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齿草木樨

2020-10-15

草本类植物的养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细齿草木樨》,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植物名称细齿草木樨

科属 豆科
异名 无味草木樨
学名Melilotus dentatus(Wald.et Kit.)Pors.

地理分布细齿草木樨主要分布于东北西部、华北、内蒙古中、东部及黄河流域的宁夏、陕西、河南、山东等地。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株高50~100(150)厘米;主根发达,根瘤较多。茎直立,多分枝。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边缘密布细锯齿;总状花序细长;花长约3毫米,花冠黄色,旗瓣稍长于翼瓣;荚果无毛,通常内含种子2粒。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细齿草木樨为一年生或越冬生,丛生而有主茎的豆科牧草,茎秆直立,环境条件较好时能形成较大的株丛。与草木樨(Melilotus)的其它种比较,以少含香豆素为优点。据分析细齿草木樨所含香豆素仅为干物质的0.01~0.03%,而黄花草木樨(M.suaveolens)为0.84~1.22%,白花草木樨(M.albus)为1.05~1.40%。

细齿草木樨春季萌发早,营养生长期长,黄河中下游地区8月中旬~9月上旬开花,9月中、下旬种子陆续成熟,部分种子直至下霜仍不能成熟。

细齿草木樨为中生植物,喜生于低湿的生境,能忍耐轻盐渍化土壤。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中、东部见于低湿地草甸或湖滨的轻盐渍化草甸土上;在华北平原偶尔散见于村庄附近及田边、道旁;在宁夏黄河中游两岸,有时候大量出现,组成以细齿草木樨为建群种的河漫滩草甸。夏秋季节,花繁叶茂,蔚为壮观。

饲用价值
因香豆素含量低,营养成分含量较丰富,适口性良好。适时刈割或放牧,各种家畜均甚喜食。天然状态下一般亩产鲜草500~1000公斤,亩产种子50~70公斤。人工栽培时,每亩可收鲜草1500~2000公斤。细齿草木樨也是良好的绿肥作物,因花期较迟而长,又是晚秋的蜜源植物。

其他用途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轮耕地、撂荒地和休闲的低产地种植。因细齿草木樨生长年限短、最好早春解冻后抢摘播种,易于抓苗,当年可割草,产草量较高。若秋季雨水多,可在11月初,立冬前后,即地冻前播种(寄子),来年春出苗。在春旱多风地区,以6月上、中旬雨水调和时期播种为宜。

在弃耕的山坡地上播种,不必翻地,只要把表土耙松即可条播,或者挖穴点播,最好沿等高线开沟播种,或用交叉点播。在陡坡地或土质较松软时,可在早春抢摘播种后,耙1~2遍,或赶羊群踩一遍,也能出好苗,但播种量要适当增加一些。zW59.com

由于细齿草木樨花期长,因此,种子成熟期不一致,一般在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荚出现褐色时,即可采收。新鲜种子中含硬实较多,有的高达80%以上,在播前用碾子串去荚果壳,但不要损伤种脐,可提高发芽率。千粒重2克左右。休闲地播种时,每亩播种量0.5~1公斤;在坡地和沟壑等地种草木樨,每亩播种量应为1~1.5公斤。覆土不宜深,约为1.5~2厘米。在西北地区轮歇地种植可与小麦混播,于白露播种冬小麦后,在其行间播种草木樨。来年收割小麦时,草木樨植株高约9~12厘米,这样并不妨碍小麦生长,下一年草木樨生长更好。

细齿草木樨生长快,适于与农作物轮作,带状间作。陕西米脂县用草木樨与农作物带状间作,减少水土流失量30%,增加了粮食产量10%,每亩增收饲草750公斤。还可与林木间作,甘肃天水在挖水平沟种剌槐(Robinia pseudoacaeia)林时,把草木樨种子撒到水平沟里。先收草喂牲畜,三年后刺槐长得特别壮。甘肃武山县采用一行大豆(黄豆)、一行草木樨、一行树木,当地群众称三套连环护坡增产法。既解决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又合理利用了土地,保持了水土。

细齿草木樨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因此,必须及时中耕除草,消灭草荒,在有条件的地块,可适当浇水和追施磷钾肥。

不耐旱,应当在湿润的地方种植,或者需具备灌溉条件。

病虫害防治。细齿草木樨常见的病虫害有: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部,病株顶部叶子黄萎,病叶向背方卷曲,叶背面生淡紫褐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此病多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天气。防治方法是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5克硫酸铜,5克熟石灰,加水1000克)喷洒1~2次。注意将药液喷到叶子背面。也可采取提前刈割,阻止蔓延。

