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家种牛膝创造高产的栽培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怀牛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等。那么什么样的家种栽培技术能让牛膝创造高产呢?

概述

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怀牛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等。喜温暖、光照充足气候;为深根系作物,根部生长期喜黄墒,厌湿墒。以根入药,含皂苷、脱皮甾酮、牛膝甾酮等。性平,味甘、苦、酸。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病、跌打损伤等症;酒制品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四肢无力、风湿痹痛等症。主产于河南焦作、河北安国,为四大怀药之一。山西、山东、江苏等省也有栽培。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黄棕壤。要求土层深厚,养分含量高,保水肥力较强,排灌条件良好。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土壤pH值6.87.2为宜。前茬忌山药、豆类作物。地块选好以后,应在6月中旬以前做好施肥耕翻。施足基肥:土层深翻60厘米左右,将粪一层层施入,这样作物产量高,根叉少,质量好。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0千克、饼肥10千克、优质农家肥3000~5000千克。重茬地要增施底肥,禁用硝态氮肥。播种前6~8天,将晒垡的地平整、浇灌塌墒,随后打埂作畦待种。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春夏两季均可。播前进行晒种12天,或将种子于20℃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沥干,拌细沙播种。春播在立夏前后,当年可开花结子,但根不能作药用。夏播于二伏天进行,这个季节种植作物长势好,产子少。夏播必须适时,过早发苗不发根,过晚影响产量。药农经验是:大暑节播种看苗,立秋节播种看根。播种方法有条播法和撒播法。

(1)条播法。先按12~15厘米的行距划行,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后压实,亩播种量0.7千克。

(2)撒播法。把种子均匀撒入,浅耙1遍,混拌土中,稍加镇压,保持湿润,3天后可用小水浇一次,有喷灌条件的喷灌最好。68天可出苗。

3.田间管理

(1)定苗。幼苗期怕高温积水,苗出齐后可不再浇水。当苗高6厘米左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67厘米左右间苗。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415厘米定苗。因病虫危害,间苗不可过早。间苗时应注意剔除过高、过低苗及病苗。

(2)中耕除草与追肥。定苗前后进行中耕除草1~2次,结合浅锄松土,将表土内的侧根锄断,有助于主根生长。追肥一般分两次进行,前期每亩追苗肥15~20千克,后期每亩追根肥300~400千克,以追施尿素为主,若基肥充足,可不追肥。

(3)割花穗。进入花期要及时割掉花穗,过几天再割除一次,以免徒耗养分。

(4)浇水。根据牛膝生长情况,适时浇灌。处暑至秋分时节,需水量较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经验证明,前期水大倒苗,后期水大烂根,中期水大根深产量高。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白锈病。为害叶部。防治方法:消除菌源,收集田间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喷药防治,喷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3次,或用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1400倍液喷雾,也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每7天喷洒1次,连喷1~2次;轮作要合理,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与苋科植物轮作。

(2)地老虎。留种时有地老虎为害。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

2)毒饵防治:①可将鲜草切成小段,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拌成毒饵诱杀;②用浸了敌百虫药液的泡桐叶傍晚放在田间诱杀;③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克,加少量水拌炒过的麸皮5千克,于傍晚撒施;④40%乐果乳油100毫升兑水5千克拌50千克炒至糊香制成饵料(麦麸、豆饼等),每隔3米刨一个碗口大的坑,放一撮毒饵后覆土,每亩用饵料1.52.0千克。

(3)银纹夜蛾、红蜘蛛。为害叶片,可于幼虫3龄前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1000倍喷雾。

采收加工

当年冬季至第二年萌发前采收。过早根不充实,产量低,过晚根易木质化或受冻。刨根要求刨深、刨全。采挖时从地一端开始,然后顺次挖,要保证根部完整无损;也可用机刨、用犁松土拔出以加快收获进度。抖净泥土,晾到八成干时,分成长短等级再晒干。晒时要保证在晴天晒,阴天和有雨雪时严防受冻或雨淋。以皮细、肉肥、身长、黄白色或肉红色者为佳。

扩展阅读

家种绞股蓝的栽培技术


绞股蓝栽培技术:绞股蓝(别名七叶胆、野苦瓜藤)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能够很好的滋补身体,特别是安神益气的效果非常的出色。

