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养护管理方法。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种蘑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及要点》,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说到蘑菇我想大家还是非常熟悉的,在生活中我们基本上经常会吃到蘑菇,蘑菇的营养价值有很高,经常吃蘑菇对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好的,所以现在人们对蘑菇的需求也越来多。

种蘑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

1、控制温度。出菇后,温度应掌握在15~18℃之间。越过20℃或暂时回升到25℃以上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尚未扭结形成子实体的,则减少喷水或停止喷水,以防菌丝扭结成子实体。对已形成子实体的,则要增加喷水量,以满足菇体对水分的大量消耗和降低菇房及菇床的温度。同时结合加大通风量,白天关闭,夜晚通风。天冷时则以保温为主,如有通风应在午前午后进行。

2、喷水。随着子实体的增加和长大,水分应该相应增加,以采菇高峰期需水量最多,一般产菇期间喷水量按每平方米喷1公斤水或以产一公斤菇喷2公斤水左右,随产菇多少灵活掌握。每批菇结束时喷保持水,至下批小菇蕾出现,喷水量又逐渐增多。

3、通风。出菇后呼吸作用更为强烈;通风换气要相应增强,但这时温度降低气候干燥,为了保温保湿通风最好要设通气窗,不使菇房小环境剧烈变化影响子实体生长。特别冷空气突然扑入对小菇蕾的危害甚大,造成变褐或死亡。若未设通气窗,可在中午开南门或南窗通风2~3小时,温度高时于日间开南北门,通风换气来调节菇房温度。

4、床面整理和补土。采菇后菇床上常有些死菇要及时捡去,以免腐烂产生病虫害,同时采菇后留下的空穴,要用土粒补平,使蔬床保持平整。

5、追肥。蘑菇采收几批后,养分大量消耗,常出现产菇减少,小菇、薄菇增多等现象,故要追肥补充养分,使菌丝体继续保持旺盛的产菇能力。

常用的追肥方法

1、葡萄糖。追施葡萄糖对菇体增大有很好的效果。也可用红糖和砂糖代替,常用浓度是2%~5%。

2、酵母液。酵母营养丰富又易被蘑菇吸收,可促使子实体形成。并使菇体生长健壮,所用浓度,市售酵母粉为0.5%~0.1%,纯酵母粉为0.05%。

3、黄豆浆。用1%的黄豆浆作追肥增产效果显著,但气温高时不要使用以免霉菌滋生。

4、硫酸铵或尿素。0.2%的硫酸按或尿素液喷施对菇体的健壮也有较好的效果。

5、牛尿。将腐熟的牛尿置锅中煮沸20~30分钟过滤冲水10倍喷施。

6、菇根汤。将新鲜的菇脚冲洗干净,加水煮沸10~15分钟,再加水10~20倍喷施,能促进小菇的生长。

7、B族元素。喷施百万分之一的维生素B1或B6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B9等,对子实体的形成也有明显的效果。

8、三十烷醇。据试验用0.2~0.4PPm的三十烷醇,每百平方米喷90公斤可提高产量10%~20%。

追施时应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不可一次用量过多。特别在头潮菇后,不要急于追施,因那时气温较高,追肥易导致杂菌发生。

菌类蔬菜的营养优势

1、蛋白质含量高。新鲜或水发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为1%~3.5%,略高于一般蔬菜。如水发木耳蛋白质含量为1.5%,新鲜香菇蛋白质含量为2.2%。干制的食用菌因水分减少而使蛋白质比例大增,其蛋白质含量多为10%~30%。食用菌中蛋白质的质量也较高,含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其比例与人体内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比较接近,因而利用度较好,营养价值高。

2、富含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K、维生素D、钙、钾、铁、锌和硒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维生素D,在其他蔬菜中几乎没有。其主要功能是促进钙吸收,调节钙代谢,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近些年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与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有关。

3、食用菌含有一类具有特殊健康价值的成分菌类多糖。菌类多糖存在于食用菌细胞壁中,被证明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抗癌等作用。其中一些菌类多糖,如香菇多糖、木耳多糖等已被开发为药物,应用于临床。

蘑菇的药用价值

1、抗菌作用

蘑菇的培养液(28~30℃培养22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此培养液对豚鼠无毒,人口服250毫升亦无副作用。压榨汁尚能抑制分支杆菌及结核杆菌。

2、其他作用

其提取物(以乙醇提取24小时,滤液加丙酮混合沉淀,其上清液再用乙醇提,并经真空干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曾从蘑菇中分离出一种非特异性的植物血球凝集素。

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含量,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因此多吃蘑菇还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人们种植的时候,要主要它的管理方法以及了解蘑菇的生长习性。

zw59.com延伸阅读

山珍之王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介绍!


