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姜田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甜菜夜蛾俗称青布袋虫,近几年来在胶东地区的姜田发生为害猖獗,成为姜的主要害虫。姜被害后,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者减产25%~30%。现将姜田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设20W黑光灯1台,诱集甜菜夜蛾成虫,观察其发生规律。6月下旬和7月中旬分别选有代表性的覆膜姜田和露播姜田各2块,每块地不小于700m2,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定点调查,每点20株,共100株,3d调查1次,记录田间卵量和幼虫的数量。

2、发生规律

甜菜夜蛾在胶东地区1a发生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为害姜的主要是2~5代。各代成虫发生盛期:越冬代4月下旬,一代6月中旬,二代7月中旬,三代7月底至8月初,四代8月中旬,五代9月上旬。在姜田各代卵盛期:二代6月下旬(主要是覆膜姜),三代8月初,四代8月中旬,五代9月上旬。在姜田各代幼虫盛期:二代7月上旬,三代8月上旬,四代8月中旬末,五代9月中旬,各代幼虫往往重叠发生并为害。

3、生活习性

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隐藏于叶片背面、草丛和土缝等阴暗场所,傍晚开始活动。卵产在姜叶片正面,每块卵有17~38粒,排为1~3层,卵上面覆有褐色毛。初孵幼虫群聚为害,3龄前幼虫取食上表皮和叶肉,剩下表皮,呈窗户纸状,干枯后纵裂。3龄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咬食苞叶,或钻入未展开的心叶里,啃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4龄幼虫食量增加较大,5龄幼虫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5%,并且白天潜伏在土壤缝隙内,傍晚爬出为害。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后入土化蛹。

4、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卵孵化盛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此时幼虫小,抗药能力低,且尚未钻入苞叶,容易着药,尤其在早晨或傍晚喷药效果更佳。喷药时要上翻下扣,四面打透,使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充分着药。WWw.zw59.Com

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加80%敌敌畏乳油1000液,或加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亦可用卡死克5%可分散液剂500倍液加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5d的防治效果达95%。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隔5~6d再喷1遍,连喷2~3遍,并按比例加入展着剂、增效剂等。

(2)人工捕捉: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对一些大龄幼虫,其抗药能力强,有时加大用药浓度也难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且往往会产生药害。因此,在搞好药剂防治的基础上,提倡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捕捉,同时抹去部分卵块,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

(3)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能明显降低卵密度和幼虫数量,并可根据诱到成虫的数量变化,准确地预测出田间落卵及幼虫孵化情况,为及时喷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延伸阅读

姜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姜斑点病又名白星病、穿孔病、褐斑病、叶点霉斑等名称.在中国分布于吉林、辽宁、山西、河南、台湾、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是一种为害轻微的次要植物病害。因常与蛙眼病、破烂叶斑病、赤星病等叶斑病混生,不易区分。那么姜斑点病的防治技巧有哪些呢?

一、发病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叶片出现黄白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大小约2-5毫米。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分散的黑色小粒点,干燥时病部开裂或穿孔,若许多病斑相连,可使叶片部分或全叶枯干。

二、病菌传播

此病是由一种称为姜叶点霉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斑上所见黑色小粒点是病菌的子实体分生孢子器,扁圆球状有孔口,湿度大时会从孔口释放出大量椭圆形、单细胞的分生孢子团,似挤牙膏状。

三、防治方法

姜斑点病应采取以加强和改善栽培控病措施为主,配合喷药保护的综防措施。

1、忌连作:因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故播前应彻底搞好清园工作以及避免连作。与水稻轮作一年效果较好。

2、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晒土起高畦,施足优质有机肥料,整平畦面以利灌排;避免单独或过量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增强抗性作用。

3、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喷:(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400倍液,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芝麻田甜菜夜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甜菜夜蛾Laphygmaexigua(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玉米叶夜蛾、贪夜蛾、白菜褐夜蛾。分布北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

