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类植物的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竹类苗木竹织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竹织叶野螟(AlgedoniaCoclesalisWalker)别名竹螟、竹苞虫、竹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分布于山东、河南以南各省,可以为害毛竹、淡竹、刚竹、苦竹等多种竹子。

幼虫吐丝卷叶取食为害,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影响竹鞭生长及下年度出笋,甚至使大面积竹子枯死,受害毛竹砍下后重量减轻35%-50%。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3mm,翅展28-30mm,体黄褐色,触角丝状,复眼草绿色。前后翅外缘具褐色宽带,前翅有横线三条,呈褐色波状纹,中横线中央部分断裂,中横线后段与外横线前段有一纵线相连接,外横线后段消失;后翅中央有一弯曲褐色斑纹。

卵:扁圆形,长0.8-1.0mm,淡黄色,中央部分厚,略呈半透明。数十粒聚集一起,卵块扁平、略近圆形,各卵粒呈鱼鳞状紧密排列。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18-24mm,头部褐色;取食期间体呈绿色或淡黄色,体表光滑;老熟时体色变浅,呈灰白色,各节有淡褐色的毛片,入土化蛹前转为金黄色。

蛹:长12-14mm,橙色,腹部较细,末端有钩状臀棘数根。茧椭圆形,长约15mm,在竹苞内或表土上的为丝质茧,在土内做土质茧(以土为茧,没有丝)。

2、发生规律

1年1代,少数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过冬。翌年5月初过冬幼虫开始化蛹,蛹10-15天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需吸食花蜜才能交尾产卵,卵块产于嫩叶背面,呈鱼鳞状,卵3-5天孵化。初孵化幼虫取食竹叶上的表皮,2龄后吐丝卷叶躲在其中取食,并形成大的虫苞。幼虫在6月中、下旬为害,7-8月为害盛期,被害竹上虫苞累累,多达300余个,竹叶被食尽,竹枝发黄,直至10月仍可见少数幼虫为害,多数幼虫于10月份均在竹蒲头附近疏松表土上做土茧过冬。有少数幼虫在7月底化蛹,8月羽化成虫繁殖第2代。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林间、林缘小灌木,减少蜜源植物;冬季削山松土,可以增加过冬幼虫死亡。

(2)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生物防治。

幼虫期林中施放赤眼蜂。大面积发生为害,可用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每hm2施药量375-525mL。离蚕区较远的竹林,可以喷Bt、白僵菌。

(4)化学防治。

在6月底发现幼虫苞叶时,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竹林较密,可使用5-10%敌敌畏烟剂毒杀成虫和幼龄幼虫,每hm2用0.5-2kg,杀虫效果较好。

小编推荐

杨树黄翅缀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黄翅缀叶野螟,学名:BotyodesdiniasalisWalker,会对杨树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将杨树黄翅缀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mm,翅展约30mm。体鲜黄色,触角淡褐色。雄成虫腹末有1束黑毛。翅黄色,前翅亚基线不明显,内横线穿过中室,中室中央有1个小斑点,斑点下侧有1条斜线伸向翅内缘,中室端脉有1块暗褐色肾形斑及1条白色新月形纹,外横线暗褐色波状,亚缘线波状。后翅有1块暗色中室端斑,有外横线和亚缘线。前、后翅缘毛基部有暗褐色线。

卵:乳白色,成块排列,呈鱼鳞状。幼虫: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20mm左右,胸部两侧各有一条黑褐色纵纹。蛹:淡黄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4代,少数5代,以小幼虫在树皮缝、枯落物下及土缝中结小白茧越冬。4月杨树萌芽后上树取食,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始见;第一代7月上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二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出现于8月下至10月中。

成虫具强趋光性,并寻找蜜源,卵成块、成串或单粒产于新梢叶背。初孵幼虫喜群居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缀叶呈饺子状虫苞或叶筒栖息取食,尤喜危害嫩叶。性极活泼,遇惊扰即弹跳逃跑或吐丝下垂,老熟后在叶卷内结薄茧化蛹。7、8月阴雨连绵年份危害严重,蜜源植物近处杨树受害严重,意杨受害较重。最后一代幼虫10月底先后越冬。

防治方法

1.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2.及时喷洒80%敌敌畏2000倍液、40%乐果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液等均有良好效果。

