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实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介绍几种菌菜轮(共)作栽培模式》,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江苏省省政府大力实施农业三新工程,推进农业新优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在全省涌现出一批蔬菜高产高效新模式。其中菌菜轮(共)作模式的生态、高效优势尤为突出,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技术发源地为淮安地区日光温室黄瓜产区。技术创新点为:黄瓜采用长季节栽培,采收期由原来的2个月延长到6个月,产量可达10000kg/亩,草菇产量为800kg/亩。该模式通过与草菇轮作,利用草菇栽培基质及微生物调节土壤pH,达到土壤消毒灭菌、防治黄瓜根结线虫、克服连作障碍的效果。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播种育苗:冬春黄瓜播种后于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苗龄30~40天时进行嫁接。

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定植后立即封棚,保温3~4天,提高室温,促发新根。白天气温保持25~30℃,地温保持20~25℃;夜间气温18~20℃,地温15~20℃,最低地温保持在15%以上。缓苗后,适当降低室温,促进雌花形成,提早结果。一般白天气温控制在22~28℃,地温16~20℃;夜间气温控制在12~15℃,地温15~18℃。进入结果期,采取变温管理。一般揭苫后至14点,室温控制在28℃左右,超过30℃应及时通风降温;14点盖草苫,室温控制在20℃左右;前半夜控制在16℃左右,后半夜控制在12℃左右。生长后期,由于外界气温不断升高,注意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灼伤植株;外界晚上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

②肥水管理。根瓜座住后,在晴天下午,结合浇水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穴施磷酸二铵或尿素15kg,迫肥后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或暗灌。结果盛期,10~15天追肥1次,每亩施25%(NPK比例为1555的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15kg,追肥后及时浇水,勤通风,同时用喷施宝进行叶面施肥。结果后期,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0.5%尿素2~3次,以补充养分,延缓植株衰老。

③植株调整。当植株达5张叶片以上、茎蔓开始伸长时,采用塑料绳吊蔓;随着茎蔓的伸长,应多次理蔓,使茎蔓保持在1.2~1.5m的高度,防止茎蔓顶部接触薄膜被烧伤。在整个生育期内,不断摘除卷须、畸形花果、下部老叶病叶,及时疏花疏果,保持3叶1瓜。

草菇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6~9月,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即可栽培草菇。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稻草,放入石灰池中浸泡12小时,池水pH调至12。稻草捞起后,用框架筑成墙式,如0.5m宽,0.6m高,2~4m长,当框架做好后把浸泡过的稻草放入框内,边放边用脚踩实至成形。当框架移开后,把草菇菌种塞入稻草缝隙内,而后在稻草表面撒上一层草木灰或火烧土。菇床顶上要遮阳挡雨,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7~10天出菇。稻草栽培草菇一般采收一潮菇,第二潮只有零星出菇,因此,为避免病虫害滋生,当第一潮菇采收后,就可清理废料。

病虫害防治:螨虫、菇蚊是草菇发菌期及出菇期的主要害虫,用1000倍菇虫净拌料和拌土,可收到显著防治效果。在杂菌方面有绿霉、鬼伞,要保持培养料发酵期一定的温度,才能有效地控制绿霉和鬼伞的为害。

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泗阳县、宿城区部分食用菌基地从2007年开始探索菌菜共作模式,平均效益远远高于食用菌单作基地,增强了食用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技术创新点:

①在砖混结构菇房南侧建设蔬菜日光温室,温室内种植设施蔬菜,可节省蔬菜大棚建设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食用菌和蔬菜优势互补,蔬菜产生的氧气促进食用菌生长,食用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

③蔬菜日光温室内产生的热量可供菇房晚秋和早春增温需要,这样早春可提前出菇2个月,晚秋延长出菇3个月,供应淡季市场,提高食用菌产出。

④可利用蔬菜日光温室换茬时做食用菌堆料场所,避免了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一举多得。

⑤充分利用了菇房之间的空地栽培蔬菜,可大大提高种植综合效益。

蔬菜日光温室建设:在食用菌菇房南侧,利用菇房南墙作日光温室北墙。一般温室北墙高4m,南侧水泥支柱高1.2m,东西两头北高南低砖混结构山墙各一道,温室内用三排水泥柱做支柱,温室顶用钢丝和竹子支撑。温室空间要尽量大,以利于农事操作及提供足够热量供给菇房。

