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病害。病菌系统侵染使植株矮化,病穗上的籽粒被黑粉所取代,通常发病率约等于产量损失率。

症状特点

1.病株矮化。高度为健株的1/4-2/3,最矮的病株仅高10-25cm。在重病田可明显见到健穗在上面病穗在下面,形成二层楼的现象。

2.分蘖增多。病株分率一般比健株多一倍以上,健株分蘖2-4个,病株4-10个,甚至可多达20-40个分蘖。矮化与多分蘖的症状变化很大,除取决于寄主与病菌的基因型外,与侵染的时间及程度密切相关。

3.小花增多。一般健穗每小穗的小花为3-5个,病穗小花为5-7个,甚至11个,使病穗宽大、紧密。有芒品种芒外张。

4.粒近球形,较硬,不易压破,破碎后呈块状。在小麦生长后期,如水分多病粒可胀破,使孢子外溢,干燥后形成不规则的硬块。

生物特性

冬孢子萌发需要长期低温与光照、萌发温度为最低-2℃,最适3-8℃,最高低于15℃。在最适宜的5C光照条件下,至少3周才开始萌发,最高萌发率出现在6-8周。孢子若先在5C培育3-4周,再移至0--2℃,在短时间内便可大量萌发。孢子萌发不需游离水,在土壤最大持水量35%-88%时都可萌发。

用萌发的冬孢子接种小麦,在0-10℃,甚至15-20℃,可获得成功,但侵染的适温为5℃。接种期湿度大利于侵染,在空气相对湿度67%-100%时都能侵染。

冬孢子萌发长出很短的先菌丝,其顶端轮生8-20个(最多达28-66个)线形小施于,小孢子可成对进行H形结合,产生纤细的侵染丝次生小孢子、当条件不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不规则,先菌丝很长,并且分枝,延迟了小孢子的产生。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美国1976年报道有17个生理小种,以后又鉴定出许多其他的致病类型。

传染途径

病菌主要随土壤传播,带菌的种子、粮食也能进行远距离传播。冬孢子粉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年,完整病粒中的冬孢子可存活3-10年。孢子经家畜消化道仍能萌发。病粒经120℃30min干热处理仍有萌芽力,80℃20min湿热处理能杀死孢子。

落入土壤表层的冬孢子,在冬麦播种后陆续萌发侵染麦苗,侵染期可延续3-4个月(美国西部从12月至次年4月,多集中在l-2月)。在雪下土表温-2-2℃范围内冬孢子能继续萌发侵染,温度不利时前发暂停或延缓。萌发的冬孢子遇干燥条件,30天仍保持侵染力。小孢子在-5-5℃可存活8-12周。在小麦生长期中,只要具有幼嫩的分蘖就较为感病。

病菌的双核菌丝穿透幼嫩麦苗进行系统侵染,菌丝在细胞间生长,于小麦拔节前到达生长点,并遍及顶端组织,不干扰寄主正常生理,寄主子房组织分化时,病菌从缓慢营养生长转为快速生殖生长,使小麦籽粒完全被各孢子所取代。

小麦矮腥的发生是突发性的,凡降雪早、雪层厚、积雪期长的地区和年份病害大量发生。在大多数病区这种条件不是每年都有,因此发病率可从多数年份的微量发生到流行年份的发病率60%以上。矮腥的发生、流行与降雪密切相关,但是在虽无积雪,有持续低温(5℃)的地区也可发生。在北京室外播种冬小麦,土表接种冬孢子获得病穗。土壤板结、浅播、早播利于发病,迟播病轻,春麦不发病。

防治方法

1.病症检查。样品经长孔筛(l.75mm20mm)或圆孔套筛(1.5mm、2.5mm)过筛,仔细检查有无病粒及其碎片,对可疑物进行镜检。

2.洗涤检查。取50g样品放入三角瓶内,加100ml灭菌水振荡5min,将是浮液倒入离心管,以1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数滴席尔氏液(Shear),制片镜检。洗涤时加入l-2滴吐温20则效果更好;制片时须用席尔氏液为浮载剂,以避免孢子的胶质鞘变形;测量孢子时最好用油镜(1000倍)可减少误差。每个样品检查25-30个孢子,记录孢子的网脊高、胶鞘厚、网目大、孢子及不育孢的大小。一般矮腥孢子的网脊高在l.5pm以上.而网腥孢子的网脊高多在1.2pm以内。

