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茴香菜心菜螟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菜心野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菜心野螟是茴香上重要病害,分布几乎遍布全国,现将茴香菜心菜螟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蛀为害蔬菜幼苗期心叶及叶片。受害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mm,翅展15mm,灰褐色;前翅具3条白色横波纹,中部有一深褐色肾形斑,镶有白边;后翅灰白色。

卵:长约0.3mm,椭圆形,扁平,表面有不规则网纹,初产淡黄色,以后渐现红色斑点,孵化前橙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2-14mm,头部黑色,胴部淡黄色,前胸背板黄褐色,体背有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各节生有毛瘤,中、后胸各6对,腹部各节前排8个,后排2个。

蛹:体长约7mm,黄褐色,翅芽长达第四腹节后缘,腹部背面5条纵线隐约可见,腹部末端生长刺2对,中央1对略短,末端略弯曲。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北京、山东一年3-4代,上海、成都6-7代,广西柳州9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吐丝缀合土粒、枯叶做成丝囊越冬(少数以蛹越冬)。翌春越冬幼虫入土6-l0cm深做茧化蛹。

成虫趋光性不强,飞翔力弱,卵多散产于菜苗嫩叶上,平均每雌可产200粒左右。卵发育历期2-5天。初孵幼虫潜叶为害,隧道宽短;2龄后穿出叶面;3龄吐丝缀合心叶,在内取食,使心叶枯死并且不能再抽出心叶;4-5龄可由心叶或叶柄蛀入茎髓或根部,蛀孔显著,孔外缀有细丝,并有排出的潮湿虫粪。

受害苗枯死或叶柄腐烂。幼虫可转株为害4-5株。幼虫5龄,老熟在菜根附近土中化蛹。5-9月份,幼虫发育历期9-16天,蛹4-19天。此虫喜高温低湿环境,北京8-9月播种的秋白菜,在菜苗3-5片真叶期,气温24℃左右,相对湿度约67%,恰与幼虫盛发期吻合,受害最重。前作是十字花科蔬菜的菠菜、油菜田,往往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重病田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

②适当调整播种期,使菜苗3-5片真叶期与菜螟盛发期错开。

③适当灌水,增大田间湿度,既可抑制害虫,又能促进菜苗生长。

④收获后结合耕翻土地,清除田间枯叶残体,可消灭一部分在表土或枯叶残株内的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2)农药防治

此虫是钻蛀性害虫,所以喷药防治必须抓住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期进行。

药剂可采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或4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10%菊马乳油1500-2000倍液,效果都较好。

精选阅读

茴香虫害防治 茴香凤蝶的治理办法


茴香凤蝶PapiliomachaonLinne

别名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Papilionidae)。为害茴香、当归、防风、积壳、芹菜和胡萝卜等。

为害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或仅剩叶柄。

形态特征成虫大型蝶类,体黄色,背部有黑纹纵贯。前翅基部黑色,散布黄色鳞粉。后翅亦有黄黑斑纹,后缘角有一赤褐色圆斑,周围排列着6个大小不等的蓝斑。卵淡黄色,球形。幼虫,初孵时为黑色,3龄后变绿色,头部有2条黑纹,胸背各节间黑色,每节背面还有短黑横纹,气孔黑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上各有1个橙黄色斑。蛹、黄绿色或淡黄褐色,长形稍弯曲,头上有2个角状突起,胸背及胸侧也有一小突起。

生活习性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或附近灌木枝条上越冬。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叶面或嫩头上。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和嫩头,老熟后在寄主茎杆或附近其他植株上吐丝束腰化蛹。7~8月为害严重,10月以后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

1.幼虫发生初期可人工捕杀。

2.虫口量大,可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连续喷2~3次。

香菜的病虫害防治


其又名“芫荽”、“胡荽”等,这种植物我们就比较熟悉了,我们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用得到它。这种植物在我国很早的古籍中已经有过记载了,它是在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的,已经有很长一旦历史了。这篇文章主要来说一下种植的时候遇到病虫该怎么办。

相对于虫害,这种植物的“生病”的情况比比较多,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各种病害。

菌核病

治疗这种病,首先要要把土进行一下消毒处理。然后,我们要喷洒一千倍的菌核净药剂一次,然后过十天再喷洒一次,大概在立春左右喷第三次。还有就是要注意环境的控制,比如加强通风等等,这些对减少病害都是有良好作用的。

