15%的科绿乳油、48%的毒死蜱乳油、4.5%的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等,加水稀释1000~1500倍喷雾。

4.很多荔枝场在开花前和谢花后都喷药防治蝽蟓、尺蠖、毒蛾等害虫,这无意中也对花果瘿蚊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发生花果瘿蚊危害的果场在花果期都没有施用过杀虫剂。

茶树虫害--茶树茶芽瘿蚊


学名Contariniasp。双翅目,瘿蚊科。分布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茶区。山区或近山区发生较多。

寄主茶树。

为害特点幼虫侵害茶芽,刺激茶芽发育畸形、肿胀,形成虫瘿,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及茶的质量。形态特征雌成蚊体长2.5?3mm,翅展4?4.8mm,体黄褐色,被有黑褐色细毛。头扁圆形,复眼黑色,两复眼相接,没有单眼。触角14节,柄节、梗节圆且短小,鞭节圆柱状,第一鞭节长于其它各节。胸背隆起,背板黑褐色发达,近三角形。翅黄褐色,翅面上具不规则近黑褐色斑驳5?6个,翅脉简单。足细长,跗节5节。产卵管针状。雄蚊体长2.2mm,黑色。触角14节,基部2节与雌蚊相似,余各节呈哑铃状,好象2节,整个触角似为26节。翅面无斑纹,色较深。腹部肉红色,细小。卵长0.12mm左右,长椭圆形。幼虫共3龄,三龄虫体长2?3.2mm,长纺锤形,黄白色,老熟后变黄。蛹长2?2.5mm,长圆形,乳白色至黄褐色。

生活习性广东年生3代,以幼虫在瘿苞内或土中越冬。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一5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各代瘿苞出现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一6月上旬、7月下旬一8月中旬、10月上旬一10月中旬。入土幼虫在土中建一土室于翌年3月化蛹,羽化后的成虫日伏夜出,飞翔力不强,有趋光性,羽化的当天就可交尾,把卵产在桑树刚萌动的幼芽上,每雌常产卵60一80粒。成虫寿命l一6天。初孵幼虫在产卵芽中为害,取食生长点,致受害芽形成瘿苞,不转移,老熟后从瘦苞基部向外爬,弹跳入土,在土中结茧化蛹进行休眠。幼虫共3龄。高温、日照较少阴凉的山地茶园或海拔较高的茶园易受害。大叶种茶树上虫瘿多,密度也大。天敌有广腹细蜂、黑蚂蚁等。

防治方法(1)幼虫发生期间采茶时,注意摘除瘿苞,集中烧毁,可减轻下一代为害。

(2)在幼虫出苞后进入土中阶段于茶丛下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或2.5%敌百虫粉剂2?3kg,也可制成毒土撒在表土层毒死入土幼虫。(3)在成虫出土盛期于茶丛下层或土表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一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

及时预防柑桔芽瘿蚊的重要性是什么


柑桔芽瘿蚊包括桔芽达瘿蚊和桔孪达瘿蚊,我国1978年在吴川县首次发现,它们常混合发生。每年1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白天活动,卵散产于尚未展开的柑桔春芽上,为害柑桔春芽(特别是柠檬、橙和柑类)。1月上旬至下旬田间可见被害状。被害嫩芽幼叶的叶柄或主脉形成畸型肿大的虫瘿,最终导致嫩芽变黑、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柑桔嫁接苗、幼树的增长以及成龄树开花结果。近年,这两种害虫已扩展到广州以及珠三角多个县市。

一、形态特征

柑桔芽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现以桔芽达瘿蚊为代表描述其主要的外形特征。成虫体长0.7-1.2毫米,体桔红色,多黑色细毛。雌雄触角异形:雄虫触角鞭节哑铃形;雌虫触角鞭节圆锥形。仅具一对前翅,翅长1.1-1.5毫米,透明而密布黑色细毛,翅脉序简单。腹部长筒形,雄虫尾器黑褐色,呈山字形;雌虫产卵管细长,可以伸缩。卵长椭圆形,长约0.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紫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5-1.8毫米,蛆形,乳白色,前胸腹面的剑骨片Y形,褐色。越夏幼虫多有茧。被蛹体长1.2-1.5毫米,黄褐色,部分蛹有薄茧。桔孪达瘿蚊为同属的近缘种,其外部形态特征与桔芽达瘿蚊非常相似,但体型稍大些。

