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中华虎凤蝶怎样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留下表皮和叶脉,3龄后食叶成缺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18mm,翅展4363mm,体黑黄色。前翅近基部具一较宽的黄色横纹,中间有两个Y形黄纹;外侧Y黄纹与外缘间具一较短的圆锥形纹。后翅有3条黄纹从前缘向臀角延伸,并逐渐合并成一体;翅外缘具黑色波状纹,波状纹内侧有弯月形黄斑4个,黄斑内侧有圆形蓝斑45个,再向内有鲜红色斑5个。卵近圆球形,白色略黄。末龄幼虫体长30mm左右,紫黑色。头部有黑刚毛,胸部各节及腹部l一8节上有深黑色6条长刚毛丛,每一刚毛丛中有12根白色长毛。蛹长15mm左右,头端背面有前突起4个。

中华虎凤蝶怎样防治

生活习性吉林、浙江年生l代,以蛹在石缝、树干基部、枯枝叶下越冬。在浙江3月上中旬羽化,羽化后1或2天交配产卵,雌成虫寿命2225天,雄成虫1720天。卵期20一25天,幼虫于3月下旬一4月中旬孵化。幼虫期3540天,5月上、中旬化蛹。吉林越冬蛹于4月中旬羽化,幼虫在6月上旬孵化,6月下旬一7月上旬化蛹。成虫把卵产在叶背,每卵块20粒,卵块平铺。每雌一生可产卵130粒。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4、5龄食量大,5龄幼虫每天可食杜衡叶片1822cm2。幼虫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1)该虫有群集性,可人工捕捉幼虫。(2)喷洒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精选阅读

柑桔凤蝶虫害的防治


柑桔凤蝶

为害特点:

为害柑桔、枸桔、黄蘖花椒、吴茱萸、佛手、积壳、山椒、柑桔、黄梁、黄菠萝等。幼虫食芽、叶,初龄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只残留叶柄。苗木和幼树受害较重。

形态特征:

成虫有春型和夏型两种。春型体长21-24mm,翅展69-75mm;夏型体长27-30mm,翅展91-105mm。雌略大于雄,色彩不如雄艳,两型翅上斑纹相似,体淡黄绿至暗黄,体背中央有黑色纵带,两侧黄白色。前翅黑色近三角形,近外缘有8个黄色月牙斑,翅中央从前缘至后缘有8个由小渐大的黄斑,中室基半部有4条放射状黄色纵纹,端半部有2个黄色新月斑。后翅黑色;近外缘有6个新月形黄斑,基部有8个黄斑;臀角处有1橙黄色圆斑,斑中心为1黑点,有尾突。幼虫体长45mm左右,黄绿色,后胸背两侧有眼斑,后胸和第1腹节间有蓝黑色带状斑,腹部4节和5节两侧各有1条蓝黑色斜纹分别延伸至5节和6节背面相交,各体节气门下线处各有1白斑。臭腺角橙黄色。1龄幼虫黑色,刺毛多;2-4龄幼虫黑褐色,有白色斜带纹,虫体似鸟粪,体上肉状突起较多。卵近球形,直径1.2-1.5mm,初黄色,后变深黄,孵化前紫灰至黑色。蛹体长29-32mm,鲜绿色,有褐点,体色常随环境而变化。中胸背突起较长而尖锐,头顶角状突起中间凹入较深。黄绿色,后胸背两侧有眼斑,后胸和第1腹节间

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年生3代,江西4代,福建、台湾5-6代,以蛹在枝上、叶背等隐蔽处越冬。浙江黄岩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5-6月,第1代7-8月,第2代9-10月,以第3代蛹越冬。广东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3-4月,第l代4月下旬至5月,第2代5月下旬至6月,第3代6月下旬至7月,第4代8-9月,第5代10-11月,以第6代蛹越冬。成虫白天活动,善于飞翔,中午至黄昏前活动最盛,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嫩芽上和叶背,卵期约7天。幼虫孵化后先食卵壳,然后食害芽和嫩叶及成叶,共5龄,老熟后多在隐蔽处吐丝作垫,以臀足趾钩抓住丝垫,然后吐丝在胸腹间环绕成带,缠在枝干等物上化蛹(此蛹称缢蛹)越冬。天敌有凤蝶金小蜂和广大腿小蜂等