概述

绞股蓝为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别名七叶胆、野苦瓜藤。以全草入药,含绞股蓝皂苷,属四环三萜类达玛烷型皂苷。性寒,味苦。具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功能。主治慢性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盂肾炎、胃肠炎等症。主产于长江以南,以陕南、四川达县、广西崇左、江西德兴等地区野生资源比较丰富。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山地林下或阴坡山谷种植。一般土壤均可选用,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好。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千克做基肥,撒匀后翻耕耙细,作70厘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南方多雨宜作高畦),也可利用自然山坡地开畦种植。

2.繁殖方法

(1)无性繁殖。采用根状茎繁殖和茎蔓扦插繁殖。根状茎繁殖可根据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南方可在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进行,将根状茎挖出,剪成长约5厘米的小段,每小段有12节,再按行株距3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30厘米开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约3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北方宜在春季4月中下旬进行,栽后及时浇水保湿。茎蔓扦插繁殖宜先育苗,先把苗床准备好。一般在5-7月,绞股蓝生长旺盛时,将地上茎蔓剪下,再剪成若干小段,每段应有4个茎节,去掉下面2节上的小叶,按10厘米10厘米的行株距斜插入苗床,人土2节,地面露出带叶的部分2节,并浇水保湿,7天左右即可生根;待新芽长出10~15厘米时,便可移植大田,按行株距30厘米15厘米挖穴植入,栽后及时浇水。采用阴棚或林下栽培者,也可将插条直接扦插于大田。绞股蓝茎蔓匍匐地面生长,接触土壤的茎节处很容易生不定根,栽时应将茎蔓小心连根拔出,再按上面要求剪成小段,直接栽于大田。特别要注意浇水,经常保持表土湿润。成活率很高,在阴雨天栽植更容易成活。

(2)种子繁殖。可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

1)直播。播种期在3月下旬左右。播前用清水浸种2小时。按30~40厘米开浅沟条播或按15~30厘米开穴点播,覆土23厘米,播后浇水,至出苗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亩播种量1.01.5千克。长出2~3片真叶时间苗,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按株距50厘米、行距1520厘米定苗。平原地区需搭阴棚,林下播种不需特殊管理。

2)育苗移栽。育苗地宜搭阴棚,可撒播或条播,播后可在畦上盖草并浇水保湿。出苗后揭去盖草,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选半阴天或阴天移栽于大田。

3.田间管理。绞股蓝幼苗管理主要是勤浇水,遮阴避风,注意松土除草。一般搭棚架(棚高1.52.5米),上盖秸秆或塑料网等物遮阴。有荫蔽条件和在林地种植则不需搭架,任其匍匐地面或攀缘他物上生长,但不易结实。苗期可追施稀人畜粪水,生长盛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3次,每次每亩1015千克。特别是每次收割茎叶后都要追肥1次。绞股蓝喜湿润,要勤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

4.病虫害及其防治。主要是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斑点后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霉斑,使叶片或嫩梢布满白色霉层。防治方法:

(1)忌与瓜类作物连作。及时搭架引蔓生长,以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2)发病初期喷洒25%粉锈宁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倍液23次。

采收加工

1.采收。南方地区每年可以采收34次,北方地区可以采收2次。当植株茎长达23米以上时,选择晴朗天气,在距离地面15~20厘米处收割,保留原植株23片绿叶,以利重新萌发新茎叶。最后1次收获可齐地面收割,第二年春地下根状茎仍可继续萌发生长。

2.加工。收获后晾晒干燥,阴凉处保存即可。一般亩产120200千克干茎叶,高产可达300千克以上。绞股蓝茎叶和根可直接煎服或研成粉末、制成散剂,并可制成茶饮,还可制成保健食品和保健饮料。

家种菊花的优质栽培技术


菊花的栽培技术:菊花一种能用来追悼故人、也能用来治病的植物。用怎么的栽培技术才能家种的菊花产量有提升呢?

