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希望您喜欢!

樱花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园林植物,被誉为是日本的国花,在我国具有普遍栽培。细菌性根癌病是我国园林花卉苗木上最容易发生的根部病害之一,多发生于土壤偏碱地区,危害程度非常大。那么大家知道樱花细菌性根癌病怎么办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发病症状:Zw59.CoM

樱花细菌性根癌病常发生在根颈部,尤其在苗木嫁接口处,有时在侧根、支根或枝(蔓)上也会发生。

癌瘤初生时呈球形,可互相愈合,颜色为乳白色或略带红色,随肿瘤长大,内部木质化变硬,表皮龟裂粗糙并逐渐变成褐至深褐色,癌瘤可小如豆或大如拳。病苗须根较少、生长缓慢或叶黄早落、枯枝增多、花期变短,甚至死亡。该病十分顽固,即使清除癌瘤,往往又可生出。

防治措施:

1、对出圃或外来苗木加强检疫,抛弃病株,发现可疑苗木,应用1%硫酸铜液浸根5分钟再放入2%的石灰水中浸1分钟,也可直接用链霉素溶液泡30分钟栽植观察。

2、按每平方米30克至50克施呋喃丹3%颗粒剂,翻地15厘米至20厘米后浇透水杀灭根结线虫以及地老虎等害虫;嫁接应避免伤口接触土壤,嫁接工具可用75%的酒精或1%的甲醛液消毒。

3、发现病株,应背肿瘤与其周围一起切除,伤口可用医用高度碘酒或用链霉素400国际单位消毒后涂凡士林封闭;病株周围可一次施入硫磺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并灌注20%土霸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多效灵水剂150倍液消毒,以后每半月灌消毒液一次,共三、四次即可,在癌瘤切除20天后灌50%吲荼粉剂100至150ppm液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复壮病株。其他处理同前,治疗在早春或夏季根系进入旺盛生长前进行效果较佳。

以上就是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编辑推荐

花生青枯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症状。花生青枯病多自开花前后开始发病,但以盛花下针期发病最重,结荚后病情有所缓和。其症状最大的特点是:病株地上部叶片急速凋萎,地下根部维管束变褐,纵部根茎部,潮湿时挤捏切口可渗出浑浊菌脓,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此乃确诊本病的可靠依据。通常凋萎叶片的叶绿素尚未破坏,叶片虽欠光泽而仍呈绿色,故名青枯病。

2、发病规律。青枯病病原细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病土、病肥为翌年病害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借土壤、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等传播,从寄主根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天气、土壤、耕作制度、植株生育期和品种抗性等因素关系密切。高温多雨,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本病;植地土层浅薄,保水保肥力差的粗砂土或通透性差的黄粘土,皆有利发病;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植株开花前后至结荚期发病占全生育期发病率的70%以上。

3、防治措施⑴合理轮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至少应与甘蔗、甘薯等进行旱地轮作。轮作年限视病情轻重而定。⑵选用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选用协抗青10号、11号、天府11号,豫花14号,远杂9102,粤油589、320,桂油28号,泉花3121,台山珍珠豆等品种。⑶加强栽培管理。深翻晒土或引水浸田(时间越长越好);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防止串灌,适当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性;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注意田间卫生;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勿施带病残体的土杂肥。⑷采取挑治方法喷淋药液封锁发病中心。对发病中心可试用20%喹菌酮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600倍液或铜氨液600倍液连续喷淋病穴及相邻的健株2-3次或更多,对封锁发病中心、控制病害蔓延有一定作用。

冬瓜染上细菌性角斑病怎么办?冬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症与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是冬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于叶片、叶柄和果实均有危害。冬瓜一旦染上细菌性角斑病,会在受害部位出现水浸状小点,进而扩大,导致受害部位腐烂,应及时防治。那么,冬瓜染上细菌性角斑病怎么办?现将冬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冬瓜细菌性角斑病的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病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茎、叶柄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果实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病菌侵入种子,致种子带菌。

二、冬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方法

选用耐病品种,从无病瓜上选留种;瓜种可用70℃恒温于热灭菌72小时,或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于后催芽播种;还可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保护地冬瓜重点抓好生态防治,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kg;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降低湿度;露地推广栽培,开展预防性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混发时可喷洒60%琥乙膦铝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兼治两病有效,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60-70升,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小编结语】做好冬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冬瓜种植产量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冬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与防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棚茄子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菌核病是早春大棚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茄子开花结果的初期。该病可使茄子的花蕾及幼果腐烂直至脱落,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那么大家知道茄子得了菌核病该怎么办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大棚茄子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大棚茄子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一、发病症状

