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种植的植物。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适合安徽省的牧草品种及种植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对于我国的农民来说,世世代代开垦土地的目的就是除草种庄稼。但如今,随着草食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们对牧草和饲料作物有了新的认识。那么适合安徽省种植的牧草品种有哪些呢?种植技术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牧草的分类

我们现在讲的牧草,是指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培育而成的,能满足草食畜禽生长发育、生产一定营养需要的青绿饲料作物。牧草的品种很多,从生物学类型上,可分为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和叶菜类牧草,当然也还有可以作牧草利用的其他植物。根据牧草的生长年限,大体上可分一年生牧草、越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草。www.Zw59.cOM

(一)根据生物学类型分:

1、豆科牧草豆科牧草是双子叶植物,有荚果,小叶多数组成羽状或掌状复叶,其根部长有瘤状物,被称为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供植物利用和肥地。豆科牧草的茎、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在18-25%左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牲畜和鱼类的优良饲料,可替代部分精料,如紫花苜蓿、白三叶和紫云英等。

2、禾本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为单子叶植物,一般根系发达,植株较高,叶长且多,粗纤维含量较高,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5%-15%。如黑麦草、皖草二号、杂交苏丹草、皇竹草和象草等。

3、叶菜类牧草它包括菊科、苋科等,一般叶子较大且宽,主根较粗,植株枝繁叶茂。叶菜类牧草是一种青绿多汁的牧草,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各类畜禽都喜食。如菊苣、串叶松香草、籽粒苋和苦荬菜等。

(二)根据生长年限分:

1、一年生牧草播种当年就能生长、利用、开花、结籽。只能利用一年,即春季播种,冬季死亡。如皖草二号、杂交苏丹草、苦荬菜、籽粒苋等。

2、越年生牧草一般秋季播种(或移栽),越过冬季生长到第2年夏季开花结实后即死亡。这类牧草也叫二年生牧草,但实际利用时间不超过12个月。如冬牧70黑麦草、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等。

3、多年生牧草播种(或移栽)一次,可以连续利用多年,每年都可以开花结实。能连续利用3-4年后就需要重新翻地播种的,称为短寿命多年生牧草,如三叶草等;连续利用5-8年称为中寿命多年生牧草、如紫花苜蓿等;平均利用年限在8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称为长寿命多年生牧草,如菊苣等。

二、适合我省种植的牧草品种

1、紫花苜蓿简称紫苜蓿、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早、面积最大的牧草、被公认为是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在我国也是栽培历史最悠久,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优良牧草。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却较少种植,主要原因是过去所培育和引进的苜蓿品种耐寒、耐盐碱,但不耐高温,在我省因不能渡过夏天的高温而枯死。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了冬季不休眠的耐热苜蓿品种,从而改写了我省苜蓿种植的历史。适合我省种植的紫花苜蓿的休眠级淮河以北为5-6级,淮河以南为6-8级。

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紫花苜蓿在国外及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被制成干草,其产品有干苜蓿草、苜蓿颗粒、苜蓿草粉,苜蓿草块。这些草产品的粗蛋质含量在18%-24%左右,各种家畜都喜欢吃。在我省,由于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利用阳光晒制干草比较困难,利用能源对苜蓿进行烘干成本很大。在我省,一般提倡用鲜苜蓿直接饲喂各种家畜。

在水肥比较好的条件下,紫花苜蓿一般一年可以割3-5茬,一般亩产鲜苜蓿5000-6000公斤。

2、多花黑麦草又称越年生黑麦草,适合在我省各地种植。多花黑麦草营养物质丰富、茎叶干物质中含粗白质13.7%、品质优良、适口性好,适合饲喂各种家畜。黑麦草一般产品有青贮、干草,但在我省适宜鲜喂。

多花黑麦草生长期长、生长迅速,刈割时间早、再生能力强,在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一般一个生长期刈割2-3茬,亩产5000公斤左右,沿江及以南地区一个生长期刈割3-5茬,亩产5000-10000公斤。

