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植物的养护方法。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经济绿化植物核桃星尺蛾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核桃星尺蛾Ophthalmodesalbosignariajuglandaria

C50

Oberthur,成虫黄白色蛾子,体长约18毫米,翅展约60毫米,前翅中部淡褐圆斑,后缘有z形黑斑。卵成块100余粒。幼虫体长60毫米,体黄绿色,胸足3对,胸部膨大,腹足2对,蛹长约25毫米黑褐色(彩图22、彩图23)。

核桃星尺蛾俗称绿大头虫,在河北、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区发生为害严重,云南省、陕西省也有发生为害。该虫一年发生二代,以蛹在核桃树下石块、土缝枯叶草丛中过冬。翌年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叶背面或枝条上,成块状,每块卵约100余粒,7月幼虫孵化为害,分散树取食叶片,三龄前幼虫受惊动吐丝下垂,小幼虫先为害嫩叶,随着龄期增大,转食老叶,由叶缘向内食害仅留叶脉。幼虫静止时身体贴在枝条上,老熟幼虫坠地人土化蛹。8月成虫羽化,9月幼虫出现第二代为害,10月后老熟下树人土结茧过冬。幼虫喜食核桃叶片,还可为害木撩等。

防治方法:(1)人工挖茧,消灭过冬幼虫;(2)树上喷药,在三龄前幼虫期,可喷90%敌百虫800倍液,2.5%溴氰菊酯

延伸阅读

经济绿化植物核桃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常见核桃病害主要有:核桃桑寄生、槲寄生、细菌性叶斑病、枝枯病、腐烂病、根腐病、。

⑴核桃寄生:常见的有桑寄生和槲寄生两种。由于寄生侵入核桃树枝条木质部吸取养分,导致核桃早期落叶、落果,甚至不能发芽抽梢,最后整枝或全株死亡。

【症状】在核桃树被寄生的枝条或主干上,丛生寄生植株的枝叶,冬天非常显著。寄生处的枝条稍肿大,或产生瘤状物,此处容易被风折断。

【防治方法】结合收打核桃及时砍除寄生枝条,不论在泡核桃或铁核桃树上,一律砍除,并除尽根出条和组织内部吸根延伸部分(在植株着生处下方约10cm-20cm处连同寄生枝条,一起砍除)。

⑵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病果率10%-40%,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核桃仁干瘪。此外,还危害叶片、嫩梢,一般受害率达20%-40%。

【症状】受害的绿色幼果,初期果皮上产生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周围有水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凹陷,深入内果皮(核壳),并使全果皮变黑腐烂,果仁干瘪、早落。叶上病斑较少,黑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外缘呈现半透明油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联合,叶片皱缩、枯焦,叶柄变黑,微凹陷。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清除病残果、落叶、病虫枝等,以减少发病来源;②化学防治:生长期喷洒1:0.5:200倍波尔多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1-3次(开花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各喷1次)。

⑶核桃枝枯病:主要危害枝干,一般发病率20%左右,严重引起大量枝条枯死,对树体生长及核桃产量均有很大影响。

【症状】病害先从一、二年生的枝梢或侧枝的顶端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主干,病枝上叶片变黄脱落,皮层略隆起,并失去绿色呈灰褐色,后变浅红褐色至深灰色,枝条枯死。枯死的枝条上产生许多黑点,扁圆形瘤状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团。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枯死枝条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②林粮间作,改善通风透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能提高抗病力;③加强防冻、防旱、防虫等工作,减少核桃树的各种伤口,冬季进行树干涂白。

⑷核桃腐烂病:又名黑水病,主要危害树干、枝干的皮层,造成枝枯或整株枯死。

【症状】因树龄和发病部位不同。一般幼树主干、骨干枝的病斑初期近于梭形,呈暗灰色,水渍状,微肿起,用手指按压,流出带泡沫的液体,病皮变黑褐色,有酒糟气味。以后病皮失水下陷,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空气湿度大时,从小黑点内涌出桔红色胶质丝状物,病斑沿树干纵横方向发展,至后期皮层纵向开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即导致枝干或全树死亡。大树主干上的病斑,初期隐蔽在韧皮部,一般从外表看不出明显的病变,当发现皮层外溢出黑色粘液时,皮下已扩展为纵长数厘米,甚至二、三十厘米的病斑。后期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象刷了一层黑漆。

该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从冻伤、机械伤、剪锯口、嫁接口、芽痕等处侵入。土壤瘠薄,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发病最重。日灼伤和干旱失水也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及时检查和彻底刮除病斑,刮后涂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1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保护伤口;②及时收集并烧毁病枝病皮,尽量减少病菌浸染来源;③冬季树干刷涂白剂,防止冻伤或日灼伤。

⑸核桃根腐病:一种为菌核性根腐,感病苗木先是侧根的皮腐烂,最后导致全根腐烂,叶片脱落,全株枯死。在高温潮湿时,苗木根颈有白色绢状菌丝产生,随之形成白色-淡褐色-茶褐色菜籽状的小菌核。另一种为生理性根腐,主根变黑、腐烂,最后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苗木出圃时,要严格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淘汰。栽植时避免过深,接口要露出土面,以防病菌从接口处侵入。②植株生长衰弱时,应扒开根部周围的土壤检查根部,如发现菌丝和小菌核,应先将根颈部的病斑用利刀刮除,然后用1%硫酸铜液消毒伤口,或用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浇灌苗木根部,再用石灰撒施于树木基部和根际土壤。刮下的病组织及从根周围扒出的病土要拿出园外,再换新土覆盖根部。