概述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含菊苷腺嘌呤、胆碱、水苏碱、氨基酸、刺槐素、龙脑及二羟基苯乙酮等。一般植株能活34年,喜光,稍耐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旱地和稻田均可栽培。性微寒,味甘、苦。有养肝明目、疏风清热的功能。主治感冒发热、头痛、耳鸣、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症。本要介绍主产于浙江桐乡、海宁的杭菊。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种植。基肥在3月中旬翻耕时施入,每亩施河泥50007500千克、堆肥1500千克。

2.繁殖方法。有分株、扦插、压条、嫁接等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

(1)分株繁殖。在收割菊花的田间,将选好的种菊根茎上用肥料盖好,以保暖过冬。第二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发出新芽,便可进行分株移栽。每株菊花的根茎可分栽10株左右。按穴距30厘米挖穴,每穴栽1~2株。

(2)扦插繁殖。扦插时间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而定,春季从越冬宿根发出新苗中剪取健壮新枝做扦插条,顶端留2片叶,下部叶片全部摘除,随剪随扦插。苗床地应平坦,适宜温度为1518℃,土壤不宜过干或过湿。扦插时,将插条插入土中3~5厘米深,顶端露出土面3厘米左右。浇透水,覆盖1层稻草,约20天生根。扦插育苗40天时移植到大田,移栽应选阴天或晴天进行。扦插繁殖时,如遇连续雨天,可将苗头剪掉,推迟几天再移植。移栽前将苗床浇透水,起苗时带土移栽。6月中旬以前定植的,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7月上中旬定植的,行株距33厘米26厘米。穴栽,每穴栽1株。

3.田间管理

(1)施肥。菊花为喜肥植物,但前期氮肥不宜多,以防止徒长。肥料应集中在中期施用,促使发根,增加花枝。合理增施磷肥可使菊苗早现蕾,早开花,多结蕾,产量高。一般在5月上旬前后,菊苗成活后施催苗肥;6月下旬植株开始分枝时结合培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千克;9月下旬前后菊花现蕾时,每亩施硫酸铵10千克,或用过磷酸钙作根外追肥,每亩5千克配成2%的溶液在傍晚均匀喷于叶面,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中耕。菊花是浅根性植物,中耕不宜过深,只宜浅松表土3~5厘米,以利于菊苗生长。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移植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此外,每次大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可适当进行一次浅中耕。6月下旬进行培土,使植株多生根,抗倒伏。在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3)打顶。适时打顶是促使菊花主秆粗壮,分枝增多,减少倒伏,增生花朵,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打顶宜选晴天进行,第一次在菊苗移植前1星期,以后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此外,还要及时摘除疯长枝条。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斑枯病。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期病斑上密生针头状细小黑点。发病严重时,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黑枯死,枯叶多悬垂于茎秆上而不脱落。防治方法:

1)采花后彻底清除地面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掉,实施3年以上轮作。

2)选用健壮无病的母株新芽进行繁殖。

3)配方施肥,合理密植以保持株间通风透光,雨后及时开沟排水。

4)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600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2)枯萎病。被害植株地上部叶片色泽变淡,萎蔫下垂,后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

1)从无病植株上采新枝繁殖,移栽时避免伤根。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

3)初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浇灌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代森铵500倍液。

(3)菊天牛。主要为害菊花的枝头,每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根茎部化蛹,成虫羽化后潜伏于根茎部越冬。防治方法:

1)忌连作及与菊科植物轮作或间套作。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内外杂草。

3)成虫发生盛期,于晴天上午在植株和地面喷撒5%西维因粉;饲养肿腿蜂于7月释放于田间,以降低次年虫口密度。

采收加工

1.采收。杭菊要分期采收,通常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采收。采花标准:花瓣平直,有80%的花心散开,花色洁白。一般分3期采摘,头花在11月上旬前后,约占总产量的50%;二花须隔57天,约占总产量的30%;三花在此后7天左右再采,占总产量的20%。若天气预报要连续下雨,而采花期已到,应抢在雨前采一批,以免遭受损失。边采边分级,大小花朵分开,便于加工,保证商品质量。

2.加工。杭菊主产区浙江桐乡历来采用蒸花晒干的方法。加工步骤为上笼蒸煮晒干,方法简便,但技术性强,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花的色泽或质量,降低等级,减少收入。加工后,花朵干燥,气清香,呈压扁的片状,朵大瓣阔而疏,色白微黄,花心深黄色,质柔润者为佳。

家种何首乌的栽培技术


何首乌的栽培技术:一种长得很像泥娃娃的中药材料,更是一种能救人也能害人的中药,什么样的栽培方式能提升它的产量呢?