2.褐斑病:茎、叶、荚果上均现褐色病斑,到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平整的蜡状颗粒,即病菌的子囊盘,以此进行侵染。在平均气温10.2~15.2℃,空气湿度58~75%时,病害大量发生,严重时落叶率达40~60%。防治方法是进行种子精选和消毒,种子田可用波尔多液和石灰硫黄合剂进行防除。

3.豆芫、蚜虫、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也可以用敌百虫0.5~0.8%的稀释浓度(勿大于1%)早、晚喷洒,就可防治。

zw59.com推荐

白花草木樨


植物名称白花草木樨

科属 豆科
异名 金花草、白香草木樨
学名Melilotus albus Desr.

地理分布白花草木樨在我国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区)都有野生种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等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种植较多的主要是辽宁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江苏北部、山东北部、河北北部和黑龙江等省(区)。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1~3米。直根伸长达2米以上,侧根发达,具有多数根瘤。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全株有香味。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30毫米,宽6~11毫米,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托叶较小,锥形或条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具花40~80朵,花小,白色,长3~6毫米;花萼钟状,花冠蝶形,旗瓣较长于翼瓣。荚果小,椭圆形,下垂,表面有网纹,含1~2粒种子;种子肾形,黄色或褐黄色。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白花草木樨的根系发达,主根如分枝状胡萝卜,生有很多根瘤。每亩白花草木樨的根瘤菌能固定8.5公斤氮素,相当于42.5公斤硫酸铵的含氮量。故有培肥土壤的作用,留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的量比其它作物均高。据辽宁西部地区测定,种过白花草木樨的耕地,其耕层土壤含氮量增加13~18%,含磷量增加20%左右,有机质增加30~40%,水稳性团粒增加30~40%。种植二年白花草木樨后,遗留在30厘米耕层土壤的干根量,平均每亩可达90公斤左右,腐殖质的含量比种谷子、玉米或土豆地增加0.1~0.2%,相当于一亩地增加100~200公斤腐殖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氮素,一般100公斤干物质中,茎叶含有2.5公斤氮素,根中含有1.5公斤氮素,种过白花草木樨的地,全氮含量比种谷子、玉米和土豆的地增加0.02~0.04%。等于一亩地增加15~20公斤氮素。如果按比较速效的水解氨计算,等于一亩地增加5公斤氮素,相当于25公斤硫酸铵,可见肥效之高。所以种过白花草木樨的耕地,可以连种三年好庄稼。据甘肃省的调查材料,科用白花草木樨茬口、头一年种土豆、谷子、糜子产量最高,可增产300%以上,莜麦、糜子、藊豆等次之,玉米较差;第二年种荞麦产量最高,可增产144%,玉米次之;第三年种各种作物的增产比例差异不大,可增产91%。

白花草木樨苗期生长较慢,后期生长渐快,播种当年不开花,在东北地区第二年春4月中旬返青,由根颈部越冬芽长出枝条5~26个,形成株丛。5月末至6月初现蕾,6月上、中旬开花,花期约50~60天。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陆续成熬,随后全株枯死。

白花草木樨为二年生地面芽植物。它的适应性很广,尤其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更强,在一般的黄土、粘土、砂砾土、沙壤土以及长不好庄稼的瘠薄碱性土地上,均能生长良好。特别喜欢富含石灰质的土壤。耐瘠薄,耐盐碱性超过紫苜蓿(Madicago sotiva L.),在土壤总含盐量达0.15~0.33%时,pH7.5~9.0的范围内,种白花草木樨均可成功。但对酸性土壤适应较差。喜欢较湿润气候,但也耐干旱,尤其幼苗抗旱力很强,当沙壤土0~30厘米土层含水量降至5%时,叶片凋萎,如遇久早,叶片虽然脱落,但生长点却呈休眠状态,可持续30天不死。在整个生育期中,白花草木樨能在土壤含水量6%的条件下,持续40天不死。其原因是它的根系发达,长得快,扎得深。苗期地上部仅长2~3片叶子,株高3厘米时,根已深入土中6~9厘米。它的抗逆适应范围比紫首蓿广,抗热力中等。

白花草木樨也很耐寒冷,二年生的白花草木樨,要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季。一般它在越冬之前,根系已充分发育,贮藏了很多营养物质,并且茎叶中的部分养分也转入根系,从而增加了根细胞中糖类和其它物质的含量,也增加了根细胞液的浓度,使它对低温有一定的忍耐力。实际上,白花草木樨能耐-30℃以下的低温,在东北的哈尔滨、公主岭等地种植,能安全越冬;在西北的兰州、西宁等地,春播发育良好的1年生植株,也可以安全越冬。