二、世代史及主要习性

柑桔芽瘿蚊在广州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滞育越夏、越冬。每年1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白天活动,卵散产于尚未展开的柑桔春芽上,每雌产卵20-80粒。卵期3-4天。幼虫孵出后即钻入幼芽的叶柄或主脉中,不久就形成肿大粒状的虫瘿,瘿内幼虫历期10天左右老熟,遂弹跳落地入土化蛹,大部分入土深度仅1-2厘米。幼虫抗逆力很强,据试验,经水浸11天或干旱5天仍可生存。蛹期7-10天,成虫期1-5天。5月以后,幼虫即在表土层中结茧,滞育越夏、越冬,直到12月底或翌年1月初才化蛹、羽化出土。因此柑桔芽瘿蚊仅危害春芽。

三、防治方法

1、对柑桔芽瘿蚊的防治首先强调检疫,严防芽瘿蚊传到新区。

2、在虫害区应用药剂防治。(1)地面撒药:根据实地调查,掌握在越冬成虫出土前(即柑桔萌芽前)或幼虫入土初期,按每亩果园选用1.5%甲敌粉3公斤;或20%甲基异柳磷乳剂500克;或50%辛硫磷乳剂500克配制成毒土均匀撒施,施药后随即浅耕。(2)树冠喷药:早春成虫初现或春芽萌动期,选用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80%敌敌畏或25%杀螟腈乳剂800-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对消灭成虫或初孵幼虫均有高效。

栗瘿蜂发生趋势与防治方法


根据我县栗瘿蜂历年发生状况,4月上中旬对我县主要板栗产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发生趋势发布如下:

一、发生趋势预测:4月上中旬对我县主要板栗产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今年栗瘿蜂虫情较轻,主要为低虫低感和轻度发生,不会发生大的危害。今年预测发生2000亩,均为轻度发生,主要发生在衡山镇迎驾厂、诸佛庵、与儿街。预计发生面积有可能扩大,主要原因是去冬今春,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越冬幼虫死亡率降低,发育进度加快。

二、防治建议:

1、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

①、剪除虫枝:

剪除虫瘿周围的无效枝,尤其是树冠中部的无效枝,能消灭其中的幼虫。

②、剪除虫瘿:

在新虫瘿形成期,及时剪除虫瘿,消灭其中的幼虫。剪虫瘿的时间越早越好。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寄生蜂是防治栗瘿蜂的最好办法。早春大量采集瘿瘤,装于纱笼内,挂在栗瘿蜂危害严重的栗园中。

由于瘿瘤剪下后栗瘿蜂成虫不能正常羽化,但寄生蜂仍能羽化,从而提高天敌寄生率。保护的方法是在寄生蜂成虫发生期不喷任何化学农药。

荔枝瘿螨的防治技术


荔枝瘿螨又名荔枝瘿壁虱、荔枝毛蜘蛛,被害叶称毛毡病。为害荔枝、龙眼。成螨、若螨均为害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吸食液汁。被害的叶片,在背面先出现黄绿色的斑块,害斑凹陷,正面突起,凹陷处长出浓密的绒毛,状似毛毡,即所谓虫瘿。被害叶表面扭曲不平,甚至枯干凋落。花器受害后畸形膨大成簇,不会结实。