概述

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别名首乌、赤首乌。块根即何首乌,藤茎为夜交藤。根含大黄酚、黄素、淀粉等。生于山林灌木丛中以及山脚阳坡或石隙中,且多缠绕他物生长。乌首性温,味苦、甘、涩,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具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能;制首乌补月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等省区。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山丘平缓地、灌溉方便、土层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冬季深翻,第二年春多次犁耙,拣去草根、树枝和石块,整平耙细。育苗地作宽1米,高10~20厘米的畦,每亩施腐熟厩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00千克,均匀撒在畦上,然后浅翻入土;种植地每亩施腐熟月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千克做基肥。施后耙地一次,使肥料与表土混合均匀后,起畦种植,畦宽50厘米、高25厘米。

2.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插枝繁殖和块根繁殖等。

(1)种子繁殖。11月割藤蔓时,先将种子采回晒干,储藏于通风干燥处,次年3月上旬播种。以行距15~20厘米顺畦开3厘米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再覆1厘米土镇压,约15天后出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移栽或定苗每亩播种量1.5~2.0千克。

(2)插枝繁殖。生产上多采用此法。3-4月或8-10月多雨季节,选较粗壮的茎蔓,截成1520厘米一段,每根插条上至少有两个节,上面一节留下叶片,其余叶片摘除。在整好的畦内,按株行距20厘米15厘米挖5~10厘米深的小坑,将茎蔓插入,用脚踩实后浇水。插枝繁殖型根快,成活率高,种植年限短,结块多。

(3)块根繁殖。收获时选带有茎的小块根或把小块根分切成几块,每块带有23个芽眼,用草木灰涂抹伤口或放在阴凉通风处晾1~2天,等伤口干结形成愈合层后种植。

3.栽植。以3-5月和9-10月为宜,选阴天或雨后晴天起苗移栽。栽植时留茎部20厘米左右的茎段,其余剪除,同时将不定根和小块根一起除掉,这是丰产的关键。栽植行距2025厘米,穴距1215厘米,按品字形栽两排,每穴一株。栽植后覆土3厘米厚,压实、浇水。

4.田间管理

(1)浇水和排水。苗期需经常保持田间湿润,以利成活,成活后可少浇水。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以免积涝。

(2)除草追肥。生长期间,每年人工除草并追肥2~3次,5-6月开花前每亩施饼肥50千克;10-11月每亩施磷酸钙和氯化钾各25千克。

(3)搭架修剪。待苗成活后茎蔓生长到30厘米时,用树枝、竹竿等物搭架、缚蔓。间作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的,可不搭架。如茎蔓铺地过于徒长,可在7月割去一部分叶子,以通风透光,利于块根生长。一般每株只留一藤,到1米以上才保留分枝。如果生长过旺,可适当打顶。大田生产每年修剪56次。

5.病虫害及其防治。何首乌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褐斑病、根腐病及蚜虫、地老虎等。

(1)锈病。3-8月发生,先在叶背出现针头状大小凸起的黄点,即夏孢子堆,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夏孢子堆可在藤上借叶周缘发生,但以叶背为主,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叶片破裂呈孔洞,甚至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800倍液与敌锈钠300400倍液交替喷一次;发病期间用75%甲基托布津200倍液连续喷两次,每次间隔7天。

(2)褐斑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黄白色病斑,后期变褐,中心部分有时穿孔,病斑多时,可使整片叶子变褐枯死。防治方法:清洁田园,注意田间通风透光;发病前喷施1:1:100倍波尔多液,发病后剪除病叶,再喷50%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

采收加工

用种子繁殖的23年收获,插枝繁殖和块根繁殖的,第二年就可采收。秋末与初春均可进行采收。茎蔓割下,除去残叶,捆成把晒干,即为中药材夜交藤。块根挖出后洗净,削去须根和头尾,然后按大小分档,分别烘烤。烘烤时头两天温度控制在6070℃,第三天可逐步升到80℃,并及时抽风除湿。烘烤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已烘干的要及时出炉。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

家种灯盏花的栽培技术


灯盏花栽培技术:刚听到这个词,我以为她花型会是像灯笼一样的,其实不然,倒是和野菊花十分的相似。与野菊花相比一样是中药材料的灯盏花,在栽培方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概述