叶枯病

从名字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是危害它的叶片。这种病一旦发生,蔓延非常快,所以造成的损害也大。叶片感染之后会变成黄褐色,这时候温度一旦太高,就会造成大面积腐烂的现象。对付这种病,我们可以用多菌灵六百倍到八百倍药剂进行防治。还有就是加强管理,比如注意通风、控制浇水量等等。不过,为了从源头上减少这种病的产生,我们可以在播种的时候就将种子进行消毒。

根腐病

威胁其根部的,会使根变成黄褐色,软腐,甚至能一拔就断。这种病多发于10月份,也就是秋末。防治这种病,我们也可以选择多菌灵喷洒,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控制湿度,浇水量一定不能太多。

虫害

因为它有特殊的气味,所以危害这种植物的虫子不多,这里只介绍一种吧,就是蚜虫。消灭这种害虫,我们可以选择直接使用药剂。

茴香虫害防治 赤条蝽的治理办法


赤条蝽GraphosomanibrolineataWestwood属半翅目,蝽科(Penbtatomidae)

分布为害国内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以成虫、若虫为害寄主叶片、花蕾及幼果,吸食汁液,使其花枯萎,果实不能充分成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mm,宽7~8mm,棕黑色,密被皱形刻点。前胸背板宽为长的2倍,小盾片发达,伸至腹末。头部、前胸背板及中胸小盾片有数目不等的红色或橙黄色纵条斑。头部3条,前尖后钝,中央1条不到达前缘;前胸背板7条;小盾片有3条。虫体腹面有数十个黑斑点,在腹部排列成纵行,呈黑色。

卵:壶形,灰褐色,长约1mm,宽0.9~1.0mm,上有轮生成环的短刺。

若虫:初孵若虫圆形,体长1.5mm,淡黄色。中胸及腹部各节两侧边缘黑褐色,腹部背面中央有3个同形纹。老熟若虫体扁平,淡橙黄色,头胸部色与成虫相同,并有红色纵行条纹;腹部中央有3个淡黑色同形纹,周缘有黑纹。

生活习性在吉林1年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和土块缝隙下越冬。6月中旬越冬成虫出现,开始为富,7月中旬成虫在花部、花梗等处交尾。产卵于花梗上,成双行整齐排列。卵期5~6天,7月下旬若虫孵化,若虫孵化后便立即取食为害,成虫、若虫有假死性和群集为害的习性。

防治

1.药剂防治: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40%敌敌畏乳油500~8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鱼藤精600~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剂3000~5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人工捕杀成虫和若虫。

香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香菜白粉病为害症状

芫荽植株地上部均可染病,但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花轴。先在近地面处叶片上发病,初现白色霉点,后在霉点上扩展为白色粉斑,生于叶两面;茎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条件适宜时,白粉状物迅速布满花器和果实,多由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后期菌丝由白色转为淡褐色,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病原形态特征

独活白粉菌(ErysipheheracleiDC.F1.FraDC.,异名:Eryspheumbelliferarumde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茎及花上,形成薄无定形白色斑片或展生,有的铺满全叶,分生孢子柱形,大小25.4~35.612.7~16.3微米;子囊果散生或近聚生,扁球形暗褐色,直径80~112微米,壁细胞多角形不规则,具7~38根附属丝,分枝1次,少数不分枝,弯曲或近直,长30~165微米,具隔膜0~3个,浅黄色或近无色;2~5个子囊,近卵形,具短柄,大小50.8~68.638.1~43.2微米;子囊孢子3~5个,卵椭圆形至卵形,带黄色,大小19~25.412.7~15.2微米。

香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种株多在花期侵染,秋季开始形成闭囊壳。土壤湿度大、氮肥偏多、缺钾及植株过密或杂草多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白粉病品种,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

(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初期,棚室可选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傍晚喷撒10%多百粉尘剂,每667㎡1kg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250克,用暗火点燃熏一夜

(4)露地或棚室可选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隔7~21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香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随着香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续几年的重茬种植,香菜病害也越来越严重,目前香菜主要病害有香菜病毒病、香菜叶斑病和香菜立枯病,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香菜病毒病

症状:茎部发病初期呈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软腐,表面生出白色菌丝,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