食用菌、蔬菜周年生产技术:菇房秋、冬、春茬栽培As2796双孢蘑菇,夏季栽培V19、V23等草菇;蔬菜温室可种植几茬蔬菜,如冬春茬种植台湾小兰礼品西瓜,秋冬茬种植甘蓝、芹菜、莴苣等低温型蔬菜,也可全年种植一茬,如种植无限生长型黄瓜、番茄、茄子等,达到合理安排茬口,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提高效益。

相关配套技术:西瓜嫁接育苗技术、人工授粉技术、全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食用菌二次发酵技术等。

江苏省句容等地引进了高架草莓套种食用菌高效生产模式,主要是利用栽培草莓高架下的空间,采用围帘保湿、遮光等措施栽培食用菌,是一种既可以种草莓又可以种食用菌的新型栽培模式。

技术创新要点:

①大大降低草莓栽培中人工翻地、栽苗、除草、打叶、采果的劳动强度。

②草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食用菌生长需要充足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形成互补。

③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产出,提高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

①草莓架规格。架高约1m,长5.6m,箱陇宽约0.35m、高约0.35m。

②地面设施。草莓架下码放一层墙砖,砖缝在1~2cm。

③喷水设施。沿着高架草莓基质槽地步安装喷水设施,采用4方向滴头、间隔距离为1.2m。

④草莓架围帘。应以草莓架为标准,围帘高度应以距离地面5~8cm为宜。距离地面过高不利于保湿,过低不利于通气。

菌袋制作:在专业食用菌生产基地,根据预定出菇时间提前30天生产菌袋,菌袋规格为22cm×48cm。适栽的食用菌种类有平菇、姬菇及杏鲍菇,以平菇为主。

菌袋入棚:将发满菌的菌袋按墙式栽培法码放于草莓架下。标准温室规格50m×8m,架子规格5.6m×1m×0.35m,每个温室可码放46排草莓架,每架下码放3层,可码放100个菌棒,每个温室可栽培4600个菌棒。每个菌棒间可留有1cm左右空隙,以利于降温通风。

出菇管理:

①温度。以草莓生产的最佳温度为主管理,控制在7~22℃。

②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现蕾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2%~95%,若水分缺失,导致菇蕾萎蔫影响产量。现蕾后将封口处报纸揭去,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每天应进行少量多次喷水,一般每天每次可喷水3~5分钟,喷水时间为10~15点。

③光照。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刺激,光线通常以能看报纸即可。

④通风换气。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氧气,须加强通风换气。一般冬季尽量在10点后和午后通风,少量多次,与喷水相结合,保持出菇环境的相对稳定。

扩展阅读

无土栽培草莓有几种模式?草莓种植常见的无土栽培模式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草莓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而在草莓的无土栽培过程中,根据实际种植需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模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那么,无土栽培草莓有几种模式?现将草莓种植常见的无土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一、空中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

草莓空中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主要采用吊挂的方式,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温室空间与太阳能,空气流通,便于操作与管理,而且能轻松调节栽培槽坡度,易于灌溉液的回流;缺点是需要温室承重,栽培介质较轻,灌溉管理需要精细化。从操作形式又可分为固定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与电动可升降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

二、草莓固定吊挂式立体栽培

固定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一般采用钢丝绳吊挂栽培容器的方式。吊挂高度控制在1.2-1.6m,间距为50-70cm,栽培槽宽为20cm,栽培采用s型单排栽培方式,株距为10cm,定植密度约为7400株/667m2。栽培容器主要采用槽式、管道式以及盆式,其中生产中以槽式居多;在基质选择方面,为了考虑承重,一般选择质地较轻的草炭土、椰糠、岩棉等;在灌溉施肥方面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营养液大多为循环方式;吊挂的模式在植株间布置加温管道与补光灯较为方便,空气流通也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因此采用该模式进行生产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三、草莓电动可升降吊挂式立体栽培