3、菊苣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播种一次可利用10-25年。其特点一是适应性强,适合我省各地种植。二是利用周期长,在我省每年的4-11月都可刈割。三是病虫割较少,在我省种植以来,只在低洼易涝地区易发生烂根,但还未发生其它病虫害。四是用途广,不仅可作饲料还可加工成蔬菜等。菊苣干物质含粗蛋白质17-21%,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而且齐全,牛、羊、猪、兔、鸡、鹅都喜爱吃。菊苣最适合青饲。在我省每年可刈割4-6茬,年亩产鲜草8000-10000公斤。

4、皖草2号皖草2号是我省唯一经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牧草品种,它是高梁与苏丹草杂交而成。属一年生牧草,皖草2号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合全省各地种植。皖草2号应用范围广,干草粗蛋白质含量在15%左右,既可用来饲养牛、羊等家畜,也可用来饲养食草牲鱼类。在水肥合适的情况下,皖草2号一般年刈割4-6茬,每亩鲜草产量在10000公斤以上。

5、杂交苏丹草杂交苏丹草由高梁与苏丹草杂交而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耐旱、耐酸和抗碱性适合我省各地种植。杂交苏丹草干草中含粗蛋白质15.3%,草食家畜爱吃,同时也是食草性鱼类的优质饲料。杂交苏丹草在江淮地区一般年刈割6-7茬,亩产鲜草10000公斤,比苏丹草增产20%以上。

6、冬牧-70冬牧-70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合在我省各地种植。冬牧-70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高达18%,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胡萝卜素。冬牧-70适口性非常好、猪、牛、羊、兔、都爱吃。各牧-70在我省一般在生长期内可刈割3-4茬,亩产鲜草5000-7000公斤。

7、苦荬菜苦荬菜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较耐寒、极耐热,并对土壤选择不严,适合在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种植。苦荬菜营养丰富、风干茎叶中含粗蛋白质19.74%,特别适合饲喂猪、禽、兔。苦荬菜在生长期内可刈割3-5茬,亩产鲜草5000-10000公斤。

8、串叶松香草串叶松香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长期10-12年,适合在我省各地种植、特别适合沟、塘、堤、坝、坡地种植。串叶松香草莲座叶丛期干物质含粗蛋白质22%,且富含维生素。青割切碎后适合喂猪、牛、羊、兔等。在我省一般每年刈割3-4茬,每亩鲜草产量10000-15000公斤。

9、籽粒苋是一年生的粮食、饲料、菜兼用作物,适应性较广,我省各地均有种植。籽粒苋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4.4%,鲜草柔嫩多汗清香可口,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各种畜禽的优质饲料。籽粒苋在我省每年刈割2-4茬,每亩年产鲜草15000-30000公斤。

10、皇竹草皇竹草系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被称之为草中之皇帝。皇竹草以无性繁殖为主,在我省野外根茎不能过冬,在秋末要象窑苷蔗一样将其茎保存起来,第二年春天按节扦播繁殖。根据近几年在我省的试种,适于在沿淮及以南地区种植,对土壤没有多高的要求,沟、塘、堤、坝、坡地均可种植。据测定,其干物质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8.46%,主要适合青饲牛、羊、鹿等及做青贮饲料。皇竹草一般一年青割2-4茬,亩产量达15000公斤以上。

zw59.com推荐

安徽省“十三五”设施蔬菜发展规划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15-2020年)》总体精神和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安徽省十三五设施蔬菜发展规划》。

