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甜椒脐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甜椒脐腐病又称顶腐病,主要危害果实。现将甜椒脐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症状特点

被害果实通常在花器残余部分及其附近,初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并转呈黄白色或淡褐色,不定形,横径可达2~3厘米,甚至扩至半个椒果。患部组织皱缩,表面稍下陷,常伴随弱寄生或腐生真菌的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可变黑但仍坚实,如遭软腐菌侵染则致果实软腐。

病原及发病特点

本病属生理性即非传染性病害,多因水分供应失调及缺钙所造成。土壤水分供应一直充足,当植株生长旺盛时骤然缺水,原供给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致果实突然大量失水,使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

也有认为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发病。此外,土壤中氮肥过多(如一次施碳酸氢铵过多),植株营养生长过旺,也影响植株对钙素的吸收、利用,易诱发脐腐病。品种间抗性差异尚缺调查。

防治方法

对脐腐病的预防,应采取以抓好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着重抓好下述环节:

(1)在常发脐腐病的地方,有条件的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并可减少多次浇水引起钙的流失。

(2)适度适时追肥和浇水,尤其在植株进入结果期,务必使养分和水分得到均衡供应,使植株稳生稳长,提高抗逆力,可减少脐腐病的发生。此期间可通过根外追肥,定期或不定期喷施1%过磷酸钙浸提液,或氯化钙1000倍液,或硝酸钙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7~15天1次,可减轻脐腐病的发生。

扩展阅读

甜椒枯萎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枯萎病为甜椒常见病害之一,对甜椒的危害较大,现将甜椒枯萎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症状特征

局部侵染,全株发病。病株外观叶片萎垂,剖检茎基部维管束变褐色,湿度大时茎基部表面出现粉霉状物,为本病病征(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本病与细菌性青枯病外观一样,均呈凋萎,两者症状区别参看辣椒枯萎病。

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尖镰孢菌辣椒专化型〔Fusariumoxyspourmf.sp.vasinfectum(Atk.)SynderetHansen〕,病原与辣椒枯萎病相同,其发病特点参看辣椒枯萎病。

品种间抗病差异尚缺调查,在国内推介的一般表现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的甜椒品种中,如茄门甜椒(上海)、中椒系列(北京、甜杂系列(北京)、农发(北京)、湘椒系列(湖南)、哈椒杂1号(黑龙江)、世界冠军(山西、外引)、辽椒4号(辽宁)、苏椒系列(江苏)、特大甜椒(美引)、九椒4号(吉林)、天椒2号和兰椒2号(甘肃)等,是否也抗枯萎病则尚无明确定论,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

防治方法

防治甜椒枯萎病应采取以耕作栽培防病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是做好本病防治工作的前提。

(2)全面整治排灌系统,实行高畦、窄畦、深沟栽培;改沟灌为小水泵淋灌;改深水长时间沟灌为浅水、短时间沟灌;做好雨后清沟排渍工作,提高根系活力;避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土杂肥等,是防治本病的基础。

(3)定植后至门椒坐果期病害发生前,主动出击定期或不定期淋灌药剂预防病害2~3次或更多,是发挥药剂为辅助、提高药剂防病控病效果的重要一着。使用药剂除参照辣椒枯萎病防治外,还可选用40%三唑酮多菌灵600~1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300~500倍液,视植株大小决定淋灌量,做到治早治少,淋透淋足。

甜椒黑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甜椒是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新兴的一种蔬菜。而且不仅外观漂亮,其肉也多因此深受人们欢迎。为帮助农户提高甜椒种植技术,现为大家介绍一下甜椒黑斑病的防治。

1、甜椒黑斑病为害症状:

甜椒黑斑病主要侵染果实。病斑初呈淡褐色,不规则形,稍凹陷。一个果实上多生一个大病斑,病斑直径10~20毫米,上生黑色霉层。甜(辣)椒黑斑病主要侵染果实。病斑初呈淡褐色,不规则形,稍凹陷。一个果实上多生一个大病斑,病斑直径10~20毫米,上生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时病斑愈合,形成更大的病斑。