灯台树绿翅绢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灯台树在植物分类中总称为糖胶树,为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的常绿乔木,具有三大特征:观赏性、药用性及速生性。因其对空气污染抵抗力强,树体高大,庇荫良好,枝条独特,生长迅速,是园林、行道树、风景树的一个较好品种。

灯台树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常受到病虫害的为害,灯台树常见病虫害为绿翅绢野螟,现将灯台树绿翅绢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性

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静伏在叶片上,夜出活动,夜间交配产卵,成虫在20:00以后活动,活动高峰期在22:00以后。雌虫在嫩叶上产卵,散产或聚产成卵块,每块卵粒数不等;卵块作覆瓦状排列。产卵期5~8d,每头雌虫产卵量平均407粒,最高921粒;卵的孵化率在95%以上,孵化时间多在8:0010:00。刚孵化的幼虫清晰,不吃卵壳,10min后取食,整个孵化过程约3min。幼虫6龄,每龄期2~3d,1~3龄期共6~9d,4~6龄为暴食期;初孵化幼虫取食嫩叶成小刻点,1龄末期开始吐丝卷叶形成虫苞。

为害特点

隐蔽于卷叶中取食叶肉,为害嫩叶。初龄幼虫食量少,到4龄食量大增,取食叶苞主叶脉及周围叶肉,可以吃光整片叶,形成秃枝;一个叶苞吃完后又转移到新的叶片上卷叶成虫苞,幼虫卷叶需40~50min,5龄前期是幼虫化蛹前暴食期,取食转移到下部老叶上,准备化蛹越冬,老熟幼虫吐丝与叶片做茧化蛹,少数老熟幼虫在树下化蛹,以幼虫和蛹在虫苞里越冬。

防控技术

根据绿翅绢野螟对灯台树的为害情况,宜主取针对性的控制技术。

一是田间虫情调查。田间虫情调查是指导防治的关键。绿翅绢野螟一旦发生,发育快,产卵量大,为害严重。每年3月后需经常进行田间调查,特别是嫩叶萌发期,检查嫩枝嫩叶是否有幼虫;低龄幼虫,虫体小,不易发现,调查时一定要细致,一旦发现,及时治理;低龄幼虫,虫体小,食量少,危害不大,抗药性低,此时期进行防治效果显著,选择药物防治,控制效果好。

二是灯光诱杀。利用绿翅野螟成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在闷热、无风、无雨的夜晚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好,20:00开灯,22:00后虫口增多。

三是人工摘除虫苞。对幼龄灯台树(1~2年)可采用人工捏死带虫的虫茧,减少虫源,减少危害。

四是天敌保护利用。迷仁跳小蜂寄生率高,对绿翅野螟有控制作用,需进行保护或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统一释放,能有效控制其种群密度。

五是药剂防治。在春初定期5~10d检查1次,重点检查萌发嫩枝、嫩叶较多的树是否有虫卵、幼虫,在卵期或初孵幼虫期进行喷杀,选择生物农药15%烟碱乳油1000倍液、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1000倍液,防治效果在70%以上。化学农药用48%乐斯本1500倍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施,效果显著。

麻竹的病虫害防治


麻竹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生产上要以预防为主。

麻竹病害主要是竹煤病,发病后叶片覆盖着1层烟煤状粉末,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从而使竹子生长衰弱。我们可在5-6月份配制多菌灵800倍液,无论幼林和成林,最好都要喷施预防一次。喷药设施可使用高压喷雾器等,普通喷雾器要用高压喷头。

麻竹虫害主要是竹象鼻虫、竹蚜虫、还有地老虎等地下虫害等。竹象鼻虫和地老虎等主要蛀食成竹的竹笋或竹篼,我们可配制吡虫灵3000倍稀释溶液在每年4、5月份左右浇施竹丛根部进行预防,每丛浇施一千克即可。竹蚜虫主要危害竹叶部,预防竹蚜虫可配置敌百威1500倍液对竹叶喷施,幼林和成林最好都要在5月份预防喷施一次。病虫害药剂防治要视竹林长势综合考虑,如果病虫害较少,竹林长势好的话,可尽量不施药剂,以生产更为天然的竹产品。

