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豆病害防治需细心》,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菌性疫病

症状及发病条件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的常见病害,除为害菜豆外,也可浸染豇豆等。菜豆地上部分叶、茎蔓和豆荚均可发病,而以叶部为主。被害叶片、叶尖和叶缘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像开水烫状,后扩大呈不规则灰褐色的斑块、薄纸状,半透明。干燥时易脆破,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病斑相连似火烧状,全叶枯死,但不脱落。潮湿时腐烂变黑,病斑上分泌出黄色菌脓,嫩叶扭曲畸形。茎上病斑呈条状红褐色溃疡,中央略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上病斑多不规则,红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

病菌主要在种子内潜伏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土壤中越冬,是初侵染的来源。在田间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病菌发育适温30度,相对湿度85%以上,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露地夏季,多雨、多雾,多露发病重。重茬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病害也较重。

农业防治最好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拉秧时清除病株残体;保护地实行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增施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zW59.coM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加瑞农、或70%可杀得、或75%百菌清、或用30%DT杀菌剂400倍液,或200PPm农用链霉素,或200PPm新植霉素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喷药3~4次。

灰霉病

症状及发病条件菜豆的茎、叶、花荚均可染病。茎部感病先从基部向上11~15厘米处开始出现云纹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淡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成株叶片感病,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苗期子叶也受害,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

病菌以菌丝、菌核、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是初侵染的来源。越冬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腐生并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不适宜病菌生活时,可形成抗性强的菌核,遇到合适条件时菌核长出菌丝直接侵染。病菌在田间随病残体借雨水、流水、气流等传播蔓延。温度20度左右,相对湿度大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农业防治保护地栽培要采取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彻底销毁。

药剂防治田间应注意检查,发现零星病斑时及时喷药。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克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次。

炭疽病

症状及发病条件菜豆炭疽病是菜豆的重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除为害菜豆外,还为害豇豆等。叶、茎、豆荚均可感病。苗期染病在子叶上生成红褐色的圆斑,凹陷呈溃疡状。成株发病,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常延叶脉扩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叶柄和茎上病斑凹陷龟裂。豆荚上病斑暗褐色圆形,稍凹陷,边缘有深红色的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中央有粉红色粘液分泌出来。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是初侵染的来源,在田间靠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再浸染。温度为20~25度,湿度大利于病害发生,在天气凉爽,多雨、多露、多雾的季节发病重。地势低洼,连作、密度过大、土壤粘重也会加重发病。

农业防治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偏砂性土壤栽培。从无病豆荚上采种。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240波尔多液每亩50千克喷雾,间隔7天一次,共喷药2~3次。

菌核病

症状及发病条件菜豆菌核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栽培的春菜豆和秋延后菜豆上。发病时,多从茎基部或第一分枝分杈处开始,初水浸状,逐渐发展呈灰白色,茎表皮发干崩裂,呈纤维状。潮湿时,在病组织中间生成鼠粪状黑色菌核,病斑表面形成白色霉层,严重时导致植株萎蔫枯死。

病菌以菌核在种子、病株残体、堆肥上越冬,成为早春初侵染的来源。在田间主要以子囊孢子和菌丝借露、气流、雨水侵染传播,蔓延。病菌发生的适宜温度为5~20度,最适温度15度,相对湿度100%,冷凉潮湿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农业防治在无病株上留种;实行轮作,拉秧时清除病株残体,结合整地进行深翻,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实行地膜覆盖,阻隔子囊盘出土。适当提高棚内温度(25度),及时摘除老叶。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对老叶与植株基部土壤重点喷药。常用药剂有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傍晚点燃,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一次,共喷药2~3次。

小编推荐

秋季花卉需预防哪些病害


秋季温湿度适中,光照较好,给一些病菌的滋生繁殖及其侵染创造了有利于条件,常使某些花卉植物受到严重危害。现将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便各位养花人及时防治。

秋季花卉需预防哪些病害

一、炭疽病

1、症状:

此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柄、嫩枝、茎杆及花蕾花瓣。

叶片受害后,初期呈现出细小的圆形苍白色水浸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周围有褐色边缘,微隆起。最后病斑中央部褪成灰白色至白色,该病部极薄,呈半透明状,易穿孔。也有的先从叶尖发病,后向叶片内扩展。病斑常可达整个叶面的1/3-1/2,最后叶片枯死。有的不断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常全株一叶皆无。

叶柄受害时,病部变褐,稍凹陷,向叶片扩展蔓延到主脉、支脉乃至整个叶片变褐,病斑继续向下蔓延,由小叶柄到总叶柄、小枝,甚至茎杆变褐枯死。

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往往产生淡红色粘质物,为病菌产生的孢子盘。受害植株,轻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失去观赏价值,重者导致整株死亡。

山茶、月季、米兰、白兰花、百合、广玉兰、南天竹、万年青、君子兰、仙人掌、梅花、兰花等花卉易发生此病。

2、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浇水不宜过多,盆土不宜过湿,同时要增强通风透光性能,降低湿度。发现病叶、病叶柄应立即剪除烧毁,并要及时清除死亡植株。

发病时,可喷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以及75%百菌清8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二、白粉病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柄、嫩梢及花梗、花蕾、花瓣等部位。受害部位先呈现零星分布的白色粉点,后逐渐扩展蔓延,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在适宜的条件下,7-10天可布满整个叶片,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如同降霜一样。受害叶片,由于细胞组织受到破坏,常使叶片嫩梢扭曲萎蔫、僵化,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使用。有的不能正常开花,有的甚至整株死亡。

菊花、凤仙花、大叶黄杨、瓜叶菊、大丽花、枸杞、紫薇、金银花、百日草、月季等花卉易受其害。

2、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通风不良、闷热等。白粉病在高温多湿于环境下发病严重。因此,要将花盆置通风透光条件较好的地方。注意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浇水不可过量。并要及时摘除病叶,剪掉病枝、病蕾。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减少再浸染病原。

初发病时,可喷洒1:1:140等量式波尔多液,发病后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严重时,每隔10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2-3次。

荷兰豆基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荷兰豆苗基腐病又称荷兰豆苗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种子染病,引起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

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茎基部和根颈部染病,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病部逐渐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致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

RhizoctoniasolaniKhn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五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微米,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毫米,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微米。此外,PythiumdebaryanumHesse称德巴利腐霉,也可引起基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易诱发本病。该菌除为害豆类外,还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

(1)选用红花荷兰豆、内软1号、荷兰豆苗(龙须菜)等耐寒品种。

(2)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场地育苗,采用无病土作床土,如用旧畦育苗,床土要充分翻晒。

(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适当施入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至微酸性至中性。石灰施用量据土壤pH确定,一般667平方米施100kg。

(4)加强苗床管理,做好苗床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寒流侵袭。白天在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尽量多通风换气,促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苗床浇水要看土壤湿度和天气确定,严防大水漫灌,避免床内湿度过高。

(5)提倡施用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杀菌力强,且能促进植物根系对不良条件抵抗力,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荷兰豆黑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荷兰豆对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西方国家主要食用蔬菜品种之一。由于其营养价值高,风味鲜美,并具有延缓衰老、美容保健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将荷兰豆黑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症状

荷兰豆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近地面的茎和荚。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中间黑褐色至黑色,具2~3圈轮纹,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病部呈黑褐色,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荚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病部具分泌物,褐色至黑褐色,干后呈疮痂状,侵入种子引起斑点。

病原

病原为Ascochytapinodes(Berk.etBloxam)Jones.称豆类壳二孢,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pinodes(Berk.etBloxamVestergren)称荷兰豆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座球形,大小100~140微米,子囊圆筒形至椭圆形,大小58~6212微米,子囊孢子卵形或椭圆形,大小17.27.9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双细胞,大小12~173.5~5.5微米,平均为12.34.5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翌年病菌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致发病。种子带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用病种子育苗,苗期可见子叶染病,后蔓延到真叶上,田间发病后,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引致再侵染。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豆荚,单独脱粒留种,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2)适时播种,不宜过早、提倡高畦栽培,合理施肥,适当密植,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结合防治荷兰豆其它叶斑病及早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o%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2~3次,注意喷匀喷足。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春季这些常见植物病害需留意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各种病虫害问题也逐渐增多。病害高发期,各种植业要警惕,做好防治措施,保证作物健康!