一、生产现状

我省是全国十大蔬菜主产省和全国五大棚菜主产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30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320万亩,小棚面积190万亩,温室面积10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1550万吨,产值350亿元。设施蔬菜占全省瓜菜播种面积32.5%,占蔬菜总产量43%,占蔬菜总产值62%。我省设施蔬菜主要按结构类型安排茬口和蔬菜种类,多实行春提前和秋延后两茬栽培。主要蔬菜种类包括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白菜类、葱蒜类、叶菜类、食用菌类等10余大类的60多种。其中生产茄果类占45%,叶菜类占27%,瓜类占10%,根菜类占10%,葱蒜类占5%,甘蓝类占2%,食用菌类占1%。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内销总量810万吨,外调总量740万吨,分别占52.5%和47.5%。主要调出地为长三角地区。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也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由于我省农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扶持措施和激励机制没有完全到位等原因,与全国和相邻设施蔬菜大省相比,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统筹规划与科学引导不足。各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重视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设施类型、栽培制度、作物种类、栽培技术结构趋同,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设施设计建造不规范。设施蔬菜生产园区设计与建造缺乏标准,同一地区设施类型和结构五花八门。一些地区盲目照抄照搬外省设施结构类型,未能按照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进行科学设计。

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园区规划设计不科学,田间布局不合理,水电路不配套,装备水平不高,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盲目引进外来品种、外来技术、外来人员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生产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补贴,忽视技术推广服务等软件投入。专用品种不足,集约化育苗的供苗率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推广到位率不高。

二、产业优势和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人们对蔬菜商品质量和供应均衡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蔬菜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设施蔬菜的需求量也会相应提高,除了冬季设施蔬菜防寒生产以外,炎夏多雨季节遮阳和避雨设施蔬菜生产将会进一步增加,以提高逆境条件下的蔬菜产量。

我省发展设施蔬菜的优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全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适于多种蔬菜种植。特别是在冬季设施栽培季节,气温、日照时数均比北方地区高和长。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我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江近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合肥市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周边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密布,交通便利,城乡人口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设施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农村劳动力可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求,且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同时,我省劳动力成本不高,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保持相当长的竞争优势。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增长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以提高设施蔬菜整体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为内容,强化蔬菜科技驱动,推广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着力发展生态菜园,推进安全投入品科学使用,促进现有设施升级换代、品种结构优化、品质提升、产品安全、效益增加、竞争力增强、市场供应稳定。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条件相适宜,避免盲目超前发展。二是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选择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强的区域,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形成区域产业优势。三是依靠科技支撑原则。广泛应用设施蔬菜生产新装备、新材料、新品种、新肥药、新种苗和新模式,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设施蔬菜的科技含量及单产水平。四是注重粮菜统筹原则。大力推广粮菜轮作接茬生态栽培,科学合理利用土壤肥力、栽培季节、栽培模式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功效,发展稳粮增效的蔬菜生产。

(三)发展目标。按照农业部《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安徽省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打造设施蔬菜产业,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适度扩大设施规模。重点在皖北、江淮、沿江、皖南及城市中远郊等主产区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到2020年,全省新增塑料大棚、日光温室150万亩,提升改造530万亩,总面积达680万亩,产量2150万吨,占全省瓜菜播种面积的40%以上。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高设施蔬菜商品档次,规模化基地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出口蔬菜达到出口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太阳能利用率提高1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2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到2020年,力争全省设施蔬菜总产值突破480亿元,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占重点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设施蔬菜劳动生产率提高50%以上。

四、区域布局

(一)皖北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谯城区、埇桥区、颍州区、颍泉区、相山区、阜南、砀山、萧县、濉溪、蒙城、涡阳、临泉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255万亩增加到330万亩,净增75万亩。该区要突出棚型改造升级,避免盲目照搬,发展宽体标准化钢架大棚,推广结构标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节能日光温室,开发和引进新棚型、新材料,逐步淘汰保温性能差的竹木结构中小棚。要充分利用冬、春季光照条件较好的优势,加强冬季蓄热增温和保温防寒,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主栽种类:日光温室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叶菜类等喜温果菜,推广间作套种,充分利用空间。塑料大中棚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根菜类、葱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喜温果菜及金针菜、草莓等蔬菜。连栋温室以瓜菜商品化育苗为主。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实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目标市场以当地及华北、华中、长三角地区冬春淡季市场为主。