防治方法:

1、捕杀幼虫和蛹。

2、保护和引放天敌。为保护天敌可将蛹放在纱笼里置于园内,寄生蜂羽化后飞出再行寄生。

3、药剂防治。可用每克300亿孢子青虫菌粉剂1000一2000倍液或40%敌马乳油1500倍液、4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或马拉硫磷乳油等1000-1500倍液,于幼虫龄期喷洒。

达摩凤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学名】PapiliodemoleusLinnaeus

【类属】属鳞翅目凤蝶科

【分布】国内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国外主要分布于锡金、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几内亚。

【危害】主要危害芸香科的黄皮(Clausenalansium)、假黄皮(C.excavata)、食茱萸、光叶花椒等植物。幼虫食芽、叶,初龄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只残留叶柄。苗木和幼树受害较重。

【形态特征】成虫翅展80~95mm,体侧黄白色,体背黑色或黑褐色。翅黑色或棕黑色,前、后翅的斑纹除后翅前缘中斑及臀斑颜色不同外,其他斑纹都呈黄白色或棕黄色。前翅基区及亚基区有由许多细碎黄点组成的多条细横纹,外缘及亚外缘有斑列,中区及中后区有许多排列不规则、大小不同的斑纹,亚顶角有1枚长斑,外缘波状,波谷有黄点。后翅外缘及亚外缘区有斑列,中前区及亚基区大斑相连成宽横带,带内侧弧形,外侧凹凸不齐;前缘中斑有蓝色瞳斑,臀角具红斑,外缘波状,波谷有黄点。翅反面前翅除基部有放射形条纹,亚顶角内侧有3~4枚黄褐色的斑外,其余大致与正面相似。后翅基部多3枚淡黄色斑;中区呈杏黄色斑,比其他斑列增大而清楚;其他斑纹排列大致与正面相似。

卵球形,黄色,将孵化时有黄褐色污斑。直径约1.1mm。

幼虫1~4龄幼虫鸟粪状:头部褐色,上有淡褐色云状斑;身体底色为黑色,胸部与7~9腹节的侧面有白纹;2~5腹节的侧面与背面形成V字形白带。老熟幼虫体呈绿色。后胸前缘及第1腹节后缘各有1条黄褐色的横带。第3、4腹节有1对褐色的斜带,带中有斑驳的紫色与白色细纹;第5腹节亚背部有1枚褐色小斑和2枚紫色小点,第6腹节亚背部有1枚紫色小点。气门褐色,臭角基部橙黄色,末端橙红色。

蛹体色因所处环境不同而有绿色与褐色两型。头顶及中胸中央各有1对短突起,腹部略向两侧突出,第4~7腹节亚背部每侧各有1个小瘤。体长约34mm。

【发生规律】生活史及主要习性在广州,成虫于11月中旬产卵于柑桔嫩芽上,经7天孵化。幼虫先食柑桔嫩叶,虫体渐长,食量增大,老叶变可取食。幼虫期26-30天。老熟幼虫于11月下旬在枝间化蛹,蛹尾端固着于枝上,身体上部环系丝带。蛹体与枝条作40度左右倾斜,触动时则左右摇摆。蛹期25-45天,至1月中旬羽化为成虫。第2代幼虫,大多3月发现。以蛹越冬。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人工捕捉幼虫和蛹,及时减少虫口发生基数。

2、生物防治。在达摩凤蝶发生不严重的时期或地区,应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其寄生性无敌昆虫,例如凤蝶蛹期的天敌有: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Linnaeus)和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slasus(Walker)),其寄生率达30%以上,对凤蝶的发生、严重为害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3、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各代1~3龄幼虫期,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倍液,由于凤蝶幼虫抗药性差,其防效可达到98%以上。