⑹核桃丛枝病:亦称核桃霜斑病。3-4月,叶背密生霜霉状白粉,5月以后叶自边缘开始枯焦、脱落,当年再发新叶,叶面变小,夏秋又生霜霉,第二年病枝发芽,节间变短,叶面渐小,叶序混乱,发生丛枝,复数年,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增强抵抗力;病害初始,将病害枝连同大枝及时砍除,防止传播;病区在2-3月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⑺核桃炭疽病:危害果、叶、芽及嫩梢。果实受害后,果皮发生褐色至黄褐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病部小黑点,略呈轮状,雨后或潮湿时黑点上溢出粉红色粘质孢子团。

【防治方法】清除病果、叶,集中烧毁;2-3月发病时,喷洒2-3次1:2:200倍波尔多液,发病重区可喷洒40%退菌特湿剂800倍液,并与1:2:200倍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开花后发病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效果也好。

⑻核桃白粉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核桃的叶、幼芽及新梢,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果,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受害叶片正反面出现明显的片状薄层白粉,秋后,在白粉层出现黑色小颗粒。发病初期,核桃叶面有黄色斑块,严重时,嫩叶停止生长,叶片扭曲变形,幼芽不能展开,影响树体生长,甚至造成幼树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清园,清除病枝并烧毁;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抗病能力;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还可以喷洒25%粉锈灵500-800倍液,效果不错。

⑼核桃缺素症

【缺锌】又称小叶病。叶子呈浅绿色,春天健壮,后畸形变小,逐渐枯死。在叶片成熟至四分之一时,喷洒0.3%-0.5%硫酸锌,15-20天一次,喷洒2-3次。

【缺鉄】叶色逐渐变白,叶脉绿色,严重时枯死。原因是土壤中碳酸钙过多,氧气不足等。增施农家肥,合用硫酸亚铁和农家肥;黄华的树木可用鉄盐溶液进行树冠喷洒、树干注射和土壤浇灌。

【缺铜】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早黄早落,果实萎缩。春季展叶后,喷洒波尔多液或0.3%-0.5%硫酸铜液。或在距树干约70厘米处开20厘米深沟,施硫酸铜液。

【缺硼】小梢枯死,小叶脉间出现棕色斑点,小叶易变形,幼果易脱落。于秋冬季节,环状开沟施入硼砂0.2-0.35公斤,后灌水;或于生长期喷洒0.1%-0.2%硼砂溶液。

经济植物椪柑潜叶蛾的防治


椪柑潜叶蛾,是椪柑夏、秋两季的重要害虫,它在幼叶夹层中蛀食形成弯曲隧道,使叶片扭曲僵硬,新梢生长差,是危害椪柑苗木和幼龄的重要害虫。在夏梢、秋梢抽发期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晚秋梢。椪柑被害后叶片损伤,易于脱落,使新梢生长不实。

椪柑潜叶蛾在一年发生多代,田间世代重叠,在夏秋季发生最盛,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虫口密度最大,成虫多在清晨羽化,羽化半小时后即能交尾,交尾后2-3天于傍晚产卵,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中脉附近。幼虫孵化后,即潜入表皮下取食,老熟幼虫在近叶缘卷曲处结茧化蛹。

椪柑潜叶蛾的发生与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由于椪柑夏梢零星陆续抽发,食料丰富,加上夏秋季高温干旱,适宜其繁殖,因此,夏秋季常猖獗成灾。结合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抹芽控梢或夏剪以抑制虫源,是防治潜叶蛾的根本措施。潜叶蛾在新梢老熟后很难在其上生长、发育和繁殖。放梢前进行去早留齐、去零留整等控梢措施,或在计划放秋梢前15-20天进行夏剪,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中断其主要寄主食物,恶化其营养繁殖条件,有效地抑制其发生量。同时,此法还可兼治其他新梢害虫。统一放梢既有利于集中喷药,还有利于树冠整形。

防治方法:

一、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冬春季影响椪柑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椪柑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椪柑嫩梢。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放梢的时期要抓住椪柑潜叶蛾的发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满至芒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时施好三次肥,分别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壮梢肥。放梢时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为放梢的原则。放梢的标准是在全园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树有70%80%的枝条抽梢时,一次性统一抹净,然后进行放梢。

二、药剂防治。是要抓住三次以柑桔潜叶蛾为主的综合药剂防治措施。第一次喷药在新梢萌发后34天(梢长不超过1厘米),主要以防治椪柑潜叶蛾、椪柑蚜虫为主。第二次喷药在第一次喷药后的56天,主要以椪柑潜叶蛾、椪柑蚜虫、椪柑凤蝶为主。第三次喷药在第二次喷药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椪柑潜叶蛾、椪柑凤蝶和柑桔溃疡病为主。同时可以在椪柑新梢受害率达到20%时作为椪柑潜叶蛾的防治指标。防治椪柑潜叶蛾的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4%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时,椪柑潜叶蛾的成虫白天在果园或苗圃附近的草丛中栖息,黄昏时出来活动。所以椪柑潜叶蛾的防治还应经常清洁果园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喷药时亦在黄昏时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林经济植物核桃缀叶丛螟的防治方法