(二)江淮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包河区、庐阳区、淮上区、潘集区、田家庵区、裕安区、南谯区、肥东、庐江、凤台、寿县、怀远、长丰、舒城、来安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180万亩增加到225万亩,净增45万亩。本区域以塑料大中棚生产为主,发展设施蔬菜具备市场运距短、供应及时、产品新鲜、经济效益好、可利用冬闲农村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该区要围绕省会城市和当地市场周年均衡供应,重点打造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都市型蔬菜瓜果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钢架大棚,适度建造连栋大棚和温室,强化基地沟、渠、路、水、电、泵站等基础建设,提高蔬菜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设施环境调控能力,实现多样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综合应用率应达到90%以上,主打产品要逐步实现包装、分级,满足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需求。主栽种类:冬春季宜采用大棚内加小拱棚、地膜覆盖等多层覆盖方式保温栽培,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及马铃薯、草莓、黄秋葵等喜温果菜,夏季采用遮阳降温、防虫网隔离、棚膜避雨栽培,以白菜类、绿叶菜类、食用菌栽培为主,着力解决伏缺期市场供应问题。新建连栋大棚或温室重点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

(三)沿江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雨山区、鸠江区、宜秀区、贵池区、义安区、和县、无为、怀宁、繁昌、东至、宿松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85万亩增加到110万亩,净增25万亩。该区要适应气温高、阴雨天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以推广跨度在8米左右的标准化钢架大棚为主,以园艺机械引进推广为重点,实现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当前要在规范设计、制造和施工,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工程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适度推广由和县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复式日光温棚。该区要面向长三角市场,以生态绿色为抓手,创建绿色蔬菜生态示范区,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优质绿色蔬菜产业带模式,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主栽种类:利用标准化钢架大棚,采取多层覆盖方式,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等喜温果菜。同时,加快区域蔬菜品牌建设,加速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扩大传统的优质辣椒、番茄等秋延栽培和早春茬大棚甜瓜等生产规模。

(四)皖南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屯溪区、徽州区、宣州区、宁国、石台、青阳、绩溪、郎溪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15万亩增加到20万亩,净增5万亩。以黄山、九华山旅游市场供应为主。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美丽田园、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类农事节庆活动,发展富有特色的蔬菜生态观光采摘园区,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蔬菜瓜果基地。该区设施类型以塑料大中棚和遮阳棚、防虫网并举,城郊适度发展连栋大棚或温室。同步加大专用型、抗病型蔬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推广EVA膜、紫光膜、转光膜等新型覆盖材料。主栽种类:冬春季主栽种类为茄果类、瓜类、甘蓝类、豆类等喜温瓜菜,夏季利用遮阳棚、防虫网覆盖种植白菜类、绿叶菜类等喜凉蔬菜,连栋大棚或温室以集约化育苗为主。同时,可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扩大香菇、木耳、双孢蘑菇、金针菇、秀珍菇等传统食用菌生产。

五、重点任务

(一)调整优化蔬菜产业结构。一是调整区域布局结构。明确皖北、江淮、沿江、江南不同区域设施蔬菜产业优势和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蔬菜产业集群,建立一批万亩以上连片蔬菜优势产区。加强园区内沟、渠、路、水、电、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生产运输到田头。二是调整生产设施结构。普及标准化钢架大棚,因地制宜地推广节能日光温室,加快生产装备更新换代,限制低水平设施发展,提高蔬菜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设施环境调控能力。三是调整种类和品种结构。根据各地区域气候、生产资源、生产方式、种植传统等特点,加大新品种选育、引进、筛选工作力度。十三五期间,每年推广30个以上抗逆性强的优质瓜菜新品种,全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左右。

(二)示范推广绿色生态安全技术。一是推广轮作换茬、高温闷棚等生态栽培技术,改良酸化土壤,防治菜园次生盐渍化。治理设施农地膜污染。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色板、性诱剂、防虫网、生物农药,推进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综合防治。优化集成农药的种类,注重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三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施肥、喷灌施肥技术,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推广智慧农业。在合肥等大中城市示范建立全制动温室等大型植物工厂,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蔬菜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促进设施蔬菜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十三五期间,每年全省示范推广优质高效生产模式20项以上。