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大棚种植发病率较高,且该病害较难防治。灰霉病在植物茎、叶、果、花中均可能发生,发病时,表面覆盖一层灰色霉菌状物,腐败变软,病症严重,而且重茬耕作会加重灰霉病发病率。该病可通过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需要严格把控,做好通风消毒工作。

2.软腐病

软腐病致病菌有细菌也有真菌,可引起植物腐败溃烂。该病可以在植株生长时发病,也可以在蔬果运输途中出现,使种植户损失惨重。该病菌可借助灌溉、昆虫等通过植株的伤口进入植株体内,诱发病害。防治该病可从避免植物破损做起,减少机械损伤,并注意防治虫害,防止昆虫损伤造成的伤口感染病原菌。

3.根腐病

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首先是根部出现溃烂,由须根到主根再到整个植株蔓延,严重时可导致全株萎蔫死亡,幼苗发病率较高。根腐病在三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随着气温升高,发病率逐渐增加,在五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根腐病症状与沤根相似,通过引发植物根部的溃烂,进而影响植株的营养吸收,最终出现一系列症状。种植户要做好田间管理,苗床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多措施防治病害的发生。

4.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引起的,病毒有很强的专一性,即每种病毒一般只侵染一种植物的细胞,个别病毒可感染多种植物。病毒可在植物的维管束内快速流动,散布到植株全株,危害严重。会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叶片斑点、果实小、植株矮小、部分坏死、畸形等危害,防治时可喷用相关药剂。种植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选种时要选择抗病品种,对于病死的植株,要彻底销毁,防止反复感染!

5.黄龙病

黄龙病主要发生于柑橘、脐橙果树上,其危害会使果农损失惨重!黄龙病病害发生率近年来逐渐飙升,很难根治。黄龙病发病时,病原遍布全株,由于果树根系庞大,且深入地下,根部的病原很难去除,导致患病果园损失巨大。主要症状是果实畸形且小,果色异常,叶片变黄、根系腐烂等。防治黄龙病可以从改良土壤做起,做好肥水管理,调整土壤益生菌菌群,保证果树根系健康是预防黄龙病的有效措施。

病害多发且危害严重,各养殖户需要根据作物种类以及病害详情做好防治工作,减少病害损失,保证种植收益!

冬季棚栽黄瓜需重防四种病害


近年来,冬季棚栽黄瓜病害的种类逐年增多,给黄瓜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现介绍四种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经验,可供参考。

1、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潮湿时有白色黏液,干枯后为白色。

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000倍液喷施,防效较高。

2、枯萎病

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极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高温高湿是枯萎病发生的有利条件。氮肥过多,酸性土壤发病较重。根结线虫多的地块及大水漫灌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以采取与非瓜类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也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立枯净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隔7天灌1次,连续灌3次。嫁接也是防治黄瓜枯萎病较理想的方法,用根系发达耐低温抗枯萎病的黑子南瓜做砧木,以黄瓜为接穗,靠接或插接,防病效果极好。

3、霜霉病

发病初期,叶背或叶缘出现水浸状淡黄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黄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防治:首先要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培养壮苗,膜下浇水,减少浇水次数。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其次是药剂防治,具体可选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喷雾。也可每亩每次用20~30克百菌清烟剂熏棚。每7~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5次。

4、根结线虫病

黄瓜根结线虫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根部,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则较矮小,发育不良,结实不好,在干旱条件下中午萎蔫。将病瓜秧拔起,会发现侧根或须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有的呈现串珠状发生,使根系变粗,解剖根结,会发现病部组织内有很小的乳白色根结线虫。