葡萄虎蛾防治


葡萄虎蛾(Seudyrasubfava)属鳞翅目,虎蛾科。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地。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残留粗脉或叶柄。

葡萄虎蛾幼虫

【形态特征】

成虫头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黄色,背面中央有l纵列棕色毛簇达第7腹节后缘,前翅灰黄色带紫棕色散点,前缘色稍浓,后缘及外线以外暗紫色,其上带有银灰色细纹,外线以内的后缘部分色浓。

幼虫前端较细后端较粗,第8腹节稍有隆起。头部橘黄色,有黑色毛片形成的黑斑,体黄色,散生不规则的褐斑,毛突褐色。

蛹暗红褐色。体背、腹面满布微刺;头部额较突出。

【发生规律】

在辽宁、华北每年2代。以蛹于土中越冬,多在葡萄根附近或架下尤其腐烂木头下较多。幼虫常群集食叶成孔洞与缺刻。幼虫受触动时口吐黄水。

【防治方法】

1、结合葡萄埋土与出土挖越冬蛹。在北方埋土防寒的地区,于秋末和早春结合葡萄的埋土和出土上架,拣拾越冬蛹进行消灭。

2、结合整枝捕捉幼虫。结合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白天静伏叶背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幼虫。

3、幼虫期喷25%灭幼脲悬浮剂或5%氟虫脲乳油2000倍液。

茴香虫害防治 茴香凤蝶的治理办法


茴香凤蝶PapiliomachaonLinne

别名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Papilionidae)。为害茴香、当归、防风、积壳、芹菜和胡萝卜等。

为害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或仅剩叶柄。

形态特征成虫大型蝶类,体黄色,背部有黑纹纵贯。前翅基部黑色,散布黄色鳞粉。后翅亦有黄黑斑纹,后缘角有一赤褐色圆斑,周围排列着6个大小不等的蓝斑。卵淡黄色,球形。幼虫,初孵时为黑色,3龄后变绿色,头部有2条黑纹,胸背各节间黑色,每节背面还有短黑横纹,气孔黑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上各有1个橙黄色斑。蛹、黄绿色或淡黄褐色,长形稍弯曲,头上有2个角状突起,胸背及胸侧也有一小突起。

生活习性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或附近灌木枝条上越冬。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叶面或嫩头上。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和嫩头,老熟后在寄主茎杆或附近其他植株上吐丝束腰化蛹。7~8月为害严重,10月以后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

1.幼虫发生初期可人工捕杀。

2.虫口量大,可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连续喷2~3次。

葡萄虎蛾如何防治?


葡萄虎蛾如何防治?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地。幼虫食害葡萄、长春藤、爬山虎的叶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仅残留叶柄和粗脉。

成虫

体长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头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黄色,背面中央有1纵列棕色毛簇达第7腹节后缘。前翅灰黄色带紫棕色散点,前缘色稍浓,后缘及外线以外暗紫色,其上带有银灰色细纹、外线经内的后缘部分色浓;外缘有灰细线,中部至臀角有4个黑斑;内、外线灰至灰黄色;肾纹、环纹黑色,围有灰黑色边。后翅杏黄色、外缘有2紫黑色宽带,臀角处有1桔黄色斑,中室有1黑点,外缘有桔黄色细线。下唇须基部、体腹面及前、后翅反面均为橙黄色;前翅肾纹、环纹呈暗紫色点,外缘为淡暗紫色宽带。

发生规律

北方每年2代,以蛹在根部及架下土内越冬,5月羽化为成虫,傍晚和夜间交尾并产卵,卵散产于叶片及叶柄等处。6月份发生第一代幼虫,常将叶片吱成孔洞,老幼虫将叶片吃成大缺门或将叶片吃光。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幼虫受惊时头翘起并吐黄色液体以自卫。

防治方法

消灭越冬蛹

在北方埋土防寒的地区,于秋末和早春结合葡萄的埋土和出土上架,拣拾越冬蛹进行消灭。

杀幼虫的方法

结合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白天静伏叶背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幼虫。

喷药防治方法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树叶杀虫方法

冬剪下来的枝叶,集中烧毁。

马兜铃虫害防治 马兜铃凤蝶的治理办法


马兜铃凤蝶SericinustelamonDonovan.