2、甜椒黑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田间脱落的病果或种子上越冬,成为该病传播的感染源,生长期借灌溉水传播蔓延,雨后利于该病扩展,7~8月高温多雨季节蔓延快,9月以后气温下降,病害扩展停滞下来。

3、甜椒黑斑病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一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甜椒镰刀菌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甜椒镰刀菌腐烂病发生在幼苗、叶、茎和果实等部位,尤其在叶片上发生普遍。幼苗发病,子叶上生银白色小斑点,呈水渍状,后变为暗色凹陷病斑。

幼苗受侵常引起落叶,植株死亡。成株上叶片发病初期呈水渍状黄绿色的小斑点,后扩大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且稍隆起、中部颜色较淡稍凹陷、表皮粗糙的疮痂状病斑。病斑常联在一起,所以在叶片上有的仅具有几个大病斑,直径达6mm。如叶片上病斑多时则病斑较小,此时植株受害最重。

受害重的叶片,叶缘、叶尖常变黄干枯、破裂,最后脱落;如病斑沿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片变为畸形。茎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的条斑,后木栓化隆起,纵裂呈溃疡状痂斑。叶柄和果梗上病斑,大体与茎上病斑相似。果实上初生黑色或褐色隆起的小点,或为一种具有狭窄水渍状边缘的泡疹,逐渐扩大1-3mm,隆起的圆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疮痂斑。病斑边缘有裂口,开始时并有水渍状晕环,潮湿时疮痂中间有菌液溢出。

发病条件病原细菌

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为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也可以借带菌种子作远距离传播。病菌又可随病株残体在田间越冬,有资料证明病组织中的细菌在消毒土壤中可存活9个月之久。

病菌接触叶后从气孔侵入,在细胞间隙进行繁殖发育,故使表皮细胞层增高,所以病斑边缘常稍隆起。又由于寄主细胞被分解,造成孔穴而凹陷,孔穴中充满了细菌,溢出以后成为菌脓。病原细菌借雨水反溅或昆虫作近距离传播。

病菌多发生于7-8月份高温多雨的季节,在暴风雨后由于伤口的增加,也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和侵染,病害发生严重。在长期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叶片上的病斑不形成疮痂状而迅速扩展为叶缘焦枯斑或叶片上形成多个小斑点而大量脱落。本病的潜育期随温度下降而延长。一般叶片在适温(27℃)潜育期为3-6天,果实上大约5-6天。

防治方法

1、采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株或无病果上留种。如种子带菌应进行种子消毒,其方法除温水浸种和硫酸铜液处理种子外,还可用1:10的链霉素液种30分钟。

2、实行轮作:轮作2-3年,结合深耕,以促使病残体腐解,加速病菌死亡。避免与番茄轮作。定植后注意松土,追肥,促进根系发育,雨季时注意排水。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波尔多液(1:1:200)或200ppm农用链霉素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每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4、种植抗病品种:重病区可考虑选栽较抗病的品种,一般灯笼椒比较感病。

洋葱白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白腐病为危害多种葱属蔬菜的一种土传病害,早期发病造成大量死苗,发病较晚的鳞茎也因病腐烂,地上部枯萎。那么如何防治洋葱白腐病呢?