1、寄主:芝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甜菜等。近年有逐步发展为重要害虫的趋势。

2、为害特点:幼虫食叶下表面和叶肉,大龄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叶片吃光,残留叶脉、叶柄,芝麻苗受害后生长点常被咬断,造成减产。

3、生活习性

河南、陕西芝麻产区年生45代,北京、山东约5代,浙江67代,世代重叠。江苏、陕西以北地区,以蛹在土室中越冬。翌年3月成虫出现,3月底至4月幼虫以杂草为食,67月为害芝麻幼苗,78月进入为害盛期。

湖北芝麻产区年生56代,第二代发生在6月中下旬,第三代发生在7月上中旬,这两代主害芝麻;第四代在8月上中旬为害绿豆、甘薯;第五代9月中下旬发生,为害萝卜、甘薯;第六代于l0月中下旬一11月下旬为害油菜和蚕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虫周年连续发生,无越冬现象。

4、防治方法

(1)幼虫化蛹盛期进行灌溉或中耕,可减轻为害。

(2)江苏、陕西以北以蛹越冬的地区,晚秋要深翻地,消灭部分越冬蛹,减轻翌年发生。

(3)安装黑光灯或设置杨柳枝把诱杀成虫。

(4)注意把药喷到叶尖和幼荚上及叶背面,做到四面喷透,灭卵。

出口西兰花甜菜夜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西兰花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老熟幼虫体长约22毫米左右,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至黑褐色。各节气门后上方具有一明显的白点,腹部气门下线为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直达腹末,但不弯到臀足。

可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芹菜、菠菜、韭菜等30余种蔬菜,是杂食性害虫,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

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4-6代,以蛹在土室内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最适宜的温度20-23℃,相对湿度50-75%,成虫白天藏在杂草及植物茎叶的浓荫处,有趋光性,成虫产卵期3-5天,每雌产卵100-600粒,幼虫共5-6龄,1~3龄食量较小,4龄后食量加大,4~5龄进入暴食期,3~4天内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80%~90%。。

3龄前幼虫群集为害,4龄后幼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虫口过大时,幼虫会自相残杀,该虫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一年之中以8-9月发生最重。幼虫老熟后,在土表下5~10cm处作椭圆形土室化蛹,也可在土表及杂草地化蛹,化蛹时常避开湿度过大的场所。甜菜夜蛾完成一代约需22~30天(在25~30℃条件下)。

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该虫落地或在枯叶杂草中化蛹,所以及时做好园田卫生,播前翻耕晒土灭茬,在耕翻前用灭生性除草剂杀死所有杂草使甜菜夜蛾失去食物来源,可消灭绝大多数虫源。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卵块或捏杀群集为害的幼虫。

(2)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成虫: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每亩设1个点,通过诱杀大量的雄成虫,减少雌成虫的生殖机会。

(3)药剂防治:在卵孵高峰至幼虫蚁龄高峰期,可选用24%美满2500倍(安全间隔期10天)或15%安打3500倍(安全间隔期20天),均匀喷雾。兼治斜纹夜蛾、菜螟。

(4)注意事项:上述农药时要交替使用,注意安全间隔期。甜菜夜蛾在2龄以前抗药性最弱,是用药防治的最佳时期;2龄以后虫体抗药性增强,虫体越大,抗药性越强,药剂防治效果越差,所以应及早进行防治。

麦类秀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秀夜蛾

拉丁学名:Amphipoeafucosa(freyer)

分布区域:东北、西北、华北春麦区、西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及华东小麦产区

形态特征:成虫灰黄褐色,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6毫米。前翅黄褐或灰黑色,有5条褐色线。环形纹及肾形纹白色或深黄色。卵半圆形,乳白色,孵化前为褐色。幼虫体灰白色,头部黄色,腹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褐色线,腹背第8、9节有黑褐色斑。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蛹红褐色,背面第5~8节前缘有明显的点刻,尾刺2根,呈钩状向前弯曲。