香菇由于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肝肾和健脾胃等功效而又有着山珍之王的称号,为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外加种植前景较好也使得很多种植户有种植,但是有的种植户由于管理不善而使得香菇品质和产量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种植效益不高,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吧:

一、昼夜温差

香菇出菇后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正常播种时间下出菇期一般会在秋末出菇,秋末温度已经逐渐降低特别是晚上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因此在香菇出菇后要注意昼夜的温差,白天盖好地膜保证膜内温度高出膜外温度,晚上适时揭开地膜降低温度有利于菇蕾的形成。

二、控制湿度

在出菇成功转色后在前期要保证有84%左右的湿度,然后随着香菇逐渐分化出菇盖后再适当降低湿度,在秋季的时候由于香菇有一定的存水量因此可适当减少浇水量,采收第一批香菇后不能浇水,揭开地膜进行通风大概2天左右后再盖上,提高温度为菌丝提供生长温度,当采收后的香菇穴出现菌丝后再进行浇水促进新菇的生长。

三、及时通风

出菇后的通风工作对香菇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要根据周围的温度变化控制好通风频率,当温度高于22度左右的时候每天至少要通风三次降低温度防止香菇产生热害,如果温度低于16度的话则可将通风频率降低至每天1次,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香菇子实体在生长中有充足的新鲜空气与适宜的温度防止产生不良生长反应。

四、保证光照

光照是保证香菇健康生长的关键,不过在提供光照的时候不能够让阳关直射到香菇上,要做好遮阴措施保证香菇吸收的光照是散射光,因为香菇直接受到太阳光照直射的话对香菇生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轻则抑制香菇的生长重则导致香菇死亡,因此光照不宜过强。

五、预防杂菌

香菇本身就是一种真菌管理不善的话会受到其他真菌细菌等杂菌的感染,从而导致香菇出现各种病虫害出现烂菇和软菇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从而降低香菇品质,所以在香菇出菇后在菇房内要适当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做好杂菌防治工作防止危害香菇的生长。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的相关介绍了,种植户在种植香菇时可参考以上方法来做好管理工作,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鸡腿菇出菇后怎样管理


鸡腿菇是一种蘑菇,其肉质紧绷,营养丰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在我国的市场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也有着很大的种植面积。而在种植鸡腿菇的时候,管理工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鸡腿菇出菇之后,需要着重注意。那么鸡腿菇出菇后该怎么管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加强通风

鸡腿菇的子实体在生长期间时,对空气的要求是比较大的。所以在鸡腿菇出菇之后,我们要注意保持一个良好通风条件。应根据温度调整好通风时间,如果温度较低的话,那么应在9点-15点的时候进行通风。如果温度较高的话,那么则可以在晚上通风。而在10月份等时间温差较大的时候,可在晚上敞开通风,或者将棚膜掀开。如果棚内没有或者有极为轻微的食用菌特殊气味的话,那么便代表其通风是非常不错的。

2、湿度控制

在鸡腿菇出菇阶段的时候,棚内的湿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鸡腿菇出菇之后,棚内的湿度要保持在较高的水平,85%左右为宜。在保持棚内湿度时,可通过向地面浇水、棚面喷水以及空中喷雾等各种方式来提高棚内的湿度。要注意的是,不可直接向菇床灌水,或者是子实体进行喷水。否则容易导致烂菇,对鸡腿菇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大家要多多注意。

3、温度调整

鸡腿菇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其中最适合鸡腿菇子实体的生长温度大约在20度左右。不过如果仅依靠自然条件的话,那么其温度要求基本上是无法满足的。同时人工也不是很好控制,所以我们最好是能够选好鸡腿菇的出菇季节。或者根据温度来合理调整,例如调整覆盖物、控制好通风时间以及时间段等。尽量将温度保持在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要求范围内。