防治:可采用深翻晒土、闲时灌水,增施腐熟有机肥等方法,黄瓜生长期间发生根结线虫病,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30%佳盛微囊悬浮乳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0.5公斤,一般灌1次即可。

冬瓜病害防治


1.冬瓜疫病

(1)症状特点:发病初期,叶片有暗绿色圆形病斑,湿度大时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干燥后变为黄褐色或青白色。茎部病斑凹陷或缢缩,并引起局部萎蔫。果实多在触地一侧生长霜状白霉,有时溢出胶状物,有臭味。

(2)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是冬瓜疫病发生的必要条件,6~9月问危害最严重。因此,地下水位高、连雨闷热、黏重土壤、低洼易涝、无架栽培等都易发病且病症严重。

(3)防治方法:

①种植冬瓜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并间隔3年与非瓜类作物,最好是大田作物轮作。

②加强栽培管理。采取高畦栽培,支架结瓜;大瓜用草圈托起,避免瓜秧顺地爬。若发现病株残体应立即摘除,并携出销毁。

③实施药剂防治。初发病时可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如下几种: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2.冬瓜蔓枯病

(1)症状特点:叶片多从边缘向里,形成半圆形或楔形浅褐色大病斑,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茎节上生病斑,颜色由暗褐色至黑色,斑面密生小黑粒点,有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严重时组织溃烂软腐成乱麻状。

(2)发生条件:温度18~25℃,湿度超过85%,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土壤含水量大、重茬地或植被层通风透光性差的条件下发病很重。

(3)防治方法:

①种子处理。若为直播,播种前可采取50%福美双可湿粉剂拌种,药量为种子干重的0.3%。

②轮作。宜与非瓜类作物间隔2--3年轮作。

③提倡高畦栽培,控制湿度,露地防止积水。

④实施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严性粉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等。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3.冬瓜枯萎病

(1)症状特点: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在光照情况下,叶片褪色萎蔫,最后植株干枯死亡。潮湿时病部生出粉红色或白色霉,有时流琥珀胶状物。茎部特别是茎基部,因湿腐而纵裂。内部维管束变褐色。

(2)发病条件:病菌于土壤中和种子上越冬,通过农具、水流、种子等传播,经根系伤口和根冠细胞间隙侵入。土壤温度在20-30℃之间,空气湿度较大,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多年瓜类连茬、农事操作伤根、施未腐熟的农家肥、地下害虫和线虫虫口密度过大等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育苗种子处理。提倡营养钵育苗,防止移栽伤根。播种前用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1小时后,取出冲洗催芽播种。

②轮作。间隔3年以上,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③定植。定植时顺沟或按穴撒药土,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45千克加细干土拌匀施用。

④实施药剂防治。零星病株出现时要及时拔除并利用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如下几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300--500毫升。

萱草病害防治


萱草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和叶枯病。锈病和叶枯病是萱草极易发生的病害。

锈病:为真菌性病害,是萱草中后期的主要病害,5月上旬开始发生,6至7月最为严重,直到10月以后才逐渐停止,危害叶片、花苔。叶片初产生少量黄色粉状斑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以致全株枯死,发病时可喷施粉锈宁、敌锈钠等杀菌剂防治。

叶斑病:由镰孢霉属真菌引起,是萱草苗期的主要病害,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是发病高峰。常发生在叶片主脉两侧的中部,穿孔后造成水分与养分运输中断,叶片尖端先行枯黄,最后全叶萎黄枯死。可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叶枯病:由刺盘孢属病原真菌引起,是继叶斑病后发生的苗期病害。一般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上中旬最为严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花苔。从幼苗时便发病,叶片中部边缘初产生水渍状小点,以后逐渐向上、下蔓延,形成褐色条斑,最后至灰白色,严重时全叶枯死。可用50%多菌灵600至800倍液喷洒,也可在清明前后喷施波尔多液来防治。

萱草的主要虫害:是红蜘蛛和蚜虫。

红蜘蛛:为细小而形似蜘蛛的红色虫子,主要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被害处出现灰白色小点。可用40%乐果乳剂、20%螨卵脂可湿性粉剂等来防治。

