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铁植物怎么养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水稻赤枯病(铁锈病)打什么药?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蔸,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如果田间水肥管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赤枯病的发生。那水稻赤枯病打什么药?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

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此病一旦发生,会造成稻苗出叶慢,分蘖迟缓或不分蘖,株型簇立,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功能受损,致使水稻后期早衰,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

病害一般多于水稻分蘖初期开始发生,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

水稻赤枯病发病症状

发病植株外部的典型症状是:受害植株矮小,分蘖少而小,上部叶片挺直与茎夹角较小。稻株进入分蘖期后,老叶上呈现褐色小点或短条斑,边缘不明显,并自叶尖沿叶缘向下出现焦枯。

到分蘖盛期在叶片上出现碎屑状褐点,以后斑点增多、扩大,叶片多由叶基部逐渐变黄褐色枯死,发病严重时,远望全田稻叶如火烧焦状。

拔起病株可见根部老化、赤褐色,软绵状无弹性,有的变黑,腐烂,白根极小。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规律

1、土壤缺钾型zw59.cOM

因土壤本身有效钾含量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对钾的需要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浅薄沙土田、漏水田和红、黄壤水田。常在水稻栽后十几天开始发病,初期稻株叶色略呈深绿,叶片狭长而软,基部叶片自叶尖沿叶缘两侧向下逐渐变黄色或黄褐色,根毛少且易脱落。

2、植株中毒型

因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还原性化学物质如二价铁、硫化氢等毒害稻根,降低其活力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深泥田、长期灌深水、通气不良和施用过量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这类田稻苗栽后难返青,或返青后稻苗直立,几乎无分蘖,叶尖先向下褪绿,叶片中脉周边黄化,并长出红褐色黑斑,甚至腐烂,有类似臭鸡蛋的气味。

3、低温诱发型

因长期低温阴雨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导致吸肥能力下降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水稻生长前期多阴雨天气或梅雨季节,大面积同时发病,但程度有轻有重。由于在低温条件下,植株上部嫩叶变成淡黄色,叶片上也出现很多褐色针尖状小点,下部老叶起初呈黄绿色或淡褐色,随后出现稻根软绵、弹性较差、白根少而细。此外,秧苗栽插过深、偏施氮肥、稻田长期积水等,都会加重水稻赤枯病的发生。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方法

赤枯病必须坚持综合防控,以预防为主,已发病田块应依据不同发生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1、精耕细作,改良土壤

通过加深耕作层,促进土壤熟化,避免连续的免耕、套种;改造低产田,对排水不良的烂泥田,要进行改土,整治排灌系统;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提高土壤通透性。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适时播栽,加强水浆管理,浅水活棵,促进早发;平衡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干湿交替,适时搁田,培育壮苗;秸秆还田的田块,应适当加大基肥量,基、蘖肥比调为6:4,氮素适当前移,以加速秸秆的腐烂,加强水层管理,以水调气,以水调肥。

3、加强分类指导,及早控制发病

对缺钾田块

应补施钾肥,适当追施速效氮肥;有机质过多的发酵田块,应立即排水露田;低温阴雨期间,应及时排水,干湿交替管理,防止长期深灌。

对已发病田块

①适当增施钾肥(用量为7.5kg/亩左右),防止偏施氮肥;

②适当露田,坚持浅湿干的水浆管理模式,脱水露田,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根系活力,促发新根,提高根系的吸钾能力。

4、药剂防治

①一般一亩稻田需要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克,或许80%敌敌畏150毫升,兑水50公斤,而且需要等稻田浅水时喷雾。才能使药效更好。

②首先排干稻田的水,隔一天后,再用装有敌百虫的小布口袋灌水,12小时后可杀死幼虫。

精选阅读

水稻赤枯病的症状表现


水稻赤枯病又称为铁锈病,这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出现这种病害容易对水稻造成减产。水稻赤枯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一、水稻赤枯病的症状表现

