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春季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春季需谨防小麦赤霉病》,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麦头、红麦头、麦穗枯,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多雨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而得名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以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近年来,该病害由长江、沿海地区向黄淮和北方麦区蔓延。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5%15%,严重的减产20%40%,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麦粒中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如呕吐、腹痛、头晕等,严重的可致癌、致畸及导致孕妇流产等,对人的健康影响极大。

一、症状表现

赤霉病可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病,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对小麦影响最为普遍和严重。穗腐一般在扬花后610天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黄熟后停止。

穗腐发生初期,往往先在个别小穗的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散到整个小穗,由一个小穗蔓延到周边小穗,并引起穗轴水渍状青灰色或褐色坏死,部分或整个麦穗枯死,形成白穗。当湿度较大时,在颖壳边缘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黏胶状霉层,在麦穗近成熟时,遇高温高湿,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不能抹去。受害麦粒皱缩、变小、干瘪,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二、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品种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影响。赤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发育适温为22℃28℃,最低为3℃,最高为35℃。而对空气的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发病率高,低于72%一般不发病。

因此,当春季回暖早、田间湿度大,特别是小麦开花期雨水多的年份对赤霉病的发生极为有利。近年来,大型机械收割小麦基本普及,大量病残体留在田间,再加上小麦密度过大、过量偏施氮肥,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天气,气温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将大流行。

三、防治措施

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综合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做到适时播种,配方施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保证小麦抽穗扬花整齐,缩短病菌侵染的危险期。麦收后清洁田地,把小麦秸秆、麦茬带出麦田,集中沤肥或深埋,充分腐熟以促进病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

2.药剂防治。赤霉病防治适期为小麦扬花期,要把握好小麦扬花这一防治适期,实施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全面用药防治。

采用药效高、残效长的内吸性药剂,一般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100克进行穗部喷雾防治。并根据天气情况确定用药时间和方法,当抽穗期高温天晴,如天气预报有连续阴雨,应抓住齐穗阶段用药;如抽穗期低温日照少,则在始花期(5%10%植株开花)用药。用药后如遇连阴雨天气,要隔57天再防治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精选阅读

小麦赤霉病就该这样办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病原主要是禾谷镰孢菌,其有性世代为玉米赤霉菌。病菌主要在玉米秸秆、根茬和小麦、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夏、越冬,第2年形成子囊壳,以小麦抽穗前后为害最多,子囊孢子也逐渐成熟。抽穗到灌浆期,子囊孢子不断被释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萌发,主要由凋萎的花药经花丝侵入小穗,穗部发病,以开花期的1次侵染为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小麦生育期、气候条件、菌源等因素在关。特别在齐穗后20天内易感病,小麦扬花期感染率最高。此时期,气温在15℃以上,阴雨日多,病害就可能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3天以上,就有严重发生的可能;小麦抽穗后15~20天内,阴雨日数超过50%,病害就可能流行,超过70%就可能大流行。一般减产2-3成,大流行年损失可达5—6成。病麦粒的千粒重及出粉率降低,且病麦粒含有毒素,人、畜不能食用,损失较重。

防治方法

由于病害在多雨季节短期爆发,防治上应抓住有利时机,选用对路农药。当穗期气温特高时,抽穗和开花交叉进行,如预报有连阴雨,应抓紧在齐穗期用药,如抽穗开花期气温正常,齐穗至开花距离很短,应在扬花率达10%左右用药,如抽穗期气温偏低,抽穗开花缓慢,可在盛花期前后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8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667平方米100克,小麦抽穗扬花期若连续阴雨,抢在雨前喷雾,细雨可照常喷雾,但应增加10%的浓度,雨日天数长时,可隔5~7天再喷1次。

黄瓜春季管理需谨防三病


春季在黄瓜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种病害的防治,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霜霉病

症状:叶片正面有黄绿病斑,叶缘和叶背有水浸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斑;潮湿时叶背面有黑灰色霉层,后期病叶卷曲形成黄干叶,且易破碎。

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田间管理,防止高湿;二是无土育苗或对土壤消毒;三是高温闷棚或喷粉尘熏烟等,如45%百菌清烟剂熏8-10小时;四是提高抗病能力:叶面上喷施0.16%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0.2%白糖水;五是病害严重时可采用高温闷棚法:根据天气预报,选择连续2天以上的晴天,第一天中午将主蔓生长点落下,以防烤伤,然后浇水,第二天10点闷棚,棚内温度达到45-46℃(过高要遮阳),90分钟后逐渐放风降温,最后控制在25-28℃。这样既能杀死霜霉菌,又能控秧保瓜,闷棚后再增施叶面肥,效果更好。六是发病初期,可喷75%百菌精可湿性粉剂500倍和600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2、枯萎病