与非伞形花科蔬菜轮作23年,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选择地势平坦不易积水的壤土地栽培;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性。收获后及时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闭棚710天,利用高温杀灭表层菌核。

2、香菜叶斑病

症状: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斑,病健部分界明显,后中间呈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合成大斑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与非伞形花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壤土的地块进行栽培;合理配方施肥,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3、香菜立枯病

症状:发病植株茎基部生有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统缩,后期茎叶枯死

防治方法:

播种后一般不浇水,可采用撒施细湿土的方法保持土壤湿度,若湿度过高可撒施草木灰降湿,注意提高地温。苗期喷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能力。收获结束后及时清出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菜薹的菜心细菌软腐病防治方法


菜薹的菜心细菌软腐病多发生在成株期,易从叶柄基部伤口处侵入,初呈半透明水浸状,扩展后常变成浅灰褐色,造成叶柄组织呈黏滑软腐状,并散发出硫化氢臭味。此病向叶柄基部扩展,造成组织腐烂,引起植株中午萎蔫,起初早晚尚可恢复,病情严重时不再恢复瘫倒在地。

病原

Erwiniacarotovorasubsp.camtovora(Joncs)Bergcyetal.称胡萝卜软腐殴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界薄壁菌门,病菌形态特征,此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菌体短杆状,大小0.5~1.02.2~3.0m,周生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40℃,最低2℃,致死温度50℃经10分钟,在pH5.3~9.2均可生长,其中pH7.2最适,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晒2小时,大部分死亡,在脱离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通过猪的消化道后则完全死亡。本菌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及菊科蔬菜。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南方温暖地区,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在北方则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菜株的伤口侵入。此外,有报道,软腐病菌从菜心幼芽阶段起,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毛区侵入,潜伏在维管束中或通过维管束传到地上各部位,在遇厌气性条件时才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称之为潜伏侵染。

菜心潜伏带菌率有时高达95%。由于软腐病菌寄主广,经潜伏繁殖后,引起生育期或贮藏期发病。该病从春到秋在田间辗转为害,其发生与田间害虫和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等有关。菜心的伤口主要分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等,其中叶柄上自然裂口以纵裂居多,是该病侵入主要途径。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

地表积水,土壤中缺少氧气,不利菜心根系发育或伤口木栓化则发病重。此外,还与菜心品种、茬口、播期有关。一般白帮系统、连作地或低洼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软腐病的菜心、紫菜薹品种。如五彩紫薹2号。

(2)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

(3)仔细平整土地,整治排灌系统,非干旱地区采用高畦直播,南方深沟高厢种植。

(4)实行沟灌或喷灌,严防大水漫灌。

(5)适期播种,大力推广带状种植,避免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伤口。

(6)种子药剂处理和喷淋。方法有:①用丰灵50~100g拌菜心籽150g后播种,或采用2%中生菌素,按种子重量的1%~1.5%拌种。

②苗期喷洒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丰灵每667平方米100~150g,加水50L。

③用丰灵150~250g对水100L,沿菜根挖穴灌入,或在浇水时随水滴入3%中生菌素,每667平方米2.5~5L。由于该病苗期侵染期长,侵染部位多,在间苗或二次定苗时再防1次,有利提高防效。

(7)喷洒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25%络氨铜锌水剂5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300~5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还可兼治黑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斑病等。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

香菜病虫防治


一、菌核病

1.病地实行轮作,或进行土壤消毒,用40%五氯硝基苯,每667m2用量1kg,加细土50kg,拌匀后施入土壤中。

2.用无病种子或药剂拌种。

3.扣棚后喷施1000倍菌核净1次,10天后再喷1次,立春前后喷第3次,以后每7~9天喷1次。

4.生态防治,整个生长期要加强放风,降低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

二、叶枯病和斑枯病

这两种病害点片发生,但一旦发病,病情即迅速蔓延,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感病后变黄褐色,温度大时则病部腐烂,严重的沿叶脉向下侵染嫩茎到心叶,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对这两种病害要特别加以防治。这两种病害在我区为新病害,可能是种子带菌,所以我们采取以种子消毒为主的预防措施,方法是用克菌丹或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0~15min,冲洗干净后播种。其次是加强管理,在扣棚初期湿度偏高时要注意放风排湿,发现病害要及时喷药防治,用多菌灵600~800倍液、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三、根腐病