1、冷害型:多发生在烂泥田、深脚田、冷浸田、背荫田,因土温低或早栽遇寒潮侵袭所致。栽后迟迟不返青,不走根,根系老化,呈褐色、软绵,根少而细,活力受阻、生长慢,叶片直立,近尖端有不规则的褐斑,并沿边缘逐渐向基部扩散,脚叶变黄,株形矮小。

2、缺元素型:由于缺乏营养元素而引起,元素缺乏,导致秧苗生理代谢受阻。缺磷的田块,秧苗新根少,根系细弱,根褐黑色,秧苗呈刷帚状,叶片暗褐色;缺钾的田块,根系生长弱,叶短、暗绿色,老叶上有赤褐色斑点,叶片易折断,主叶脉发黄;缺锌的田块,秧苗心叶卷曲,不易抽出,苗期叶面出现失绿条纹,根短而少,叶片发白,叶片呈掌状排列。

3、中毒型: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脚田、土壤通透性差的冲槽田、烂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等。秧苗发黄不转青,根褐色逐渐变黄,软绵萎缩,老叶发黄,叶上有红褐色斑点,严重时全株下部叶片变红,成片或成团发生,秧苗呈现蔟立状。

二、水稻赤枯病如何防治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亩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

(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

(7)冷害型防治可以培育以旱育秧为主的壮秧,增强抗寒力;烂泥田、深脚田、冷浸田采用半旱式栽培,提高土温;开沟引开冷浸水;浅灌、排水晒田、增温通气,减轻毒害。

(8)中毒型防治可以采用半旱式栽培,改善土壤通气性,减少还原有毒物质,多施有机肥,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绿肥要早翻埋让其分解腐熟;排水晒田、增温通气;施用石灰中和毒物,增施磷、钾肥、灰肥增强抗逆力;浅水勤灌。

水稻赤枯病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玉米粗缩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防治?打什么药?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座坡,也被称为玉米癌症,它主要是由带病毒的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那么玉米粗缩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防治?打什么药?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一般可造成20%~30%的减产,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收。

预计今年玉米粗缩病将袭来,您提前做好防治准备了吗?

粗缩病玉米有哪些症状表现?

1、病株生长受到抑制,平均身高却只有几十厘米,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

2、病株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易从土中拔起。

3、病株光长叶子不拔节,叶片密集丛生,又短又尖。

4、叶片上原本清晰平滑的叶脉也会变得断断续续、杂乱无章。随着病情发展,植株的叶背、叶鞘上的叶脉还会出现明显的条状突起。

5、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者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

玉米粗缩病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带毒个体的多少,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播玉米,靠近地头、渠边、路旁杂草多的玉米发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湿而杂草多的玉米发病也重,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1、视情况不种春玉米

近几年,正处玉米粗缩病流行年份,若改革耕作制度,不种春玉米,改种其他农作物,切断毒源传播途径,可促使该病及早消退。

2、选用抗病品种

这是解决玉米粗缩病危害最经济且有效的途径,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

3、调整玉米播期

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5月上中旬播种的玉米,出苗后正赶上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再者玉米的3-5叶期易感病,因此发病率最高。

所以,调整播期可使苗期避开传毒高峰期,减轻发病程度。应因地制宜,实行春玉米适期早播、覆膜早播,夏玉米适期晚播的方法,重病区尽量减少种植面积。

4、清除杂草

田间、地头、沟边等处的禾本科杂草是灰飞虱传毒的中间寄主。在玉米出苗前,清理田边、路边及沟内杂草,减少中间寄主,可防止灰飞虱在玉米出苗后迁移到玉米上为害,从而压低毒源。

5、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发现感病植株及早拔除。同时及时浇水,防治干旱加重病毒病的发生。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抓4个关键时期,选择低毒高效农药,统防统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玉米播种期使用含有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或玉米拌种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以达到驱避灰飞虱的目的,同时对种子带毒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2)小麦灌浆初期,正值防治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的关键时期,此时,及时把握灰飞虱的发展动态,针对低龄若虫高峰期集中统一用药,采用吡虫啉(10克/亩)或扑虱灵(50克/亩)等具有内吸性的农药,对麦田及路边、沟内未清除的杂草喷雾处理,喷药时注意用足水量,喷匀喷透保证治虫效果。