4、光照管理

鸡腿菇相对于平菇等菇类的生长来说,其光照需求是要更大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为其提供适量的光照,但是要注意的是,光照的增强,对鸡腿菇子实体的老化也会有所影响。不仅会加快子实体的老化速度,其色泽变化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好光照时间及强度,不可随意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光照。

以上就是鸡腿菇出菇怎样管理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香菇出菇后注意什么?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香菇是一种常见的菌菜,营养价值极高,而其口感细嫩丰富,拥有这广大的市场空间和需求,因此,香菇种植自然也成为广大菌类作物栽培中的热门。就香菇的栽培技术而言,从菌种的选择再到出菇后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1、出菇采收

出菇期上水看菇的颜色和干湿而定,菇干上水,不干不上水,采菇前2h不能上水。适当加大通风以便出硬质优质产量大的菇。而香菇在采收时,可根据商人的预定来采收,一般情况下香菇帽在4厘米收获,小菇在2厘米收获。

2、温差控制

香菇的出菇时间多半会在每年的秋季,而秋天气温逐渐转凉,尤其是秋分过后,昼夜温差变大,因此因此我们在香菇出菇后要注意昼夜的温差,白天盖好地膜,保证膜内温度高出膜外温度。然后在晚上适时揭开地膜,降低温度,有利于菇蕾的形成。

3、水分

等到香菇帽长到3厘米左右就可以少量的喷水了。在高温期间要做到一天喷四次以上,阴天喷一次或者不去喷洒或者温度低不喷。香菇的浇水不与其它的蔬菜一样,不能漫灌,必须用喷水的方式浇水。

4、通风

根据周围温度的变化,控制通风的频率,比如菇房内的气温长期在22摄氏度左右徘徊时,要保证每天至少通风三次,通风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还能适度降低气温,防止香菇产生热害;但是假如菇房内的温度处在16摄氏度及以下时,就要将通风的频率降低为1天一次,甚至于隔天通风。

5、杂菌控制

香菇本身就是一种真菌,管理不善的话会受到其他真菌细菌等杂菌的感染。导致香菇出现各种病虫害,出现烂菇、软菇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降低香菇的品质。所以在香菇出菇后在菇房内要适当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做好杂菌防治工作,防止危害香菇的生长。

总的来说,香菇出菇后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和品质,而在管理技术要点上也要熟练掌握,适当调整以前自己错误的方法,确保香菇出菇后生长为高品质的香菇。

双孢菇出菇期的管理要点


双孢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较广,种植的人也比较多,而在种植过程中,双孢菇的出菇期管理极为重要,关系到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双孢菇出菇期该怎么管理好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水分管理

食用菌生产中水分管理时非常重要的,覆土层的调水是水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可以采取两种管理方法。一是采取喷雾方法,使得覆土层不是湿透而是洇透,1-2天能时覆土层达到最大持水量,这种方法对于菌丝影响较小,适合粘性土壤。第二种就是重打结菇水,采用的是浇洒方法,一次给足水,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快速转化,适应理化性状较好的覆土材料。

2、温度管理

在双孢菇出菇期棚室温度需要一直保持在11-20度之间,这是子实体最佳适宜生长温度,几乎不需要任何的调控,即可正常生长。而随着温度的降低,应该加强保温措施,可以采取覆盖保温膜、中午通风进行调节。近些年有些农户采取烧火墙、土暖气等办法,效果也很不错,低温季节只需保持在8度以上,即可满足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

3、通风管理

菇棚中通风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很多农户往往重视温度和水分管理,但是忽视了通风管理。菇棚通风处理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所需外,还能及时的排出和稀释二氧化碳,将多余的水分带出棚外,尤其是在棚内湿度过高时,这点非常重要。另外通风良好还能预防某些病害的发生,一般要求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0.05%左右,不要超过0.1%。

4、光照管理

双孢菇最大的特点就是子实体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照也能正常生长,但是在弱光条件下,对其生长发育又不会造成妨碍。所以在生产中可以将菇棚盖严,仅在入内操作时打开边角或通气孔即可,有条件时可开灯照明,人走灯灭。