发病症状

病株须根软化腐烂,鳞茎初生水渍状病斑,迅速变黑腐烂,密生多数黑色颗粒状物,即病原菌的菌核。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绒状菌丝体。地上部先由外叶叶尖开始发黄,进一步扩展到全叶,叶鞘也变黄枯死。其他叶片也陆续变黄,后期整株枯死。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因根部和叶鞘腐烂软化,病株很容易由土壤中拔出或折断。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随土壤、灌溉水、有机肥以及病残体传播。菌核在6℃以上萌发,产生菌丝,侵染葱属蔬菜根部和假茎基部。发病适温10~20℃,低温高湿的条件适于发病,多雨或大水漫灌时发病重。一般春末夏初病势发展较快,夏季高温期病情发展缓慢。多年连作葱属作物,地势低洼、长期积水和缺肥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避免葱属蔬菜连作,可与禾本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非寄主植物行2~3年轮作。初发病地块在未形成菌核前将病株连根拔出,移出田间烧毁或深埋。病株周围的土壤也需挖走深埋,补以无菌土壤。老病区田间病残体也要集中销毁,病田要深翻。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75%蒜叶青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雾。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根,或用75%蒜叶青可湿性粉剂灌根,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丝瓜果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丝瓜果腐病丝瓜果腐病是由黑根霉引起的,黑根霉属于真菌界接合菌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根霉属。下面我们就其发病症状、为害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发病症状

丝瓜根霉果腐只为害果实,尤其是近地表的果实,被害瓜果初没有明显病变,随后病部密生白色霉层,有的近果柄部分变黄褐色发病后即见大面积软化,不久在白色霉层上长出密集的兰黑色球状菌丝状物,致果实腐烂,后扩及果实大部分至全部,终致全果变褐干缩.

为害规律

病菌系弱寄生菌,腐生性很强,分布普遍。在田间病菌从伤口侵入,在多种蔬菜残体上以菌丝状态营腐生生活。病菌分泌果胶酶能力强,破坏力也大,引致果实腐烂,且蔓延迅速。

在伤口处易产生孢子囊,湿度大条件下为害更大。病菌产生孢子量大,随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适宜生长温度23~28℃,相对湿度高于80%。田间灌水多、湿气滞留易发病,落地果实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2)及时防治瓜类蔬菜害虫,精心操作,避免各种伤口产生,以减少该菌侵染。

(3)控制好棚室或田间相对湿度,使之远离发病条件。

西红柿筋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西红柿筋腐病是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严重时不能食用,直接影响西红柿的产量与品质,想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发病症状

西红柿筋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生在果实膨大至成熟期。果实受害,前期病果外形完好,隐约可见表皮下组织部分呈暗褐色,渐有自果蒂向果脐的条状灰色污斑,严重时呈云雾状,后期病部颜色加深,病健部界限明显,解剖果实可见到维管束变褐坏死,严重时果肉呈暗褐色,木栓化,纵切可见白果柄向果脐有一道道黑筋,部分果实形成空洞。

2、发病原因

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含水量高,施用未腐熟粪类,光照不足,温度偏低,导致植株新陈代谢失常,尤其氮肥过量,化学肥料比例失调的地块发病较重。若结果期出现低温寡照,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植株根系差,易得筋腐病。

3、防治方法

一、合理施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腐植酸有机肥,调节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板结程度;增施含钾较高复合肥或多元素复合肥,降低氮肥施用量,避免筋腐病发生。

二、合理浇水,适时浇水,次数不要过多,切勿大水漫灌。

三、喷施硼钙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钾叶面肥,降低植株硼钙和钾元素不足,减少筋腐病发生。

草坪雪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草坪雪腐病多发生在冬季长期积雪的地区,越冬禾草、禾谷类作物、豆科牧草等由耐低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腐烂性病害称为雪腐病。雪腐病有多种,分布于北欧、北美、亚洲北部等高纬度地区,我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省亦有发生。

症状

融雪后草地上出现灰白色、枯黄色或褐色圆形病草区,直径由5厘米至1米以上。病叶水烫状,相互纠结,敷生灰白色菌丝状。病株死亡后,菌丝消失,病叶变银白色。叶片内部和叶表面还产生近球形菌核。病株萎伏于地面枯死,或仅叶片死亡,春季再由根颈生出新叶片。

病原

灰色雪腐病菌和斑点雪腐病菌以菌核越夏,晚秋在高温、低温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子实体,菌核萌发仅产生菌丝体。春季病叶和病株根颈产生菌核,随后菌核残留于地表和土壤内,其它产生菌核的雪腐病菌也以菌核残存越夏。