蚜虫:主要发生在5月份,先危害叶片,之后在花蕾上刺吸汁液,被害的花蕾瘦小,容易脱落。可用石硫合剂、40%乐果乳剂、25%马拉松乳油、烟草石灰水等来防治。

另外,在大花萱草繁育试验中发现,5至8月份蜗牛对大花萱草的危害较为严重,应及时做好防治措施。

豆芜菁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芜菁寄主较多,除危害豆类蔬菜及豆类作物外,还可危害茄果类的辣椒、番茄、马铃薯;绿叶菜类的苋菜、蕹菜;禾本科的玉米,以及甜菜、向日葵、苜蓿、芝麻、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以成虫群集危害,大量取食寄主叶片、花瓣乃至果实,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与结实,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芜菁形态及习性

芜菁成虫为体中型具有鞘翅的甲虫,但鞘翅较柔软,前胸背板较鞘翅狭窄。条芜菁体黑色。头带红色,鞘翅上各具一黄白色条纹,以豆芜菁[EpicautagorhamiMarseul]为代表。斑芜菁体亦呈黑色,头黑色,鞘翅上有黄黑相间的横斑纹,以眼斑芜菁[MylabriscichoriiLin.别名黄黑花芜菁]为代表。

芜菁年发生世代,华北地区为1代/年,湖北为2代/年,华南地区年发生世代不详,估计2代/年以上。就豆芜菁来说,一代区成虫在6、8月份危害,8月份为严重危害期,大豆开花前后最重;二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危害早播大豆,以后转害蔬菜。第1代成虫出现于8月,危害大豆最为严重,9-10月间转到蔬菜上危害。成虫多白天活动,活泼善爬,具有群集危害习性,受惊时则迅速分散或坠落地下,其腿节末端可分泌含有芜菁素(别称斑蝥素)的黄色液体,如人体皮肤触及,可引起红肿发疱。成虫产卵于土中,产卵前先用口器和前足挖一产卵穴,每穴产卵70-150粒,呈菊花状排列。芜菁成虫为植食性,但其幼虫则以蝗卵及土蜂巢内幼虫为食,如缺食物,则10天内可死亡。幼虫共6龄,1-4龄幼虫食量渐增,56龄幼虫则不需食料,末龄幼虫在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1.害虫发生严重地区或田块,收获后及时深耕翻土,可消灭大部分土中虫蛹。

2.人工网捕成虫。可利用成虫群集危害习性,于清晨用网捕杀。

3.药剂毒杀。可于成虫发生期喷施90%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乱油5000倍液,或2.53功夫乳油3000倍液,1-2次或更多,交替喷施,喷匀喷足。另外,鉴于芜菁幼虫在土中活动,笔者建议在芜菁常年严重危害的地区,还可探索土壤灌淋药液,毒杀土中虫蛹的办法进行防治,以减少成虫虫口数,可能减轻成虫危害。

台风过后蕉园需防治黑星病


1、及时清园:保持田园清洁,清除园内杂草,割除枯茎残叶以及发病严重的蕉叶和蕉果,集中园外烧毁,减少病菌源。及时挖通蕉园排灌沟,做到能排能灌,并注意检查蕉株,清除多余吸芽,降低蕉园湿度,使畦面疏松干爽,以利植株生长。2、加强蕉株护理:不偏施氮肥,尤为现蕾前后的蕉株更要少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促使植株和幼果生长健壮。同时用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叶片和幼果,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在香蕉幼果反梳时,统一用药防治病虫一次,然后用蓝色专用香蕉薄膜套袋,内垫1-2层草纸将果穗套好,扎紧上部袋口,打开下部袋口,保护幼果生长,减少病菌侵染。3、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或抽蕾后苞叶未开前,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25%必扑尔1000倍液,或25%神州绿1500倍液,或77%可杀得1000倍液,或64%杀毒矾800倍液喷洒果穗和叶片,每隔7-10天喷1次,上述药剂交替使用。