3.冬孢子自发荧光鉴定。发现病粒或碎片时,以灭菌水制成孢子悬液滴至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以无荧光浸没油为浮载剂制片,在落射荧光显微镜(激发滤片485nm,屏障滤片520nm)下观测200个冬孢子的自发荧光。一般矮腥冬孢子的网纹立即发出澄黄至黄绿色荧光,而网腥冬孢子的网纹无荧光或荧光率很低。

4.冬孢子萌发检查。当冬孢子的形态测量结果交叉重叠不易区分矮腥、网腥,而孢子量又充足时,可进一步用孢子萌芽方法来鉴别。将孢子悬液接种到3%水琼脂平板上,分别放置在5℃光照和17℃黑暗下培育。小麦矮腥冬孢子在17℃无光条件下不萌发,在5℃光照条件下至少3周才开始萌发,而网腥冬孢子在17℃无光及5℃光照条件下,1周左右便可萌发。

小编推荐

禾草腥黑穗病-检疫性病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名称:禾草腥黑穗病-检疫性病害

症状:分布前苏联(格鲁吉亚、高加索、土耳其斯但)、土耳其、挪威、芬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前面斯拉夫、然腊、摩洛哥、毛里塔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华盛顿、蒙大拿、俄勒冈、爱达荷、内华达、怀俄明、内布拉斯加、犹分、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密苏里)、阿根廷。寄主寄生在多种野生与栽培的雀麦属(Bromusspp.)羊茅属(Festucaspp.)及早熟禾(poaspp.),早熟埃若禾(Airapraecox)等。识别特征羊茅草罹病后植株矮化,花序、小花都变短,较易识别,黑色的病粒在颖片内很明显,并从内外稃间突出,不易脱落,而健株种子成熟后很快掉落。罹病的雀麦草与健株难区分,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序稍紧密,小穗变宽,病粒包裹在内外稃之中很饱满,而健株种子较细长。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真菌。属担子菌棕色腥黑粉病(TilletiafuscaEllEv.)。发生特点病菌通过种子或土壤传播。秋季温湿度适宜时孢子萌发,侵染出土的寄主幼苗,使之发病。

防治办法:严格履行检疫法。绝对杜绝从病区引种,严格进行种子检验。

小麦黑穗病如何防治


小麦黑穗病又称腥乌麦、黑麦、黑疸。病症主要有现在穗部,一般病株较矮,分蘖较多,病穗稍短且直,颜色较深,初为灰绿,后为灰黄。颖壳麦芒外张,露出部分病粒(菌瘿)。病粒较健粒短粗,初为暗绿,后变灰黑,包外一层灰包膜,内部充满黑色粉末(病菌厚垣孢子),破裂散出含有三甲胺鱼腥味的气体,故称腥黑穗病。

病原病原菌有二种,一种是Tilletiacaries(DC.)Tul.小麦网腥黑偻菌,另一种是Tilletiafoetida(Wallr.)Liro称小麦光腥黑粉菌,有报道TilletiacontraversaKühn称小麦矮腥黑粉菌也能引起腥黑穗病发生。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小麦网腥黑粉菌孢子堆生在子房内,外包果皮,与种子同大,内部充满黑紫色粉状孢子,具腥味。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浅灰褐色至深红褐色,大小14—20μm,具网状花纹,网眼宽2—4μm。小麦光腥黑粉菌孢子堆同上。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有的长圆形至多角形,浅灰色至暗榄褐色,大小15—25μm,表面平滑,也具腥味。小麦矮腥黑粉菌成群的孢子为暗黄褐色,分散的孢子近球形,浅黄色至浅棕色,大小14—18μm,具网纹,网脊高2—3μm,网目直径3—4.5μm,有的可达9.5—10μm,外面包被厚1.5—5.5μm的透明胶质鞘。主要引致小麦矮腥黑穗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当种子发芽时,厚垣孢子也随即萌发,厚垣孢子先产生先菌丝,其顶端生6—8个线状担孢子,不同性别担孢子在先菌丝上呈“H”状结合,然后萌发为较细的双核侵染线。从芽鞘侵入麦苗并到达生长点,后以菌丝体形态随小麦而发育,到孕穗期,侵入子房,破坏花器,抽穗时在麦粒内形成菌瘿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厚垣孢子能在水中萌发,有机肥浸出液对其萌发有刺激作用。萌发适温16—20℃。病菌侵入麦苗温度5—20℃,最适9—12℃。湿润土壤(土壤持水量40%以下)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一般播种较深,不利于麦苗出土,增加病菌侵染机会,病害加重发生。