该种生产模式主要是升级版的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在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的优点上,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草莓光照效率。在固定式的吊挂中,草莓植株处于同一个平面,不同区域草莓早晨与晚上接受的光照有所不同,而采用电动可升降吊挂式立体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槽的高度都可以控制,可使栽培槽在太阳辐射方向形成上升梯度,因此每槽的草莓都能接受较好的光照,而且电动式的栽培槽可升降更有利于人工生产操作。另外,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栽培槽下设置有防渗膜或者渗液槽,或者仅使用双层营养液模式栽培,以便于营养液的灌溉回收。电动可升降吊挂式立体栽培模式下的草莓生产管理与环境控制同固定吊挂模式。

四、地面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

草莓地面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模式主要采用支架型的方式,其主要优点是能将草莓栽培架提升到一定高度,便于操作与生产管理。地面立体式相比于空中吊挂式更为灵活,适用于基质培、水培、袋培、管道培等模式,也不需要考虑温室类型与承重。目前,地面立体无土栽培大致可分为平面支架式栽培、立体多层支架式栽培,以及可调节式立体栽培。

五、平面支架式栽培

该模式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栽培架将草莓栽培空间提升一个层次,以便于生产操作与管理。目前,一般常见的架式有h型和x型,栽培架材料采用c型钢骨架或者镀锌钢管。支架高度一般设置为1.2-1.5m,宽度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调节,大多为单排双行平行栽培的方式,支架间距为50-70cm,株距为10-15cm,定植密度约为6000-6500株/667m2。平面支架式栽培除了使用槽式栽培容器,也有使用袋式栽培的;施肥灌溉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可增加防渗膜回收营养液。还可以结合加温线进行根系加温。总体来说,这种栽培模式采用的材料简单通用、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植株生长在同一平面,比较整齐,方便作业与采收,产量也较为稳定。

六、立体支架式栽培

立体支架式栽培主要为多层支架式栽培,目的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提高栽培密度,以期提高产量。目前,一般常见立体支架式栽培模式有h型双层及多层模式、a字型支架式栽培模式。这几种支架材料多采用方钢或者镀锌钢管,支架高度设置为1.4-1.6m,层数设计为2-4层,宽度和间距一般根据支架类型以及生产实际布置,此种方式的定植密度超过1万株/667m2。立体支架式栽培一般也使用槽式或者管式栽培容器,施肥灌溉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这种方式也适用于草莓水培。总体来说,这种方式草莓产量较高,支架使用寿命长,但不同层次间的光照均匀度差,造成产量与品质不均衡。

七、可调节式草莓立体栽培

可调节式立体栽培模式是结合单层与多层栽培模式的优点,在不需要生产操作时,可通过调节使草莓架成为一个平面,布满整个温室。而在需要生产操作时,可使栽培架呈立体多层状,腾出生产过道,以便操作。这种模式即充分利用了温室空间,又可通过调节支架间角度使支架互不遮光,创造良好一致的光温环境。该栽培支架包括立柱、可调节支架、固定栽培槽、移动栽培槽等部分。其中,栽培槽固定在立柱上,距离地面1.2m,移动栽培槽固接在可调节支架的竖杆上部。其草莓生产管理方式同平面支架式栽培模式。

八、草莓高效节能栽培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与智能科技成果应用到了草莓生产中,大大提高了草莓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草莓生产的能耗。目前,高效节能主要在减少能耗、水肥高效利用、环境智能控制等方面,其栽培模式有草莓蓄热式高架栽培、干雾培栽培、复合栽培、植物工厂式栽培等。

九、干雾培栽培

草莓干雾培栽培模式主要原理是将含有营养液的液体肥料通过特殊的喷头制成0.01mm大小的微粒烟状干雾,对作物根部进行施肥,为日本株式会社h.ikeuchi研发。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显著促进草莓作物根毛的生长,草莓能充分吸收水份与肥料,极大幅度地提高了草莓的水肥利用效率,提高草莓果实的糖度,其缺点是对喷头和设备以及水肥纯净度的要求很高,在生产中推广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十、草莓基质培与水培复合栽培

草莓基质培与水培复合栽培模式主要为结合基质栽培与水培的优点,将草莓苗定植在装有基质的营养钵里,通过定植板支撑使得草莓新长出根系生长于水培槽内,水培槽内还可以放置基质袋用于固定根系,也可以仅用纯水培方式,在西班牙和中国都有应用。此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密闭的水培槽内形成保温、保湿、黑暗的环境,水肥的均衡供应,闭式的营养液循环系统不产生废液,极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而且草莓苗拉秧与定植非常便捷。