还要着重说明一点:麻竹根系发达,其须根系生长数年会无限延伸,所以会对周遍的其他种植地造成影响,麻竹地和其他种植地相隔较近的话,需要在麻竹地周边开一至两米深的沟,以切断麻竹对其他种植地的养分争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竹柳卷叶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竹柳是用于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栽培、行道树、四旁植树、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的理想树种。现将竹柳卷叶蛾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竹柳卷叶蛾的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6~8毫米,全体银灰褐色。前翅前缘有数组褐色短纹;基部1/3处和中部各有一暗褐色弓形横带,后缘近臀角处有一近似三角形褐色斑,此斑在两翅合拢时并成一菱形斑纹;近外缘处从前缘至臀角间有8条黑褐色平行短纹。

2.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至淡黄色,半透明,长径0.7毫米,短径0.5毫米。卵粒散产。

3.幼虫:老熟时体长8~10毫米,体污白色,头部、前胸背板和胸足均黑色。无臀栉。

4.蛹:体长5~8毫米,黄褐色,尾端有8根细长的钩状毛。茧黄色白绒毛状,椭圆形。

二、竹柳卷叶蛾的生活史和习性

一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在枝梢顶端卷叶团中越冬。早春顶芽展开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早出蛰的主要为害顶芽,晚出蛰的向下为害侧芽。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团中作茧化蛹。在一年发生3代的地区,各代成虫发生期为:越冬代在5月中旬至6月末,第一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8月末。每雌蛾产卵6~196粒。多产在当年生枝条中部的叶片背面多绒毛处。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春梢,第二、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秋梢,10月上旬以后幼虫越冬。

三、防治措施

1.林业措施:彻底剪除枝梢卷叶团,是消灭越冬幼虫的主要措施。

2.树冠药剂防治:在顶芽展叶后,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和第一代幼虫发生初期,进行药剂防治,以减少前期虫口数量,避免后期叶片受害,可喷施常用杀虫剂。

可选用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药剂,在幼虫初龄时喷洒效果较好。

黄杨绢野螟防治要适时


随着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小叶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根据往年防治病虫害的经验,今后一段时期很可能是黄杨绢野螟的高发期。这种虫子主要危害黄杨科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瓜子黄杨等苗木,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否则可能造成成片小叶黄杨死亡,影响观赏效果。

虫害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小叶黄杨的叶子上缠绕着很多丝状物,像是被蜘蛛网似的白丝笼罩着,丝上还粘有一些虫子粪便(黑色颗粒物)。虫子多时整个植株的枝叶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叶黄杨绢野螟的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经常吐丝缀合叶片,使受害叶片出现枯焦的状况,严重的苗圃被害株率在50%以上,甚至可达100%。该虫爆发时叶片可被吃光,造成小叶黄杨成株枯死。

黄杨绢野螟习性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粒至13粒,每次产卵123粒至2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阴蔽处,性机警,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害叶肉。2龄至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于其内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幼虫昼夜取食危害,4龄后转移危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下面介绍一下黄杨绢野螟对小叶黄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以3代幼虫开始越冬。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虫态平均历期:卵9天,幼虫26天,蛹8天,成虫9天。幼虫一般5龄至6龄,越冬代则为9龄至10龄。

黄杨绢野螟成虫体长14毫米至19毫米,翅展33毫米至45毫米。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卵椭圆形,长0.8毫米至1.2毫米,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42毫米至46毫米,头宽3.7毫米至4.5毫米。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毫米至26毫米,宽6毫米至8毫米。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毫米至27毫米。

防治方法

黄杨绢野螟是一种危害逐步加重的危险性园林虫害,是黄杨类植物上的恶性害虫,应引起警惕,注重防治。对其防治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搞好检疫,注重人工防治,并适时合理用药。

凤尾竹的病虫害防治


凤尾竹本就产自于中国,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种。植株的高度可以达到6米高,但其单个竹竿直径只有1.5厘米至2.5厘米。整株植物较为繁茂,且常年青绿,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今天我们则来说说日常养殖时遇到病虫害时该怎么办。

病害:叶斑病

主要症状

这种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子。初期时叶子表面会出现多个黄色的小点点,这些小点会慢慢的扩大,直至全部连接在一起,此时叶子几乎已成坏死状态。最初发病时几乎都会在叶子的边缘或是叶尖位置。发病的时间是5月至11月期间,尤其是温度较高,且雨水较多的时候。此病害还可以利用雨水进行传播,扩大危害面。

