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栽培与养护】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柱花草栽培与利用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柱花草别名笔花豆、巴西苜蓿。在我国海南有大面积种植,成为我国热带优良豆科牧草之一。那么我们来了解我国柱花草栽培与利用技术。

一、栽培技术

地块的处理以上几类地块中,灌木丛可采用人工挖或推犁挖,务求彻底挖净;对低洼杂草、白茅等,可用草甘磷除草剂喷射到杂草的青绿叶子上(每667m2用草甘磷0.25~0.3kg,兑水30~40kg,加尿素0.02kg,洗衣粉0.01~0.015kg充分混匀后喷射),要注意药液不要喷施到果树上;对芒箕可在入冬或春季用火烧后,进行翻土、撒石灰、曝晒、风化等处理。

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定苗后分次、少量进行追肥。花期及果期追施钾肥,开花期追施复合肥。坡地宜开马蹄形沟、平地宜开环形沟施肥。雨水过多时,叶片容易变黄,过涝可引起脱叶脱蕾;而天气干旱会影响植株生长发育,果实瘦小。因此,水分管理应做到旱浇雨排,保持土壤湿润。

病害防治,柱花草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该病发病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以及910月,主要侵害叶片、叶柄、花序和茎秆等部位,呈椭圆形、棱形、多角形或圆形的褐斑点。

采收,除了要用新鲜牧草饲喂牧畜而需要采取随割随用的情况外,原则上应掌握柱花草草层高度达0.8~0.9m时即全面割草1次,如管理得当、长势良好的田块,当年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和10~11月割草2次,宿根牧草可1年割3次,分别以5月、7 ̄8月以及10 ̄11月较为适宜。如天旱、肥水条件差的则不宜多割。要兼顾质量和产量,才能获得好效益。此外采收柱花草时应注意镰刀要锋利,防止拨脱草头;采收时应留柱花草(头)0.2m以上,不可割得过低;还有就是应在盛花期以前收割,不可过老。

二、利用

青刈:当柱花草生长70~90天、株高达60~80厘米时,即可进行第1次刈割,留茬高应占总高度的50%以上。如留茬过低,生长点被刈掉,则影响再生力,甚至整株枯死。因此,刈割时适宜的留茬高度是柱花草能否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

干草粉:将刈下的柱花草曝晒2~3天后,可获得优质干草。粉碎后加工成草粉,用以作配合饲料,饲喂牛、猪、兔、禽,也可作池塘养鱼的饵料。柱花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的人工草地也可用于放牧,每隔40天左右轮牧1次,效果很好。尤其在缺少禾本科草的季节,它能提供部分豆科牧草,对牲畜安全越冬很有利。

放牧:柱花草草地不能重牧,在中度放牧下可以持久。8月和10~11月开花期前可以割草2次,留茬高度应在15~20厘米以上,否则不能保持其持久性。

本文引自:《优质牧草栽培及加工技术》

小编推荐

矮柱花草


植物名称矮柱花草

科属 豆科
异名 汤斯维尔苜蓿
学名Stylosanthes humilis H.B.K.

地理分布矮柱花草于1965年引入我国,在广西和广东试种,生长良好,近年逐渐扩大繁殖,我国现已扩大到北纬26的范围,表现较好;矮柱花草原产于南美巴西、委内瑞拉、巴拿马和加勒比海岸等地。全世界约分布于北纬23至南纬14,海拔范围自海平面到海拔1500米。现在热带地区广泛被利用来改良天然草地。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平卧或斜升。草层高45~60厘米。根深,粗壮,侧根发达,多根瘤。茎细长,达105~150厘米。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6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托叶和叶柄上被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蝶形,黄色。荚果稍呈镰形,黑色或灰色,上有凸起网纹,先端具弯喙,内含1粒种子;种子棕黄色,长2.5毫米,宽1.5毫米,先端尖。

染色体2n=20。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矮柱花草喜温暖,生长要求的昼/夜气温为27℃/15℃ 22℃/18℃,适宜生长的昼温为27~33℃,怕霜害。适宜的降雨量范围为635~1778毫米。

矮柱花草耐酸性和瘠薄的土壤,在pH6.5~4.5强酸性土壤上仍能良好生长。它从土壤中吸取钙和磷的能力很强,适应土壤范围广,在粘重的砖红壤土、水稻土,新垦地等都可生长。抗旱力强,耐长期干旱,并有一定耐湿能力,可耐短时间水渍。但遇地下水位过高,长期渍水,则生长不良,叶片发黄脱落。