核桃缀叶丛螺Loca灯raWalker,成虫,雌虫体长17~19毫米,翅展35~39毫米,雄虫体长14~16毫米,翅展34~37毫米。体红褐色;下唇须向上弯曲。前翅栗褐色,翅基斜矩形,深褐色,外接锯齿形深褐色内横线,中室内有一丛深黑褐色鱗片;外横线褐色弯曲如波纹,外侧色浅。内、外2条横线之间栗褐色。雄蛾前翅沿前缘2/3处有一腺状突起。后翅灰褐色,外横线不明显,外缘色较深,近外缘中部有1个弯月形黄色白斑。卵,球形,聚集排列成鱼鳞状。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4~40毫米,头黑色,有光泽,散布细颗粒。前胸背板黑色,前缘有6个白斑,中间2斑较大。背线褐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及气门线黑色,并有纵列白斑,气门上线处白斑较大;腹部腹面、腹足褐红色。气门黑色,臀板黑色,两侧具白斑,全体疏生刚毛。蛹,体长14~16毫米,暗褐色。茧褐色,扁椭圆形,长23~25毫米,质地似牛皮纸(彩图16、彩图17)。

分布于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危害核桃、漆树、黄连木、桤木、枫香、盐肤木、阴香。幼虫常吐丝拉网,缀叶为巢,取食其中。河北等地有些核桃树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据陈森(1983)和张爽(1988)研究,此虫1年发生1代,个别地区发生2代。在贵州1年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8~25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开始孵化,卵期10~15天,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8月下旬还有初龄幼虫出现。幼虫危害期从6月中旬至10月。9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结茧越冬。成虫多于夜间羽化,寿命通常2~5天,具趋光性。羽化后,静伏片刻,即飞翔上树,喜栖于树冠外围向阳面。交尾后,约24小时开始产卵,卵多产于树冠顶部向阳面和树冠外围叶面的主脉两侧。1头雌虫一生能产卵1000~1200粒,通常70~200粒,以胶状分泌物黏着聚集排列成鱼鱗状块。幼虫孵化多在10时左右,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周围爬行,行动活泼,并吐丝结成网幕,取食叶表皮和叶肉呈网状。3~5天后,吐丝拉网,缀小枝叶为一大巢,取食其中,脱皮及粪便也积在巢内。随着虫龄增大,食量增加,由一巢分为几巢,咬断叶柄、嫩枝,食尽叶片、叶脉后,又重新缀巢为害,迁移性强。老熟幼虫1头拉一网,将叶卷成筒形,白天静伏叶筒内,多于夜间取食或转移。触及丝巢,即迅速退缩爬行。待整株叶片食光后,又转株危害,仅留下丝网。此虫耐饥饿,7~10天不食,也饿不死。9月中旬以后,老熟幼虫迁移到地面,在根际周围的杂草、灌木丛、枯枝落叶下或疏松表土层中,相继结茧开始越冬。入土深5~10厘米。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在土壤封冻前,人工挖茧。幼虫卷叶期,人工捕杀。(2)药剂防治,幼虫初孵化期喷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

优秀的经济植物核桃横沟象的防治方法


核桃横沟象,成虫体长12~16.5毫米(不含喙),宽5~7毫米,雌虫体略大。体黑色,被白色或黄色毛状鱗片。喙粗而长、密布刻点,长于前胸,两侧各有1条触角沟。雌虫喙长4.4~5.0毫米,触角着生于喙前端1/4处;雄虫触角着生于喙前端1/6处。触角11节,呈膝状。柄节长,常藏于触角沟内。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中间有纵脊,密布较大而不规则的刻点。各有4个暗红褐色绒毛斑。卵椭圆形,长1.6~2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或黄白色,逐渐变为米黄色或黄褐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头宽3.5~4毫米,体黄白或灰白色,弯曲,肥壮。头部暗红褐色,口器黑褐色。蛹长14~17毫米,黄白色,末端有2根褐色刺(彩图15)。

核桃横沟象又名核桃根颈象。分布于四川、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福建。危害泡核桃、铁核桃、夹核桃等的根颈。被害树树势衰弱或整株枯死。

据韩佩琦、景河铭等研究在四川、陕西均为2年1代,跨3个年度,以成虫及幼虫越冬。越冬成虫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C左右时上树取食叶片和果实等进行补充营养,5月为活动盛期,6月上中旬为末期。受害叶被吃成长8~17毫米,宽2~11毫米的长椭圆形孔。每个成虫1天可吃鲜叶217.8毫米2。被害果实被吃出长9毫米,宽5毫米的椭圆形孔,深达内果皮,影响树势及果实发育。还危害芽及幼枝嫩皮。

越冬成虫能多次交尾,6月上、中旬下树将卵散产在根颈1~10毫米深的皮缝内,产卵前咬成直径1~1.5毫米圆孔,产卵于孔内,然后用喙将卵顶到孔底,再用树皮碎屑封闭孔口。9月份产卵完毕,成虫逐渐死亡,成虫寿命430~464天以上。每个雌虫一生最多可产卵111粒,平均59.5粒。

银杏树(33)香樟树(43)

桂花(123)国槐(22)

芦荟(72)绿萝(29)

发财树(35)杜仲(9)

富贵竹(16)月季花(205)

菊花(180)萱草(38)

落叶松(63)红豆杉(32)

杜鹃(101)水仙花(80)

卵6月上旬开始孵化,卵期7~11天,平均8天。在适宜的温、湿度下,随着气温升高,卵期缩短。在裸露干燥的环境下,卵不能孵化,2~3天后干死。幼虫孵出1天后,开始在产卵孔取食树皮,随后蛀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90%幼虫在根颈地下蛀食,最深可达45厘米,一般多在表土下5~20厘米深处的根皮危害;距树干基部140厘米远的侧根也普遍受害;少数幼虫沿根颈皮层向上取食,最高可达29厘米长,但此类虫多被寄生蝇致死。虫道弯曲,纵横交叉,虫道内充满黑褐色粪粒及木屑,虫道宽9~30毫米,被害树皮纵裂,并流出褐色汁液。严重时1株树有幼虫60~70头,甚至上百余头,将根颈下30厘米左右长的皮层蛀成虫斑,随后斑与斑相连,造成树干环割,有时整株枯死。