防治方法

在植物生长阶段尽量避免阳光的暴晒,雨季时尽量移到室内摆放。温度较高时,要为其降温。在日常打理过程中肥料的施放要合理,不要盲目的进行施肥。发现病害时,可以用药物进行喷洒。

虫害:白尾粉蚧

发病时期

此虫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尤其是上海一带,最多一年可以发生三次,第一次是在3月份,第二次与第三次是在6月至7月,此虫害可以持续到11月份,天气较冷时,害虫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3月。

防治方法

在早春时可以用药物进行喷洒,提前预防虫害的发生;冬季在给植物修剪时要把病虫害的叶子全部剪除,然后清理干净,同时可以适当的深翻一下土壤,注意不要损害到植物的根部。这样可以减少害虫在土壤中越冬的机率。

慈竹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蚜虫、竹螨1、加强母竹检疫,保护天敌瓢虫。2.及时清除被害竹叶,集中烧毁。3.用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5毫升。4.用90%敌百虫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竹笋夜蛾、笋秀禾夜蛾1.除草培土消灭越冬卵。2.清除退笋,杀死笋中幼虫。3.对夜蛾等有趋光性的害虫可采用黑光灯引诱成虫进行防治。4.出笋前用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地面。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三、竹笋泉蝇1.清除退笋,杀死幼虫。2.在糖、醋液中加入农药进行诱杀。3.用15%敌敌畏烟剂熏杀。烟剂在早晚使用

四、竹笋绒茎蝇1.竹笋出土后培土,阻止成虫产卵。2.在4月出笋前的成虫羽化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澳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竹笋出土后培土,阻止成虫产卵。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五、竹大象虫、一字竹象虫、长足大象虫1.冬季松土,破坏竹象越冬的土室。2.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成虫。3.人工捕杀幼虫:于被害笋处,用刀自上而下切开1/4笋壳,取出幼虫。4.在6月~7月用25%乙酰甲胺磷5倍液于竹秆上涂20cm毒环。5.出笋前用2%辛硫磷粉剂2000倍液喷洒地面。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六、黄脊竹蝗、青脊竹蝗1.人工挖卵。2.喷白僵菌。3.诱杀:6月初跳蝻上竹前用100kg尿中加人2kg~3kg5%敌百虫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4.用3%敌百虫粉2kg/667㎡~3kg/667㎡喷粉防治。5.使用15%敌敌畏烟剂,1kg/667㎡。烟剂在早晚使用

七、竹织叶野螟、金黄镰翅野螟、竹云纹野螟1.结合竹林抚育工作,人工清除受害虫叶;冬季松土。可消灭越冬幼虫。2.在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或灯光诱杀。3.在6月下旬用90%敌百虫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4.使用乙酰甲胺磷注干防治幼虫,每株5毫升。5.使用15%敌敌畏烟雾剂,2kg/1000㎡~3kg/1000㎡防治幼虫。烟剂在早晚使用

八、竹介壳虫1.加强母竹检疫,保护天敌瓢虫。2.及时清除被害竹叶,集中烧毁。3.用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5ml。

九、笋腐病1.不选前作是蔬菜、棉花、瓜类及松、杉苗等圃地培育竹苗。2.发现笋尖叶腐烂的病苗时,应立即从基部剪除和喷药。3.用根腐灵对竹兜进行包裹后再栽种,或用50%多菌灵、50%敌克松500倍液浸泡后栽种。竹根腐病、基腐病秆基、根1.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从展叶时起每隔15天连续喷2~3次。2.50%敌克松1000倍液灌根。

十、竹丛枝病(竹扫帚病)枝1.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2.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增加竹抗病力。3.发病初应及早砍除病株,并用25%三唑酮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十一、竹秆锈病1.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2.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3.6月~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25%三唑酮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十二、竹煤病1.适当砍伐,降低竹林密度,减少发病的机会。2.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3.以消灭蚜虫和蚧壳虫为主,用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5毫升;或用松脂合剂、石硫合剂杀死蚧壳虫的若虫。

十三、竹黑痣病1.适当砍伐,降低竹林密度,减少发病的机会。2.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3.历年发病重的竹林可试喷1%波尔多液。