别名丝带凤蝶,软尾蝶,白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papilionidae)

分布为害马兜铃凤蝶在我国分布较广,为单食性害虫。马兜铃凤蝶主要为害马兜铃,此外也能为害薯芋。

形态特征

成虫:中型蝶类,体长20~23mm,翅展50~60mm,雄虫稍小。体黑色、触角短,复眼附近及胸侧有红色毛,腹部腹面有一红线及黄白斑纹。成虫有春夏型之分,夏型比春型大,夏型的后翅尾状突起细长,春型的尾状突起粗短。雄成虫翅淡黄白色,前翅中室中央、横脉上、翅顶角及各翅室有黑色斑纹;后翅从前缘到臀角有弧形黑斑,臀角附近有红色区及蓝色斑纹。雌成虫翅黑色,并有断续黄色斑带,形成了黄黑相间的斑纹。前翅中室附近有1个W形的黄斑。后翅从前缘到臀角有弧形的黄色斑带及蓝色斑纹,外缘有5个黄色月牙斑。

卵:圆球形,直径0.75mm左右c初产乳白色,渐变黄白色,孵化前呈黑色,有珠光。常30~50粒于寄主茎叶或幼果上。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mm,体黑色、有白色次生毛,胴部每节有4个橘黄色的圆锥状突起,其上生有毛,前胸前侧1对特别长,呈触角状。

蛹:体长20mm左右,圆柱形,黄褐色至灰褐色,体上布有黑色斑点,腹部背面及侧面长有短而粗的刺突。腹部背面第5、6节两对各呈双刺突。腹部末端长有20-30个臀棘。

生活习性马兜铃凤蝶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蛹在枯叶、土缝或表土中越冬。3月底~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该代成虫发生不整齐,时间可达1个多月。故往往造成以后代次的世代重叠现象。第1、2、3代成虫发生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若越冬代成虫发生迟,则以后世代成虫发生期相应推迟。一般年份以6~8月份第2~4代幼虫为害最重。9月下旬~10月上旬以第4代蛹开始越冬。马兜铃凤蝶成虫晴天的日间活动频繁,早晚及阴雨天栖息在杂草丛中及马兜铃的藤叶上。成虫多白天羽化,早晨露水未干时交尾盛,此时成虫活动性小,易捕捉。成虫产卵于马兜铃的叶片、嫩茎和幼果上,各代卵分布有一定差异。成虫需取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

幼虫共5龄。3龄前有群集为害习性;3龄后分散为害,食量猛增,为害严重。发生量大时还有群集迁移为害习性。高龄幼虫有向高处爬的习性,尤其高龄幼虫化蛹前夕,总是爬到植株顶部或篱笆顶部吐丝作茧化蛹。幼虫还具假死习性,一遇惊扰,臭Y腺立即分泌臭味,幼虫卷曲滚落地面。

防治

1.秋后马兜铃果实采收后,将残株、落叶杂草淸理干净、集中烧毁,可消灭大量越冬蛹。

2.在幼虫3龄前用药剂防治,尤其狠抓1代幼虫。可用50%DDVP乳剂1000倍液或50%磷胺乳剂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松1000倍液喷雾。

3.利用其天敌姬蜂、七星瓢虫、蜘蛛和螳螂来消灭马兜铃凤蝶的卵、幼虫和蛹。

4.春夏季人工捕杀成虫或人工摘卵。

水稻中华稻蝗如何防治


水稻中华稻蝗,学名Oxyachinensis(Thunberg)属直翅目,蝗科。分布在中国南、北方各稻区。害主水稻、茭白及其他禾本科植物,豆科、旋花科、锦葵科、茄科等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若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