幼虫危害期长,每年3~11月均能蛀食,12月至次年2月为越冬期,当年以幼龄幼虫在虫道末端越冬,第二年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期长达610~670天。经越冬的老熟幼虫,4月下旬当地温度17C时,在虫道末端蛀成长20毫米,宽9毫米的蛹室脱皮化蛹,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下旬为末期,蛹期17~29天,平均25天。

成虫于5月中旬(四川)或6月中旬(陕西)日平均气温达15.4C时开始羽化,6月上旬或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羽化结束。初羽化的成虫不食不动,在蛹室内停留10~15天,然后咬孔径6~9毫米的羽化孔;出蛹室上树进行补充营养,主要取食根颈部皮层,也食害叶片。交尾多在夜间,可交尾多次。在四川于8~9月产部分卵,直到10月,成对或数个在一起进人核桃树根颈部皮缝越冬。成虫爬行快,飞翔能力差,仅作短距离飞行,有假死性和弱趋光性。

此虫食性单一,除危害核桃树外,尚未发现危害其他树种。危害程度与环境因子有关,一般在土壤瘠薄、干燥环境生长衰弱的树木受害轻,在土层肥厚处生长健壮的树反而受害严重;幼树、老树受害轻,中龄树受害重;随着海拔升高,成虫出现时间推迟,危害也减轻。

防治方法:(1)挖土晾根,冬季结合树盘翻耕,挖开根颈土壤晾根,降低土壤湿度,可使虫口降低75%~85%。(2)灌尿毒杀,冬季上冻前在树盘灌人尿杀虫率达100%,灌人粪尿杀虫率56%。(3)药剂防治,春季幼虫开始活动为害时,挖开树根颈土壤,灌80%敌敌畏乳剂100倍液,敌百虫200倍液。夏季7月成虫活动期树冠根颈喷50%辛硫磷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

经济植物板栗虫害水青蛾的识别和防治


板栗水青蛾又名绿色天蚕蛾、绿翅天蚕蛾、燕尾水青蛾、绿尾天蚕蛾。已知分布于河北、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等地。

(1)危害情况

幼虫蚕食板栗叶片,严重时将板栗叶片吃光。河南南部栗林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除危害板栗外,还危害核桃、枣、苹果、梨、葡萄、沙果、木槿、乌桕等多种树木。

(2)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3040毫米,翅展90150毫米,有浓密的白色茸毛,翅粉绿色,前、后翅中央各有1眼状斑纹,前翅前缘有白、紫、黑三色缘带,后翅臀角呈长尾状,长约4厘米。

②卵。扁圆形,初产绿色,后变褐色,直径约2毫米。

③幼虫。体长90105毫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和黄色两条。体上各节有橙黄色突起,第二、第三节背上4个与第十一节上1个特大,瘤突上具褐色与白色长毛,无毒。

④蛹。长40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外有灰褐色厚茧。

(3)生活习性

1年发生2代,少数地区3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成块产在叶上,每雌蛾产卵200300粒。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到7月危害,6月底到7月老熟幼虫结茧化蛹,并羽化第一代成虫。79月为第二代幼虫危害期,9月底幼虫开始老熟,爬到树枝及枯草内结茧化蛹越冬。初龄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分散取食,幼虫蚕食叶片,仅留叶柄,吃完一个叶片再吃另一叶片,把1个枝上的叶片吃光再转他枝危害。

(4)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杀幼虫体大,无毒毛,粪粒大,容易发现,可组织人工捕捉。冬季落叶后采摘挂在树上的越冬茧,并可巢丝利用。

②化学防治在各代幼龄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

防治核桃举肢蛾的措施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在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每年发生1代,在河南、陕西的南部和四川等地一年发生1~2代,尤以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的山区等地发生危害严重。幼虫蛀食核桃青皮和核仁,受害早期幼果脱落,硬核后青皮变黑。果仁发育不良、干缩,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受害严重时果实蛀害率60%~80%,是山区核桃主要害虫。一般5-6月份于早年份发生轻,5-6月份降水多的年份发生重;深山区受害重,浅山川地受害轻;阴坡受害重,阳坡受害轻;荒坡地比农耕地受害重。现将生物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是:喷施除虫脲防治初孵化幼虫。山东省山亭区于2008-2010年连续3年。在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后、幼虫孵化蛀果前喷20%除虫脲胶悬液5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保果率95%~97%。

二是:利用斯氏线虫防治核桃举肢蛾。据研究。核桃举肢蛾幼虫感染斯氏线虫后3d全部死亡,幼虫变粗。增长2~3mm,变软,体内充满大量活线虫。田间试验表明。核桃举肢蛾6月下旬和8月下旬。树盘每1m:喷洒11万头斯氏线虫,防治效果分别为55.6%~66.8%和73.5%~75.0%,6月下旬和8月下旬喷2次斯氏线虫的防治效果为79.3%~80.9%。打孔灌注法、地面泼浇法和喷雾法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71.4%和73.1%。没有显著差异。

三是: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核桃举肢蛾。中国农业网在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初、盛、末期后4~5d和幼虫孵化蛀果前期,分别喷施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和72l6菌,浓度为2亿~4亿孢子/nd。,其保果率分别为79.3%~80.2%、84.4%~86.8%、73.3%~88.4%和82.6%~84.9%。