慈孝竹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蚜虫、竹螨

1、加强母竹检疫,保护天敌瓢虫。

2.及时清除被害竹叶,集中烧毁。

3.用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5毫升。

4.用90%敌百虫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竹笋夜蛾、笋秀禾夜蛾

1.除草培土消灭越冬卵。

2.清除退笋,杀死笋中幼虫。

3.对夜蛾等有趋光性的害虫可采用黑光灯引诱成虫进行防治。

4.出笋前用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地面。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三、竹笋泉蝇

1.清除退笋,杀死幼虫。

2.在糖、醋液中加入农药进行诱杀。

3.用15%敌敌畏烟剂熏杀。烟剂在早晚使用。

四、竹笋绒茎蝇

1.竹笋出土后培土,阻止成虫产卵。

2.在4月出笋前的成虫羽化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澳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竹笋出土后培土,阻止成虫产卵。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五、竹大象虫、一字竹象虫、长足大象虫

1.冬季松土,破坏竹象越冬的土室。

2.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成虫。

3.人工捕杀幼虫:于被害笋处,用刀自上而下切开1/4笋壳,取出幼虫。

4.在6月~7月用25%乙酰甲胺磷5倍液于竹秆上涂20cm毒环。

5.出笋前用2%辛硫磷粉剂2000倍液喷洒地面。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慈孝竹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六、黄脊竹蝗、青脊竹蝗

1.人工挖卵。

2.喷白僵菌。

3.诱杀:6月初跳蝻上竹前用100kg尿中加人2kg~3kg5%敌百虫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

4.用3%敌百虫粉2kg/667㎡~3kg/667㎡喷粉防治。

5.使用15%敌敌畏烟剂,1kg/667㎡。烟剂在早晚使用

七、竹织叶野螟、金黄镰翅野螟、竹云纹野螟

1.结合竹林抚育工作,人工清除受害虫叶;冬季松土。可消灭越冬幼虫。

2.在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或灯光诱杀。

3.在6月下旬用90%敌百虫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

4.使用乙酰甲胺磷注干防治幼虫,每株5毫升。

5.使用15%敌敌畏烟雾剂,2kg/1000㎡~3kg/1000㎡防治幼虫。烟剂在早晚使用

八、竹介壳虫

1.加强母竹检疫,保护天敌瓢虫。

2.及时清除被害竹叶,集中烧毁。

3.用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5ml。

九、笋腐病

1.不选前作是蔬菜、棉花、瓜类及松、杉苗等圃地培育竹苗。

2.发现笋尖叶腐烂的病苗时,应立即从基部剪除和喷药。

3.用根腐灵对竹兜进行包裹后再栽种,或用50%多菌灵、50%敌克松500倍液浸泡后栽种。

十、竹丛枝病(竹扫帚病)枝

1.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2.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增加竹抗病力。

3.发病初应及早砍除病株,并用25%三唑酮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十一、竹秆锈病

1.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

2.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3.6月~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25%三唑酮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十二、竹煤病

1.适当砍伐,降低竹林密度,减少发病的机会。

2.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

3.以消灭蚜虫和蚧壳虫为主,用乙酰甲胺磷注干,每株5毫升;或用松脂合剂、石硫合剂杀死蚧壳虫的若虫。

十三、竹黑痣病

1.适当砍伐,降低竹林密度,减少发病的机会。

2.适当清除病株病枝,防止病害蔓延。

3.历年发病重的竹林可试喷1%波尔多液。

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柏树类苗木是我国绿化使用中最为广泛的苗木种类,几乎每一个大中型的城市中都可以看见柏树类植物的影子。虽然柏树类植物容易种植,但是,它的发病率也很高,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病率一般在20%~40%左右,在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甚至可以高达50%以上。

1立枯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1)发病症状

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树木的主茎中部以及下部的表皮开始逐步的腐烂剥落,然后再经过长时间的日光曝晒最终造成植物干枯。另一种是柏树类的苗木在根部地方腐烂严重,但是地面上的苗木部分却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这种病症的后果是,造成整个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不良,最终导致整个植物的死亡。

(2)发病规律

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发生病症以及发病规律:首先,经常发生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柏树常常是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之中,立枯病病原菌有比较强的腐生习性,当病菌一旦碰上比较合适的柏树类植株的寄主的时候,就会对其进行侵害;其次,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病菌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尤其是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最广。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柏树类立枯病的病原菌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方式也极其广泛。