为害作物:小麦、大麦、莜麦、黍、野生寄主有燕麦、芦苇、碱草等

为害症状:秀夜蛾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蛀茎取食植株组织,4龄后将麦秆地下部咬烂,麦株呈枯心苗状,发展后全株枯死,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分类属性:鳞翅目,夜蛾科

发病特点:北方春麦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3龄前幼虫蛀茎为害,4龄后从麦秆地下部咬烂入土,继续为害他株,5月下至6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幼虫期约50天左右,老熟幼虫为害后于6月下至7月上中旬化蛹,化蛹处多在被害株附近地下l~3厘米土表。蛹期15~20天。7月下至8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盛发后随即进入产卵盛期。成虫趋光性较强,利用黑光灯可诱集大量成虫。成虫日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阴湿地边草丛及作物田土缝中,傍晚出来取食、交尾及产卵活动,直至深夜。卵多产在麦秆茎部叶鞘内侧地下l~3厘米处,呈块状,每块20~3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200粒左右,多者400余粒。小麦收割留在茬内的卵块,随秋耕翻入地下5~10厘米深处,如翻入15-25厘米深土层,春季幼虫孵化后,部分幼虫不能出土而死亡,从而降低发生虫源。越冬卵春季孵化的迟早与土温有关,土温高则发生早些,土温低则发生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深翻灭卵,将根茬翻入15厘米土层以下,以增加初孵幼虫死亡率。②适期灌水幼虫初孵期正是小麦三叶期,麦田灌水可控制低龄幼虫为害。⑧除掉根茬,将麦根除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量。

(2)灯光捕杀成虫发生期用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可结合其它害虫一起诱集毒杀)。

(3)化学防治用4%辛硫磷颗粒剂,或用0.5%硫环磷颗粒剂,每亩施1.5~2公斤,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土中。幼虫期也可用敌百虫灌根。

常用药剂:辛硫磷硫环磷

葱兰夜蛾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葱兰一般指葱莲。葱莲(学名:Zephyranthescandida(Lindl.)Herb.),又名玉帘、葱兰等,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形,直径约2.5厘米,具有明显的颈部,颈长2.5-5厘米。叶狭线形,肥厚,亮绿色,长20-30厘米,宽2-4毫米。

葱兰夜蛾是种夜蛾科昆虫,主要危害葱兰、朱顶红、石蒜等植物,是一种次要害虫,在杭州地区也只是每年零星发生,如九十年代以来杭州东河的绿化带上该虫一直取食葱兰。近年来随着葱兰用于园林绿化的数量、面积的增大,该虫的发生范围也在扩大,调查发现,除东河仍有发生外,下沙、滨江、花港公园亦都有发生,危害也严重起来,葱兰夜蛾严重时可以把葱兰的地上茎全部吃光。虽然葱兰茎叶被该虫取食后,地上部分仍能萌发生长,不造成葱兰的死亡,但是其生长势明显减弱,对葱兰的景观影响也日益显现,园林景观遭严重破坏。故对该虫的防治、控制应加以重视。

幼虫形态

葱兰夜蛾成虫黑色,具金属光泽。幼虫主体黑色,具白色斑点。头部橙黄色,上有黑斑4枚。前胸橙黄,两侧各有3枚相连黑斑,背部中央具2黑斑;中、后胸各节前后各有白色斑5枚,接近胸足的2枚白斑相连,胸节间相连的腹面部分白色,且与胸部两侧下部的白斑相连接。第1、2腹节白斑较胸部略大,第3-8腹节每节前后各有白斑5枚,近背面3枚前大后小,近腹足2枚相连,第9节背部仅1枚白斑,尾足斑存在,每个腹节中间处一线具4枚小白斑,其中腹足基中间1枚,另两枚位于背面中斑的两侧(3个斑的中央),腹足4对,腹足基部中央具一白色斑,具腹足的腹节间相连部分呈橙色,无腹足的腹部腹节间部分呈白色,与腹足基白色斑相连接。