十一、草莓植物工厂栽培模式

植物工厂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不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方式,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前沿与趋势。植物工厂虽然在叶菜生产中应用较多,但在草莓生产中也有应用报道,如日本日清纺控股公司成功实现了植物工厂内草莓的量产。植物工厂内一般采用水培的生产方式,种植一季型或者四季型草莓,需通过各种环境因子的精确控制,能实现草莓的周年供应。但一般植物工厂投资较大、运行费用也较大,要充分考虑地区的消费水平才能创造效益。

十二、草莓观光型栽培模式

农业休闲观光采摘是近年来比较流行、发展迅速的一个产业,尤其对于草莓这种香甜可口的浆果类产品,受到广泛青睐。在草莓观光型栽培模式中,除了上面介绍的生产模式可应用外,还有许多造型式栽培方式,主要包括利用pvc管道、异型泡沫栽培容器以及在其他固定造型中种植草莓等。

十三、草莓管道吊柱式栽培

管道吊柱式栽培模式主要利用pvc管道材料通过粘合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美观性的栽培柱来种植草莓,一般主柱使用直径为160mm或者更大的pvc管,栽培孔采用50mm的pvc管,按观光需求均匀地粘合与定植在主管立柱上,主立柱采用吊挂的方式固定,一般主立柱管内填充基质或者无纺布,栽培管使用基质,施肥灌溉方式采用滴灌结合渗灌的方式,底部连有回液孔和回液管路。

十四、草莓螺旋式立柱栽培

草莓螺旋式立柱栽培主要采用螺旋式的塑料或者泡沫栽培槽通过上下螺旋叠加的方式种植草莓,该方式能兼顾生产与观光,多采用基质滴灌种植的方式,也可采用水培方式。一般采用镀锌钢管的固定方式,螺旋柱下方常设有回液槽。

十五、草莓回流管道栽培

草莓回流管道栽培模式原理同上面的复合栽培模式,其优点是能打造各式各样的造型,所以多用于观光栽培中。此种方式是回流管道设计的一种比较常见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使用各种规格的pvc管道粘合成不同大小与规格的栽培造型。这种栽培模式一般分为储液桶、栽培与供回液管路、供液泵3个部分。

十六、草莓金字塔式雾培模式

草莓金字塔式雾培模式主要是使用雾培栽培模式来种植草莓,其结构主要包括储液桶、定植板、雾培供液系统。此种模式优点也是能打造各种栽培造型,如金字塔型,就是一种比较美观与常见的形状,其他的还有梯形、柱形等。该模式的优点是节水节肥、草莓定植方便,缺点是不能断电,对喷头要求较高。

【小编结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草莓,是实现草莓种植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栽培模式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草莓种植常见的无土栽培模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五作栽培模式提升复种指数提升经济效益


想要提升经济效益就要提升复种指数,如何一年进行五作栽培提升经济效益呢?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年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5种作物连续种植模式。

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5种作物连续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边行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此模式在我地一般每亩可收小麦350-400公斤,菠菜800-1000公斤,冬瓜3500-4000公斤,玉米550-650公斤,芹菜5000公斤,亩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

一、茬口与规格

秋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造足底墒,精细整地,重施基肥,平衡施肥。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碳酸氢铵50-6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锌、硼、锰、镁等微肥适量与有机肥或二铵、硫酸钾混匀,撒施。精细整地后,按1.6米一带作平畦。在平畦一侧条播6行小麦,约1米宽。另一侧及畦埂上撒播或条播菠菜,菠菜越冬前或翌年返青后依生长情况及时采收。3月上旬冬瓜采用阳畦营养钵育苗,4月中旬采用地膜覆盖定植到原菠菜种植行,单行种植,株距40厘米。小麦收获前在畦埂两侧各播种一行玉米,8月上旬在玉米大行间种植芹菜,11月底收获。

二、主要栽培技术

1.小麦。选用良种,播种密度不可过大,其他的肥水管理及小麦病虫害防治同大田栽培。

2.菠菜。选用日本大叶菠菜,出苗后适当间苗,保持间距3厘米见方。冬前依长势及市场行情可适当采收。冬前采收的可在3-4叶时冲施一次碳酸氢铵,每亩50公斤,翌年返青后采收的,在冬前应浇好防冻水,适当覆盖防寒(可选用牛马粪或碎秸秆)。返青后及时清除,并覆盖地膜,依土壤墒情追肥浇水,翌年3月中下旬收完。