四是:利用白僵菌防治初孵化幼虫。在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后、幼虫初孵化蛀果前喷洒白僵菌。浓度为2亿~4亿孢子/mL.在空气湿度达到80%左右时,保果效果为65%~80%。特别适宜在阴坡、阴沟处使用。阳坡不宜使用。

园林绿化害虫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方法


小线角木蠹蛾HolcocerusinsulsrisStaudiger又名小褐木蠹蛾、小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分布全国。为害美国白蜡、国槐、龙爪槐、榆、紫薇、樱桃、樱花、元宝枫、丁香、银杏、山楂、海棠、黄刺玫、榆叶梅、五角枫、悬铃木、柽柳、冬青、香椿、柳和栾树等。幼虫蛀食花木枝干木质部,常常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为害,造成千疮百孔,与天牛为害状有明显不同(天牛1蛀道1虫),木蠹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球形虫粪(天牛排粪为分散锯木屑状)。轻者造成风折枝,重者树皮环剥,全株死亡。

成虫体长为24毫米左右,翅展为48毫米左右,雄蛾较小。体灰褐色,触角线状,前胸后缘为深褐色毛丛线纹。翅面上密布黑色短线纹,前翅中室至前缘为深褐色。卵椭圆形,黑褐色,卵表有网状纹。老熟幼虫体长为40毫米左右,体背鲜红色,腹部节间乳黄色,前胸背板黄褐色,其上有斜B形,黑褐色斑。蛹为被蛹型,初期黄褐色渐变深褐色,略弯曲,腹背有刺列,腹尾有臀棘。

[综合治理]

(1)加强检疫调动苗木要严格检疫,严禁带虫苗木出圃,以免扩大为害。

(2)诱杀成虫用新型高压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捕器(已商品化)诱杀成虫。连续诱杀成虫3年必见成效,要比防治幼虫降低成本,又无污染。

(3)保护和利用天敌木蠹蛾天敌有十余种,这对此虫的为害与蔓延有一定的自然控制力。如姬蜂、寄生蝇、蜥蜴、燕子、啄木鸟、白僵菌和原生线虫等。

(4)药剂防治可采用内吸药液注射、熏蒸药片堵孔、毒扦插孔等方法,不论用什么方法防治幼虫必须掌握适期。防治适期为3-5月、9-10月,防治幼虫为宜,否则事倍功半。

经济植物栗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1栗疫病及其防治方法

板栗疫病,又叫干枯病或洞枯病,是对板栗树最有威胁的病害。板栗幼树和结果树的主干及侧枝均可受害。病树最先在伤口附近出现小规则的褪色、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略隆起,呈水渍状,然后向四周扩展,病菌扩展到的枝干部位呈小均匀隆起,严重时出现成段的肿大和隆起,尤其当树皮失水以后,更为明显,可见到枝干成段枯死。后期病部树皮干缩开裂,此时剥开树皮可见有白色或黄色菌效层,若病部围绕树干周围,则可导致病部以上部分枯死。5~8月间,病枝上可见有许多点状突起,雨后点状突起的开口处挤出橙黄的分生孢子角。病原为典菌,属于囊菌亚门、球壳菌目、栗寄生内座壳菌。为世界性栗树病害,本世纪初曾使欧美各国的板栗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我国各栗产区均有危害,局部地区危害比较严重[1]。

1.1症状

栗疫病主要为害枝干及主枝。发病初期枝杆退绿,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圆形斑点,而后发展成较大的不规则的红褐色斑块,逐渐扩展至整个树干,病部组织松软,内部湿腐,有酒精味,中、后期失水干缩,潮湿的皮下有淡黄色卷须状孢子角。植株发病后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和质量,严重的使整株树枯死。

1.2病原

栗疫病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腐皮壳科、内座壳属。子囊壳瓶状,颈部色黑,下部色淡,子囊棒状,子囊孢子双孢无色,椭圆形或卵形,分生孢子器圆柱形或卵圆形,单孢无色,分生孢子器圆形或不规则形,分生孢子器无色,该菌为兼性寄生菌。

1.3发生规律

栗疫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升,栗树萌芽后,病菌开始活动,通过伤口侵入。在辽宁省4~5月开始发生,6~7月间最为严重,常在短时间内造成栗树枯干死亡。发病与冻害和树势有关。

据日本奥山哲介绍,此病在日本从春季3月到秋季的10月都可侵染,但最盛时期在8~9月,除主要为害树干和主枝外,还为害球果和根系。使总苞皮、坚果的果皮和果肉变褐,根部被侵害后,使根系出现赤色褐色的斑点。病菌繁殖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最适PH值为4.0,PH值为5.5以上时病菌停止繁殖。

密植园、土壤较瘠薄地块发病较重,清耕栽培、园地过干过湿、树势衰弱都可造成发病率高,在诸多因素中树势衰弱是主要原因。

1.4防治方法

(1)减少和保护伤口,防止病菌侵入,在可能有连续几日睛天的情况下进行嫁接和修剪,严格嫁接后的抚育管理,伤口及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等药剂消毒保护;冬夏日可用石灰水将树杆涂自,以防日灼和冻伤,同时对蛀于害虫也有防治作用;此外应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和牲畜糟踏产生的伤口[2]。

(2)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缓坡和旱地营造板栗林。

(3)加强抚育管理,适时除草施肥,使栗林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能力。

(4)当树干伤口附近出现水渍状褪色病斑或褐色病斑时,及时用刀刮除病皮,用402抗菌剂,加水200倍涂抹,每20天一次,连续3次。或刮除病皮后,用钢刷重刷创口,刷后用1∶10食用碱水溶液消毒,效果较好。