白花草木樨具有显著的保持水土作用。据甘肃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的观测,它与农作物轮作,比其它农作物的轮作,地表径流量减少66~69.7%,土壤冲刷量减少64.9~66.8%。陕西绥德县在34度的坡地上种植白花草木樨后,径流减少14%,土壤流失量减少66%。在甘肃秦安县种白花草木樨二年就可覆盖地面,水土流失减少60%。这是由于白花草木樨根群发达,茎叶茂盛,密覆地面,一方面减少雨水击打地面,另一方面增强了土壤的渗透作用。总之,受到侵蚀的耕地和坡地,最好种植白花草木樨,借以保持水土,并提高地力。

齿瓣延胡索


植物名称齿瓣延胡索

学名Corydalis remota

所 属 科罂粟科

所 属 属紫堇属

分布 北京不产,见于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生于林下或林缘灌丛间。分布于东北、内蒙古。

描述
多年生草本。茎单一,稀有分枝,株高10~25厘米。块茎球形,直径1.5~2.5厘米,实心,外皮棕色,内面黄色。茎基部具1片鳞片叶,茎生叶2~3,叶柄长3~5厘米。叶片轮廓宽卵形,长6~9厘米,2回3出全裂,一回裂片5;未回裂片狭卵形、狭倒卵形、长圆状楔形,具短柄;先端常2~3深裂,稀有全缘。总状花序,长3~6厘米,具4~16朵花,较密集。苞片通常楔形,长0.9~1.2厘米,先端掌状3~5裂,稀有全缘。萼片小;花瓣蓝紫色,上面花瓣连距长1.8~2厘米,边缘具波状圆齿,顶端微凹,中间具短尖;距圆筒,长约1厘米;下面花瓣基部无突起。蒴果,长圆形,长1.5~2厘米。种子黑色,光滑。花期4~5月。

等齿委陵菜


植物名称等齿委陵菜

学名Potentilla simulatrix

所 属 科蔷薇科

所 属 属委陵菜属

分布
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妙峰山,昌平县南口,密云县。生于山坡、道旁和阴湿地。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

描述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微木质化。茎细弱,具匐枝,长15~50厘米,被柔毛。基生叶掌状三出复叶;叶柄长8~13厘米;小叶无柄,菱形,长1.2~3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两面密生长柔毛,成熟时渐脱落;托叶膜质,披针形,不分裂。花单生叶腋,直径1~1.2厘米;花梗细,长1.2~5厘米,有疏毛。副萼片长圆形;萼片卵圆形,与副萼片等长;花瓣黄色。瘦果,肾形,褐色,微皱。花期5~9月,果期6~10月。

钩齿溲疏


植物名称钩齿溲疏

学名Deutzia hamata

异名 楔叶大花溲疏、李叶搜疏
所 属 科虎耳属科

所 属 属溲疏属

分布
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房山县上方山。生于山谷、路边石崖上或灌丛中。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陕西、河南。

描述
灌木。株高约1米。小枝淡褐色,无毛或被星状毛。老枝灰褐色,皮不剥落。叶对生,具短柄,叶柄长3~5毫米。叶片菱状卵形,长2.5~7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疏生具3~5辐射枝的星状毛,并具中央射线;下面淡绿色,疏生具5~6辐射枝的星状毛,并具中央射线,沿脉上疏生长柔毛。花1~3朵,聚伞状;花梗长2~4毫米。萼裂片5,披针形,密被星状毛。花瓣5,白色,狭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1.5~1.7厘米。雄蕊10;花丝上部具2长齿,外弯成钩状;花柱3。蒴果,扁球形,径4毫米,密被星状毛。花期4~5月。

齿翅蓼


植物名称齿翅蓼

学名Polygonum dentato-alatum

所 属 科蓼科

所 属 属蓼属

分布
北京分布较为普遍。生于山沟、山坡或林缘,常缠绕于灌丛上或高草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

描述
一年生草本。茎缠绕,光滑,具条纹,上部分枝。叶卵形或心形,长2~6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失,基部心形,全缘,两面无毛。托叶鞘三角形,膜质,褐色,无缘毛。花序为有叶的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苞片筒状,每苞片内生白色或淡绿色小花3~6朵。花梗短,结果后可延长。花被5深裂,大小不等,外轮3片扩大成翅,翅的边缘具数浅齿裂。雄蕊8,花柱3。瘦果三棱形,黑色,具纹,全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细齿草木樨》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草本类植物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