主要症状:多在开花结果后茎叶上发病,病叶呈失水状,萎蔫下垂,植株的一侧或部分叶片先发病,逐渐蔓延到全株叶片。病茎基部纵裂,茎的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时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色霉状物,并有琥珀状胶状物溢出。

防治措施:一是实行5年以上轮作;二是推广无土育苗或对床土消毒,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平方米;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湿;四是嫁接换根(用黑籽南瓜做砧木),预防发病。五是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恶霉灵液灌根,250克/株,1次/8-10天,共3次。

3、根结线虫病

黄瓜被害后,地上植株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比较矮小,营养不良,叶脉不舒展,变弯曲状,结瓜小而且少。高温时植株萎蔫,早晚或浇水后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能恢复正常直到植株枯死。

拔出根部,可以看到侧根和须根上有许多大大小小不同肿瘤,也叫根结。一般初为白色,后渐长大变为淡褐色,排列成串,严重时密密麻麻。剖开根结,病部组织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内部。

防治方法:一是采用无病土育苗:选用大田无病土育苗。二是在病地用过的农具如铁锹、瓜铲等和人穿的鞋子擦洗干净,防止扩大传染。三是药剂防治:播种或移栽前,用辛硫磷、米乐尔、丁硫克百威、二嗪磷等杀线虫药品全田撒施。定植后用阿维菌素或毒死蜱灌根。每株灌0.5升,连灌2-3次,可控制危害。

春季小麦霜霉病防治方法


小麦霜霉病也称“黄化萎缩病”,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变浅,并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染病较重的各级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及早防治小麦霜霉病是保证秋收的关键。

小麦霜霉发病条件

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小麦霜霉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

(2)健全排灌系统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药剂拌种,播前每50kg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有效成分为25~37.5g)加水3kg拌种,晾干后播种。必要时在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滚。

玉米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赤霉病,穗染病端部变为紫红色,有时籽粒间生有粉红色至灰白色菌丝,病粒失去光泽,不饱满,发芽率降低,播后易烂种。轻的幼苗生长发育不正常,叶片变黄。有时现茎腐病症状,茎秆局部褐色,髓部变成紫红色,易倒折。叶鞘染病生有橙色点状粘分生孢子团。

玉米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如获白、玉单6号、丹玉14号、低三顶、沈5、武109、武117、7943、吉815、B70、337、Va35、V矮141、白C-2-9、CB5、冀524、保102、双塘、双获、宿系10、丹早白、新黄4、360、5003、张单25l、多黄1、沈219、6050、承191、徐3l、凡荣2、京系01、单郑黄、黄204、抗旱大粒黄、植店112、6009、晋穗9、中系14等。

(2)改善耕作制度

轮作换茬;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该病发生的高峰期,即玉米孕穗至抽穗期,不要与雨季相遇。

(3)加强田间管理

于玉米拔节或孕穗期增施磷钾肥,配合氮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后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药剂防治

①必要时往穗部喷洒5%井冈霉素水剂,每667m2用药50-75mL,对水75-100L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悬浮剂7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②在干旱缺水地区每667m2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制成药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点心叶,同时可混入杀螟丹粉剂等杀虫剂兼防螟虫

红提葡萄近期谨防霜霉病


近期,不少果农反映,所种的红提葡萄果穗上发生果肉下陷、颜色发褐症状,多次施药见效甚微。为此,咨询多名植保专家,普遍认为是葡萄霜霉病在果实上的症状表现。发病原因主要有:自6月以来多地降雨较多,为历年少见;6月正值葡萄幼果期,组织幼嫩,极易感染霜霉病;7月初,症状集中表现,给果农造成病害突发的假象,实际为6月下旬病菌侵染后的病害发展过程。

对此,业内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方案,广大果农可参考实施防治:

1.发现病穗及时处理果穗,一定要选用高效霜霉病防治药剂如25%氟吗啉唑菌酯(百达通)72%霜霉威盐酸盐(挫霜)、68.8%氟菌霜霉威(银法利)40%烯酰吗啉悬浮剂。