发生规律

冬季尚未冻结的土壤被积雪覆盖是雪腐病发生的必要条件,雪层越厚,积雪期越长,发病也越重。雪腐病菌在0℃上下能正常生长,雪层下温度适宜,温度较高,适于雪腐病菌侵染。秋季灌水或降水过多,使土壤积水以及氮肥施用过量,过晚均有利于雪腐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国外已育成了较抗病的禾草品种。草地早熟禾Adorno和Monopoly较抗灰色雪腐病,Park较抗斑点雪腐病,Dormie较抗鬼伞菌雪腐病。

(2)清除枯草,减少枯草层。

(3)设置雪障、风障,保护经济价值较高的草地,减少积雪。

(4)春季在病草坪轻施追肥,以促进病株发出新叶。

(5)秋冬在积雪前喷布2~3次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萎锈灵、福美双、苯莱特等均有效。五氯硝基苯,可土壤施药。

甘蔗梢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作物。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梢腐病的危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主要病状:梢腐病菌最初是侵入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出现缺绿黄化,继而形成死尾蔗,最后梢部坏死,生长点的病菌从蔗梢一边向下侵害,被害蔗茎的组织大部分变黑褐色腐烂,没有受害的一边继续生长,致使节间弯曲变形。

(2)发病规律:甘蔗梢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落到梢头心叶上,便萌发侵入幼嫩叶基部,再侵入生长点附近的蔗茎,随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高温、高湿天气,种植过密,过量施氮肥,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均有利于病害流行。久旱遇雨或干旱后灌水,

(3)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对甘蔗稍腐病抗性较好的有台糖134、选3,粤糖63-237发病也较少。

②施肥要注意氮肥、磷肥、钾肥适当搭配,磷肥、钾肥全部与有机肥混合做基肥。在甘蔗生长期,视生长情况适施氮肥,避免过多施用或迟施速效氮肥。

③不在发病蔗地留种,尤其不留感病植株的蔗茎做种,以减少带菌传染。

④及时剥叶、排水、降低蔗地湿度。

⑤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的蔗地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心叶。选择晴天用药,如喷后24小时内遇大雨,需补喷1次。

山楂花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山楂花腐病是山楂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山楂产区。一旦发现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片、新梢和幼果。嫩叶初现褐色斑点或短线条状小斑,后扩展成红褐至棕褐色大斑,潮湿时上生灰白色霉状物,病叶即焦枯脱落。新梢上的病斑由褐色变为红褐色,环绕枝条一周后,导致病情枯死。

逐渐凋枯死亡,以萌蘖枝发病重。花期病菌从柱头侵入,使花腐烂。幼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

2、病原

Moniliniajohusonii称山楂褐腐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肉质,初为淡褐,成熟时灰褐。子囊棍棒状、无色,子囊问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单胞,柠檬状串生,孢子串有分枝。

3、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落地僵果上越冬,4月下旬在潮湿的病僵果上开始出现,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5月上旬达到高峰,到下旬即停止发生。低温多雨,则叶腐、花腐大流行。高温高湿则发病早而重。

4、防治方法

(1)晚秋彻底清除树上僵果,干腐的花柄等病组织,扫除树下落地的病果、病叶及腐花并耕翻树盘,将带菌表土翻下,以减少病源。

(2)地面撒药,4月底以前在树冠下的树盘地面上,喷五氯酚钠l000倍液,也可撒3:7的硫磺石灰粉3~3.5kg/亩。

(3)发病初期可喷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可控制叶腐。

(4)盛花期可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能有效控制果腐。

番茄蒂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蒂腐病为番茄的重要生理性病害,部分地区偶然发生,常在保护地内发生,发病后病果率在30%以上,显著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症状

此病主要在花期和结果期发生,经表现在果实受害,初期花器萼片出现不规则暗褐色坏死斑,以后向里扩展,逐渐发展使幼果果柄坏死变褐,最后形成空腔,终止幼果脱落或变褐腐烂。