(三)开展绿色生态循环推进行动。积极发展设施蔬菜高效生态综合种养,大力发展以作物秸秆为基质的食用菌生产,扩大沼液、沼渣的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猪沼菜、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换茬优质高效种植、日光温室秸秆反应堆技术等生态循环模式,实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绿色生态循环示范基地10个以上。

(四)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集成项目、资金、技术力量,继续在我省蔬菜优势产区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设施蔬菜标准园。强化标准园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集中展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十三五期间,全省每年创建30个左右国标园、50个省标园。所有标准园产能和效益水平高于全省20%以上。

(五)发展集约化绿色种苗产业。制定育苗技术规程、精量播种、护苗运输等相关配套技术,建设育苗基质、育苗专用穴盘生产线,解决冬春西瓜、甜瓜、番茄、辣椒、黄瓜等育苗和嫁接等关键技术,提高绿色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每年建立10个左右育苗能力达5001000万株的蔬菜集约化种苗场,每个育苗场规模不低于4000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全省年集约化育苗超过10亿株,商品化供苗率占20%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六)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修订、完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标准化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以设施蔬菜标准园和规模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安全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专用原料基地、特色创汇蔬菜出口基地。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要节点检验检测力度,鼓励生产企业开展自律性农残检测。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试点示范,包括建立生产者编码、产地编码、产品编码,规范包装标识,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十三五期间,设施蔬菜标准园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全部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七)做优做强绿色生态蔬菜品牌。一是加快发展蔬菜三品一标。突出标准化生产、突出全程质量监控、突出生态环保,在设施蔬菜标准园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有机蔬菜农场,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特定产品内涵的地理标志产品。二是着力创建蔬菜加工品牌。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安徽名牌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培育电商、直销店和蔬菜批发市场品牌。扩大设施蔬菜品牌产品网上营销规模,切实保障城乡蔬菜市场供应。十三五期间,每年全省蔬菜三品一标认证40个以上,新增蔬菜品牌10个以上。

(八)蔬菜产销信息预警推进行动。以谯城区、阜南县、怀远县、埇桥区、蒙城县、来安县、和县、颍州区、裕安区、岳西县、无为县等现有11个部级蔬菜预警监测县区为重点,聘请乡镇技术员和种菜大户等专职人员,做好当地蔬菜产销、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快速传递不同时段、不同品种、不同区域产销预警信息,为菜农民理性安排生产,为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区农业部门要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制定本地区具体发展规划,坚持以升级换代提升质量为主,避免盲目发展。要积极探索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统筹协调和服务。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统筹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推动设施蔬菜技术措施和推进行动的落实。

(二)培育经营主体。按照生态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理念,加快培育蔬菜产销经营主体,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围绕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的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紧密联系的蔬菜产业化联合体,推进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实现设施蔬菜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贮运、市场消费全程绿色生态化。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菜农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农业项目资金支持设施蔬菜发展。按照省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实施主体聚焦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地点聚焦核心示范基地,实施内容聚焦建设重点的要求,今后省级菜篮子资金将全部用于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同时积极利用国家财政农业高产创建资金,建设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

(四)建立产业扶持体系。根据蔬菜产品公益性特征和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建议各级财政强化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贴息和农村小额信贷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建立设施蔬菜风险基金。积极探索产业信贷保障,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企业和菜农融资困难的问题。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推动完善政策性保险,积极争取政府补贴部分保费,鼓励菜农参保。

(五)加强科技攻关。充分利用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全省菜篮子工作体系的技术专家平台,针对阻碍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套覆盖我省主要设施蔬菜种植种类、涵盖主要栽培模式的绿色增长技术体系。加强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应用节肥节水节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施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

(六)建立考核机制。各级蔬菜主管部门要制定落实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分解落实,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培育典型,抓点示范,确保工作扎实推进。省农委每年年初将设施蔬菜新增指标任务下达到各市,年底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建立督促、考核和年终综合评估工作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设施蔬菜主产区项目资金及相关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

适合冬季种植的牧草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一般在春、夏、秋季种植,冬季寒冷,很多不耐寒的牧草难以存活,但是可以种植耐寒能力强的品种。那么,适合冬季种植的牧草有哪些?