2.及时有效防治叶片霜霉病发生,全面压低园内菌源基数,可采用双重治疗(两样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配合使用)的防治方法,如25%氟吗啉唑菌酯(百达通)、72%霜霉威盐酸盐(挫霜)、68.8%氟菌霜霉威(银法利)、40%烯酰吗啉悬浮剂、50%异菌脲(扑海因)、25%氟吗啉(金福灵)、60%氟吗锰锌(双工)、66.8%霉多克等。

3.在病害发展过程中,先及时施药控制病害发展,等病害完全控制时,及时疏除病果病粒,再进行果实套袋。

4.在防治霜霉病的同时,不能忽视葡萄园内其他病害如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褐斑病等常发病害的防治。

春季这些常见植物病害需留意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各种病虫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病害高发期,各种植业要警惕,做好防治措施,保证作物健康!

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大棚种植发病率较高,且该病害较难防治。灰霉病在植物茎、叶、果、花中均可能发生,发病时,表面覆盖一层灰色霉菌状物,腐败变软,病症严重,而且重茬耕作会加重灰霉病发病率。该病可通过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需要严格把控,做好通风消毒工作。

2.软腐病

软腐病致病菌有细菌也有真菌,可引起植物腐败溃烂。该病可以在植株生长时发病,也可以在蔬果运输途中出现,使种植户损失惨重。该病菌可借助灌溉、昆虫等通过植株的伤口进入植株体内,诱发病害。防治该病可从避免植物破损做起,减少机械损伤,并注意防治虫害,防止昆虫损伤造成的伤口感染病原菌。

3.根腐病

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首先是根部出现溃烂,由须根到主根再到整个植株蔓延,严重时可导致全株萎蔫死亡,幼苗发病率较高。根腐病在三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随着气温升高,发病率逐渐增加,在五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根腐病症状与沤根相似,通过引发植物根部的溃烂,进而影响植株的营养吸收,最终出现一系列症状。种植户要做好田间管理,苗床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多措施防治病害的发生。

4.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引起的,病毒有很强的专一性,即每种病毒一般只侵染一种植物的细胞,个别病毒可感染多种植物。病毒可在植物的维管束内快速流动,散布到植株全株,危害严重。会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叶片斑点、果实小、植株矮小、部分坏死、畸形等危害,防治时可喷用相关药剂。种植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选种时要选择抗病品种,对于病死的植株,要彻底销毁,防止反复感染!

5.黄龙病

黄龙病主要发生于柑橘、脐橙果树上,其危害会使果农损失惨重!黄龙病病害发生率近年来逐渐飙升,很难根治。黄龙病发病时,病原遍布全株,由于果树根系庞大,且深入地下,根部的病原很难去除,导致患病果园损失巨大。主要症状是果实畸形且小,果色异常,叶片变黄、根系腐烂等。防治黄龙病可以从改良土壤做起,做好肥水管理,调整土壤益生菌菌群,保证果树根系健康是预防黄龙病的有效措施。

病害多发且危害严重,各养殖户需要根据作物种类以及病害详情做好防治工作,减少病害损失,保证种植收益!

小麦春季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


小麦春季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虫害的防治。现将小麦春季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蚜虫

主要集中为害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吸食小麦汁液,使叶片变黄白。蚜虫的排泄物还会污染小麦叶片,阻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灌浆,使小麦减产。

①防治指标。平均每百株小麦有蚜虫500头以上,或有蚜株率达25%以上时,要及时防治。

②防治方法。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50~75千克喷雾。

2.红蜘蛛

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生。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布满黄白色斑点,逐渐扩大成斑块,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不能抽穗,枯萎而死。

①防治指标。在小麦单行33厘米有麦圆蜘蛛200头或麦长腿蜘蛛100头时及时用药。

②防治方法。用73%炔螨特(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3.吸浆虫

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瘪粒,导致小麦减产。

①防治指标。4月底至5月初1个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蛹2头,或在灌浆期扒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应及时用药。

②防治方法。蛹期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600~900克拌细土20~25千克,或4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对水1~2千克并拌细土20千克,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

4.麦叶蜂

以幼虫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缺刻状,严重时仅留主脉。

①防治指标。每平方米麦田有40头幼虫时用药。

②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用药,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