荔枝瘿螨的防治技术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0多代,以成螨和若螨在虫瘿绒毛间越冬。5-6月虫口密度最大,一年中这一时期受害较为严重。被害处叶面突出,被害花穗花器膨大如倒钟成簇。虫瘿生长半年以内,虫口密度最高。瘿螨生活在虫瘿绒毛间,阳光照射或雨水侵袭之际较活跃,在绒毛间上下蠕动。产卵在绒毛基部。瘿螨喜欢荫蔽,树冠稠密,光照不良的环境,树冠下部和内部,虫口密度较大,叶片上则以叶背居多。瘿螨可借苗木、昆虫、器械和风力传播蔓延。荔枝、龙眼的育苗多采取高空压条繁殖,因此苗木是瘿螨借以传播的主要途径。

防治方法:1.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叶。2.在2-3月花穗和叶上初形成虫瘿之际,喷洒波美0.2度石硫合剂,也可用50%敌敌畏乳剂、40%乐果乳剂和水的混合液(其比例按1:1:2000),或三氯杀螨醇乳剂800倍液。3.调运苗木时,要检查摘除虫叶,以防虫害传到新区。

龙眼瘿螨的发生及防治


一、形态特征1?成螨:体微小,肉眼难分辨,胡萝卜形,颜色为淡黄色至灰白色。头小,稳于胸部背板之下,胸部背后有龟甲状纹斑,横向3行,每行7~8片。腹面有2对短小的足,腹部后半部分体背有环纹约40环,腹面有环纹约60环。第3腹节两侧有刚毛1对。2?若螨:体形似成螨,体长0.077毫米,乳白色,半透明,头部圆钝,腹部环纹明显。3?幼螨:体形似成螨,但头胸部比腹部大,稍圆,体较尖削,长0.065毫米,白色,半透明。足2对,腹部环纹明显。接近脱皮时足向内缩,体表呈薄膜状,整个躯体圆拱。4?卵:钢盔形,直径0.04毫米,厚约0.013毫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

龙眼瘿螨的发生及防治

二、危害症状龙眼瘿螨的成螨、若螨及幼螨均能取食危害龙眼的叶片,但只危害老熟的叶面组织,以口器刺入叶面细胞吸取汁液,尚未发现在叶背危害。细胞被破坏后,先是被害部位产生湿润状,继而变灰褐色,最后成为紫褐色。被害叶片光合作用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寿命缩短。由于叶面角质层未被破坏,叶面光泽不退,尤其是在冬季大量表现危害状时,常被误认为是季节性生理变化或因看不到虫体而认为是由病害引起。

三、发生规律龙眼瘿螨全年都有危害,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阴天或者光照不良的部位,或冬天的干阴天气,都有利于其发生危害。该虫有群集危害的习性,它们先在荫蔽处危害,然后向外扩散,营半自由生活。

四、防治措施对密植的果园要舍得砍树,使果园种植密度合理,通风透光。对荫蔽的内膛枝、下垂枝或过密枝条要及时剪除。一旦发现有被害枝梢,应立即将其剪除并烧毁。药剂防治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兑水750倍、或15%哒螨灵乳油兑水1500倍、虫螨霸乳油兑水2000倍对受害植株进行喷雾。

刺槐干腐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该病危害幼树至大树的枝干,引起枝枯或整株枯死。大树主要发生在干基部,少数在上部枝梢的分叉处。大树基部被害,外部无明显症状,剥开树皮内部已变色腐烂,有臭味,木质部表层产生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不断扩展,包围树干1周,造成病斑以上枝干枯死,叶片即发黄凋萎。枝梢或幼树的主茎受害,病组织呈水渍状腐烂,产生明显的溃疡斑,稍凹陷,边缘紫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不久病斑以上部位即枯死。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病原肉桂疫霉菌(PhytophththoracinnamomiRands),隶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常自干基部侵入,也有从干部开始发病的。地下害虫的伤口是侵染主要途径。土壤含水量过高或大风造成的伤口,以及人、畜活动造成的机械伤,都能成为侵染途径。病害盛发期在5-9月。气温25℃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时,病斑扩展迅速。

防治方法:

①低洼积水或靠近水源,均不宜栽植刺槐。或做好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②及时清除死株或残桩,土壤用5%甲醛液消毒。