矮柱花草分枝性强,茎叶稠,易覆盖地表,一般在生长后期,形成厚密覆盖,对杂草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但在幼苗期,如果杂草稠密,则受到抑制。

矮柱花草种子带荚壳,种皮坚硬,硬实粒多,发芽困难。硬实率为17~99%,发芽率仅2~35%,保存1~3年的种子,发芽率也仅1~3%。种子出土极缓慢,进行机械处理摩伤种皮,发芽率可提高到11~70%。

矮柱花草结实力强,极易落粒。大量的硬实种子能渡过不良的外界环境,逐年繁殖更新。在桂林以南,常在早春开始出土,幼苗生长缓慢,到5月中旬高15厘米左右,6~7月高45厘米,覆盖地面。10月上旬开花,花荚期长,12月初种子成熟,生育期250天左右。

饲用价值
矮柱花草适口性良好,可评为上等质量牧草。鲜草为牛、羊等喜食。在矮柱花草生长前期,家畜多采食混合人工草地中的禾本科草,后期很喜欢采食矮柱花草。开花期至结荚期,亦保持良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营养价值。青干草和脱粒后的茎秆,也为家畜乐食,都是很好的过冬草料。平均亩产干草500~1050公斤,其茎叶比例,茎为61.30%,叶38.62%。矮柱花草富含营养成分,所含粗蛋白质与红三叶草的含量接近。营养期长,在不同的物候时期都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对家畜的发育,肥育和过冬保膘都起很好的作用。

矮柱花草引进我国南方,近年较大面积试种,为南亚热带有前途的豆科牧草。它可用于青刈和调制优良干草,当年可刈割1~2次,亩产鲜草1500~3000公斤。留茬高度约25厘米时,利于再生和自然繁殖,在草地中能多年保持。因其适口性好,耐践踏,易自然落种繁殖,所以是建立人工草场优良牧草之一。并可以作绿肥,也可作为水土保持植物。种子一般平均亩产15~25公斤,高达50公斤以上,公斤粒数为27.2万粒,可大面积推广利用。

其他用途 

栽培技术要点
矮柱花草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可选择退化的草地,不宜农作的荒地或休耕地,作为栽培的土地。要提早翻晒,使土壤充分风化,然后精耙细碎,以便播种。

矮柱花草硬实种子多,播种后一般要15~30天出土,为使其发芽率提高,多用机械方法摩擦种皮。可选用打米机反复打几次,或在粗糙的地板上摩擦,拌砂舂等方法。

矮柱花草前期生长缓慢,宜早播争取提前出土,有利于幼苗发育,增强对杂草的竞争能力。在南宁于2月初播种,天气转暖和降雨时就可出土。通常1~5月份都可以播种。采种地和刈草地宜条播,便于中耕管理,行距40~50厘米。种子带荚,千粒重3.66克。

矮柱花草也可以育苗移栽,也易成活。在2月底育苗,到5~6月幼苗高18~20厘米进行移栽,株行距约4050厘米或6060厘米。应在阴雨天进行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自然落地的种子长出的小苗,也可以用来移栽扩大繁殖。

矮柱花草根系发达。整地时每亩撒施磷肥25~30公斤,以及钾肥如煤灰,草皮灰等50~500公斤作底肥。施用的钙肥、堆肥与磷肥宜混合堆沤腐熟,效果更好。在苗期和刈割之后,可追施一次氮肥。

矮柱花草前期生长缓慢,采种地或刈草地都应及时除草。到6~7月矮柱花草生长盛期,杂草受到抑制。当前期杂草生长过盛时,可用重牧控制禾本科草的生长。

鸭茅草栽培及利用技术


鸭茅草又名鸡脚草、果园草,中国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新疆各省均有分布。现在看下鸭茅草栽培及利用技术。

鸭茅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10~28℃,30℃以上发芽率低,生长缓慢。耐热抗旱能力仅次于苇状羊茅。鸭茅建植后具有良好的耐寒能力,适宜在降雨量500毫米以上的温带地区种植。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在潮湿、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或有灌溉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比较耐酸,不耐盐渍化,最适宜土壤PH值为6.0~7.0。耐荫性较强,在遮阴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尤其适合在果园中种植。鸭茅是一种长寿牧草,一般可利用6~8年,多者可达15年。