荸荠谨防基腐病


荸荠基腐病,又称枯萎病,荸荠瘟,农民称之为死蔸或边枯病,是荸荠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盛发期,枯死株率达20%~30%,严重田块可达80%以上。一旦田间表现死蔸或边枯,要在发病前期,或刚有个别发生时迅速用药,控制发病中心,否则难以控制。目前尚未有较好的化学药剂,关键是前期做好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选择无病田块留种。实行2~3年水旱轮作或与水稻、莲藕、茭白等作物轮作。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并施药封锁发病中心。荸荠收获后,应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田间遗留的残茎枯叶,5月上旬前铲除遗留在田间的球茎野生苗。

加强管理科学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9月适时追肥2次,防止后期脱肥。适时适度晒田,移栽后15天开始晒田,以后在发病时也要晒田控病。晒田需要适度,以晒至田面湿润小开裂(即泥巴表面硬,里面软)为宜,然后立即复水,晒田时间一般为2~3天,最多5天。晴天时间短些,阴雨天时间长些,但9月不宜重晒荸荠田。发病初期田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层,生长中后期田间应保持湿润。

土壤消毒大田犁翻时,先每亩施生石灰100千克沤田,5~7天后结合施基肥撒施敌磺钠2.5千克。

球茎和荠苗消毒采用广东珠海市绿宇生化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生物药剂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120千克,在育苗前对种球茎浸泡18~24小时,在定植前再将荠苗浸泡18小时,同时剔除病弱苗。

毒土处理荠苗(种球)床移栽前,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细土15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将14%百枯净药肥与细土拌匀,均匀撒在耕后的土壤中,并划锄,耧平,使药剂充分分布于土壤降解病原菌。

滴灌施药提前将水位排降到与荸荠根茎部持平(根茎部水位约1厘米)后,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使用铁(钢)杆式喷雾器喷头戳点每株荸荠根部土壤滴灌施药至滴灌处冒出气泡。施药3~5天后再灌水恢复到种植田原来的水位。连续滴灌2~3次,间隔10~15天。

浸渍施药先行排除荸荠种植田全部水量后,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均匀泼洒荸荠植株地上部与根茎部。施药后种植田灌水到仅浸渍荸荠根茎部1厘米水位直至第二次施药。连续2~3次,间隔7~10天。

化学防治田间发现病株时,应排干田水,及时喷药(特别是茎基部)。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30毫升,或20%三唑酮乳油100克+40%多酮可湿性粉剂6克,或50%果病克可湿性粉剂0.1千克喷洒,或50%甲基硫菌灵硫黄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喷雾。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均匀喷药植株地上部。防治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药剂要交替使用,在用药时,最好加入农药黏着剂,增强农药的黏着力,并配合叶面肥一起施用。讲究施药技术,每亩喷上述药量不能少于15升,并且要带喷头细喷。施药时田中应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抓住防治适期,在秧田后期施药预防2次,带药下田。防止移栽时造成伤口,可减轻后期发病程度,降低防治成本。发病早的年份或田块,应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施药,每隔10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3~4次。发病迟的年份或田块,应于9月中旬至9月下旬开始施药,每隔10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

使用百枯净时,对种植田土壤施药后,宜保持表土润湿,否则影响药效,如果混配生物营养液肥时配施草木灰或窑土效果更佳,不可与铜制剂及碱性较强的农药混用。此外,百枯净对荸荠茎腐病的防治也较好。

山药种植谨防炭疽病


炭疽病是山药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现对其病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技术等介绍如下。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蔓。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茎蔓发病多在距地面较近部分,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为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茎蔓枯死,导致植株死亡。叶片或茎蔓上的病斑,在空气潮湿时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分生孢子块)。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炭疽病是由刺盘孢菌和薯蓣盘长孢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高温多雨季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将留在田间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菌源;采用高支架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柔嫩,而易感病。

②栽子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或把山药栽子蘸生石灰。

③药剂防治: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发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分剂500倍液,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77%可杀得500~600倍液,或用翠贝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7天一次,连喷2~3次,喷后遇雨及时补喷。

生姜谨防姜瘟病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轻者一般减产一到两成,重者减产五成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姜生产。近年来随着生姜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发病条件

姜瘟病的发生蔓延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害蔓延越快。高温多雨时,病菌会随流水扩散,造成多次浸染,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植株死亡。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的黏重土壤及偏施氮肥的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

因姜瘟病的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且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抗病品种,单靠药剂防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

1.轮作换茬

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3~4年才能种姜。前茬最好是粮食作物或葱、蒜等,前茬是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作物的地块不宜种姜。