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常年发病较重地区用2%立克秀拌种剂10—15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kg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15%—0.2%的20%三唑酮(粉锈宁)或0.1%—0.15%的15%三唑醇(百坦、羟锈宁)、0.2%的40%福美双、0.2%的40%拌种双、0.2%的50%多菌灵、0.2%的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0.2%—0.3%的20%萎锈灵等药剂拌种和闷种,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对带菌粪肥加入油粕(豆饼、花生饼、芝麻饼等)或青草保持湿润,堆积一个月后再施到地里,或与种子隔离施用。(3)农业防治春麦不宜中过早,冬麦不宜播种过迟。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时施用硫铵等速效化肥做种肥,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侵染机会。冬麦提倡在秋季播种时,基施长效碳铵1次,可满足整个生长季节需要,减少发病。

小麦散黑穗病要如何防治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灰包等,在我国许多小麦产区都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5%,严重可达10%以上。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民自留麦种的地区,小麦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症状:主要危害穗部,茎和叶等部分也可发生。穗部受害形成一包黑粉,外部包有一层浅灰色薄膜,随后表皮破裂,黑粉散出,最后残留一条弯曲的穗轴。有时穗的上部有少数健全小穗,下部变为黑粉。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株主杆及分蘖全部抽出病穗,但有时部分分蘖未受到病菌的危害而生长正常。茎部受害在田间不易看到,病部多发生在邻近穗轴的基部,孢子堆成疱状和条纹状,灰黑色。叶部受害,症状多出现在叶片的基部,其症状类似于茎部,发生也很少。散黑穗病菌侵染小麦后,除外部表现典型的症状外,其内部组织也发生变化,使细胞增大,气孔增大且数目增多,叶肉栅栏组织变得紧密,细胞变短。

预防小麦散黑穗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药剂处理:50%和穗安可湿性粉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2%拌种均能收到良好效果。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和包衣剂混合然后拌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有些药剂在拌种时注意不要超过规定量,以免发生药害。

二、物理消毒

1、温汤浸种:

变温浸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6小时使菌丝萌动,在49℃的水中浸1分钟,然后在52—54的水中10分钟。此方法防治效果较好,但需严格掌握温度,且操作较繁,大面积推广应用不太方便。

恒温浸种:将种子于44—46℃水中浸3小时,然后捞出,冷却并晾干备用。恒温浸种比较安全,并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将发病率降低到0.5%以下,便于大面积处理。

2、生理杀菌处理:用生石灰和消石灰0.5公斤,加清水50公斤,可浸麦种30—50公斤,水温在20℃时浸3—4天,25℃时浸2—3天,35℃时只需1天。浸完后晾干播种。此方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效力也很高,明显优于温汤浸种。在浸种过程中,麦种不易不过多,以种子厚度2尺为宜,以防底部种子发热霉变。

三、石灰水浸种的菌丝作用,是一种生理杀菌。种子在无氧的情况下,产生乙酸或乙醛,杀死潜伏在种子内部的菌丝体。在处理过程中,石灰只起防腐作用,与杀死种子内潜伏的病菌并无关系。

四、繁殖无病种子:在良种场或种子繁殖基地繁殖无病种子。种田距离大田至少在100米以外,所用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保证全部无病。做好无病种子的繁殖工作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可以免去种子处理的繁重工作。

五、选育抗病品种:小麦散黑穗病菌生理小种变异速度较为缓慢,小麦对散黑穗病抗性是单基因显性遗传,抗原也丰富,有利于抗原品种的选育。在选育抗病品种中,可以利用病菌不能进入胚内,或进入胚内但在分生组织发育上有差异,以及闭花授粉避病的特点进行选育工作。

小麦散黑穗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乌麦等。在冬、春麦区均有发生。小麦散黑穗病是发生在小麦穗的一种病害,变现为病穗上部表出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病穗比健穗较早抽出。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并散出黑粉,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