(3)小麦成熟期由于灰飞虱有趋嫩绿性,5月底6月初,小麦成熟后,一代灰飞虱成虫由麦田大量向周边春玉米田迁飞,转移为害春玉米苗,此时的3-5片叶的玉米苗正值感病敏感期。因此必须把握好时机,在灰飞虱迁飞初期,在玉米田用药,每亩用扑虱灵(50克)或用吡虫啉(20-30克)与病毒A(50克)混合兑水喷雾,隔3-5天一次,连喷3-4次,对该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感病初期可选用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加入玉米专用液肥混合后喷施,可有效控制发病。抗病毒制剂的使用一定要突出个早字,过了玉米的5叶期,其控制和治疗效果就差了。

梨树锈病打什么药


梨树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比较大的疾病,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那么梨树锈病打什么药呢?

一、梨树锈病打什么药?

: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梨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锈病的发生。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加高科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2∶200240倍波尔多液;或70%大生M-45800倍液进行保护。如已经发病可喷20%粉锈宁600倍液,12.5%烯唑醇3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二、梨树锈病的发病条件

1、转主寄主:梨锈病病菌有转主寄生的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树木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若梨园周围方圆5千米范围内没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梨锈病则一般不能发生。

2、气候状况:春季梨树萌芽展叶时,如有降雨,温度适宜,冬孢子萌发,就会有大量的担孢子飞散传播,发病必重。此时的风力和风向都可影响担孢子与梨树的接触,对发病轻重有很大关系。如果3月上中旬的气温高,冬孢子成熟早,冬孢子成熟后,若雨水多,冬孢子萌发,而此时梨树尚未发芽,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没有侵染梨树幼嫩组织的机会,发病就轻。若梨树发芽前天气干燥,气温又较低,冬孢子未萌发,而在梨树展叶后气温高,雨水多,冬孢子大量萌发,则梨锈病发生就重。所以,2-3月份的气温高低,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雨水多少,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

3、越冬病菌基数:在有桧柏、龙柏等树木存在的情况下,如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树上的越冬病菌基数大,初侵染源充足,梨锈病发生就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

4、种和品种抗性:梨的不同种和品种对锈病的抵抗力差异较大,一般中国梨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梨树锈病要在生长时做好通风排水等工作,及时的防治,降低锈病的影响。

经济作物水稻常见病害有哪些?打什么药好?怎么防治?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属于直接经济作物。那水稻常见病害有哪些?打什么药好?怎么防治?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水稻在整个生育期中,会有多种病害发生,但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

一、稻瘟病

水稻从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按病害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瘟5种。

1.主要症状

(1)苗稻瘟:病苗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变灰黑色,上部淡红褐色,使整株幼苗卷曲枯死。

(2)叶稻瘟:在幼苗及成株叶片上均可发病。有四种不同形状的病斑:

A、急性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也有不规则的,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密生灰色霉层。

B、慢性型病斑:病斑褐色、纺锤形,外围黄色为中毒部,内部褐色为坏死部,中央灰色为崩坏部,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绿色霉层。

C、褐色型病斑:斑点褐色,很小,只局限于叶脉之间,常见于抗病品种上。

D、白点型病斑:斑点白色、近圆形,大小约跨2~4个叶脉。

(3)节稻瘟:主要发生在茎节上,拔节期易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小点,后扩展至全节或一部分节变为黑褐色,组织破坏,茎秆易折断。

(4)穗稻瘟:又称穗颈瘟,主要在穗颈及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厘米。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穗颈瘟常常会引起穗梗及枝梗折断。

(5)谷粒稻瘟:主要发生在谷粒上,褐色或黑褐色。

2.发生特点

病菌在稻草及病谷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易发病,后期偏施氮肥发病较为严重。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可用咪鲜胺浸种,每10毫升兑水20公斤(2000倍液)进行浸种。