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15—33mm,雌虫19—40mm,黄绿、褐绿、绿色,前翅前缘绿色,余淡褐色,头宽大,卵圆形,头顶向前伸,颜面隆起宽,两侧缘近平行,具纵沟。复眼卵圆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圆锥形,略向后倾斜,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雄虫尾端近圆锥形,肛上板短三角形,平滑无侧沟,顶端呈锐角。雌虫腹部第2—3节背板侧面的后下角呈刺状,有的第3节不明显。产卵瓣长,上下瓣大,外缘具细齿。卵长约3.5mm,宽1mm,长圆筒形,中间略弯,深黄色,胶质卵囊褐色,包在卵外面,囊内含卵10—100粒,多为30粒左右,斜列2纵行。若虫5—6龄,少数7龄。1龄灰绿色,头大高举,无翅芽,触角13节;2龄绿色,头胸侧的黑褐色纵纹开始显现,触角14一17节;3龄浅绿色,头胸两侧黑褐色纵纹明显,沿背中线淡色中带明显,触角18—19节,微露翅芽;4龄翅芽呈三角形,长未达腹部第一节,触角20一22节;末龄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触角23—29节。

生活习性浙江、湖南以北年生1代,以南2代,各地均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4cm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广州3月下旬一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南昌5月上中旬,湖北汉川5月中下旬,北京6月上旬,吉林省公主岭7月上中旬;广州6月上中旬羽化,南昌7月上中旬,汉川7月中下旬,北京8月上中旬,公主岭为8月中下旬羽化。二代区二代成虫多在9月羽化,各地大体相同。成虫寿命59—113天,产卵前期25—65天,一代区卵期6个月,二代区第一代3—5个月,第二代近1个月,若虫期42—55天,长者80天。喜在早晨羽化,羽化后15—45天开始交配,一生可交配多次,夜晚闷热时有扑灯习性。卵成块产在土下,田埂上居多,每雌产卵1—3块。初孵若虫先取食杂草,3龄后扩散为害英白、水稻或豆类等。天敌有晴蜒、螳螂、青蛙、蜘蛛、鸟类。

防治方法(1)稻蝗喜在田埂、地头、渠旁产卵。发生重的地区组织人力铲埂、翻埂杀灭蝗卵,具明显效果。(2)保护青蛙、蟾除,可有效抑制该虫发生。(3)抓住3龄前稻蝗群集在田埂、地边、渠旁取食杂草嫩叶特点,突击防治,当进入3—4龄后常转入大田,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应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氯氰灵乳油1000—2000倍液。均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4)大面积发生时应使用飞机防治。

如何防治桑树桑虎天牛


桑虎天牛学名Xy10trechuschinensisChevrolat鞘翅目,天牛科。别名虎天牛、虎斑天牛。分布在全国主要桑蚕区。

寄主桑、苹果、柑桔、葡萄等。

为害特点幼虫蛀食桑树枝干,致隧道宽大,树皮龟裂,养分、水分传送受阻,使桑树枝细叶小,产量降低,严重的大量枯死。近年该虫在北方老桑园中为害猖撅,有的寄生率高达60一80%。严重影响桑叶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8mm,形似胡蜂。触角短,仅达鞘翅基部。前胸背板近球形,有黄、赤褐、黑色横条斑。鞘翅基部宽阔,翅上生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斜带。雌虫前胸背板前缘鲜黄,腹部末端尖,裸露鞘翅之外。雄虫前胸背板前缘灰黄色至褐色,腹部末端被鞘翅盖住。卵长5mm,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80mm,浅黄色,圆筒形。头小,藏在第一胸节内。第一胸节膨大,背面前缘及两侧各生一褐色块状斑纹。腹部各节背面、腹面具黄褐色步泡突。裸蛹长30mm,纺锤形,浅黄色。