症状

小麦散黑穗病主要在穗部发病,病穗比健穗较早抽出。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病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毁或部分被毁,仅上部残留阔数健穗。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发病。小麦同时受腥黑穗病菌和散黑穗病菌侵染时,病穗上部表出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散黑穗病菌偶尔也侵害叶片和茎秆,在其上长出条状黑色孢子堆。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散黑穗病是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胚内,外表不显症。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付的菌丝也开始萌发,随小麦生长发育经生长点向上发展,侵入穗原基。孕穗时,菌丝体迅速发展,使麦穗变为黑粉。厚垣孢子随风落在扬花期的健穗上,落在湿润的柱头上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产生4个细胞分别生出丝状结合管,异性结合后形成双核侵染丝侵入子房,在珠被未硬化前进入胚珠,潜伏其中,种子成熟时,菌丝胞膜略加厚,在其中休眠,当年不表现症状,次年发病,并侵入第二年的种子潜伏,完成侵染循环。刚产生厚垣孢子24小时后即能萌发,温度范围5-35℃,最适20-25℃。厚垣孢子在田间仅能存活几周,没有越冬(或越夏)的可能性。小麦扬麦化期空气湿度大,常阴雨天利于孢子萌发侵入,形居病种子多,翌年发病重。

防治方法

建立无病种子田

由于散黑穗病菌依靠空气传播,其传播的有效距离有100-300米,故无病繁种田,应设在大田300米以外。繁种田的种子应使用严格处理后的无菌种子。及早拔除病株,在小麦抽穗前,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病穗立即拔除,以减少病菌传播,减轻下一年病害的发生。

种子处理

①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小时,涝出后用52-55℃温水浸1-2分钟,使种子温度升到50℃,再捞出放入56℃温水中,使水温降至55℃浸5分钟,随即迅速捞出经冷水冷却后晾干播种。

②恒温浸种把麦种置于50-55℃热水中,立刻搅拌,使水温迅速稳定至45℃,浸3小时后捞出,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2)石灰水浸种用优质生石灰0.5kg,溶在50kg水中,滤去渣滓后静浸选好的麦种30kg,要求水面高出种子10-15cm,种子厚度不超过66cm,浸泡时间气温20℃浸3-5天,气温25℃浸2-3天,30℃浸1天即可,浸种以后不再用清水中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3)冷水温汤浸种先将麦种放在冷水中浸4-6小时后,捞出放到49度的热水中浸1分钟,然后放到54度的热水中浸10分钟,随即取出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后捞出晾干。此法杀菌效果较好,但要求严格掌握规定的浸种温度和时间。

(4)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63%的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08%-0.1%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也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1kg,拌麦种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kg,对水5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6小时,可兼治腥黑穗病。

小麦丛矮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小麦丛矮病又称小麦病毒病、坐坡病。小麦丛矮病主要危害小麦,由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引起。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越冬寄主。套作麦田有利灰飞虱迁飞繁殖,发病重;冬麦早播发病重;邻近草坡、杂草丛生麦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年份发病重。

为害症状

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病原

Wheatrosettevirus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成层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天,稀释限点10~100倍。丛矮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一般6~20天。

发病规律

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on)传毒。灰飞虱吸食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日均温26.7℃,平均10~15天,20℃时平均15.5天。1~2龄若虫易得毒,而成虫传毒能力最强。最短获毒期12小时,最短传毒时间20分钟。获毒率及传毒率随吸食时间延长而提高。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递。病毒随带毒若虫且在其体内越冬。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为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越冬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是翌年毒源,次年迁回麦苗为害。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自生麦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夏。

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消灭毒源。

(2)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

(3)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

(4)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3%的60%甲拌磷拌种堆闷12小时,防效显着。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25%扑虱灵(噻嗪酮、优乐得)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小麦红矮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麦区。病株矮化严重,分蘖少或减少,严重时病株在拔节前即死亡,轻病是能拔节,多不抽穗,有的虽抽穗,但籽粒不实。病株叶片变红,有的品种变黄,一般红秆品种出现红叶,青秆品种多现黄叶,有的波及到叶鞘。