苗期发病始于茎基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大时发病处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使茄苗软腐而死。成株期叶片受害,初期呈水渍状,后变为褐色圆斑,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花蕾、花瓣、花柄受害,先呈水渍状,后脱落:果实受害通常始于果面残留的花瓣处,初呈水渍状斑,后变黄褐色,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期形成菌核。茎部受害则主要发生在门茄果柄着生处附近或对茄所在侧枝上,多由开败的花或幼果上的病菌扩散所致,病部初呈水渍状且上、下扩展,稍凹陷,后呈浅灰黄色,皮层腐烂,后期纵剖茎秆可见髓部有黑色鼠粪状菌核,植株自受害处向上枯死。

二、综合防治技术

1、栽培管理

菌核病严重的田块,应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与茄果类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育苗时,种子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以杀死菌核;播种时每1平方米用50%多菌灵8g配成药土,下垫上盖,抑制菌核萌发。加强苗床越冬管理,晴天要通风散湿,低温寒潮天气及时覆盖保暖防冻。定植前20天施足基肥,并耕翻土壤20~25cm,以埋没菌核;定植时合理密植,畦面全面覆盖地膜,阻止子囊盘出土。定植后,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每株200~250ml。

2、降湿抑病

①选用无滴膜覆盖,以减少水滴。

②合理追施粪水,早春宜在晴天上午追施粪肥,阴天或下午不施,以避免夜间棚内湿度过大。

③通风降湿,晴天上午保持较高棚温,让水珠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夜间注意覆盖保温,防止叶片结露。

3、药剂防治

①药液蘸花:在配制的防落素或2,4-D蘸花液中加入1∶1000的速克灵或扑海因,可防病保果。

②喷洒药剂: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匀喷洒,重点喷花和幼果,7~10天1次,连喷2~3次。

③烟剂熏蒸:阴雨天发病时应选用10%速克灵烟剂、15%腐霉利烟剂、45%百菌清烟剂、一熏灵烟剂熏蒸,每次用量为250~300g/667平方米,于傍晚均匀布点,闭棚熏一夜,5~7天1次,连防2~3次。

4、清理病株

及时拔掉病株或剪下病枝、打去病叶、疏掉病花烂果,带出田外集中深埋,切忌乱扔;对于发病初期的门茄或对茄,可先清理果面病部,后用多菌灵或托布津适量撒于伤口,果实仍可继续生长。

以上就是大棚茄子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茄子黄萎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危害茄子的重要病害。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在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高达70%以上。茄子黄萎病的发生给广大茄农造成巨大损失。

一、发病症状

茄子黄萎病发病一般在开花、门茄初期,苗期较少发病,田间多在座果后表现症状。茄子受害,一般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叶片大量脱落呈光秆。剖视病茎,维管束变褐。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呈半边疯或半边黄。此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或毁种。

二、发病条件

1、气候:温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气温在20-25℃,多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病重,气温在28℃以上,发病受到抑制。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日数较多,发病越早、越重。2、栽培:菜田低湿、土质粘重、管理粗放、多茬连作、杂草丛生、植株种植过密、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地下害虫危害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三、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如快星、紫月、茄杂2号和茄杂9号等。引进品种郎高、瑞马、安德列均有较好的抗枯萎病效果。

2、生态防治:(1)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应消毒,苗床或大棚土壤处理,取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均,并按100公斤苗床土中加入杀菌剂金雷20克和适乐时10毫升拌土一起过筛混均。用配好的苗床土装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可以减轻土壤中黄萎病菌的危害。(2)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钾肥。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3)嫁接防病。采用野生茄子作砧木与茄子嫁接进行换根处理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治因重茬、土壤带菌严重造成的黄萎病的方法。嫁接方式有许多种,生产中常用靠接、插接、劈接等方式。可以根据掌握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

3、种子包衣防病:即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5%金普隆乳化种衣剂2毫升,兑水150-200毫升可包衣4千克种子进行种子杀菌防病。

4、定植时生物农药处理:撒药土,药土比为1:50倍的萎菌净与细土混合好每穴每株50克,穴施后定植可以有较好的防病效果。也可1000倍药液每穴250毫升灌坑,效果相同。