2.土壤消毒

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土壤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地下害虫及一年生杂草。选用有效成分为98%的棉隆微粒剂,亩用量25~40公斤,于播种前20~25天,结合整地将药剂与耕层湿土混合均匀后用地膜盖严。依据温度的高低,覆盖10~20天后揭膜、松土换气,让残留药剂挥发后才能播种。

3.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高燥,地面平整、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耕深25~30厘米,整平地面后开种植沟(为便于排灌,种植沟不宜过长),并设置排水沟。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生姜喜钾,可适当增施钾肥。

4.挑选姜种

播种前,严格挑选姜种;从外地调种时,要进行严格检疫,消除姜种带病隐患。

5.科学排灌

要用无病菌的井水灌溉,使用塑料软管输水,预防带入病菌。水量要适当,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早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外来雨水流入姜田,杜绝带病水传病的隐患。

6.铲除病株

加强田间调查,发现病株立即铲除,并将其周围0.5米内的健株一起铲除,挖去病土后,在穴内撒上石灰,然后用净土填平。

阴雨低温谨防黄瓜“花打顶”


你看我的黄瓜藤长得不是很好,但黄瓜花开得好多,几乎每个节位都着了果,但是近几天发现才1米多高就不向上长了,顶端一团叶子包着尖,没看见心叶了,是不是果实太多、藤子背不住啊?近日,瓜农张林焦急地问笔者。

你的黄瓜出现了花打顶现象,要赶紧采取措施。笔者观察老张的黄瓜园,并结合近期的天气情况判断说。老张的黄瓜藤顶端不形成心叶,出现了花抱头现象,即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是花打顶的典型症状。

花打顶不仅延迟黄瓜发育,同时影响产量和质量。你这种花打顶是一种营养障碍型,主要是这几天连续低温阴雨,夜间温度低于了10℃,影响白天光合作用的同化物质的输送,而且叶变成了深绿色,叶面凹凸不平,植株矮小。要采取早闭棚、加强覆盖、提高夜温的措施,前半夜气温要求达15℃,保持4~5小时,后半夜保持10℃左右。

另外,你的棚里湿度太高了,造成了沤根现象,一般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5%,土壤潮湿,根系生长受抑也会造成沤根型花打顶。笔者进一步分析道。遇到这种情况,也要采取措施将棚室地温提高到10℃以上,发现地面出现灰白色水浸症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千方百计提高地温,降低土壤含水量。遇到大暴雨天气,要搞好排水,防止棚内积水。

另外,你还可追施一点速效性氮肥提苗,并摘掉根瓜,甚至一部分雌雄花幼瓜,促进营养生长,不久就可恢复正常。听到我的建议,老张终于松了口气。

炎夏谨防君子兰病害


君子兰又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达木兰,为石蒜科君子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君子兰叶形舒展、排列整齐、常年青翠、花朵美丽、色泽鲜艳、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为优良的观叶、观花室内盆栽花卉,深受各界人士喜爱。然而如果君子兰栽培条件和管理方法不当,常引起病菌侵入发生病害,致使其生长不良,影响观赏价值甚至死亡。因此,对君子兰病害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君子兰的主要病害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促进君子兰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君子兰主要病害诊断

(1)叶斑病

叶斑病多发生在君子兰叶片上。发病初期,君子兰叶片叶尖部位首先变黄,出现浅黄色病斑,周边病组织呈黄绿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呈不规则的大斑,稍微下陷,内部呈浅褐色或灰褐色,边缘稍微隆起,呈黄褐色。发病后期表现为叶片枯黄,并逐渐向根部方向蔓延发展。病斑背面会产生许多黑色粒状的小黑点。该病病原为茎点属真菌。病原菌通常在病组织或病残植株体上越冬,借助雨水、气流及灌溉水传播,多从植株伤口侵染危害。叶斑病多在夏季发病。空气流通不畅、温度过高、强光直射,均有利于叶斑病的发生。

(2)白绢病

白绢病发生在君子兰植株接近土壤处。发病后产生水渍样褐色软腐,白色绢状菌丝布满患病部位,菌丝体在根际土表蔓延,多为辐射状,后期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转黄色、红褐色到深色,严重时植株基部腐烂枯萎死亡。该病病原为齐整小核菌,病原菌以菌丝和菌核形式残存在表土层越冬,营腐生生活,常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生。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3~4年。

(3)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君子兰叶片上。发病后叶片出现淡褐色或暗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具轮纹病斑,其上着生黑色颗粒状物,潮湿时涌出粉红色液体,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炭疽病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炭疽病病原为刺盘孢菌。该病多于潮湿、高温季节发生,浇水过湿特别是傍晚浇水及植株放置过密都易发病。