适合冬季种植的牧草有紫花苜蓿、俄罗斯饲料菜、梯牧草、黑麦草、苏丹草、高丹草、狼尾草、白车轴草等。

1、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抗寒性较强,能耐冬季低于零下30℃的严寒,在有雪覆盖的情况下,气温达零下40℃也能安全越冬。但在冬季少雪的高寒地区,因气候变化剧烈,经常在春季遭受冻害,因此,必须选用抗寒品种,或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才能越冬。

2、俄罗斯饲料菜

俄罗斯饲料菜是紫草科聚合草属植物。它既耐寒又抗高温,在零下40摄氏度的寒区可露地越冬,在40摄氏度的高温地区不误生长。5℃以上可发芽生长,20~30℃生长最快,低于0℃则停止生长,温度在20℃以上、土壤持水量70%~80%时生长最快。

3、梯牧草

梯牧草是禾本科梯牧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抗寒性较强,能在寒冷潮湿的地区安全越冬,幼苗和成株均可耐受零下4至零下3℃的霜冻,在气温35℃以上连续高温干燥时越夏困难。

安徽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安徽适合种植玄参、防风、丹参、天花粉、牡丹、白芍、半夏、牛步连、白蔹等药材。安徽省的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全年适合栽种的药材品种非常多。

安徽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1、决明子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

2、白茅根

白茅根市场货源小批量走动畅快,行情近来变化不大,现两广货统条价格在10元左右,切段的12元,北方货主要是切段的为主,价在14元上下,供求稳定。

3、白术

白术是一种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品种,该品种耐寒性强,适宜性广,管理简单,市场需求量大。从近年来白术的市场销路来看,白术种根及商品根不会出现严重滞销,或产品无人收购的情况,只不过是体现在价格的高低方面。从市场来看种植前景还很大的。

牧草的种植技术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牧草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高低,需加以重视。

牧草的基本含义

牧草指作为家畜饲料而栽培的植物。广义的牧草包括青饲料和作物。作为牧草的条件最好是具备生长旺盛草质柔嫩、单位面积产量高、再生力强、一年内能收割多次、对家畜适口性好、营养上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长骨骼所必需的适量的磷钙及丰富的维生素类等。从这一点来看以豆科植物为好。收割后可作为鲜草(soilinggrass)、干草(hey)、青贮饲料(ensi-lage)使用或不收割直接放牧。禾本科牧草有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grass)、六月禾(kentuckybluegrass)、细麦(拟)、羊茅、棕叶、狗尾草等。豆科牧草有紫苜蓿、三叶草、三叶豆,巢菜(救荒野豌豆)、鸡眼草等。因为全年都是处于固定的饲料作物的环境,所以在病虫害防治上是比较困难的。

牧草的种植技术

一、对牧区的选择

首先牧草的种植地区面积要广阔些,在对牧区的选择上就要选择宽阔平坦的地区,土壤要比较肥沃、深厚而且排水性较好的土质,能够支持牧草茂密生长和多季生长的营养需要。在选定牧区的位置后要对牧区的土地进行一次翻修,可以使土质更加疏松,也可以将土壤中的营养分布更加均衡。

二、对牧草的选择

牧草的种类非常的众多,选择最主要的条件是要草质要好、产量高、可以多季收割、生命力强、对牲畜营养价值高并提高牲畜的肉质等。大部分是以种植豆科类的作物为主,还有很多作物可以选择比如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皇竹草牧草、甜象草牧草、紫花苜蓿等众多品种。但是广大牧农朋友也要根据自身农场所在的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进行选择牧草。