5、药剂防治:灌根:定植缓苗后可选用萎菌净1000倍药液每株500倍药液穴灌,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250毫升,在生长发育期、开花结果期、门茄期连续灌根,早防早治效果会很明显。

苹果轮纹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苹果轮纹病是我国乃至世界苹果产区的一种常见性病害。苹果枝干轮纹病导致树势衰弱,产量剧减或绝产,甚至死树毁园;苹果果实轮纹病可以导致产量下降,苹果溃烂。辽宁省是我国苹果主产省之一,年产量160万t左右,苹果生产是辽宁省农村的支柱产业。近些年苹果轮纹病发生严重,据调查,除老品种鸡冠外,其余品种均有此病发生,以富士系、元帅系品种发生最重。据统计,辽宁省每年因苹果轮纹病导致红富士苹果减产、缓产可达24万t,损失7.7亿元,因苹果轮纹病造成的果实品质降低,可减少收入14.4亿元,合计损失22.1亿元之多。另据报道,苹果轮纹病除在辽宁省发生较重外,在我国山东、河北、河南省乃至日本、韩国、朝鲜、波兰、美国等国家发病也较重,尤以日本发生最重。因此,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提出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控技术,为苹果生产者提供参考。

1发病症状

1.1苹果枝干轮纹病

发病初期病瘤多在皮孔处隆起,呈疣状,光滑表皮上很少出现。发病约85天后病瘤开始扩大,为圆形或扁圆锥形,顶部发生褐色,病瘤直径约3―5mm。之后病瘤开始逐渐扩大,增生突起明显,并变褐,成为褐状瘤。发病145天调查,病瘤直径约4―7mm,病瘤周围形成圆形褐斑,病瘤从褐斑处开裂。发病后期,病瘤处凹陷明显,褐瘤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为轮纹病菌分生孢子器,病瘤直径6~9mm。

1.2苹果果实轮纹病

苹果果实轮纹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形成黄褐色的腐烂斑,典型病斑成轮纹状(病斑颜色深浅交错形成轮纹),后期整个果实变为水渍状,软化腐烂。果实腐烂后基本不变形,发病后期病斑上有散乱的小黑点,果肉闻之有酒香味。

2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干腐病菌来源于枝干病斑和枯死枝(树上、树下等);轮纹病菌来源于枝干轮纹病斑。病原菌在被害枝干内越冬侵染时间从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至8月上旬,5-7月侵染率最高。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靠皮孔或伤口侵入果实和枝条。侵入果实的病菌不立即发病,呈潜伏状态,果实近成熟期开始发病,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重。

由风、雨传播的,而风、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则蔓延速度越快,发病程度越重。苹果枝干和果实表面的皮孔是该病病原菌最主要的侵入途径;目前栽培的富士系、元帅系品种苹果易感轮纹病;在前期侵入幼果,有比较长的潜伏期。很多果农把防治重点放在发病后期,而忽视了前期预防;果园郁闭,通透性差、土壤容重过大、水分含量过多、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过少、营养元素失衡、负载量过高、树体连年环剥、遭受低温冷害,过量施用多效唑、病残枝清除不彻底或没有清除,再加上不增施有机肥,偏施氮肥,挂果太多等原因,造成树势衰弱,抗病性减弱;喷药质量差。

3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

3.1苹果枝干轮纹病防治技术

(1)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地建立果园。新建果园,应选择无病苗木栽植,发现病株及时铲除。

(2)彻底清园,刮治病斑。务必及时将各种病残体全部清除果园之外,刮除枝干上的粗皮、翘皮并清出果园,或烧毁或深埋。

(3)整形修剪(冬夏剪结合)。合理冬剪,12月至翌年3月进行标准化整形修剪,打开光路,增加树冠内光照强度,增强树体的免疫力。盛果期稀植大树采用改良三主枝半圆形,树高保持3.5m左右,主枝数4―5个,每667m2枝量7―8万个,层间距1.2m,采用垂帘式结果枝组修剪方法。使树体内相对光强平均在40%~50%,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盛果期稀植大树改造成四主枝开心形,干高1.4~1.6m,树高3.0m左右,主枝数4个,每667m2枝量7.5万个,层间距1.2m,主枝选留方向东南、西北或西南、东北呈错开,采用垂帘式结果枝组修剪方法。使树体内相对光强平均在40%~50%,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幼树采用改良纺锤形,树高3.0m,主枝7~8个,层间距1.2m,交叉排列,结果枝组采用垂帘式的修剪方法,保证树体中庸健壮。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加强苹果生长季修剪,拉枝开角,及时疏除树冠内直立旺枝、密生枝和剪锯口处的萌蘖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夏剪促花。采取刻芽、摘心、环剥、拉枝等技术,促使多形成花芽,早结果;及时清除病果。