3.冬瓜。菠菜收完后及时开沟施基肥,每亩施用土杂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施肥后整平畦面。冬瓜选用小型瓜品种,如北京早熟冬瓜、一串铃冬瓜,单瓜重在2-3公斤的品种。3月上旬阳畦营养钵育苗,4月中旬采用地膜覆盖。每畦定植一行,株距35厘米,按穴浇足定植水。采用三蔓整枝,每株留一条主蔓,两条侧蔓。除去其余全部枝杈,雌花开放后去掉各条蔓的第一雌花,选留第二雌花坐瓜,每株留瓜3-4个。小麦灌浆水和麦黄水与冬瓜秧水和膨瓜水结合进行,浇膨瓜水时要冲施速效氮肥。坐瓜后结合防病治虫进行叶面施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植株甩蔓后及时将秋蔓顺向麦茬不用压秧,让卷须自由抓住麦茬。坐瓜后幼瓜下垫草,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染病。第一批瓜长到1.5-2公斤时及时采收,以利于幼瓜生长。

4.玉米。小麦收获前7-10天在畦埂两侧点种一行玉米,株距25厘米,小行距为30厘米左右,大行距约1.3米。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并削去秸秆,为芹菜增加光照。

5.芹菜。冬瓜采收完后拔秧,任秧蔓和麦茬在田间腐烂,7月下旬清出田外,畦内喷一次杀菌剂防病。每亩施用20公斤磷酸二铵,深耘15厘米后,耙平种植芹菜。芹菜出苗前保持地面湿润,出苗后适当停水,间苗2-3次,最后苗间距3厘米见方。如种植西芹,因植株较大,可育苗移栽,按15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

三、模式优点

小麦、玉米通风透光条件好,病害减轻,边行优势明显;冬瓜不用压蔓省时省工省力,秋蔓及幼瓜不接触地面,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芹菜生长前期有玉米遮阴,在炎热的盛夏可以很好地生长;各种作物的需肥规律不同,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增产作用。综上所述,此种模式不失为一种优良的种植模式。

“稻渔共作”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各地逐步形成了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19种典型新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初春的红河县撒马坝梯田正以它最美的身姿向世人展示着1300年来彝族、哈尼族同胞创造的农耕文明。它是穿越千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梯田文化的核心,在这里“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共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藏而不露,波澜不惊。“稻渔共作”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每年的春耕时节,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牛角寨乡的哈尼梯田里便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哈尼族村民们正在积极做好插秧前期的犁田耙田、平整田块、施肥等。在忙于备耕栽秧的同时,更加让人欣喜的是利用冬闲田养殖的稻田鱼也成熟了,农户们收获了满满的丰收喜悦。正在一边犁田粑田,一边抓鱼,一条条稻田鱼从水田中抓起,哈尼村民们的脸上满是喜悦。

长期以来,稻田养鱼、养鸭在元阳农村十分普遍,但种养效益低,形不成规模,立体种养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遗后,元阳县抓住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和元阳梯田红米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米”的机遇,把发展优质梯田红米作为提高梯田核心区农民种田效益、促进群众保护梯田积极性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元阳县哈尼梯田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并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米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稻-鱼-鸭”生产模式,达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综合开发效果。合作社与新街、攀枝花、小新街、牛角寨等乡镇种植户签订产购合同,向种植户发放优质良种,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梯田红米。

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是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肥料,三者互惠互利,最终形成生态共赢,整个种养过程绿色、无污染。元阳梯田里种植的水稻,是祖先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红米品种,每亩产量只有350~400kg,却能卖出6~7元/kg的高价。仅红米一项,梯田的亩产值能达到2800元左右。每亩梯田能养30只鸭子,一年下来,能带给养殖户9000元的收入。至于养鱼一项,每亩梯田养鱼约40kg。梯田产的鱼吃的是纯天然的谷子、小虫、稻叶等长大,口感鲜美,市场价能卖到80元/kg,此项收入3200元。再加上田埂上能种豆子,产蛋量少的鸭子还能出售,最终梯田亩产值平均约为1.7万元,减去必要的成本,梯田亩产值约为1.1万元。