2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主要有3种方式,即: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在这3种防治方式中,各有其特点,但任何单一的手段控制苗木病害难以奏效。因此,综合防治是控制苗木立枯病的根本途径。

(1)土壤改良和消毒

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苗木自身弱易被病菌侵害;二是由于病原菌的存在和侵染,而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因此,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消毒可谓是防治苗木立枯病的第2道防线。

改良土壤,增施基肥,给柏树苗木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首先,应对土壤较黏者,增施黄沙75~150m3/hm2进行改良,使土壤质地达到砂壤土,利于透气。其次,增施有机肥75~150t/hm2,并混施磷肥50~100kg,多年育苗经验证实,凡是施足基肥且肥料质量较好者,苗木都比较健壮,根系发达,反之苗木羸弱、侧根短、须根少。

利用化学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土壤进行消毒是保证柏树育苗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碱性土壤,播种前施硫酸亚铁粉225~300kg/hm2,既能防病,又能增加土壤中铁元素和改变土壤中的pH值,使苗木生长健壮。而对于酸性土壤,播种前施生石灰300~375kg/hm2,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并促进植物残体腐烂。

此外,还可以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其使用方法是:用40%的福尔马林50mL/m2,兑水6~12kg,在播种前10d洒在土壤上,并用草袋覆盖,播前先揭去覆盖物,然后播种。这样,经过消毒后,基本上就能杀除存留在土壤的病原菌,为柏树苗木提供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2)科学播种

采用地膜覆盖,适时早播。适时早播,可以加长当年生长期,提高生长量,一般掌握日均温在15℃左右。如果太早,由于温度达不到出苗时的温度易遭腐芽病害;迟播,出苗期温度高,容易发生猝倒型病害和日灼危害。因此,播前将苗床结合土壤消毒喷湿、喷透,播种覆沙后浇灌1次1500倍的绿亨1号水溶液进行消毒防病,再进行地膜覆盖,保温、保湿7~10d,待苗木出齐后逐渐除去地膜。这样由于播种期的提前,可使苗期不易发生日灼危害。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采用条播方式,条幅宽度10~12cm,沟深度6~8cm,留出膜下空间,以防灼伤幼苗。种子播匀后轻轻踏入土壤使种子半露,覆沙厚度控制在0.5cm以内。由于柏树类苗木茎部嫩组织轻软,气孔较大,有呼吸功能,如果种子覆沙过厚,出苗后苗木茎部通气不良,湿度过大,病菌容易通过气孔浸入苗木茎部,引起病害。这是柏树类苗木苗期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播种后覆盖物的厚度以薄为好。

(3)药剂防治

在前面的防范措施之后,依然会产生苗木立枯病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最常用也最及时有效的当属化学防治,即药剂防治。目前采用药剂防治立枯病的药剂和方法并不少见,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为了避免或减少苗木在生长期中的各种病害,降低发病率,达到标准的苗木株数,给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苗木质量,达到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目的。

对于柏树类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一定要切实保证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还要确保这类植物的整体生长环境,例如:在进行柏树类植株的种植过程中,要不断的考虑到土壤、天气等客观、硬性指标,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柏树类植株的管理以及相关的维护工作。

庭院植物麻竹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麻竹从出笋期到竹材砍伐期,一直都有可能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因此,病虫害防治是麻竹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竹象鼻虫竹象鼻虫的幼虫蛀食竹笋,使竹笋内部霉烂,继而死亡。成虫每年发生一代,于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开始出土活动,6~7月为活动盛期。成虫有假死现象,不善于飞翔,在笋体上啃咬笋箨纤维堵塞槽口。卵约经1周孵化为幼虫并蛀入笋体取食,被害幼笋则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林地垦复翻土,适当深挖,破坏竹象鼻虫的土室。②在清晨或黄昏人工捕捉该虫的成虫,立即杀死。③捕杀幼虫。当发现笋尖枯萎发黄,笋体变软时,可用利刀切开笋体捕杀。

竹螟竹螟又称竹苞虫、竹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规模发生时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使来年出笋很少。成虫每年发生一代,有趋光性,在交尾产卵前需吸食花蜜补充营养,6月中下旬取食竹叶,7月中下旬老熟,到冬季在竹蔸附近疏松土中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②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③在6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④虫口密度大时,可在林中放721烟雾剂熏杀。