一、栽培技术

1、前期准备鸭茅草种子十分细小,苗期生活力弱,与杂草竞争力差,播种前后必须精细整地,以消灭杂草。

2、播种鸭茅草可在秋季或春季播种,秋播不迟于9月中旬,春播在3月下旬,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秋播为宜,北方要早秋播,迟则影响产量。播种量每667平方米0.75~1千克。密行条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2。3厘米。亦可撒播或点播。还可与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等豆科和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

3、施肥和田间管理鸭茅草在贫瘠的土壤上能生长,但对肥料较为敏感,在生长季节及刈取后追施速效氮肥,可明显提高产草量。如要获得高产,还应施足基肥。在未繁茂成片时要注意中耕除草。

4、刈割利用:鸭茅生长发育缓慢,草料产量以播后2~3年产量最高,播后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越冬以后生长较快。年可刈割3~4次,每公顷产鲜草37.5吨上下,高者可达67.5吨。春播当年通常只能刈割一次,每公顷产鲜草15吨左右。鸭茅收割时,留茬高低首先影响产草量,其次影响再生草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刈割时留茬高度应稍高一些,一般10~12公分。鸭茅草地割草或放牧高度如低于6公分,植株再生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

5、收种在贵州地区一般7月上旬种子成熟。在此期间,可收种。每亩可收种子15公斤左右。

二、利用技术

鸭茅草为多年生牧草,春播当年产量一般为2000千克,翌年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产量可达3000千克。青刈以孕穗期为宜,此时的产量和质量均佳,延迟刈取会影响青草的质量及下茬的产草量。刈取时留茬5。6厘米,以利于再生。鸭茅草适宜青饲、调制干草或青贮,也是一种改良草场作放牧用的优良牧草。

沙打旺的栽培技术及利用


播前准备
沙打旺又名直立黄芪、斜茎黄芪、麻豆秧、薄地犟、苦草、地丁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人工种草和改良天然草地的首选草种之一,对恢复植被、维护生态平衡、改变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促进农牧业生产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起源及分布

沙打旺为亚洲大陆种,原产于我国黄河故道地区,即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北部等地,是我国特有的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兼用型植物。我国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地均有野生种,常生于山坡、沟边和草原上,在海拔3000米的山地也有分布。我国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地栽培较多,并已成为陕北风沙区、黄土沟壑区飞播种草、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草种,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前苏联、日本、朝鲜、蒙古等国也有野生种分布。

2.生物学特性

沙打旺属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沙打旺适应性较强,具有耐寒、耐瘠、耐盐、抗旱、抗风沙的能力。在我国北方能安全越冬,在一般杂草和牧草不能生长的瘠薄地上,仍能生长。沙打旺因固沙固土能力强,在风沙地区,特别在黄河故道上种植,播种当年即可成苗,生长迅速,并超过杂草,还能固定流沙。沙打旺为旱生、半旱生植物,喜温暖气候,适于在年均温8-15℃、年降水量300-500毫米的地区种植,在气温20℃-25℃时生长最快。生长速度与降水有密切关系,降水多时,生长速度快,但怕水淹,在排水不良或积水的地方,易烂根死亡。沙打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在沙壤土上生长,以pH值为6-8最适宜。沙打旺寿命中等,可连续利用4-5年,生长高峰为第3年,第4年则开始衰退。

田间管理
沙打旺种子比紫花苜蓿种子还小,播前必须深耕细耙,并施农家肥或磷肥作基肥。沙打旺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播和秋播为主。在春旱严重的地区,以早春顶凌播种为好。在春季风大、土壤墒情不好的地区,可以夏季透雨后抢种,或秋季播种,也可以在初冬地面开始结冰时进行寄粒播种。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或点播。此外,沙打旺播种前还应进行种子清选和处理,清选出杂草种子和杂质,以提高种子的纯度。对种子进行无菌拌种、包衣处理,有条件时进行根瘤菌接种,播种效果会更好。沙打旺除单播外,还可与苜蓿、胡枝子、无芒雀麦、苇状羊茅、冰草等其他草种混播。沙打旺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飞播草种,常用于飞播种草,改良荒山草坡。沙打旺幼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注意及时清除杂草。补播改良草地时,播前要清除部分原有植被,削减原有植被的竞争能力。

沙打旺很耐瘠薄,耐旱而不耐涝。当土壤水分过多时,要及时排水。在干旱地区或在干旱季节,有灌溉条件时,早春或刈割后施肥浇水,能显著增加产草量。种子田生长后期要控制水肥,以免徒长影响结实。