(5)病死树或严重发病的濒死树宜及时伐除,并烧毁。此外,凡管理好、长势好、对零星发病树治疗及时的板栗林,发病会轻。对已较普遍发病的栗林,若及时治疗,可使病情逐年减轻,树势也可恢复和增强。

2白粉病及其防治方法

引起白粉病的白粉菌有两种,均属子囊菌亚门。发生于叶正面的为MicrosphaeraSalmon,闭囊壳内含4~8个子囊,子囊孢子椭圆形,附属丝5~14根,呈二叉状分枝2~4次,末端分枝卷曲,其无性阶段分粉孢霉(Oidium);发生在叶背面的自粉菌为PyllacliniaroBorisBlu,闭囊壳的附属丝为球形,其无性阶段为拟卵孢霉。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年4~5月间释放子囊孢子,侵染嫩叶及新梢,在病部产生白粉状的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里可多次侵染危害,9~10月又形成闭囊壳。

2.1危害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栗苗及幼树的嫩梢和叶子,染病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块状退绿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在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秋季病斑颜色转淡,并在其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小颗粒状物,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嫩枝、嫩叶被害表面布满灰白色粉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幼芽和嫩叶不能伸长,形成皱缩卷曲、凹凸不平的情状,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落叶。发病以1~2年生苗木最盛,其次为4~7年生幼树,10年生以上大树发病较少[3]。

2.2防治方法

(1)清除有病的枝梢、树叶,以消灭或减少越冬病源。

(2)4~6月发病期间喷洒硫磺粉或波美0.2~0.30石硫合剂,也可喷洒波尔多液和20%粉锈宁2000倍液,均可抑制发展。

(3)喷石硫合剂,在休眠开始后,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冬季修剪,去除病虫枝、叶,集中烧毁,然后进行树干涂白;在休眠即将结束前喷5Be0的石硫合剂1次,萌芽后及时喷1次0.2-0.5Be0的石硫合剂1次。

(4)消灭邻近病源,在板栗树生长过程中,注意控制邻近板栗园、野板栗园(株)及茅栗园(株)的病菌传入。可有效消灭病源、减轻危害,防止白粉病反复发生。

(5)加强栽培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控氮增磷钾,使年施氮磷钾全年的比例保持在2∶1∶1左右,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提倡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的前提下,针对土壤普遍缺乏硅元素,在每年旱春,根据树龄施入相应量的硅钙磷肥。对确已病的危重幼树予以铲除烧毁。

常见病症核桃举肢蛾综合防治措施


陕西商洛是核桃老产区,也是核桃虫害多发区,特别是以核桃举肢蛾为主的虫害发生严重,常造成核桃果实变黑并提早脱落。浅山川道果园受害率12%~17%;深山、杂草丛生、不便管理的果园受害率高达90%以上。每年因虫害可造成减产35%以上,经济损失较大。近年来,通过在商洛市洛南县石门镇留题村干亩核桃园进行的防虫试验,笔者摸索出了综合防治核桃举肢蛾的一些技术措施,供果农参考。

1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该虫每年发生1~2代,以l代为主,2代发生数量较少,危害轻微。以老熟幼虫在核桃树冠下1-2ClTI的表土层中以及草皮下结茧越冬。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化蛹盛期为6月9-25日。5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是成虫大量产卵、第1代初孵幼虫开始蛀果盛期,也是树冠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7月中旬开始有幼虫脱果,8月上旬是幼虫脱果盛期。脱果的幼虫中,有一部分能继续结茧化蛹发生第2代,8月上旬出现的第2代幼虫中,只有少数能够脱果,大部分至核桃采收时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从9月中旬开始,老熟幼虫进入越冬状态,越冬幼虫中既有第1代幼虫,也有少量的第2代幼虫。

成虫白天多静伏于叶背或草丛中,日落前1~2小时最活跃,在树冠外围转圈飞翔寻偶,黄昏时停于叶背交尾。卵多产于两果相接处。初孵幼虫有在果面上爬行3~5小时的习性,找到适当位置即蛀入青果,初蛀孔出现黄白色小水珠。蛀果幼虫串食果肉,l周后果面出现弯曲的褐色虫道。随着幼虫食量的增加,果肉渐被蛀空,内充满虫粪,果实变黑,皱缩凹陷。受害果内一般有幼虫5-6头,多者20头。蛀果早的幼虫,除蛀食果肉外还可蛀食核仁,造成果实早期脱落。该虫有连年危害同一株树的习性,老熟幼虫有脱果入土结茧的习性,多分布于树冠冠幅内,在深1~2cm的表土层越冬。从发生程度看,深山区果园重于浅山区果园,阴坡园重于阳坡园,沟里的园重于沟外的园;潮湿地较重;羽化期雨量多发生重,干旱年份发生轻。一般果实受害率达60%以上,严重的可达9O%以上。

2综合防治措施

2.1树下防治在树冠下进行垦复,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对地面土壤实施药剂处理,将害虫封杀在出土之前。根据核桃举肢蛾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表层、草皮下结茧越冬的特点,采取药剂处理土壤的方法,触杀脱果幼虫和出土成虫。药剂可采用甲敌粉或20%杀螟松粉剂,施药量为5g/mz,均匀施人稍大于树冠正投影面积范围的土壤内。对长期无人管理的核桃树,可于每年核桃采收后至翌年5月举肢蛾成虫羽化前,在树冠下进行垦复、扩盘,深度15cm以上,既可疏松土壤、蓄水墒、促进树体生长,又能阻止举肢蛾越冬幼虫羽化。对不便垦复、杂草丛生、深沟、坡边的核桃树,可清除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2摘拾黑果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及时摘拾树上树下黑果,集中烧毁,减少虫口密度。此法连续进行3年,虫果率可降至15%以下。