③树干涂白和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或石灰撒于土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④早期病斑采用外科手术挖除或在病斑上打孔或刀划破,然后涂25%多菌灵30-50倍液或50%退菌特60倍液,涂2-3次,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⑤用溴氰菊酯2000倍液灌浇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梨树梨瘿纹的虫害防治


梨是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叶子卵形,花多白色,一般梨的颜色为外皮呈现出金黄色或暖黄色,里面果肉则为通亮白色,鲜嫩多汁,口味甘甜,核味微酸,是很好的水果。因此广受欢迎,农户也喜欢种植。为了提高大家梨树管理水平,介绍的梨瘿纹防治技术如下。

梨瘿纹为双翅目,瘿蚊科。寄主是梨树。在中国主要梨区均有发生,以幼虫为害梨芽和嫩叶。芽、叶被害后出现黄色斑点,不久,叶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受害严重的叶片纵卷,提早脱落。

1、形态特征

幼虫:长纺锤形,13节。1~2龄幼虫无色透明,3龄幼虫半透明,4龄幼虫乳白色,渐变为橘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8~2.4毫米。前胸腹面具丫字形黄色剑骨片。

成虫:雄虫体长1.2~1.4毫米,翅展约3.5毫米,体暗红色。头小,复眼甚大,黑色,无单眼。下颚须4节,触角念珠状,15节,长约1.1毫米,各鞭节形如球杆,球部散生放射状刚毛。前翅具蓝紫色闪光,翅面生微毛。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淡黄色。足细长,淡黄色,跗节5节,第二节几乎与胫节等长,足端具黑色爪2个。雌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3~4.3毫米。触角丝状,长约0.7毫米,各鞭节为圆筒形,两端各轮生1圈较短刚毛。足较雄虫短,腹末有长约1.2毫米的管状伪产卵器。

2、发生规律

武汉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裂缝或树冠下2―6厘米的表土层中越冬。翌年3月化蛹出土,成虫产卵于嫩叶上。据观察,每头雌虫可产卵几十粒至100余粒。成虫寿命短,只几十小时。卵孵化后,幼虫吸取梨叶汁液,将梨叶从叶外缘纵卷成紧筒,叶片变脆,幼虫经13天左右老熟,又入土化蛹,出土产卵。

但老熟幼虫脱叶要有降水才能脱叶入土或爬到树皮裂缝中,所以雨水能影响梨瘿蚊为害的程度。无雨水,既不脱叶,也不在叶内化蛹。入土后化蛹,也要求有15%~30%的土壤含水量,过低不能化蛹,超过35%化蛹率低,即使化蛹,成虫羽化率也很低。羽化的成虫生命力也弱。

3、防治方法

①成虫羽化出土前,树冠下地面撤施敌百虫或西维因毒土,或40.7%乐斯本600倍液杀幼虫和成虫。

②冬季深翻土地。

③及时摘除虫叶,集中烧毁。

④大量发生时,叶面喷施吡虫啉(使用浓度见说明书,含量不同,使用浓度不同)或1000倍液的杀螟松。

怎样防治刺槐种子小蜂


刺槐种子小蜂,该虫为害刺槐种子,严重影响种子的收成。

刺槐种子小蜂头正面观横形,略宽于前胸背板;具短毛,密布点刻;面部略膨起。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略呈棒状,柄节技状,细长;触角窝相当大;柄节、梗节末端赤褐色。

被害种荚逐渐变色并出现褐色斑点。有虫种子肥么表面凹凸不平,颜色灰暗无光泽。1粒种子中多为1头幼虫,极少数有两头。幼虫不转移。一生仅危害1粒种子。

防治方法

1、种子调运必须进行严格检疫,不得将带虫种子调入保护区。

2、帐幕熏蒸:在常温(10℃)条件下,有虫种子可用溴甲烷,硫酰氟30-35g/m3,磷化铝9g/m3,熏蒸48-72小时,灭虫效果好。

3、尽可能采尽树上种荚,扫净落在地面上的荚果,减少林间虫源。

4、播种前用80℃热水浸种30分钟,然后加凉水降温,种子与热水的容积比为1:5、浸烫后捞出,用麻袋覆盖2-3天,杀虫效果100%,同时还具有催芽作用。

6、真空熏蒸使用国产ZX-350型真空熏蒸消毒机,每次处理种子5-25kg,真空度为730-940Hg(负压),真空室内的温度为15℃时,溴甲烷或硫酰氟60-70g/m3熏蒸2-3小时,幼虫和蛹的杀灭效果达100%。