守着梯田能致富,附近村里的村民都愿意回来种田了。村民和政民家8口人,种10亩梯田,依靠“种田+务工”的方式,在村里过上了中等人家的生活。20xx年,牛角寨乡实现了脱贫摘帽,既完成了对梯田的保护,又实现了致富梦。

每年十月,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稻花鱼节”便会隆重开幕。当地傣族、彝族群众在近一个月的撤鱼季节,都要邀亲朋好友品鱼尝鲜,亲朋结伴或举家成行到龙陵县各乡镇稻田里捉鱼,享受稻谷的清香和鱼趣的怡然,体验“鱼戏香稻间”的乐趣。

稻田鱼,也称稻花鱼、谷花鱼,栽秧过后,人们就把鱼苗放到稻田里,这些田鱼就以稻田中的蚊虫和掉落在水中的谷花为食,待十月秋收时节,稻田中的鱼已经十分肥壮,加之这些田鱼在水质很好和纯天然的自然环境下生长,不喂任何饲料,鱼肉味道鲜美。开始捉鱼时,在稻田正中间扒开一条泥沟,放干田水,随着稻田里的水位下降,鱼也自然就会跑到扒开的泥沟里面,稍有动静,鱼儿就会惊得“东窜西钻”暴露位置,也就束手就擒了。

发展稻田鱼产业不仅给龙陵县增添了一条亮丽的观光旅游风景线,也给当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该县龙江乡每年在9个坝子稻田中规模养殖稻田鱼,实行无公害生态放养,主要养殖鲤鱼、草鱼、鲫鱼、罗非鱼等。稻花鱼体态浑圆,色泽艳丽,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富含粗蛋白、微量元素和15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健体、防衰老等功效。稻花鱼做法极多,有酸菜麻辣鱼、清汤鱼、笋子鱼、焖烧鱼头、牯子鱼等,尤其是用棕苞米、蜂蛹、稻花鱼煲制的“海、陆、空”三鲜汤最受食客青睐。

龙陵县龙江乡万亩稻花鱼产业从鲜鱼到干鱼,已形成了产业链,打造出“土埂田”、“龙江稻花干鱼”等生态特色农业品牌。龙江稻田鱼养殖户涉及5000多户,放养面积约1.2万亩,放养鱼苗约100吨。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红河岸边,身姿曼妙的花腰傣族少女挑着鳝箩,穿过金色的稻田,从如火般盛开的木棉花树下走来的场景,定格在了多少旅人的镜头和记忆中。

新平境内红河流域居住着4.2万花腰傣,种植有5万多亩水稻,花腰傣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稻作文化。稻田养鱼是古老的传统,水田常年有水浸泡,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一般是在插秧苗结束后投放鱼种鱼苗。花腰傣喜糯食,种植的糯稻水田,由于糯稻秆高,不怕水淹,水位比较深,为稻田养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花腰傣也有稻田养鸭的传统,在栽插的秧苗彻底返青之后,将小鸭放入稻田,任其自由活动。放养的鸭子吃掉秧苗上部分的虫子和田里的杂草,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防稻瘟病;鸭粪便成为肥料,也为鱼类提供了有机食物。花腰傣的稻作耕种形成了“稻-鱼-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大部分水田里都有田螺、泥鳅、黄鳝、鱼等,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多年来配套实施稻田养鱼、养鸭,形成立体、循环生态高效种养,不仅产生每亩6000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打造品牌,实现长远发展。

新平县在发展稻田养鱼中不断创新思路,成立稻鱼协会,建设稻田养鱼示范区,调整优化养殖品种和产业结构,树立稻田养鱼品牌,探索稻田养鱼发展新模式。新平县努力打造旅游大县,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着力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稻田养鱼发展“农家乐”,让游客享受下田捉鱼、烤鱼、吃鱼的乐趣,赋予传统的稻田养鱼新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桑园间套种蔬菜有哪几种模式?