发生危害

此虫年发生5-6代,末代老熟幼虫于11月下旬在寄主植物附近入土,化蛹越冬。翌年4-5月羽化,产卵。幼虫一般喜欢群集于寄主植物丛上取食,所排的粪便也多堆积在寄主植物丛基,粪便呈米白色,夏季炎热时,幼虫早晚取食,白天隐藏,在比较阴潮的林下,则幼虫整天取食。幼虫在8月、9月份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

1、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虫蛹,减少虫口基数。

2、幼虫发生时,喷施米满1500倍、药剂乐斯本1500倍或辛硫膦乳油800倍,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幼虫出来活动(取食)时喷雾,防治效果比较好。

姜田化学的除草技术


在生姜植株已长成的情况下,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登记在生姜上的选择性除草剂,因此只能采用人工的方法来防除。如果硬要用化学药剂除草,采用草甘磷等定向喷雾防生姜周边的杂草,虽有一定效果,但极易伤害生姜植株(一定要用防护罩,以免药液溅到生姜叶上),同时要反复施草甘磷多次才有效,所以一般不提倡生姜长成后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生姜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一般是在播种前后用一次,播种后20~30天必须再用一次。这样才能比较彻底,后期通常只能采用人工拔除了。下面介绍几种化学除草的药剂和方法:

除草醚姜田除草使用较多,常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主要采用喷雾法或毒土法进行土壤处理。

喷雾法每667平方米用1公斤左右除草醚,加入100公斤左右清水配成药液,在生姜播种后,趁土壤湿润将药液均匀地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应注意倒退操作,喷药后要保持地面湿润。

毒土法每667平方米用1公斤左右除草醚与15~20公斤的湿而不黏的细土充分混匀,用塑料薄膜盖严堆放10~14小时,使药剂被土壤充分吸收,待种姜播种后,将毒土均匀撒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操作过程中同样应倒退进行。

除草通每667平方米用33%除草通乳油150~180毫升,加水60升,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沙土地用药需减量。

杜仲夜蛾的防治方法


杜仲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易出现夜蛾虫害的威胁,现将杜仲夜蛾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杜仲夜蛾严重危害杜仲叶子,喷药防治,易污染叶子,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且难度大,成本高,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根据杜仲夜蛾三龄以后的幼虫,黎明前下树潜伏在杂草或松土内,傍晚上树取食,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化蛹的习性,在树干上涂刷毒环或绑毒绳,阻杀上、下树幼虫。

防治方法:

1、用20%速灭菊酯乳油、25%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5%氰苯醚菊酯乳油,25%菊乐合酯乳油,5%来福宁,20%灭扫利,50%辛硫磷乳油等.

2、稀释剂为机油或废机油;浓度按1:10与农药:机油混合.毒绳为纸绳、草绳、麻绳、线绳、旧布条均可.将成捆的绳材浸入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泡30min,取出控干,装入塑料袋中备用,随制随用.

3、在幼虫进入三龄阶段,选择晴天。在树干上绑扎1-2道毒绳或用毛笔、漆刷涂刷1-2道毒环.

这种方法成表低,为喷药防治成末的30%。不污染杜仲叶片,不会杀伤天敌、省工、省力、安全可靠,更适用于远山、高山和水源缺乏及林木高大。

茶橙瘿螨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茶橙瘿螨是茶园最严重的害螨之一,中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两种瘿螨常混合发生。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不同色泽的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树势衰弱。

一、发生与为害:

茶橙瘿螨,Acaphyllatheae(Watt)属蜱螨目,瘿螨科。别名茶锈壁虱。为害特点以成、若螨刺吸嫩叶或成叶汁液,致叶背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芽叶萎缩,严重的枝叶干枯,呈现铜红色,似火烧状。

二、形态特征:

成螨体长0.14mm,长圆锥形,橙红色,体前端略宽,后端渐细,似胡萝卜状,2对足,体后部生很多环纹皱褶,腹末生刚毛1对。卵球形,白色透明。若蜗乳白色至浅桔红色,2对足与成螨近似。

三、生活习性:

清流县一年发生20代,以卵或幼螨、若螨、成螨在茶树叶背越冬。世代重叠。气温低于10℃,各龄螨均能继续活动,但多在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后转至叶面上为害。成蜗羽化后经1―2天可产卵,每雌产卵15―20粒。卵散产在叶背侧脉低洼处,借风、雨、人畜活动及苗木传播扩散。气温18―26℃、相对湿度70%一80%利其生长发育,暴雨常抑制该虫发生。

四、防治技术:

1、及时采摘

及时采摘茶叶,直接带走栖息于茶树嫩叶中的茶橙瘿螨,减轻茶橙瘿螨的发生为害。

2、药剂防治

发生茶橙瘿螨严重的茶地,亩用10%四螨嗪悬浮剂50克+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可直接杀死各龄期的茶橙瘿螨并兼治其螨卵。

茶橙瘿螨重发茶地周围的田块,亩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以上药剂,机动喷雾兑水20公斤,手动喷雾兑水60公斤,喷雾时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3、释放捕食螨

对于只是螨害较重而其它病虫发生较轻的茶园,可释放捕食螨,控制害螨为害,每亩地挂放捕食螨20袋左右。

注意:挂放捕食螨后,千万不要再使用任何农药,以免杀死捕食螨。

桉树蚜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危害桉树扦插苗的蚜虫有几种,属同翅目蚜科,在温度15~22℃、相对湿度80%以下的条件下较适宜生长繁殖。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最主要的一种是乌桕蚜(ToxopteraodinaeVandeGoot),其特点是分泌蜜露较多,粘附在叶片和嫩枝上,易引起煤污病。

另一种是桃粉蚜(HyalppterusarundimisFabricius),其体表被白粉状蜡质,在受害的幼苗嫩梢上可以明显看到白点。一般是2~3龄的幼虫群集在梢端小叶柄与嫩梢小枝的交接处,刺吸苗木汁液。

先为害采穗母苗,然后通过采集枝条扦插被带到扦插苗床上。苗木受蚜虫为害后,顶梢停止生长,同时蚜虫自身分泌的毒素促使苗木抽生很多嫩梢,这些嫩梢节间距离短且密集,顶芽畸形、叶片缩小,不能展开,整株远看有些似丛枝病。

防治方法

1、对蚜虫的防治可用乐果1000倍液喷洒,或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

2、及时清除苗圃地附近的杂草、苗木枯枝和病叶,可消除虫源。最好用天敌防治,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食蚜蝇及蚜霉菌等,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小菜蛾又叫小青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比如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油菜等,在十字花科蔬菜规模种植的地方很容易繁殖,暖冬和少雨干旱天气是小菜蛾滋生的温床,由于这种害虫越冬基数大,自然死亡率又低,对蔬菜种植区的危害很大,如果不重视无法种出高产优质的蔬菜,下面是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一、小菜蛾识别要点

初孵幼虫潜叶为害,造成细小隧道。2龄以后在叶上取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俗称“开天窗”。较大幼虫则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

成虫体长6~7毫米,灰褐色,翅狭长,前翅后缘有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纹,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卵椭圆形,长0.5毫米,黄绿色。幼虫体长约10毫米,黄绿色,两头尖细,臀足向后伸。蛹长5~8毫米,黄绿色至灰褐色。茧薄网状。

二、小菜蛾发生规律

小菜蛾在华北地区每年发生5~6代,以蛹在落叶、杂草中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幼虫很活跃,受到惊扰便倒退或吐丝下垂。春、秋两季发生严重。

三、小菜蛾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蔬菜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落叶和杂草,并深翻土壤。

2、灯光诱杀

有条件地区,可安装20瓦黑光灯诱杀小菜蛾成虫,成片地每10亩安装1盏,灯的位置要离菜高33厘米左右。开灯重点时期:4月中下旬至6月初;9月份至11月中下旬。

3、药剂防治

应掌握在孵化盛期至2龄以前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菜喜、卡死克、抑太保、农梦特、锐劲特等。为了延缓抗药性产生,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