(3)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等。

(4)药剂防治,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2.发病特点病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传播途径有风雨、气流和带病种子的引进、输出传播。该病属细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大面积蔓延。

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用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洗净后播种。(3)药剂防治,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叶枯宁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交替使用,喷雾防治1~2次,以后再视病情进行防治。

三、水稻白叶枯病

1.症状分叶枯型症状和凋萎型症状两种。叶枯型症状中,最常见的是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起初为暗绿色线状短斑,以后沿两边蔓延扩展,形成边缘有波状纹的长条状病斑;凋萎型症状,常在秧苗移栽后3~4周发生,先见幼苗一二片凋萎,随后发展到各叶,并向其它分蘖发展,最后整株甚至全丛凋萎,失去水分枯死。

2.防治方法白叶枯病药剂防治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克~80克/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药防治。

四、水稻恶苗病

1.症状本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颜色呈淡黄绿色,比健苗生长得高而细弱,叶片狭长,根部发育不良。

2.发病特点病菌在病稻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病菌从伤口浸入幼苗茎基部,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3.防治方法(1)选用不带病品种,避免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消毒,可用多菌灵、咪鲜胺等进行种子处理。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五、水稻纹枯病

1.症状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灰绿色,水渍状半透明,病斑从下至上发展。

2.发病特点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从气孔或皮孔直接侵入,水稻封行后,田间湿度大,过度密植,通风透光能力差易发病。

3.防治方法(1)消灭菌源。(2)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3)药剂防治,在封行至成熟前选用4%井岗霉素16亿蜡质芽孢杆菌48克/亩,兑水45公斤,也可以选用30%己唑醇悬浮剂20克/亩,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六、水稻稻曲病

1.症状危害个别谷粒,初在谷粒内形成菌丝体,逐渐增大,使内外颖张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病菌孢子座。

2.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合纹枯病防治,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

黄花菜叶枯病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


黄花菜又叫做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是一种既可以晒干后做菜食用,也可以作为食补的药材,具有安神、止血、消食、明目等作用。黄花菜主要栽种在我国山西、山东、安徽、浙江、湖南、两广等地,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叶枯病。那黄花菜叶枯病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

一、黄花菜叶枯病有哪些症状?

叶枯病从黄花幼苗便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苔,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能向四周蔓延。首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褐色小斑,后变成中央灰白色,周围褐色,有黄绿色晕圈的小斑点。病斑迅速纵向扩展,形成褐色条斑,仍有明显的晕圈。病斑相连,使叶片由黄变褐而枯死,枯死部分可见许多小黑点。同时新叶长出后不断被侵染使全株严重死叶,最后整株枯死,不抽花苔,即使零星抽苔的,也极端矮化,花蕾少而小。田间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发病加快,多雨高温及叶螨危害重的地块,该病的危害亦会加重。

二、黄花菜叶枯病怎么防治?

1.对种植田块翻地松土,施肥灌溉,喷洒新高脂膜,促使诱发新根,强化根系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土壤结构,保温防寒,确保黄花菜安全越冬。

2.选用高产抗病良种栽培,并在黄花菜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以有效减少田间锈病侵染源。

3.及时分株更新老龄株丛,深挖覆土30cm左右,去掉部分老根,促进秋苗分株并及时更新过大苗龄提高植株抗性。

4.加强管理适度浇灌,注意清沟排渍,提高根系活力,抽薹初期要喷施壮茎灵,能使黄花菜杆茎粗壮、花蕾健硕、植株茂盛,提高优质商品率。

5.合理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在晴天的上午10点以前通过新高脂膜配合农药使用效果最佳,既能屏蔽害虫嗅觉,抑制病菌复制,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又能控制农药挥发飘逸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6.生长季节在发病严重的区域,从6月下旬发病初期到10月间,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药,连喷几次可有效的予以防治。常用药剂有1:1:100倍的波尔多液、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胶悬剂600-800倍)、50%苯莱特1000-1500倍、65%代森锌500倍液等,可供选用或交替使用。

《水稻赤枯病(铁锈病)打什么药?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螺丝铁植物怎么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