病原

Wheatreddwarfvirus简称WRDV,称小麦红矮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状,大小100190015(n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由稻叶蝉(Deltocephalusorgzae)、条沙叶蝉(Psammotellixstriatus)、四点叶蝉(Macrostelesmasatonis)进行持久性传毒,可经叶蝉卵传毒。此外,麦双尾蚜(Diruaphisnoxia)为害后,加重病情。干燥温暖地区及早播麦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红矮病的小麦品种70年代至80年代以来,选育出的抗病品种有应选15号、庆选27号、庆丰1号、静宁6号、7537、昌乐5号、平凉35号、榆林8号等。

(2)栽培防病山地在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基础上,科学播种,防止早播,是防治该病关键技术之一。要精耕细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麦收后马上灭茬深翻,麦苗越冬期搞好镇压耙耱,使麦苗安全越冬。

冬小麦黄矮病防治的措施


小麦黄矮病主要表现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叶较光滑。发病早植株矮化严重,但因品种而异。冬麦发病不显症,越冬期间不耐低温易冻死,能存活的翌春分蘖减少,病株严重矮化,不抽穗或抽穗很小。拔节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稍矮,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期发病仅旗叶发黄,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粒重降低。与生理性黄化区别在于,生理性的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整叶发病,田间发病较均匀。黄矮病下部叶片绿色,新叶黄化,旗叶发病较重,从叶尖开始发病,先出现中心病株,然后向四周扩展。

当前影响黄矮病发病与流行的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介体蚜虫以及小麦品种,其中以气象条件(温度与降水最为关键)对病害的流行与否起主导作用。据研究,7月份气温偏低有利于蚜虫越夏;9——10月份小麦出土前后降水少,气温偏高容易使秋苗感染、发病;冬季气温偏暖可提高蚜虫的越冬率。冬小麦黄矮病的病状多在拔节后(特别是拔节期灌水以后)发生。其显著特征是病株叶片呈条状失绿发黄,丛生匍匐,不能拔节起身,而处于不断分蘖的状态,掘根检查发现,原有根系不断死亡,而又长出一些畸形的不定根。感染较晚者,虽能勉强抽穗,甚至扬花,但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植株的长势衰弱,发育节奏后移。最终仍然不能正常灌浆成熟,而造成籽粒空秕。在现阶段尚无特效药,所以小麦一旦被黄矮病毒感染(尤其是在抽穗以前),则多数“于后不良”。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黄矮病的治疗虽有困难,但预防却不难做到,关键是掌握好用药的时间。

①出苗后用药冬小麦出苗后的10月中旬左右,气温尚高,正是传毒蚜虫从玉米、洋芋等大秋作物上向冬小麦迁移危害时期,而偏偏这一时期又是农民朋友认为“无虫可防无病可治,一年的植保工作应该到此结束”的时期。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预防。药剂选择以蚜虫为主要灭杀对象的内吸性农药为宜。如氧乐菊酯,氰久等。

②翌年返青后用药冬小麦返青后,传毒蚜虫又从越冬地向麦田迁移。此时,又是一个预防的关键时期,用药原则同于上年秋季。

2、农业防治:根据黄矮病总是从坟地、草滩、草埂向地块中央扩展蔓延的特征来看,带毒蚜虫在冬小麦返青前必定栖息在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丛中,待冬小麦返青之后,便迁移危害。因此,田边地埂上的杂草必须挖除干净。小麦地边坟地、草滩内的蚜虫也要进行灭杀。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补救措施:田间如发现植株有明显矮化、丛生、花叶等病状时,应即行拔除,及早改种其他作物,以免贻误农时。总而言之,冬小麦“黄矮病”的防治,必须把握“防重于治”的原则。而预防的关键措施又是在秋季冬小麦出苗后和来年拔节前灭杀传毒蚜虫。

小麦蓝矮病毒病如何防治


小麦蓝矮病毒病由叶蝉进行传毒,毒原除侵染小麦外,寄主还包括大麦、燕麦、黑麦、黍、高粱、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症状

小麦多在春季麦田返青后的拔节期显症。病株明显矮缩、畸形、节间越往上越矮缩,呈套叠状,造成叶片呈轮生状,基部叶片增生、变厚、呈暗绿色至绿兰色,叶片挺直光滑,心叶多卷曲变黄后坏死。成株期,上部叶片形成黄色不规则的宽条带状,多不能正常拔节或抽穗,即使能抽穗,则穗呈塔状退化,穗短小,向上尖削。染病重的生长停滞,显症后1个月即枯死,根毛明显减少。