生活习性辽宁、山东3年发生二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6月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交配产卵,6月下旬一7月上旬进入羽化高峰期。成虫出孔后很快交尾产卵,孵化后的幼虫蛀食至11月上旬即越冬。第二年春季继续为害至7月下旬到8月间,成虫羽化出孔,完成l代;前后共14个月。成虫再产卵后孵化的幼虫要越二次冬,在第4年的6月再羽化,共经22个月才又完成一个世代,因此完成2个世代,约需3年。该虫世代重叠十分明显。卵期10.6天。幼虫蜕皮56次,幼虫老熟后调头向上蛀食78cm,在隧道一侧蛀1椭圆形蛀入孔。老熟幼虫经蛀入孔深入木质部,蛀成7形隧道,并咬很多木屑堵住隧道上方形成蛹室,化蛹在蛹室里,蛹期21天。成虫羽化出来后把木屑和虫粪扒开,从原蛀入孔再咬开表皮而出孔。雌虫把卵产在树干的裂口或缝隙内,每次产1粒,每雌可产104粒。雌虫寿命18.6天,雄虫24.8天。品种间受害程度有差异:秋雨、铁把、剑持、湖桑等品种受害重于大白条、西昌、嘟噜桑等。地桑、无干的密植桑不受害。树龄大受害重,树龄小受害轻。生长旺盛、树皮裂缝少、枯死组织少受害轻。天敌有啄木鸟。

防治方法(1)6月上旬8月上旬捕捉成虫。(2)刺杀桑皮内的幼虫。(3)挖除的枯死株,要求在5月下旬以前烧毁。(4)全力养护新栽幼桑,树皮上有油浸状小黑点时,及时捕杀树内幼虫。夏伐后要再仔细检查一次。(5)必要时用毒签插入最下蛀孔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倍液浸渍的棉球堵塞蛀入孔。也可用50%杀螟松乳油l00倍液于夏伐后喷洒树皮。(6)注意保护天敌。

牡丹中华锯花天牛的防治方法


牡丹中华锯花天牛的学名ApatophysissinicaSemenov-Tian-Shanskij,俗称啄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西、四川等省,也是北方地区危害较重的一种害虫。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先咬食幼嫩根茎表皮,后从近地面断梢伤口腐烂处蛀入,并向根下部蛀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牡丹的品质。严重时导致植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1-26毫米,雄成虫体长11-20毫米,栗褐色或黄褐色,体具稀疏短黄绒毛。头、胸带褐棕色,鞘翅端部浅黄褐色,头近圆形,上鄂前伸,额唇稍凹陷,复眼大,头部生小刻点,细密。触角11节,基瘤尖明显,柄节粗壮。雄天牛触角较长,前胸背板刻点细密,中间略凹陷,具2个圆形瘤突,两侧缘各生小齿突1个。鞘翅较前胸宽,翅面上也生细密的点刻,端部不明显。足长。

卵:长1.5毫米,长椭圆形,浅黄至浅黄绿色。

蛹:乳白色至黄色。

发生规律

中华锯花天牛3年1代。在土壤中生存,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3月下旬老龄幼虫从根部隧道中爬出,作土室化蛹,4月初进入入土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成虫一般5月下旬出土,当天交尾产卵,卵期10天左右,将卵散产于近表土3cm处,6月下旬进入孵化盛期。

为害时不易发现,造成植株衰弱或死亡。只有成虫才爬出地面交配产卵。成虫在夜间活动,产卵后即死亡。越老的牡丹植株受害越重。

防治方法

(1)天牛化蛹盛期进行中耕,破坏土室灭蛹。

(2)保护和利用其天敌。

(3)在牡丹根际打孔3-4回孔,深约20cm,每孔投放入磷化铝一片,或将带有虫害的苗木放在密闭的室内用磷化铝熏杀,均有好的效果。

(4)化学防治:在成虫出土盛期即5月下旬可用50%马拉硫磷乳剂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200倍液等喷洒,5天1次,连喷2-3次即可。在卵孵化盛期浇灌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300倍液。