以上是双孢菇出菇期的管理要点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蘑菇菇房及菇床的设计


1、菇房蘑菇可利用旧房屋、地下室、防空洞及干打垒栽培室、塑料薄膜房和甘蔗田菇棚等进行栽培。但栽培的菇房应符合如下要求:

(1)菇房方向应坐北朝南,有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室内保温。

(2)菇房结构要坚实,屋顶四壁不漏风,保温保湿性能好,四周墙壁及顶上能粉刷石灰水,以消灭害虫和防除杂菌。

(3)蘑菇房封闭要严密;门窗关闭后不透光,成为一个暗室,并且没有鼠洞,害虫不易进入。

(4)空气流通,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时,能在短时间内换进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又不使室内温度急剧变化。最好要设固定通风窗;墙上设上窗,墙脚设地窗,地窗越低,通风情况越好。因二氧化碳较空气重,常沉积在低层,地窗高了就不易排出。要求菇房中二氧化碳的积累浓度不超过0.5%。

(5)靠近洁净水源,周围开阔,有充足的可供堆制培养料的场所,地势较高,利于排水,并要求周围没有产生毒气的工厂。

菇房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地上式菇房是目前栽培蘑菇最多的一种形式,大部分是利用旧房屋改建。具有通风良好,操作便利,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但没有加温、降温设备时,只能在春、秋两季栽培蘑菇。上海郊区普遍采用的地上式菇房,屋脊上装置一排拔风简,位置在走道的顶上。上窗略低于屋檐,地窗高出地面8~10厘米,窗宽40厘米,高46厘米,门与走道同宽,高度以人可以进出为度,门上也要设有小窗,一般四列床架的菇房要开两道门。

②半地下室菇房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埋在地下。建造时先挖22米深,宽27米左右,长随意的坑。四壁砌砖或涂水泥,地面打土墙或砌砖,高1.5米。屋面同地面的角度以30℃为宜。在屋脊,每隔4~5米处,设拔风筒一个。菇床在菇房内排成2列,分为6层,宽四米,深18厘米,层间距离45厘米。菇床间走道宽70厘米。

③地下式菇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可用地下室菇房栽培蘑菇。这种菇房一般都深埋在离地面1.65米以下。不少地区常利用防空洞、地下室、山洞隧道等作为地下式菇房。其优点是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栽培时间长。缺点是管理不便,通风换气差。

2、菇床菇床是栽培蘑菇的床,其主要形式有架式菇床、畦面菇床和箱式菇床三种,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架式菇床。

(1)架式菇床在栽培房内的设置,应根据菇房的大小及结构而定。排列应与菇房方位垂直,如东西向的菇房,菇床排列为南北向,南北向的菇房,菇床则排成东西向。菇床可排成两列、三列或更多些,每个菇床的宽度应以两边都能采到中心的蘑菇为限度,一般为1.5米左右,若只单边采菇的,其宽度不要超过1米。菇床各层的距离60~70厘米,最下层距地面20厘米以上。最上层离屋顶1.3~1.6米。菇床之间距离应留有60~70厘米,以一个人可以行动和操作即可。

菇床的设置,既要充分利用面积,又要保证通风换气良好和便于操作,同时要坚实牢固,能承受培养料和覆土的全部重量,一般每平方米要负担90公斤的压力,否则就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做菇床的材料,可就地取材,一般用竹子、木材、钢筋水泥制成。底部辅料多用竹竿、树枝、麻秆等,既节约料材,又有利于透气,能使菌丝良好发育。

(2)畦面菇床利用防空洞和山洞栽培蘑菇,培养料常铺成畦状,畦宽按洞穴大小而定,一般单边采菇不超过一米,双边采菇可宽2米。畦边用砖块或木块围成,为增加出菇面,畦面可作成弧形或波浪式。

(3)箱式菇床适应于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蘑菇,但成本高,技术水平也高。栽培箱用木板做成,箱的长宽高规格为10.60.2米或21.20.2米。在菇房中木箱排列在特制的木架上,重叠排列或品字形交错叠架。箱式菇床可人工控制温、湿度,生产期紧凑,菇房利用率高。目前世界上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方式。

《种蘑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及要点》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养护管理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