据了解,桑园间套种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有利于消灭桑树越冬害虫、增加桑园土壤肥力及提高土壤通透性。近年来采取这种套种方式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不仅稳定了桑园面积,还提高了综合效益。那桑园间套种蔬菜有哪几种模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桑-冬春莱

桑园套种抗寒性强、耐肥水、产量高的苏州青等冬季蔬菜,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定植移栽,及时加强肥水管理,12月至翌年3月陆续上市。

2、桑-菠菜-包心菜

菠菜是一种冷冻型蔬菜,10月中旬在桑树行间播种,播前每亩施土杂肥3-4立方米,种肥尿素3-5千克,每亩用种量3-4千克,当菠菜长到4-5片叶时,如天气干旱可结合灌水重施速效肥料,11月即可选大棵上市,元旦前后结束。随后在桑树行间准备套种包心菜,选择早熟、丰产性好的春丰、新丰等早熟品种,并于10月初播种育较,11月上旬定植,每皈桑园可栽3-4行,株距25-30厘米。因包心菜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所以冬季桑园套种包心菜应采用保护地栽培,争取4月上中旬上币。

3、桑-大蒜-小青菜

桑园套种大蒜应在9月下旬中秋蚕3-4龄期进行,一般每亩用种量50-75千克,大蒜品种水早,行距15-20厘米,株距8-9厘米,在晚秋蚕结束后至越冬前要重施一次氮肥,并加强中耕除草,4月中旬当蒜台的花序包片伸出叶鞘6-8厘米采收蒜苔,5月下旬至6月初陆续收青蒜和种蒜。桑树夏伐后要立即施肥翻土撒小青菜种,2-3天出苗后进行间苗,加强肥水管理,如发现菜青虫或蚜虫危害时,立即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7月份即可采收。

4、桑-青蒜

桑园套种青蒜一般在9月上中旬种植,亩用蒜种100千克左右,在种前先把蒜瓣在水中浸泡l-2天,然后施肥翻地开沟种植,沟深3-4厘米,行距7-10厘米,株距2-3厘米,百天左右出苗,随着蒜苗的生长,应培植假茎可覆细土l-2次,晚秋蚕结束后应及时追施速效肥,当蒜苗达25-30厘米时采苗出售。

5、桑-莴苣

适宜桑园套种莴苣的品种是圆叶莴苣。宜在9月份育苗,10月上中旬选择壮苗开沟定植于桑园行间,行株距为30厘米20厘米,每亩栽植4000株左右。定植后加强肥培管理,4月上中旬当莴苣的最高叶与心叶平展时即是最佳收获期。

6、桑-菊花菜-香菜

桑园套种菊花菜主要是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菊花菜性寒,非常适应秋冬栽培,一般在9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桑田,这时晚秋蚕已结束,叶面积指数为0-l之间,田间易于操作。菊花菜5-25℃都可生长,尤以18-23℃生长最旺盛,应在入冬前加强肥水管理,争取霜冻来临前生长叶片15-20片,其中外叶10-15片,心叶5片以上,元旦至春节陆续收获。在3月底至4月初,采用保护地种植香菜,充分利用5月底夏伐后至封行前这段时间的光照和温度,6月下旬苗高20厘米时收获。

西瓜栽培管理模式有哪几种?如何防治病虫害?


随着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栽培设施的优化和广大农民朋友大胆实践,全国各地已形成了能延长西瓜上市时间、基本实行周年供应、满足长期消费需求的多种西瓜栽培模式。那么具体来看,西瓜栽培管理模式有哪几种?如何防治病虫害?

一、西瓜栽培管理模式

1、露地直播

清明过后,基本进入无霜期,气温回升快,露地西瓜可直播干籽,或催芽后大芽直播。该种植方式不求早熟,以高产栽培为主,一般选中早熟或中晚熟的优质大果高产型品种。

2、地膜覆盖栽培

这是目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种植方式,有直播种子后盖膜和盖膜后定植提前育成的瓜苗两种方式。目前有的地方采取地膜先盖天、后盖地的栽培方式很好。地膜覆盖西瓜约在4月中旬断霜后种植,收获期较露地直播的早7~15天,产量可高30%左右,一般以中熟或中早熟品种为主。

3、小拱棚栽培

建立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一般是拱棚加地膜覆盖。多数先育苗后定植,可于3月中下旬定植,若夜间在棚上覆盖草苫,定植期可提前到3月上旬,一般于6月上旬即可上市,因为上市早,还可留二茬瓜,经济效益较高。这种栽培方式以追求早熟、售价高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二茬瓜产量,因此,要求选用耐低温、早熟,且二茬瓜好的品种。

4、温室栽培

温室的保温效果好,西瓜温室栽培可提前种植、抢早上市,售价高。温室西瓜育苗期一般为12月下旬~1月上旬,定植期为2月上中旬,4月下旬~5月上旬上市,可收获二茬瓜。这种方式栽培的西瓜,以追求高价格、高效益为目的,但由于气候不稳定,对品种的要求更严格一些。

二、西瓜栽培如何防治病虫害?