2.3化学防治举肢蛾发生极重,且不便采取上述措施时,可将化学防治法作为应急措施,以保当年核桃产量。喷药时间从6月上旬(当地小麦呈绿黄色时)开始,每隔1O天喷药1次,共喷3次。可选用敌杀死(进口的浓度为7000倍液,国产的浓度为5000倍液)、磷胺(3000倍液)、杀螟松(2000倍液)等。经多年试验,采用进口敌杀死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后好果率可达95%以上。注意喷药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

杨树小舟蛾的防治方法


杨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昆虫,是杨、柳树的常见食叶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为害严重。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杨树集中分布区经常暴发成灾。杨小舟蛾以幼虫啃食为害杨树叶片,幼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为害将叶片食光,仅留下叶表皮及叶脉,严重时整株树木叶片吃光,如不及时防治,将导致杨树二次发芽,甚至造成树木死亡。

发生规律

杨小舟蛾一年生3-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高温季节发生严重。幼虫行动迟缓,昼夜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

由于杨小舟蛾发生快,暴发点分散,虫龄虫态叠加,单一措施很难控制,必须采取人工、物理、生物制剂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降低虫口密度,控制害虫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1.人工灭蛹:在杨小舟蛾蛹没有羽化前,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彻底清除,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

2.黑光灯诱杀: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干基打孔注药防治:幼虫孵化前至幼虫幼龄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打孔的个数依据树干的粗细而定,胸径20cm以下的打2-3孔,20-30cm的打3-4孔,30cm以上的不少于4个孔。每孔内注3-5倍的药液6-8ml。药剂应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如:氯胺磷、丁硫克百威等。

4.喷雾防治:在幼虫为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药剂可采用阿维菌素或灭幼脲三号20002500倍液,BT制剂800倍液。

5.喷烟防治:幼虫为害期,在上午46点或下午1621点,用烟雾机进行喷烟防治。药剂为1.2%烟碱苦参碱乳油,配比为药剂:柴油=1:9,亩用药量为3040克。

6.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10%广效敌杀死乳剂2500倍液毒杀幼虫,还可用幼脲1号3000倍液喷洒树冠杀死幼虫。

景观植物国槐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方法


1.分布与为害

国槐木蠹蛾(主要为小木蠹蛾,HolcocerusInsularissagr)是为害天津、河北行道树国槐的重要害虫,在一些树龄较大的路段受害株率在80%以上,该虫属鳞翅目,木蠹蛾科。分布全国。除了危害国槐外,还为害白蜡、龙爪槐、根杏、榆、樱桃、樱花、元宝枫、丁香、山楂、海棠、悬铃木、柽柳、冬青和栾树等树种。

幼虫蛀食花木枝干木质部,常常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为害,造成千疮百孔,与天牛为害状有明显不同(天牛1蛀道1虫),木蠹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球形虫粪(天牛排粪为分散锯木屑状)。幼虫孵化后先危害植物的韧皮部,然后为害木质部,虫体暴露在树干外的时间较短,幼虫栖息取食在木质部,虫道较深,因此,一般方法药物很难接触虫体,防治非常困难;并且这种钻蛀性的害虫对树体为害非常严重,由于虫为害植株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破坏了树体的输导系统,阻止了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有机养分在韧皮部的运输,一旦水分、营养运输被阻断,植物容易失水萎蔫,干枯,发黄,树体内的孔洞极易造成风折枝,危害严重时树皮环剥,全株死亡,就木材的利用上来讲,也影响了木材的品质。

将危害总结如下:

(1)生活比较隐蔽,除成虫期营裸露生活外,其他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营隐蔽生活,害虫为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被害征兆,则已失去防治的有利时机;

(2)虫口比较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

(3)危害严重,枝干害虫蛀食韧皮部木质部等,影响输导系统传递水分养分,导致树势衰弱或者死亡,发病后不加紧防治,树木很难恢复生机,并且木材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为24毫米左右,翅展为48毫米左右,雄蛾较小。体灰褐色,触角线状,前胸后缘为深褐色毛丛线纹。翅面上密布黑色短线纹,前翅中室至前缘为深褐色。卵椭圆形,黑褐色,卵表有网状纹。幼虫老熟时体长为40毫米左右,体背鲜红色,腹部节间乳黄色,前胸背板黄褐色,其上有斜B字形黑褐色斑。蛹被蛹型,初期黄褐色渐变深褐色,略弯曲,腹背有刺列,腹尾有臀棘。

3.生物学特性

该虫2年发生1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活动为害。幼虫化蛹时间极不整齐,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为20天左右。6-9月为成虫发生期,羽化时将蛹壳半露在羽化孔外。成虫有趋光性,日伏夜出。将卵产在树皮裂缝或各种伤疤处,卵呈块状,粒数不等,卵期为15天左右。幼虫共12龄。幼虫孵化后蛀食韧皮部,蛀食一段时间后蛀入木质部,直为害到11月(未见新粪排出),以幼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第二年3月活动为害至11月,以大龄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第三年3月复苏为害至5月,新一代化蛹开始。每年3-11月是幼虫为害期,由于该虫世代不齐,所以不论是为害期,还是越冬幼虫,各种虫龄的幼虫均有,尤其6-8月木蠹蛾4种虫态都有,因此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不论用什么方法防治幼虫必须掌握适期。木蠹蛾的越冬幼虫在春季开始严重蛀食,夏末产卵,新孵幼虫立即蛀食为害,选择春末和夏末这两个关键时期,防治适期为3-5月、9-10月。