灯盏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灯盏细辛,以干燥全草入药。喜阳光、较耐干旱,水分是其自然更新的重要条件。性温,味苦。含黄酮、吡喃酮、倍半萜、咖啡酸酯、酚酸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总黄酮及其灯盏乙素和咖啡酰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瘫痪及脑后遗症等具有明显的疗效。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西藏等省区海拔12003500米的向阳山坡草地、疏林下或林缘。云南是集中分布区,主要在红河、文山、玉溪、楚雄等地。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苗床地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肥沃,pH值6~7,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红壤。前作收后清除杂草,深耕25~30厘米。按1.5米规格开厢,厢宽1.2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要求厢平、土细、沟直。整地时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普钙25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播种前10天进行苗床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50毫升37%威百亩水剂兑水3千克,均匀喷洒在土表。用地膜平铺于苗床表面,四周用泥土压实。7天后揭去地膜,松动表土2~3厘米,散发药气2~3天,即可播种。

2.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播期是7月1-5日,播种前厢面浇透水,播量每亩1.5千克,播后盖少量腐殖土,再盖上松毛和遮光网。当苗高10厘米左右,具810片真叶时开始出现腋芽,苗龄90100天即可移栽。每亩栽1.4万一1.5万株,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每厢栽5行。

3.田间管理

(1)间苗补缺。直播地播后4550天,苗高10厘米左右时,实行一次性间苗定苗,每条播幅靠边留苗两行,按株距10厘米,呈对空三角形留苗,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间苗定苗的同时补缺,保证全苗。

(2)中耕除草。苗期地面覆盖小,杂草容易滋生,因此,中耕除草十分重要,5月、6月、7月三个月每月1次。以后需保持土壤疏松,发现杂草人工拔除即可。

(3)追肥。苗期以追施氮肥提苗为主,并以有机农肥为主,每次掺施尿素57千克,连施23次,最后1次可于旺长期施用,掺施普钙15千克、氯化钾5千克。抽薹现蕾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相隔1周,连喷2次,以促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4.病虫害及其防治。灯盏花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等,这些病一般于7-8月开始发生,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主要有美洲斑潜蝇、白粉虱等。

(1)褐斑病。7-8月高温多雨发生普遍且严重。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黄褐色小斑,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大呈暗褐色枯斑,花瓣产生同样病斑。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2)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

3)发病初期可喷洒1:0.5:120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现蕾期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2)美洲斑潜蝇。为害灯盏花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生长后期发生严重,把叶片食成弯曲的隧道,留下表皮呈白色,整叶形成花叶,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

1)利用其趋黄特性,采取黄板诱杀。用硬纸板涂抹黄色原料,蒙上塑料薄膜,再在膜上涂上凡士林或废机油,钉上支脚插于田间黏虫。

2)喷洒1.8%爱福丁乳油25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

(3)白粉虱。7发生严重时,大量成、若虫聚集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失水干枯。防治方法:

1)采用以丽蚜小蜂为主的生物防治。

2)黄板诱杀可以兼治。

3)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虱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

采收加工

灯盏花的成熟期多处于多雨季节,给采收和加工带来困难。春播一般于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成熟,但由于成熟不一致,必须分批采收。成熟特征为花托绒毛泛白,花盘由黄变褐,花瓣鲜艳平展。此时采收的花产量最高,质量最佳。采收要在晴天上午进行,采回的花要马上摊在草席或簸箕上,置于阴凉通风透光处阴干,忌堆捂和曝晒。根、茎、枝叶也可采收,晒干入药。

家种栀子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别名黄栀子、山栀子、黄枝子、红栀子。听到这个名字能让我想起来的就是山里的野生栀子花,可是什么样的栽培技术能让栀子的产量得到提高呢?