7、微波加热处理使用ER-692型微波炉杀灭刺槐种子小蜂幼虫,每次处理2kg,当温度达到60℃后,持续处理1分钟,杀虫效果良好。

8、成虫期可施放敌敌畏杀虫烟剂,每亩用量0.5-1kg,防治3次以上效果较好。

荔枝瘿螨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荔枝瘿螨,又名毛蜘蛛、毛壁虱、毛毡病,借助风吹、昆虫、苗木或爬行等方式传播扩散,对荔枝危害严重。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等省区。近年来,由于天敌被杀伤,致使为害程度有所上升。笔者对我处荔枝园的大红袍、桂味、楠木叶和妃子笑等荔枝品种进行调查后发现,幼树的嫩梢、花穗期和幼苗期以桂味、楠木叶受害最为严重,成年树受害较轻,大红袍、妃子笑荔枝未见被害。瘿螨卵小,产于叶片茸毛基部,若螨、成螨均成活于茸毛间,树冠稠密,光照不良,采果后不修剪和不控冬梢的果园,发生为害较重。现将其特性及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荔枝瘿螨的卵呈球形,半透明,乳白至淡黄色;若虫形似成螨,初孵时灰白色。成螨体微小,体长仅0.15毫米,狭长,刺吸式口器,初呈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头小,向前方伸出。若螨、成螨仅有两对足;前肢体段背呈盾状;后肢体段延长,具许多环纹;腹部末端渐细,末节背面两根长毛。

二、生活习惯

荔枝瘿螨一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四季都有各螨态发生。以若螨和成螨在叶片或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底至3月初成螨开始活动,逐渐从被害叶片迁移到春梢和花穗上为害;4月开始大量繁殖。其发生与消长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日均温24-30℃,降水量多,相对湿度80%以上和新梢抽发较多等条件下,螨口密度最高。5-6月是全年为害盛期,以后各期嫩梢也受害,特别是秋梢期。

三、受害症状

若螨、成螨吸取荔枝叶片、嫩梢、花和果实的汁液后,同时分泌某些物质,刺激表皮细胞,受害部位经5-7天出现黄绿色斑块,初期出现稀疏的灰白色茸毛,以后逐渐密集,呈黄绿色至深褐色。螨口密度从茸毛变为黄褐色时逐渐增加,以黄褐色到鲜黄褐色时密度最高,深褐色时螨口数量较少。叶片被害后形成毛毡状,正面失去光泽,凹凸不平,光合作用严重受阻。花器膨大如倒钟成簇,畸形生长,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幼果被害易脱落。

四、防治要点

1、农业栽培技术长期管理欠佳,枝叶密集,通风透光不良,就易造成瘿螨大发生。采果后剪除被害枝叶、弱枝、过密枝、荫蔽枝和枯枝,集中烧毁,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虫源。搞好常规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控制冬梢抽发,恶化和中断食料来源,减少越冬虫源,从根本上提高抗御能力,控制为害。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捕食螨等天敌,控制瘿螨发生数量具有积极作用。

3、药剂防治冬季剪除病虫枝叶后,喷石硫合剂1000倍液一次,4月中下旬喷一次尼索朗+敌百虫;7月中下旬喷一次尼索朗+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尼索朗+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

家居防蚊有哪些措施?夏季防蚊植物


由于蚊子最爱酸性体质的人,因而,建议大家在夏天多吃碱性食物,如牛奶等菠菜等。只要你的体质及血液是微碱性的,不但蚊子不爱叮,就算被叮后,也不至于太痒,还可用自己微碱性的唾液,涂抹蚊虫叮咬处止痒。

家居防蚊措施

家居防蚊措施有哪些呢?