竹蚜虫主要危害竹叶部至秆部。竹蚜虫体形小,具有刺吸式口器,黑褐色,体外有少量的白粉覆盖,在麻竹叶部或秆部密集生长,吸食汁液。这是竹林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虫害,特别是在竹林密度过大、通风透气不良、过于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①加强抚育管理,注意林地清理,合理调节密度,改善通风透光度。②用50%乐果乳剂800倍液喷杀。

竹煤病竹煤病发生较普遍,多种竹子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竹叶与小枝,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致使竹子生长衰弱。

竹煤病是由蚜虫或介壳虫的危害而引的。因为蚜虫和介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竹煤病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防治方法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也可用石硫合剂杀死煤病病菌。此外,适当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度改善,也可大大减少发病机会。

豆角豇豆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豇豆螟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幼虫钻蛀在豆荚内取食豆仁,一般喷洒农药很难将其杀死。许多菜农连续多次喷药,甚至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不仅浪费劳力加大成本,而且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消费者健康。

豇豆螟主要危害豆角,随春季豆角上棚后开始出现。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脱荚落蕾或雨后花蕾腐烂。蛀食入嫩荚中的幼虫随豆荚增大而长大,3龄后开始蛀入取食豆粒,为害严重时虫蛀豆荚率达到70%,雨天造成豆荚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菜农收益。

由于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虫应特别注意技巧,抓住其薄弱环节和关键时期用药才能达到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管理上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因此要求加强肥水管理,一次性施足攻花攻荚肥,并适当摘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

2、及时清理田间脱落的花蕾,将其深埋或浸水沤烂,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田间虫源数量。

3、喷药杀豆荚螟要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把握在晴天的上午810点,即花苞开放期。另外,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喷药12次可杀死初孵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

4、使用的药剂要求对豆角花和幼荚无药害,并有较好的渗透。建议选用以下药剂:阿锐宝(45%乳油)10002000倍;安雷特(25%乳油)15002000倍;锐宁(25%乳油)2000倍;农斯特(40%乳油)15002000倍;速凯(44%乳油)20003000倍。

吸食苗木汁液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蚜虫类害虫蚜虫多数种类在观赏树木的地上部分刺吸叶片、嫩梢、花蕾及花的汁液,引起被害部失绿变色、皱缩卷曲或形成虫瘿,其分泌的蜜汁能引起煤污病,影响苗木的正常生理功能,常致枝叶干枯,叶片脱落,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保护和利用天敌:对一些瓢虫和寄生蜂可培育、释放。②若蚜期喷洒50灭蚜净乳油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等。

蚧类害虫介壳虫是观赏树木的重要害虫,种类多,危害重,常见的有吹绵蚧、康氏粉蚧等。以成虫、若虫群集于枝、叶、果及茎干上营固着生活,用口器刺入苗木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常呈现黄色斑点,引起落叶。嫩芽、嫩枝受害,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介壳虫还排出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①结合修剪剪除虫梢(枝)。②保护和利用天敌。③初孵若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等。

蓟马类害虫危害观赏树木的蓟马有花蓟马、中华蓟马等。蓟马体型小,通常体长仅1-2毫米,较难发现。成虫、若虫危害芽、嫩梢及叶片等,在受害叶背产生银灰色小斑点而使叶片变形,严重时造成生长点折断或破碎枯黄。幼苗嫩叶受害后变肥大,引起幼苗萎缩死亡。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田间杂草和祜枝落叶,深耕土壤,消灭越冬虫源。②药剂防治:可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③温室苗木可用敌敌畏等药剂熏蒸。

螨类害虫螨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危害观赏树木种类很多。通常称红蜘蛛的为叶螨类群,它们刺吸叶片、嫩枝及芽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脱落。瘿螨危害芽、叶等,引起瘿状、疱状、毛毡状、锈斑状等多种危害状。有些螨可以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防止带有瘿螨的苗木传入。②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保护和利用天敌。③药剂防治。若螨期喷洒2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速螨酮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35杀螨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瘿螨喷洒药剂应在发芽或发叶期进行。

《竹类苗木竹织叶野螟的虫害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竹类植物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