概述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别名黄栀子、山栀子、黄枝子、红栀子。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含栀子苷、羟异栀子苷、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酯类、挥发油类及各种微量元素。性寒,味苦。具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能。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疽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外治扭挫伤痛。主产于江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等南方各省市也产。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平原、丘陵、山地均可种植,以光照充足、平缓地块为好。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酸性至中性的红黄壤土为好:一般按株距1.01.5米、行距1.52米挖穴栽植。穴深、宽各3050厘米,种植前每穴施下腐熟农家肥23千克。低洼地、盐碱地不宜栽种。

2.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10-11月选择优良健壮植株,采集饱满、色深的鲜果,连壳晒至半干留种。亩播种量2~3千克。播种期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前去壳取出种子浸入30~40℃温水中半天至1天,揉搓后去杂质及瘪粒,捞出沉底的饱满种子,稍晾干后拌草木灰撒播或条播,播后盖薄土、稻草。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并分次间苗,最后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

(2)扦插繁殖。春、秋两季均可扦插。选12年生健壮枝条,截成长15~20厘米插穗,插条上端留叶3片。用0.5%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速蘸插条基部10秒,按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插于苗床中,插条入土深2/3,插后浇透水。

3.栽植。春季2-3月或秋冬季11-12月起苗栽植。栽前苗木用钙镁磷肥拌黄泥浆沾根,也可用30毫克/千克的GGR溶液拌黄泥浆,有利于促进成活。每穴栽1株,将苗木扶正栽入穴内,当填土至一半时,幼苗轻轻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至满穴,用脚踏实,表面再覆盖松土。

4.田间管理

(1)幼苗地。应经常中耕除草,适时适量灌溉,保持苗床湿润,不得有积水,追施氮肥为主的肥料34次。可施充分腐熟的稀薄禽畜粪水,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种植当年春、秋季全面检查园地,发现缺株及时补植。栽植后头3年,适宜套种间作花生、黄豆等作物,以耕代抚。

(2)施肥。每年4月追氮肥一次促进发枝和孕蕾,施腐熟的禽畜粪水每亩1200千克,或尿素、硫酸铵每株15克。5月喷施叶面肥,促进开花和坐果。开花期,用0.15%硼砂加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在栀子花谢3/4时,用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加0.5%的尿素,或者用10毫克/千克的GGR加0.5%尿素喷洒。应选阴天或者傍晚进行叶面喷肥。6月下旬至8月上旬施氮磷钾复合肥一次,促进果实壮大发育及花芽分化。用量每株0.10.2千克。冬季沿树四周开沟施肥并培土,每亩施堆肥、厩肥2000千克,加入钙镁磷肥25千克。

(3)修剪。定植1年后冬季开始修剪培养树形,培养1个主干和3个主枝,各主枝培养34个副主枝。对主干、主枝应抹芽除蘖,剪除下部萌蘖,每年冬季剪去病枝、徒长枝、裙枝、交叉枝和过密枝,形成枝条分布均匀、向四周舒展的圆头形树冠。

5.病虫害及其防治。栀子的主要病虫有叶斑病、炭疽病、咖啡透翅天蛾、栀子卷叶螟、龟蜡蚧壳虫等。

(1)叶斑病和炭疽病。主要在5-8月为害叶、果。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落叶和病叶,发病前,喷施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炭疽福美、大生等。

(2)咖啡透翅天蛾。为害高峰期为6-7月和8-9月,幼虫暴食叶片为害。防治方法:

1)冬季垦复,使蛹暴露死亡。

2)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

3)在幼虫期以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敌敌畏、杀虫双等喷雾防治。

(3)栀子卷叶螟。幼虫取食幼嫩叶片、新芽,为害新梢顶端,稍卷叶。防治方法:在6-7月抓住低龄幼虫阶段,喷施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

(4)龟蜡蚧。以若虫、雌虫吸食汁液为害枝梢和叶片,易诱发烟煤病。防治方法:若虫期喷用40%速扑杀1000~1500倍液或25%蚧死净1500倍液等防治。

采收加工

10-11月在果皮呈红黄色时选晴天手工采摘。采收分两批,第一批采收已经成熟的果实,第二批采收剩余的全部果实。采回的鲜果用蒸汽蒸约3分钟,不得破果皮。然后曝晒至七成干,再堆放室内发汗12天,接着再晒及发汗,晒至果实内坚硬、干燥即可。也可直接将蒸后的果实置60℃以下热风循环烘干,其间也需堆放发汗。干燥过程中应轻轻翻动,以免伤果皮及防止外干内湿。以色红、皮薄、饱满、无杂质者为品质佳。

《家种牛膝创造高产的栽培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