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称类菌原体。是国内小麦上第一个类菌原体病害。在叶片韧皮部和叶蝉唾液腺及肠道细胞的超薄切片中MLO呈球形、椭圆形、哑铃状、蝌蚪状等,大小50-1000nm,单位膜厚度为8-10nm。通过叶蝉传毒试验,定名为小麦类菌质体蓝矮病(Wheatmycoplasmalikebluedwarf)。

发病特点

该毒原只能通过条沙叶蝉(Psammotettixstriatus)进行持久性传毒,种子、汁液磨擦均不能传毒。最适饲毒期为24天,最短接毒期为10秒。延长接毒期能提高传毒能力。毒原在虫体内循回期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为5.2天。病害潜育期与温度有关。秋季平均为45天,春季19天。时蝉持毒期秋季19天,春季为12天。叶蝉一次获毒,便可终身带毒,但卵不能传毒。秋季冬小麦出苗后,条沙叶蝉从秋作物及杂草上迁飞至麦田传毒。深秋初冬叶蝉以卵在小麦或杂草上越冬,翌春孵化后再行获毒,然后开始传毒。在小麦收获前,又飞到玉米,高粱及多种禾本科杂草上传毒。我国陕西、甘肃一带条沙叶蝉年生3-4代,其发生数量与小麦蓝矮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条沙叶蝉喜干燥气候条件,山地干旱麦田及阳坡背风麦田虫口密度大,发病重。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积极选育抗蓝矮病的抗病小麦新品种。原来地方品种均感病。近年引进的钱交麦、2711则表现高度抗病。

(2)农业防治。深耕灭茬,清除杂草,适时播种,及时施肥等可减轻为害。

(3)农药防治。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麦种50kg,也可用种子量0.3%乐果乳剂拌种,逐步取代甲拌磷。喷药用40%乐果乳油1000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喷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每667m21.5kg。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减少越冬虫源。

燕麦坚黑穗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燕麦坚黑穗病遍布国、内外燕麦种植区。主要发生在抽穗期。病、健株抽出时间趋于一致。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症状

染病种子的胚和颖片被毁坏,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粘结较结实不易分散,收获时仍呈坚硬块状,故称坚黑穗病。有些品种颖片不受害,厚垣孢子团隐蔽在颖内难于看见。

病原

Ustilagolevis(Kell.etSwing)Magn.称燕麦坚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有U.hordeiKelletSw.;U.hordei(Pers.)Lagerh.孢子堆生在花器里。厚垣孢子球形至椭圆形,黑褐色,表面光滑无刺突,大小69m。寄生于大麦和燕麦上。病菌发育温限434℃,适温为1528℃。该菌有不同的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收获或打场时散出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或落入土壤及混在肥料中越冬或越夏。孢子抗逆性强,可在土中存活25年,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春播种子萌发时,冬孢子也随这发芽产生具3个横隔的圆棒形担子,在担子顶端产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后产生次生小孢子,异宗小孢子萌发后相互质配,产生具双核的菌丝,侵入寄主的幼芽。后随植株生长而向上扩展。开花时进入花器中,子房被破坏,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形成病穗。厚垣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434℃,适温为1528℃。温度高、湿度大于发病。大莜麦、小莜麦、华北1号、尖莜麦、秃莜麦等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内蒙古的燕麦2号(品1163)、黑龙江海伦县2001品种、河北张北县2031野生种、新疆额敏2056品种、新疆沙弯2131、2132、2151品种、青海黄燕麦、黑珠子燕麦、竹子燕麦、红燕麦、苏联品种和苏联燕麦1号、苏联燕麦2号、苏维埃339、匈牙利君士坦、普遍野麦、澳大利亚夫尔马克、维多利亚品种阿缓等。

(2)药剂处理种子:用种子重量065%1%的细硫磺粉拌种或用1%福尔马林液均匀喷在种子上,充分拌匀后盖上草袋,放置5小时后马上播种。此外也可选用50%多菌灵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禾穗胺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防效优异。

(3)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携至田外集中烧毁。

薏苡黑穗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本病在吉林、河北、山东、四川、贵州、福建等省薏苡产区发生普遍。因黑穗病的为害,产量下降,历年受到一定损失。