(4)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危害君子兰假鳞茎和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受害,心叶和心叶基部呈暗绿色水渍样病斑,病叶腐烂变软下垂,蔓延到根系使其呈糊状,叶心脱落,整株死亡。软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病变先从植株基部腐烂,进而叶片开始腐烂,叶、茎烂成糊状并有臭味,经2~3d叶片病部呈黏滑软腐状茎腐型病变。有外叶良好、心叶腐烂;有叶、茎基部良好,叶片局部腐烂,12h内整个叶片全部腐烂,并逐渐蔓延,其临近叶片,病部呈水浸状烂叶型病变;还有烂根、叶片萎蔫,根系呈脓溢状的烂根型病变。软腐病病原主要在病株残余物及土壤内越冬。夏季阴雨多湿、高温、通风差、施入大量未腐熟肥均易发病。

(5)烂根病

烂根病在君子兰种子、幼苗、成株上均有发生。如果君子兰播种后低温多湿,种子萌发时间拖长,胚根受病菌侵染后,从褐色变为灰褐色,凹陷变软、腐烂,有的烂到胚乳,使种子变成空壳。幼苗、成株染病,根部变成灰褐色或褐色,后期中空仅剩下表皮,不能吸收水分,严重时根全部烂掉。烂根病病原为镰刀菌。该病全年都可发生,高温、盆土长期湿润、过量施肥、根系受伤、长期干旱后浇水过量等都可引起烂根病发生。

(6)花叶病

花叶病表现为君子兰叶肉出现长短不一的褪绿条纹或黄绿条斑,幼叶较老叶症状明显。花叶病为病毒性病害,一般在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危害君子兰时易传染。

(7)黄叶病

君子兰黄叶病发生原因包括:嫩叶尖端浸润性变黄是因为浇水过多过久;老叶黄尖是缺水所致;叶片黄尖和烧根是施肥过多所致;叶片顶端先变黄、新叶黄白色是因为缺氮。

(8)日烧病

日烧病是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夏、秋两季,是由高温、强光直接照射叶面所致。轻者叶片变黄,重者脱水干枯死亡。

2君子兰病害综合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病叶鞘及病株残体,将病残叶及病株体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避免病原菌扩散。每年至少换1次土。新土须疏松、肥沃,以利君子兰肉质根发育,同时盆土须排水性好,又有一定保水能力。必要时对新土和花盆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选用抗病、抗高温、耐严寒以及性状优良的君子兰新品种。一般而言,缟艺君子兰比绿兰易感病;叶片薄的君子兰较叶片厚的易感病;叶片有光泽和蜡质的君子兰不易染病。

加强君子兰日常管理。(1)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适当控制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2)保持良好通风条件,夏季大棚及时增设遮阳网,避免强光直射灼伤叶片,高温时节及时采取湿淋、排风等降温措施。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3)君子兰浇水最好使用磁化水、雨水、雪水及活水,水温尽可能与室温相近,pH值以7.0~7.6为宜。对于君子兰幼株,可用喷壶直接往叶片喷洒浇水。大苗浇水时注意沿盆缘注入,以免将水浇到叶面上在叶基部积水引起烂心。一般春季、夏季每天浇1次水,秋季隔天浇1次水,冬季隔3~5d浇1次水。通常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盆内土壤含水量以20%~40%为宜。(4)对感病君子兰病株及时隔离、清理,减少感染。对尚有救治可能的病株除去病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8分钟,然后进行水洗,再浸入50~100mg/L-萘乙酸溶液中数小时,将其重新栽于消毒后的湿沙土或蛭石中,控制浇水量,待其重新生根后再移植至营养土中。

采用化学方法防治君子兰病害。(1)在病害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磷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灭多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整株君子兰进行喷洒,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可起到预防作用。交替使用药剂,均匀喷洒,以免产生抗药性。(2)及时剪除君子兰病叶,伤口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磷、胂锌福美双等可湿性粉剂涂抹,可有效预防病害蔓延。(3)发病较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盆土进行消毒。(4)防治介壳虫、红蜘蛛、蜗牛等虫害,避免叶片创伤,减少侵染。防治介壳虫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擦洗受害叶片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对其喷雾。防治红蜘蛛的方法是,人工捕捉或用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23次。防治蜗牛的方法是,人工捕捉或喷洒5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2次。

《春季需谨防小麦赤霉病》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春季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