多发于低洼、潮湿的地块,香菜根系发病后,主根呈黄褐或棕褐色,软腐,没有或几乎没有须根,用手一拔植株根系就断,地上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失去其商品性。防治方法是尽量避免在低洼地上种植,湿度不能长期过大。药剂防治以土壤处理为主,可用多菌灵1kg拌土50kg,播前撒于播种沟内,在易发病地块可结合浇水灌入重茬剂300倍液。因根腐病一般都在10月份冬前发病,所以应在扣棚前进行防治,主要用普力克500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灌根。

小茴香根腐病识别与防治方法


小茴香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烂根,严重时植株成片坏死,对产量影响很大。现将小茴香根腐病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引起幼苗萎蔫死亡,或者下部叶片先发病变黄,向上发展,致整株叶片黄化,病情发展缓慢,可延续至开花期。当主根及根茎部出现褐色病斑,坏死腐烂时,难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全株枯黄死亡。成株期发病,先是外部叶片萎蔫,然后全株萎蔫,未见黄化,而是青枯死亡。

根及根茎部发病初期多为红褐至黄褐色坏死,以后发展成褐色至黑褐色腐烂,根尖变褐黑色,很快全根变黑干枯。如若空气潮湿,病根容易拔起,发病部位产生少量粉红色的霉状物。

二、病原菌

小茴香根腐病是由腐霉类真菌引起的病害。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有机肥带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借浇水或耕作传播蔓延。苗期若高湿,易引起幼苗萎蔫死亡。若出现干早、低温等不适条件,病情发展缓慢,易出现黄化萎蔫型症状。中心病株一般在5月初出现,发病盛期5月中旬至中下旬。

开花结果期,气温25一30℃,天气干早,经田间灌水或降雨,出现高温高湿条件,病菌侵人4一5天即发病,易出现青枯蔫型症状,未见黄化而青枯死亡。中心病株6月初出现,发病盛期在6月上旬。小茵香根腐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成正相关,当月平均气温在23-25℃,田间湿度在80%以上,适宜小茴香根腐病的发生。耕作粗放,整地质量差,重茬及前茬为瓜类、甜菜、白菜发病重。高密度种植,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新开荒地,轮作了3年以上发病轻。

四、防治方法

1、与非伞形花科蔬菜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平整好土地、避免施用未腐熟肥料,及时防治地下害虫,浇水后适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

3、土壤处理。播种前或移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50%利克菌、70%土菌消等)可湿性粉剂2~3千克,拌细土50~60千克,沟施或穴施。或者药液灌根,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在定植时浇灌定植穴,或在发病初期灌根,每株(穴)灌药液0.25~0.5千克。

4、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1500倍液、或7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等,收获前7天停止用药。

茴香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白粉病

1.1症状。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1.2防治方法。收获时,将收集的病残物烧毁,以减少菌源;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茴香,亦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在发病初期喷撒,每亩1公斤。

2根腐病

2.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烂根,严重时植株成片坏死。发病初期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逐渐发展使主根呈锈黄至锈褐色,腐烂,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潮湿时在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株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坏死,最后全株枯死。

2.2防治方法。播种前或移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2~3公斤,拌细土50~60公斤,沟施或穴施;在定植时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45%特克多1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或灌根,每株(穴)灌药液0.25~0.5公斤。

3菌核病

3.1症状。主要为害茎、茎基及叶柄,被害植株外观呈凋萎状,病部呈褐色湿润状,后变软、腐烂,表面缠绕蛛丝状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3.2防治方法。重病地实行轮作,并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毁。增施磷、钾肥,防止单一施用过量氮肥。对不易轮作的病茬地,定植时每亩用40%五氯硝基苯0.4公斤,加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撒施。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50%速克灵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

4灰霉病

4.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有时亦可为害球茎。多从衰老、坏死或结水的叶片或叶柄开始发病,引起枝叶坏死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色霉层。球茎染病初呈水渍状灰绿色至灰褐色坏死,以后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4.2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时深埋或烧毁;在种植或定苗前,用65%甲霉灵500倍液、50%多霉灵600倍液,对棚室土壤、墙壁、棚膜等喷雾,进行表面灭菌;发病初期,用65%甲霉灵600倍液、50%多霉灵700倍液、45%特克多8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茴香的五种常见病害防治