台风过后蕉园需防治黑星病

企业开方:与虫害一起防治

黄培标认为,黑星病暴发的两个原因:一是高温高湿的天气,二是虫害媒介。香蕉生长后期常常被弄蝶、斜纹夜蛾、网蝽等虫害咬食叶片和吸食叶片汁液,香蕉抽蕾至开花时幼果又受到花蓟马危害,往往造成大量伤口,引起发病。为此,应在害虫发生初期和花蕾抽出后,每隔5-7天喷施1次10%高效灭百可2000倍液或4.5%保绿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

而对黑星病的治理,可以采用:1、香蕉未结果时,用氟硅唑加丙环唑加适量的45%的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稀释使用;2、香蕉暴蕾时,氟硅唑加烯唑醇1000-1500倍稀释使用。5-7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农户经验:选用知名品牌药剂

虽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最理想,但有时黑星病还是防不胜防的发生了,对此,多位农户反映,治理黑星病,品牌药往往效果较好,并无私地向本报透露了他的防治经验,

徐闻蕉农符朝养说,在香蕉出蕾前后,氟硅唑加丙醚甲环唑1000-1500倍稀释使用,25天左右打一次;另有农户反映,凯润、大生富、百菌清等药剂,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错。

白桦病害防治


白桦,落叶乔木,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之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在中国的北方,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那么种植过程中白桦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白桦在幼苗期危害最大的病害是立枯病。猝倒型、根腐型是白桦播种育苗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病害,幼苗死亡株数在10%-30%,严重者可达60%,形成缺苗断行或局部地段绝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圃地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苗木生长不良、预防措施不到位等。

因此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幼苗出土2/3时,每周必须喷1次1%的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硫酸亚铁150-200倍液(30分钟后洗苗),或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喷雾,几种药剂可交替使用。7月中旬以后每10d定期喷1次。

2、季雨季到来时,要及时清理排水沟道,防止苗圃地床面、渠道积水。苗木生长期常见的病害还有叶锈病,可喷25%的三唑酮1000-1500倍液2-3次进行防治。

3、旦发现立枯病现象发生,应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再补喷一次药液,连喷2-3周,直至病症消失,彻底制止蔓延。

西瓜病害防治


1.西瓜枯萎病

(1)症状特点:发病初期叶片萎蔫,部分变褐,早晚或阴天尚能恢复,后来叶片逐渐萎蔫下垂,由部分变褐至整个叶片变褐,最后焦枯至死。潮湿时病株茎部出现水浸状条斑,有时溢出琥珀色流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最后病根变褐腐烂,茎内部的维管束变为褐色。

(2)发生条件:致病菌西瓜尖镰孢在土壤、种子、沤肥中越冬、传播,灌溉也是传病的途径。土温24~30℃,土壤湿度大是发病的最适条件。另外,多年连茬、施未腐熟农家肥、地下害虫严重和氮肥偏高等,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播抗病品种,如红优2号、早花和郑州5号等。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60℃温水,稀释至1000倍液浸种30-40分钟;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2小时,清水冲洗晾干播种。

③轮作。与禾谷类作物间隔7年以上轮作。

④嫁接。用瓠瓜作砧木,适宜西瓜品种作接穗,培育嫁接苗定植。

⑤实施药剂防治。播种前用4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营养土200千克拌匀,撒人苗床上或定植穴里,进行土壤消毒。当有零星轻病株出现时,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药液0.4--05升。坐果期开始后,普遍喷洒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等。

2.西瓜炭疽病

(1)症状特点:发病时,叶柄和茎病斑淡黄色至黑色,稍凹陷。叶片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斑点,潮湿时溢出粉红色黏稠物,干燥时易破碎穿孔。果实病斑呈圆形凹陷状态,凹面龟裂,颜色为褐色。潮湿时病部溢出粉红色黏液,严重时病斑连片并发生腐烂。

(2)发病条件:致病菌葫芦科刺盘抱在土中和种子上越冬,借助风雨和灌溉水传播,温度为20~24℃,湿度为90%~95%是发病的最适条件。另外,地势低洼、氮肥偏高、多年重茬、积水易涝、土壤黏重等情况,易诱发此病。