病因

此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准确病因待一部研究。经观察分析,可能是花期长时间连续阴雨,光照不足,温度忽高忽低,喷施生长素后刺激果蒂髓部细胞快速增长,植株自身制造的光合产物和根系吸收的养分和水份满足不了果实快速膨大的需要,加之温度波动很大,正常生长失去平衡,致髓部细胞坏死,最后形成空腔。

防治方法

番茄蒂腐病发生后无法治愈,但可以提前预防。

一是关注天气变化,因为现在的气象预报一般有提前一周的周报,可以提早做准备。

二是对不耐弱光低温的品种,应提早养护好根系,从而提高抗逆能力。

三是果期喷3~4次1%尿素液+0.3%磷酸二氢钾+300倍红糖液+6000倍液爱多收,7~10天喷1次,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抗病能力。

豌豆根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豌豆根腐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开花期发病最多,被害部位主要是根和根茎部(是在地表下的茎部)。

发病症状

病部开始呈水浸状,后来根部变褐色至黑色。茎基部凹陷或缢缩,变褐色,后来病部皮层腐烂,多呈糟朽状。地上部植株矮化,叶变小,色变浅,一些分枝呈萎蔫状,轻者还能开花结荚,严重的开花后则大量枯死。剖开根部和地下茎基部,维管束(又叫导管)变褐色。豌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此菌腐生性很强,在土中可营腐生生活,能存活10年左右,是第二年主要的初侵染来源。

传播途径

在田间主要靠病土移动传播,另外病残体也可随肥料(如用病残体沤肥,或用末经高温处理的病株直接喂牲畜,牲畜的分便则会带菌)传播,还能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人畜活动等传播。

病菌从豌豆根部和茎基部伤口侵入,开始为害皮层细胞,后来侵入到维管束组织中。被害株发病后,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流水传播,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发病条件

发病温度10~35℃,最适温度24~28℃,湿度要求不大严格,影响比土温小,但是土壤湿度高,有利于发病。地下害虫多,造成根部、茎基部伤口多,利于病菌侵入。重茬,有机肥带菌,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衰弱,土质粘重,农事操作粗糙,伤根多,一般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病地实行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5年以上,或与粮食作物轮作3年以上,或与水生蔬菜、或水稻轮作1年,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如麻豌豆、麻豌豆、小豆60、贡井选、704等。施足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高垄(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做到田间不积水,并及时中耕松土,增强通透性,但要避免伤根。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的同时还可灌根,以提高防治效果。每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三七根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三七又名田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现将三七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出现根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symptom)

出苗前,芽子腐烂,呈现黄褐色,俗称梧头烂。根部受害后,病斑呈褐色,维管束变褐,此时地上部叶片萎蔫下垂。随着病情的发展,根皮腐烂,心部软腐,最后只残存根皮及纤维状物,地上部枯萎死亡。

2、病原(pathogen)

Fusariumscirpilamb.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真菌。分生孢子镰刀形,顶端通常过度伸长成鞭状,基细胞呈足状,多数3~5个隔膜,大小为27~38umx3.7~4.5um。厚垣孢子大量产生,常形成链状,直径为8~13um。

3、侵染循环(diseasecycle)

病菌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形式在种苗、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翌年以根部或茎基部侵入引起发病,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

4、发病因素(epidemicfactor)

整地不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发病重。三七移栽后,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或偏施化肥,极易诱发病害的产生。病害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病情明显不一样。该病在3~4月出苗时就有发生,6~9月高温高湿,病害进入高峰期,10~12月低温干燥,病害发生明显下降。

5、防治(control)

(1)选用无病健壮的种子或种苗种植。种植地最好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生荒地。

(2)老病区应采用5年以上的轮作制,可与玉米、烟草轮作。一般三七连栽不宜超过4年。

(3)发病初期用25%代森锌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1500倍液浇根,以减轻为害。

《甜椒脐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