1、枯萎病

俗称蔓割病、萎蔫病,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病菌浸染所致,该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在西瓜老产区及连作地易发生。发病时白天凋萎,早晚恢复,经4~5天后死亡,植株基部皮层纵裂,潮湿时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有霉状物,并流出胶质,纵切病茎维管束变黄褐色,为病菌浸染维管束所致,这是老瓜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酸性土壤、连作地块、地势低洼、大水漫灌、排水不良、氮肥过量、有机肥不足、植株长势弱都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①、实行5~6年以上轮作,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②、选用抗病品种,如新机遇、豫艺新拳王、龙卷风、绿之秀、精品花冠908、豫艺360等;或采用嫁接栽培预防该病害发生。

③、种子消毒,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30分钟。

④、合理施肥:氮、磷、钾三元素配合施用,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⑤、药剂防治:用瓜枯宁、蜡质芽孢杆菌、地旺按1:50比例拌成药土,定植时穴施;或在定植时用11%盈盾(精甲咯嘧菌酯)600倍液+20%恶霉灵1500倍液+活性促根剂600倍液穴盘蘸根30秒后定植,或定植后用上述药剂配成药液灌根1~2次,对枯萎病防效很好。发病初期,用上述药剂灌根,间隔3~5天一次,连用2~3次,治疗效果较好。

2、病毒病

又称小叶病、花叶病,有花叶和蕨叶2重类型,是由多种病毒浸染引起的,主要有西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

防治方法:

①、用10%磷酸三钠溶液、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②、黄淮流域每年5月底6月初小麦收获前后,要重点防治小麦上的蚜虫、红蜘蛛向西瓜上迁飞传毒。

③、发病前10~15天用健植宝500倍液+锌肥喷施叶面2次,可较好地预防病毒病大面积发生。

④、发病初期用康润二号2片+万帅一号30g+健植宝30ml或阡毒令+云大120+海生素兑水15kg,隔4~5天整株喷洒一次,连用3次,效果很好。

3、炭疽病

又称黑斑病,由半知菌浸染而引起,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或在种子上。发病初期在茎、叶表面形成稍凹陷的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后变褐变黑,出现同心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生粉红色黏稠物,瓜蔓上病斑扩大绕茎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可杀死种子表面炭疽病菌。

②、实行轮作,深沟高垄有利排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整枝打杈,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

③、化学防治:每隔5~7天喷洒一次好意+健植宝500倍液、或70%多保净600倍液,是预防该病的一个绝招;发病初期及时用30%统好1500倍液、或10%世泽1500倍液、或30%待克力2000倍液、或10%丙硫唑1000倍液、25%拢总好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4、蝼蛄、蛴螬:用敌百虫拌炒熟的麦麸制成毒饵诱杀,敌百虫:水:饵料=1:5:300,撒在播种床面或定植后的大田。大田亩用毒饵2~3kg左右。

5、地蛆:营养土中的有机肥,腐熟过程中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配合10%金掌门杀灭虫卵。发现地蛆为害幼苗,及时用2.5%惠速灵800倍液+2.5%溴氰菊酯8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淋幼苗根茎部位。

6、蚜虫:用10%马达(烯啶虫胺)800倍液、20%诺吉(啶虫脒)1000倍液、70%吡虫啉3000倍液、2.5%惠速灵(高效氯氟氰菊酯)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大棚西瓜可用10%烟胜(异丙威烟剂)熏棚。

7、红蜘蛛:用惠光杀虫素(1.8%阿维菌素)500倍液、15%双满(阿维螺螨酯)800倍液、5%惠光满王(唑螨酯悬浮剂)700倍液防治。

《介绍几种菌菜轮(共)作栽培模式》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实作”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