(3)防治方法:

①种子处理。播前用55℃温水浸种20~30分钟。可进行药剂拌种,用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等,于播前拌种,药量为干种重量的0.3%。

②轮作。与非瓜类作物间隔3年以上轮作。

③实施药剂防治。初发病开始可喷洒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200倍液等。另外,棚室栽培还可以用5%百菌清或加瑞农粉尘剂,每公顷每次15千克。

大蒜病害防治


大蒜是人们最喜食的蔬菜之一,蒜薹、蒜头的经济价值较高,加上田间病虫为害轻,近几年种植面积较大,铜仁地区已达到1500公顷。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日趋扩大,病虫为害也逐年加重,对菜农的收入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基本上摸清了铜仁地区大蒜的主要病害,现中国农业网将其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技术分述如下:

1.大蒜疫病是大蒜生产中较为普遍的病害,一般种植老区较新区发生重。2006年11月28日在铜仁市开天村调查,株发病率12.4%,叶发病率8.72%;同时在玉屏田坪村调查,株发病率9.82%,叶发病率2.45%,全区发病面积1000公顷,损失率在10%左右。

①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多在叶尖或叶片中部产生病斑,并迅速扩展,病斑不规则,水浸状,苍白色或浅黄色,边缘浅绿色。湿度大时,病斑腐烂,并产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②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越冬病菌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田间病株病部产生游动孢子,风雨、灌溉水是该病的传播载体,可向四周扩散进行再侵染发病。病害潜育期很短,一旦温湿度条件适宜,病害迅速蔓延,短时可致全田毁灭。雨季来得早、雨日多、雨大的年份,易于发病而且病情重。植株生长衰弱或过于繁茂徒长时,病情加重。

③防治措施。高垄或高畦栽培,整好排水沟,秋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防止雨涝;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切勿偏施、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水,中耕除草,防止湿气滞留;发现初始病株及时拔除或摘除病叶,减少田间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2.大蒜煤斑病一般旱田种植发病率高于斜坡土种植,全铜仁地区发病面积400~500公顷,据田间调查,一般发病率在8%~17%,损失率在1.2%左右。

①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平行于叶脉的椭圆形或梭形病斑。病斑中央枯黄色,边缘红褐色,外围黄色。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沿两端扩展,尤以向叶尖方向扩展为快,致使叶尖干枯、扭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着生致密的深橄榄褐色霉层,干燥时呈粉状。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片,造成叶枯甚至全株枯死。

②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肥料也可带菌。第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在田间可随气流传播,由气孔侵入。病害潜育期较短,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在3~4月份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也会加重。

③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中耕除草,保持植株生长健壮,深挖排水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气滞留;药剂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匀喷雾。

3.大蒜白腐病又叫菌核病,农民俗称大蒜瘟病。据2006年普查,铜仁地区发病面积800公顷以上,发病田块占20%左右,平均死苗率7.8%,铜仁开天村死苗率8.2%,玉屏田坪村死苗率7.4%.该病的发生是制约大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发病症状。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病害在田间首先形成一个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全田扩展。发病初期,植株外叶叶尖变黄,后向下扩展到叶鞘、内叶,使植株生长不良,后期整株变黄枯死。鳞茎发病,产生水浸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后期菌丝层中产生出芝麻粒大小黑色菌核,最后整个鳞茎变黑腐。

②发生规律。该病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内越冬,第二年春季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侵入大蒜组织。菌核借雨水、灌溉水以及农事活动传播。土中菌核遇根系分泌物刺激萌发长出菌丝,直接从根部和近地面处侵入引起田间发病。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以菌丝在株间传播为害,形成一窝一窝的病株。菌核萌发最适温度20℃,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菌核萌发。连作田(地)发病重。

③防治措施。选用无病蒜种;建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底肥,实行氮、磷、钾平衡追肥;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清除病残体;当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或发病中心时,及时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7天喷1次,连喷3次,对控制白腐病的扩展蔓延效果较好。

《豆病害防治需细心》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