花卉线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方法


花卉具有美化环境、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其种植的种类和面积逐年增加,但受到线虫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现将花卉线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症状

植物线虫主要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等花卉。此病为害根部、叶子、花芽和花。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

1、地上部症状:此类症状以滑刀线虫,叶片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为害菊花、大丽花、早小菊等,虫体侵害叶和芽。茎线虫,表现为叶片变形,花卉矮化,甚至不能开花。为害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水仙等,虫体侵害球茎和块茎等。

2、根部症状:根部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如为害牡丹、芍药、四季海棠、月季、凤仙花、仙客来等,虫体侵害植物根系。也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

二、发生特点

线虫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花卉上,1年发生代数不同,一般几代至10多代,以卵、幼虫和成虫在病株和土壤中越冬。虫体借雨水、灌溉、工具、土壤、花苗、种球等传播。翌年春季土温上升后,卵孵化,幼虫从气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

土壤温度在15-30℃时,有利于根结线虫和茎线虫发育与侵染。在适宜条件下,20-30天就可完成1个世代。一般沙质土壤发病严重。有的线虫还能传播病毒。从春到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群体结构呈多样化发展。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对新引入的花卉品种,必须经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到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

2、采用无病壮苗。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育苗圃,采用无病壮苗进行种植。

3、搞好花场苗圃的清洁卫生。清除已枯死的花卉和苗圃内外的杂草、杂树。

4、采用清洁水。采用地下水灌溉,改善排水设施,杜绝外来污染水流入花场苗圃。

5、抓好种苗和培养介质的消毒工作。

(1)种苗消毒:苗木在上盆前可用3%克百威颗粒剂(呋喃丹)30倍液浸根30分钟(克百威毒性高,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培养介质消毒:在上盆前20天把培养介质放进蒸煮锅中加水完全淹没,然后蒸煮致水干,取出施35%威百苗水剂50倍液,覆盖黑薄膜进行熏蒸。培养介质使用前揭开黑薄膜,透气7~10天,方可使用。

6、对成品花卉消毒。每隔30天用3%米乐尔颗粒剂(克线磷)防治1次,用药量每平方米6~9克,品字形穴施。

7、地面覆盖黑薄膜消毒。种植前可每亩施用35%线克水剂3~4千克进行地面消毒,然后覆盖黑薄膜3~5个月,防治效果较明显。

8、应用滚动式栽培架。采取离地及硬底化种植方式,可有效预防线虫和其它病虫害的传播与发生。

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发病规律

稻曲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其次也可借厚垣孢子在被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冬。次年7-8月,当菌核和厚垣孢子遇到适宜条件时,即可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侵入水稻花器及幼颖。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

二、影响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重要因素。稻曲病菌在温度为24℃-32℃均能发育,以26℃-28℃最为适宜,34℃以上不能生长。同时,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均借风雨侵入花器,因此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降雨为主。在水稻抽穗花期雨日、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日照少一般发病较重。

2.品种。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秆矮、穗大、叶片较宽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适宜密植的品种,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此外,颖壳表面粗糙无茸毛的品种发病重。

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尤其在水稻颖花分泌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长茂盛,若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剑叶含氮量偏多,会加重病性的发展,病穗病粒亦相应增多。

三、防治对策

1.选用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和比较抗病品种。

2.消灭初侵染源。翻耕整地时,结合防治纹枯病,捞除浮渣,消来越冬菌核。并做好种子消毒工作,用2%-3%石灰水或50%多菌屡500倍液或采用500倍液强氯精浸种12小时。

3.合理追肥,科学管水。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切忌迟施、偏施氮肥。在水浆管理上宜干干湿湿灌溉,适时适度晒田,增强稻株根系活力,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水稻的抗病性。

4.适时喷药防治。老病区或杂交稻种植集中的地区,或水稻在抽穗场花遇到雨日多、湿度大的天气,应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前2-3d及时喷药防治,一般每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70kg喷雾。或在始穗前6d左右每亩用50%甲基托布津加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姜田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