沙打旺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中耕除草。生长期间若发生根腐病、白粉病、叶斑病及蚜虫危害时,要及时防治。所以,菟丝子的寄生对沙打旺常常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要及时拔除病秧或用鲁保1号菌剂喷杀。

沙打旺是豆科植物,一般不必施氮肥,但豆科作物需磷较多,在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磷肥除作基肥外,还可根据情况在秋末或春季返青时追施。

适时收获
沙打旺生长迅速,产量高,营养丰富。它的显著特点是抗逆、高产、优质。沙打旺用途较广,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治理风沙、保持水土、改良草场、土壤的主要植物。

(1)饲用价值

沙打旺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见表1),适口性好,是家畜的优质饲草。无论干、鲜草各种家畜均喜食,骆驼最喜食,其他家畜最初不喜食,经过一段时间,习惯后则喜食。

沙打旺既可青饲、青贮,又可晒制干草或草粉。沙打旺的营养成分和适口性虽不及紫花苜蓿,但它具有紫花苜蓿不可比的耐瘠、耐旱、抗寒、抗风沙等特点,在一些紫花苜蓿不能正常生长、产草量很低的地方,沙打旺一般都可生长繁茂。沙打旺植株高大,粗壮,产草量高于一般牧草。在山西右玉县播种当年产鲜草15000千克/公顷左右,第三、四年产青草75000千克/公顷以上,是干旱地区很有前途的一种牧草。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打旺常作为改良荒山草坡和飞播种草的主要草种。

沙打旺产草量高,再生能力强,可连续利用4-5年。从第2年起,每年可刈割2-3次,生长第三、四年产鲜草45000-75000千克/公顷。在花期之前,茎叶柔嫩是刈割利用的最佳时期,刈割留茬高度为7-10厘米。

(2)水保、环保价值

沙打旺抗逆性强,适于沙地生长,植株高大,枝叶旺盛,地面覆盖度大,能大大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和地表径流,其保水固沙作用是其他植物无法比的。长期以来,沙打旺是我国三北地区、沙漠化地区植树种草、改良沙荒的先锋植物;是北方水土流失地区恢复植被、减轻或控制水土流失的先锋植物;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飞播改良荒山草坡的先锋植物。据调查,茂密的沙打旺可减少水的流失55.6%,减少土的流失96.7%。

(3)固氮养地改土作用

沙打旺是豆科植物,根系上着生大量的根瘤,根瘤菌可以固氮。据测定,在产量为45000千克/公顷鲜草的水平下,沙打旺生长第1年固氮量202.5千克/公顷,第2年固定225千克/公顷,两年固定427.5千克/公顷,相当于2100千克硫酸铵的含氮量。另据测定,种过4年沙打旺的土壤,0-20厘米土壤有机质较未种沙打旺的增加22.3%,全氮增加10.2%,全磷增加41.2%。沙打旺根系粗壮,入土较深,能将土壤深层养分输送到表土层,根系自身的代谢、穿透、挤压、胶结作用等,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盐碱含量。因此,沙打旺还是很好的绿肥植物,华北及苏北地区常用沙打旺作绿肥。沙打旺收籽后的秸秆可沤肥,在燃料不足的地方还可当柴烧火。此外,沙打旺花期较长,是较好的蜜源植物。

菊苣栽培技术及利用


菊苣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供草期长及抗病虫害等高产优质的特点,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现在来了解菊苣栽培技术及利用有哪些?

一、栽培技术要点

整地施肥菊苣根系发达,必须进行深耕。深耕时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2500千克作基肥。耕作精细整地,确保畦面平整,同时要挖好排水沟。一般水稻田不宜种植。

精细播种在长江流域春、夏、秋季(气温在5℃以上)均可播种,其中以秋季(8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最佳。既可大田撒播,也可育苗移栽。大田撒播,每667平方米播种量0.5千克;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25千克。因菊苣种子细小,在播种前必须以细土拌种。播种深度为lN2厘米。待小苗长到34片小叶时进行移栽,行株距为30厘米10厘米。

田间管理①浇水施肥。播种后应保持表土湿润,一般4天~5天即可齐苗。齐苗后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并浇足水,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同时要注意田间排涝降渍,田间长期积水会造成烂根死苗;②化学除草。耕地前,可用灭生型除草剂喷洒,1周后再耕地播种,这样可以控制苗期杂草危害。菊苣长高后,杂草竞争力不如菊苣,故无草害之忧;③病虫害防治。在菊苣生长期间,一般不需要防治虫害,但在刈取利用前喷施多菌灵液,能防止土壤中真菌危害刈取伤口。