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茴香,亦可用5%百菌清(或5%加瑞农)粉尘剂在发病初期喷撒,每亩1千克。

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烂根,严重时植株成片坏死,对产量影响很大。发病初期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逐渐发展使主根呈锈黄至锈褐色,腐烂,最后仅剩纤维状维管束。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潮湿时根茎表面会产生白色霉层,病株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坏死,最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土壤处理,播种前或移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50%利克菌、70%土菌消等)可湿性粉剂2~3千克,拌细土50~60千克,沟施或穴施;药液灌根,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在定植时浇灌定植穴,或在发病初期灌根,每株(穴)灌药液0.25~0.5千克。

菌核病:主要为害茎、茎基及叶柄,被害植株外观呈凋萎状,病部呈褐色湿润状,后变软、腐烂,表面缠绕蛛丝状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土壤处理,对不易轮作的病茬地,定植时每亩用40%五氯硝基苯0.4千克,加细土25千克,制成毒土撒施;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有时亦可为害球茎。多从衰老、坏死或渍水的叶片或叶柄开始发病,引起枝叶坏死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球茎染病初呈水渍状灰绿色至灰褐色坏死,以后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在种植或定苗前,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棚室土壤、墙壁、棚膜等喷雾,进行表面灭菌。发病初期,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病毒病:为害全株。病株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纠结呈球状,或花叶斑驳状。早发病的植株矮缩,生长明显受抑制,不抽薹或结果少而小,迟感染的植株开花结实受影响。

防治方法:灭蚜防病,茴香病毒病通过蚜虫传播,发现蚜虫为害,及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3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喷杀。叶面喷洒萘乙酸20毫克/千克、增产灵50~100毫克/千克及1%过磷酸钙溶液,可促进植株生长,增强耐病性。在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800~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均有一定效果。

香菜黑腐病识别与防治方法


香菜黑腐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对香菜的危害较大,现将香菜黑腐病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多在近地面处染病,有时也侵染根,染病后受害部先变灰褐色,扩展后变成暗绿色至黑褐色,初病部表皮完好无损,后破裂露出皮下染病组织变黑腐烂,尤以根冠部易腐烂,叶下垂,呈枯萎状,腐烂处很少向上或向下扩展,病部生出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的外叶腐烂脱落。

二、病原菌

病原是香菜茎点霉(phomaapiicolaKleb.),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幼嫩菌丝初无色,老熟后长成黑色,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能产生小菌核。分生孢子器球形或半球形,黑色,初埋生后外露,多在不明显的斑点中形成;分生孢子器上具孔口,产孢细胞多单细胞,产孢方式为瓶梗式别于叶点霉菌。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大小3.0~3.81.0~1.6微米。病菌生长发育和分生孢子萌发温限5~30℃,16~18℃最适。

三、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附在病残体及种子上,或残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播种带病的种子,长出幼苗即猝倒枯死。病菌也可附着在棚室玻璃、塑料薄膜、支架表面生存,成为传染源。分生孢子可随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孢子粘附在寄主表皮上,萌发后产生芽管从气孔处侵入发病,进行再侵染。生产上移栽病苗易引起该病流行,换气不充分的棚室易发病,密植及灌水过多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对重茬重病地块实行2年轮作。结合深翻,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清除病原。栽培过程中及时摘除病株,消灭病原。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安排栽培密度,防止茎叶郁蔽。雨后及时排水,防止雨水流入棚内。浇水切忌大水漫灌,及时通风排湿。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50~60kg,7~10天1次,连防2~3次。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1:0.5:200的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大棚内用45%百菌清烟雾剂,于傍晚关闭大棚进行熏烟,每667米2每次0.25千克。也可用5%的百蓖清粉尘剂进行喷粉,每667米2每次1千克。

香菜早疫病病情防治


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

发生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

预防用药:

在预期发病时,采用奥力克霜贝尔500倍液喷施或采用霜贝尔3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香菜早疫病病情防治

治疗用药:

1、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然后根据作物该时期并发病害情况,采用霜贝尔50ml+金贝40ml或霜贝尔50ml+霉止30ml或霜贝尔50ml+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2.发病较重时,清除中心病株、病叶等,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

如:霜贝尔50ml+氰霜唑25g或霜霉威盐酸盐20g,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即可有效治疗。

《茴香菜心菜螟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