4.综合防治

(1)加强检疫绿化时调运苗木要严格检疫,以免扩大该虫为害。

(2)诱杀成虫用新型高压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捕器(已商品化)诱杀成虫,1个诱捕器1夜最多的可诱到250多头成虫。连续诱杀成虫3年必见成效,要比打药防治幼虫成本低,又无污染。

(3)保护和利用天敌木蠹蛾天敌有10余种,对此虫的为害与蔓延有一定的自然控制力。如姬蜂、寄生蝇、蜥蜴、燕、啄木鸟、白僵菌和病原线虫等。

(4)药剂防治据报道采用过内吸药液注射、熏蒸药片堵孔、毒扦插孔等方法。使用毒签、磷化铝熏蒸、涂虫孔等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一些单位(如保定绿化管理处)也采用钻孔注药的方法向树干注入氧化乐果、甲胺磷、以及氧化乐果甲胺磷的混合液体来防治国槐木蠹蛾,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可以让药液深入木质部,再利用植物的输导系统让药液在全植株传导,防治效果效果较明显,虫株治愈率达50%左右,特别是混合药剂后施用效果最佳。

利用输液的方式杀虫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输入的是常规的高毒农药,注入这3种药剂对树均产生严重伤害,甲胺磷表现为两向约20~40cm长,3~10cm宽范围内韧皮部枯死,形成层死亡,注药树体100%受害。氧乐果对树体的为害相对较轻,但注入孔周围死皮率也达半数左右,枯死面积一般在孔下方70mm以内,孔上方干枯情况较少。注入药液若溢出,则枯死的皮层面积更大,因此在防治国槐木蠹蛾上急需一种不伤树体的能高效杀虫的树体杀虫剂。

5.使用国光树体杀虫剂防治国槐木蠹蛾的优势

应对于钻蛀害虫、高大树体上的害虫难以防治的难题而研发的国光树体杀虫剂,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知道,木蠹蛾幼虫孵化后先危害植物的韧皮部,然后很为害木质部,暴露在树干外的时间较短,幼虫栖息取食在木质部,虫道较深,因此,一般表面施药方法,药液很难接触虫体,防治非常困难;即使采用灌注的方法进行杀虫,常规的农药如氧化乐果,甲胺磷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是高毒农药,虽然用药后杀灭的害虫,但同时也对树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国光树体杀虫剂既利用植物的输导原理高效方便及时的防治害虫又对树体树体损害小或者无害。国光公司的树体杀虫剂是针对钻蛀害虫、高大树体上的害虫难以防治的难题而研发的,本品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内吸渗透性强,活性高。对树体伤害较小又能满足保树杀虫的需求。树体直插瓶防治国槐木蠹蛾,操作简单,防治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易于在生产上推广。最关键的是能有效的杀灭害虫又对树体无害,因此是防治国槐木蠹蛾的理想之选。

园林植物苏铁大蓑蛾的防治方法


苏铁大蓑蛾:的雄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5~44毫米,体黑褐色,前翅沿翅脉黑褐色。雌成虫体长22~30毫米,蛆状,头小淡赤色,胸背中央有1条褐色隆背。后胸腹面及第七腹节后缘密生黄褐色绒毛环,腹内卵粒清晰可见。卵椭圆形,黄色,长0.8毫米。初龄幼虫黄色,少斑纹。3龄以后雌雄异态,老熟时,雌幼虫体长25~40毫米,粗肥,头部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亚背线、气门上线附近有大型赤褐色斑,呈深褐淡黄相间的斑纹,腹部黑褐色。

雄幼虫老熟时体长18~25毫米,头黄褐色,中央有l白色八字形纹,胸部灰黄褐色,背侧亦有2条褐色纵斑,腹部黄褐色。雌蛹长28~32毫米,赤褐色,似蝇蛹状,枣红色。雄蛹体长18~24毫米,暗褐色。老熟幼虫的袋囊长40~70毫米,丝质坚韧,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绝大部分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过冬,越冬幼虫至翌年春季一般不再活动或稍微活动取食,雌成虫将卵产于蛹壳,幼虫孵出时间以14~15时最盛小幼虫先将卯壳吃掉,滞留在蛹壳内2天左右。幼虫爬出袋囊后开始取食羽叶表皮、叶肉,留下另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枯斑或不规则的白色斑块。2龄后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

大蓑蛾发生虫口较多时,能将叶片吃光,影响生长。幼虫自身负袋爬行传播,扩散距离不远。初孵幼虫吐丝下垂随风吹移,较爬行要远,扩散距离由风力大小而定;越冬期随苗木外运可迁移,造成大范围扩散。雌成虫产卵于蛹壳内聚集成堆,卯堆上由虫体黄绒毛覆盖。雌成虫产卵量以幼虫取食不同的树种而有差异。大蓑蛾幼虫多趋向于阳光较充分的枝条上活动危害。初孵幼虫天敌主要有瓢虫、蚂蚁、蜘蛛;接近老熟时寄蝇的寄生率很高,有几种鸟类能啄食大袋幼虫。

防治方法:可在幼虫盛发期喷施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只要喷雾均匀周到,防治效果很好;家庭盆栽苏铁也可人工摘蓑蛾。

《经济绿化植物核桃星尺蛾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绿化植物的养护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