菊苣主要病害为软腐病又称腐烂病。药剂防治。土壤消毒用敌克松3.75kg/hm拌细土225kg/hm撒于移栽穴内敌克松灌穴浓度为1: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7500万单位兑水750kg与根腐灵(强力宝)1000倍液灌根每株100mL。

适时收割当植株达50厘米高时,即可刈取利用。在长江流域,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下旬,菊苣可以连续刈取利用,每隔30天刈1次,全年可刈68次,1年的利用期长达7。8个月,且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10年以上,667平方米产鲜草10000。15000万千克。夏季刈取应在早晚进行,留茬高度为58厘米,刈后要及时浇水施肥。如需留种,5月份停止刈取,至10月再利用,种子产量每667平方米15~20千克。

二、利用

菊苣用途甚广,因适口性极佳,所有家畜家禽及草鱼均喜

食,对于拉稀的畜禽有明显止泻功能。抽茎前茎叶最适宜喂猪、鹅、兔,现蕾至开花期是牛、羊、鸵鸟的好饲料。在盛花期后,刈取后晾晒脱水至半干凋萎状态,单独或与其他牧草混合青贮,可作为奶牛冬春饲料;当蔬菜食用,其叶片鲜嫩,可炒可凉拌,是高营养蔬菜;它还是生产食用菌的优质基料;其肉质根可作咖啡代用品,从根茎中能提取丰富的菊糖和香料;菊苣花呈紫蓝色,花期长达4个月,又是良好的密源和绿化植物。

本文引自:《优质牧草栽培及加工技术》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香椿的技术


香椿别名椿芽,它营养丰富,每公斤鲜嫩的茎叶芽中含水分840克,蛋白质98克,另外还含维生素C、A、B及钙、磷等物质。香椿可炒食、凉拌、油炸、鲜食、干食或腌渍。

温室香椿栽培主要利用露地生长期间树体内积累的养分萌芽生长,发根后可恢复一定的吸收力,适量供应肥水,供香椿生长。

一、育苗。温室内须高度密植,用苗量大,且空间小,宜培育成矮化多头壮苗。在露地保护地内用种子播种,播后支小拱棚保护防寒,并进行精细管理;或2月上中旬在温室或大棚里的阳畦内播种。苗床经整地施肥后浇水,点播催芽种子,播后畦面覆盖薄膜,苗床白天保持25℃左右,出苗时去膜。齐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20-23℃,夜温13-15℃。间苗1-2次,3-4小时分苗到苗床,7-8叶时移栽到苗圃。平畦栽苗,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苗木不摘心,多培养成适合温室栽植用的独秆苗。

二、栽植和管理。10月中旬-11月上旬苗木落叶后,顶芽呈休眠状态时及时起苗,以防受冻。挖苗时留根20厘米左右。苗木假植沟中,根部埋土,浇水,株上盖草包等防冻,保证10℃以下低温,使叶中养分完全回流到茎芽中,经15天左右完成休眠期。日均温3-5℃时的11月内栽入温室。室内南北向挖深0.5米的宽沟,按70-80角栽树苗,株距4-5厘米,当年生独秆苗每平方米栽100-150株,二年生分枝苗栽80-120株,栽后浇水。过3-5天寒潮到来前封膜。

封膜后,室温逐渐升高,初期白天保持15-22℃,夜间10℃左右,经40-50天可萌芽。萌芽后温度白天18-24℃,夜间13-15℃。椿芽着色温度为22℃以上,温度超过28℃时,晴天中午可放风2-3小时。12月中下旬,如椿芽还未萌动,或室内最低温降到4-5℃时,可临时用火炉生火提温。栽后10-15天时和每次采收前3-5天给苗木喷水,空气干燥时向空中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70%。收第一茬香椿后追肥,以后每收一次,浇一次稀肥水或喷肥。营养不足时,椿芽变细长,发黄,单芽重量下降。

三、采收。椿芽长20厘米左右,颜色变红褐色时采收,第一茬香椿在春节前收,以后每15-20天收一次,共收3-4次,到露地香椿上市前结束。温室香椿比较娇嫩,须用剪刀剪或用快刀削下芽头,不能用手掰,以防损伤芽子和树体。

采收结束后,逐渐揭膜炼苗。炼苗后挖出苗木移栽到露地,按上年的管理方法进行施肥浇水,冬季再移入温室利用。

《柱花草栽培与利用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与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