由于蚊子最爱酸性体质的人,因而,建议大家在夏天多吃碱性食物,如牛奶等菠菜等。只要你的体质及血液是微碱性的,不但蚊子不爱叮,就算被叮后,也不至于太痒,还可用自己微碱性的唾液,涂抹蚊虫叮咬处止痒。

1、家居防蚊措施一:

关上门窗,在窗前放置一个盆子,盆中的水加点肥皂或洗衣粉,第二天,水盆中就会有一些死的蚊子。因为盆中水带碱性,蚊子不宜生长在带碱的水中,可是水中有香料,会让母蚊误以为有食物就把卵产在其中,从而达到灭蚊的效果。每天持续使用这种方法,几乎可以不用喷杀虫液去杀蚊子,蚊子也会越来越少。

2、家居防蚊措施二:

点蚊香,气味呛人;挂蚊帐,空气沉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灭蚊产品中,电子灭蚊灯最佳,其耗电低、高效能,只要接通电源即可使用,无毒无害,没有任何化学物质挥发。其次是电蚊拍和电蚊香。安全指数最低的为喷雾剂和盘式蚊香,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不利,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建议不要满屋子喷洒,只需对准角落喷射。使用后必须将门窗关紧才有效果,但人必须离开房间。盘式蚊香灭蚊时会产生烟雾,刺激人的呼吸道。另外,盘式蚊香点燃后有明火,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家居防蚊措施三:

涂风油精。其中含有的丁香酚和薄荷等天然成分,具有很好的驱蚊功效。含有驱蚊酯的花露水驱蚊效果也不错,不易让皮肤过敏,适合各类人群。把用过的失去药力的蚊香药片,轻轻滴上几滴风油精,插上电源,同样能达到较强的驱蚊效果,又节约药片。遇上停电还可以往用过的药片上滴风油精,然后点燃,几分钟后,就能起到驱蚊灭蚊的效果。

夏季防蚊植物

花草驱蚊是夏天对付蚊子的有效措施。

七里香:

这是一种四季常绿的小灌木,外形呈伞房状,分枝多,紧密,叶小亮泽,花白繁密,开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为陋室增加美感。摸其叶片,会感到浓浓的甜香味,驱蚊效果很好。薰衣草:是一种蓝紫色的小花,原产地为地中海,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通常在六月开花。薰衣草本身具有杀虫效果,人们通常把薰衣草做成香包放在橱柜中,也有的把它放在卧室,用于驱蚊。

猪笼草:

是典型的食虫植物,生长在印度洋群岛、斯里兰卡等热带森林里,我国广东南部及云南等省也有分布。它长有奇特的叶子,基部扁平,中部很细,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顶端挂着一个长圆形的捕虫瓶,瓶口有盖,能开能关。猪笼草有几十种之多。不同种类,捕虫瓶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也不一样。猪笼草可药用,对肝炎、胃痛、高血压和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疗效,更是捕蚊高手。

夜来香:

又名夜香树,原产美洲热带。其枝蔓只攀缘数米,显得柔弱潇洒。叶片心形,薄如绸绢,边缘披有柔毛。每逢夏秋之间,在叶腋处就会绽开一簇簇黄绿色的吊钟形小花,细如莲子,每簇二三十朵,构成聚伞花序,娟秀玲珑,温文尔雅,当月上树梢时它即飘出阵阵清香,这种香味,却令蚊子胆寒,是驱蚊佳品。

天竺葵:

来自非洲南部,百余年前就在我国落户。天竺葵花团锦簇,丰满成球,南北各地都能适应。高温时节,摆放室外疏荫环境;寒冷时节,在明亮室内观赏。天竺葵别名洋绣球、入腊红,幼株呈草本,肉质多汁;老株半木质化,髓心中空。天竺葵具有一种特有的气味,这种气味使蚊蝇闻味而逃。

《刺槐瘿蚊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