症状在苗期一般不表现典型症状,在植株有9~10片叶,穗分化期后,植株叶部开始发病,而常在上部2~3片嫩叶上。叶片上及叶鞘上形成单一或成串的瘤状突起,呈紫红色,以后逐渐干瘪呈褐色,内含有黑粉。在花序、子房上都有症状表现,受害子房膨大成近圆形或卵圆形,顶端稍尖细,部分隐藏在叶鞘内;最初带紫红色,以后逐渐变暗褐色,内部被黑粉状孢子充满,外有子房壁包围,壁不易破裂。凡患病植株,无论主茎及分蘖茎,其每个生长点都变成1个黑粉病疱,病株多不结实而成菌瘿。

病原UstilagocoicisBref.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黑粉属真菌。冬孢子散生,卵圆形至椭圆形,有时稍呈不规则形,其大小为7~12m6~10.5m。壁厚,密生小瘤或刺,呈黄褐色。冬孢子萌发产生有隔的初生菌丝。从初菌丝的1个细胞上侧生及顶生出担孢子。担孢子萌发产生次生担孢子。本菌只侵染薏苡,不侵染玉米和高粱。

侵染循环以冬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当土温上升至10~18$时,遇到土壤湿度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侵人薏苡幼芽,以后菌丝随植株生长达到穂部,最后侵人种子,破坏组织,变成黑穗。黑穗上的小褐疱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随风传播到其他种子上或落人土壤中,引起翌年薏苡发病。连作、常年土壤不翻耕,有利发病

防治

1.种子处理:用50%多菌灵、80%粉锈宁、50%托布津等农药,按种子重量的0.4%~0.5%进行拌种;变温处理种子:用70℃温水浸种4小时(水量为种子重量的4倍),温度随时间降下来,晾干后播种。

2.建立无病留种田,在无病植株上采种。

3.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红色瘤状体的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

4.避免施用带菌瘘的肥料,同时也勿用未腐熟的堆肥和厩肥。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容易积露水的叶尖或叶边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会迅速扩大直至全叶腐烂变黑,在扩展前缘有白色霉层。病菌也侵染茎和薯块,在茎部和叶柄造成褐色条斑,使植株萎蔫,叶片下垂,块茎受害,形成褐色大斑,稍凹陷,内部变为褐色腐烂。重病田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薯块中越冬。在南方双季作薯区,病残组织、自生病苗以及番茄晚疫病病株上的病菌也可以随风雨传播到健康的马铃薯植株上并引发病害,几天就能繁殖一代。

晚疫病的发生和气象因素、栽培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降雨和结露。雨季来得早、雨日多、持续期长以及冷暖起伏大,多雾天气;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郁闭、湿度过高的年份或地区病害很容易流行成灾。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选育、利用抗耐病品种;其次是轮作和不与茄科作物连作;三是选用无病种薯或建立无病留种地,播种时严格剔除病薯;四是合理密植、施肥和灌水,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五是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及时喷洒药剂。可轮换使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4%恶霜灵(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复配剂如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安克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氟吗锰锌(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要根据天气和病情,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高粱柱黑穗病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

(1)叶片。幼苗叶片上常出现隆起的条斑,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棕褐色,条斑的条数不等,长度可与叶片等长。

(2)茎秆。抽穗后病穗有2种症状一是柱状,二是分枝状,田间表现柱状黑穗居多。部分黑穗只能半截抽出、半截留在苞叶内。

(3)穗部。茎秆发病主要发生在穗柄上或叶鞘的苞叶上,生成瘤节状孢子堆,孢子堆内无丝,外具膜易破裂,散出黑粉。

高粱柱黑穗病属系统侵染性病害。冬孢子在种子表面、室内、室外、冰箱中均能越冬。在潮湿土壤中不利于越冬。种子表面带菌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初侵染来源。这是防治该病的理论依据。

发生因素

据悉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春季是易发季节。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不利于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足底墒的农业措施达到防治该病的目的。在生产上可采取适期早播和浇。高粱柱黑穗病除侵染高粱外,未见侵染小麦、玉米、谷子及苏丹草。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对该病有较为理想的田间防治效果。另外,不同高粱材料对它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而且抗源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开展抗病育种是可行的。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