三、牧草的养护

广大牧农们在选择了牧区和牧草后,要根据牧区的大小选择牧草的量数。将牧草种在土壤里以后要进行养护。因为牧草的生长需要多季供给牲畜,所以要在平时对牧草的养护时要增加对牧草的施肥,提高牧草的生长速度。另外在夏季天气比较炎热,水分蒸发旺盛要增加对牧草的浇水。另外还要对牧草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最后,当牧草成熟时要及时放牧或者收割,以便牧草新一季的生长,也可以保证牧草的鲜嫩和营养充足。

牧草种植技术


牧草主要是用于饲养禽畜,生长能力非常强,一年可以多次收割,牧草的营养丰富,是畜禽饲料的重要来源。那么牧草种植技术有什么呢?

一、种子选择

牧草种子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选择适宜本地区畜禽养殖的主要品种,以保障畜禽养殖的基本需求。要考虑所选种子是否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肥水条件,若差异过大,会引起牧草生长不良,产量下降,甚至导致种植失败。要严把种子个体关,确保所选择的牧草种子籽粒饱满,具有较高的纯净度,同时,牧草种子自身的状态符合相应的栽培需求,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进行播种前,应对休眠率高、纯净度差的种子,采取机械性处理、温水浸种处理、化学试剂处理、晒种处理以及热温处理等方法破除种子休眠期,清除种子的杂质,同时结合种子包衣技术,达到提高出苗率的目的。

二、播种时间和技巧

播种时间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牧草品种特性以及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选择。温度是第一要素,只要土壤温度上升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时,土壤墒情好,即可进行播种。栽种多年生牧草品种时,还应考虑到寒冷地区牧草越冬问题。播种深度主要是覆土厚度,具体厚度应根据牧草种类和萌发能力而定,不宜过深,避免种子子叶不能出土而闷死。通常小粒品种覆土1~2厘米厚,中粒品种不宜超过4厘米厚。另外,播种深度也要考虑到土质,轻质土壤稍深,黏性土壤稍浅些。播种量的多少应以适量播种,合理密植为原则,播种量的多少与种子特异性、播种方式、播种时期等因素有关。通常粒大种子的播种量要多于粒小种子;用于收草的草地播量要多于收种草地;采取撒播方式播种的用种量多于条播,而条播多于穴播。种子质量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不良情况下,都应加大播种量。

三、田间管理

1.破除土壤板结。土表板结层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牧草播种后遇大雨,然后连续晴天造成土表水分大量蒸发形成板结层;二是播种地段地势低洼,连续晴天造成土表水分蒸发后形成板结层;三是播种时土壤呈湿润状态,播后破坏土表湿度平衡,土表水分蒸发后形成板结层;四是播种后进行灌溉,然后连续晴天造成土表水分大量蒸发形成板结层。几种情况基本都是因为土表水分蒸发且得不到及时补充形成板结层,破除板结层可以选择短齿耙类工具进行轻度耙地,再配合小水清灌,破除板结,帮助牧草幼苗出土成活。

2.防除杂草。播种前整地要精细到位,用拖拉机带短齿耙或中耕耙或人工用锄进行中耕,彻底清除地里杂草、杂物和前一年病虫害残株,减少病源并切断传播途径,中耕除草最好在出苗至封垄期间进行。

3.田间灌溉。牧草的灌溉用水和普通农田灌溉用水一样要符合国家灌溉水标准,必须选用清洁可用的水源进行喷灌。灌溉频率按照土壤含水量而定,含水量高于80%时,不仅不需要灌溉,还需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烂根;含水量低于50%時,需要及时灌溉。

4.病虫害的防治。牧草病虫害防治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虫卵越冬情况调查和牧草病株检疫,选育合适的牧草品种是牧草抗病、抗虫害的第一选择,再通过对土壤消毒,合理轮作,一旦出现大规模病虫害时,必须迅速处理,全部采用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物理防控和生态治理等低毒、低残留绿色防控手段进行控制。

牧草一般是大面积的种植,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品种,如果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牧草生长往往会比较稀疏,也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适合安徽省的牧草品种及种植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适合种植的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