(4)花果管理。6月中下旬(苹果套袋后)至8月下旬进行枝干轮纹病预防配套技术管理。在落花后14天灌水,保证树体正常的需水量。6月落实疏果技术,采用的方法为,病情指数在45以上的大型果枝与果比为7~8:1,每667m2产量控制在2000-2500kg左右;病情指数在45以下的大型果枝与果比为5~6:1,每667m2产量控制在2500~3000kg左右。采用限产调控,保证适宜的负载量。疏果时间在6月1~10日进行。为了控制果实轮纹病的发生,减少传播,在6月15日至6月末对果实进行套袋,选择双层袋,套袋时间选择在8:00至17:00进行。7-8月要进行夏季修剪,改善树体光照条件,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果园采用压青、覆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根际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5)合理施肥灌水,加强氮、磷、钾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实行有机平衡施肥,不断增强树势,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应在1:1以上,每株产果100kg的树应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0~150kg、无机氮肥1kg、磷肥0.5kg、钾肥1kg、钙肥0.5kg(隔年施用)、硅肥0.8kg(隔年施用),并应酌情施用必要的微肥。应该坚持春(4月下旬)、秋(9月上旬)2次施肥,挖成放射状条形沟(宽30―40cm、深40~50cm),先将化肥与土壤混拌均匀后施入沟里,然后覆土,踩压严密。在秋施基肥的基础上,配合进行生长期追肥和叶面喷肥。

(6)在雨季和地势低洼的果园一定要注意及时排水,切忌长期积水,并要不断提高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7)休眠期。在3月下旬第1次施药前,必须首先刮破新病瘤表面,并要彻底刮除老病瘤上部病斑,在患病处喷施或涂施对轮纹病菌具有良好克抗作用的无公害杀菌剂5波美度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0:4或6)复配制剂药液,可以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3.2苹果果实轮纹病防治技术

(1)多年来的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情况表明,切实而有效地防治枝干轮纹病就可明显减轻果实轮纹病的发生与危害。因此,认真做好枝干轮纹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切莫疏忽。

(2)生长期防治。在苹果开花后7天左右开始喷药,一直到果实皮孔封闭,时间大致是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雨后喷药,降雨多应多喷,雨少应少喷,一定要加入粘着剂,并使药液覆盖整个果面。药剂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5月上中旬在苹果开花后,喷洒1―2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然后采用双层袋及时进行果实套袋,其防治效果一般可以达到100%。

(3)要实行多菌灵与波尔多液交替施药、多菌灵与石硫合剂及硅石粉剂(100:4或6)交替施药、中生菌素与波尔多液交替施药。这3种药剂组合的防治效果均在96.5%-98.1%。一般生长前期不喷波尔多液,以防果实药害;以后可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很好。采收前30天停止用药。通常应在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下旬、7月上旬、7月中下旬、8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分别施1次药,就能有效地遏制果实轮纹病的发生。9月上中旬(摘袋前)果实轮纹病(烂果)和枝干轮纹病是双重重点。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减少烂果,恢复树势作用。果实采收后,即10月下旬枝干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硅石粉剂(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4),控制枝干轮纹病的传播。

(4)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其它病虫害对树体、果实的侵染与危害,增强树体抗轮纹病的能力。要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我国不同区域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高效低毒新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如消除果园的病原菌,黑光灯诱杀害虫,人工释放赤眼蜂,利用昆虫外激素诱杀,充分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常见的一种植物病,主要侵害黄瓜的叶片、瓜条、茎蔓等部位。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黄瓜霜霉病具有相似的症状,所以对于该病的防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耐、抗病品种。

2、如自留种应从无病瓜上采种。

3、种子处理

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4、加强栽培管理预防

应用无病菌土壤育苗。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

5、药剂防治

1.药剂预防

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农抗751水剂100倍液,6~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进行全株均匀喷施。

2.药剂防治

病害发生严重时,选用12%绿乳铜乳油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6~7天1次,连喷2~3次。如与霜霉病同时发生的,可交替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和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入氨基酸水溶肥料进行茎叶喷雾防治。注意铜制剂的使用,一般不超过3次。

以上就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