常用药剂:马拉硫磷乳剂、敌百虫晶体、辛硫磷乳油、甲基异柳磷乳油、乐斯本乳油。

甘蔗虎斑病的防治方法


甘蔗虎斑病

异名

甘蔗纹枯病。

病原

立枯丝核菌RhtizoctoniasolaniKiihn,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t.cucumeris(Frank)Donk,尿担子菌亚。

危害

甘蔗等。危害蔗株叶鞘部的重要病害,常因叶鞘枯死而影响蔗株生长,致蔗茎产童降低。

分布

世界各甘蔗产区,我国华南蔗区。

为害症状

主要侵害叶鞘部,发病严重时可向叶片扩展。通常在近地面的叶鞘先发病,由下而上,由外而内扩展。病斑红褐色,不规则形,边缘颜色紫揭色,病健部明显。病斑可互相连合为大斑块,外观呈虎皮斑状,故名虎斑病。被害叶鞘内侧亦呈红褐色:潮湿时斑面可见蛛丝状菌丝体或油菜籽状的菌核。

甘蔗虎斑病-2

病原物

病菌菌丝体蛛丝状,幼嫩时无色,老熟时淡褐色.分枝发达,分枝与主枝成锐角,近分枝处明显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1分隔。菌核由菌丝纠结而成,稍扁平,馒头状,表面粗糙,有许多海绵状孔。菌核大小不等,小的如油菜籽粒般大,大的如萝卜籽粒。有时2、3个菌核可愈合形成更大的不规则菌核。老熟菌核茶褐色。菌核存活能力很强,遗落上中表层的菌核经1~2年后仍具较高的发芽率。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在土中越冬,遗落土中的菌核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菌核借水流传播,接触寄主后萌发菌丝入侵致病。发病后病部上的菌丝体通过攀援蔓延不断进行再次侵染而使病害得以蔓延扩大。

发生因素

高温多湿的天气和通透不良的蔗田环境易诱发本病。.偏施、过施氮肥,植株体内氮素水平过高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瓿肥;整治排灌系统,雨后淸沟排渍降湿;适时剥叶,改善蔗田通透性,剥下的鞘叶及时带出田外烧毁。(2)药剂防治: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常发病田结合剥叶后随即喷施5%井冈霉素AS1500倍液800~1000倍液,或5%田安AS4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EC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800~1000倍液,着重喷施近地面的叶鞘部。药剂应交替施用,喷匀喷足。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中华芦荟可以吃吗?中华芦荟有毒吗?


中国芦荟叶色翠绿、花色艳丽,是花叶并赏的观赏植物,可点缀书桌、几架及窗台。芦荟可以清除室内的甲醛污染,不仅如此,中华芦荟也可以食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

一.哪些品种的芦荟可以食用?

芦荟有300多个品种,可以入药的只有十多种,而可食用的仅有几种,主要能食用的三种:

1. 库拉索芦荟,又称美国芦荟、翠叶芦荟。

2. 木立芦荟,又称日本芦荟。

3. 中国芦荟,又称斑纹芦荟、中华芦荟。

4. 开普芦荟,又称好望角芦荟、非洲芦荟。

5. 皂质芦荟。

除了这几种,其他的一般只能观赏,不能药用。

所以经过详细的了解,我们知道中华芦荟是可以食用的。

二.中华芦荟的介绍

中国芦荟:又称斑纹芦荟,是库芦荟的变种。其茎短,幼苗叶成两列,叶面叶背都有白色斑点,不随叶子的生长成而褪色。分株能力极强,有较强的适应性。

特性: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嫩叶可做芦荟色拉的原料食用。

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下芦荟的强大功效。

三.芦荟功效

1.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力,使一些慢性病可以缓解。

2.促进细胞再生,使受伤和硬化的人体组织恢复健康。

3.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毒素。

4.芦荟被称为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宝库,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这些物质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中华芦荟的介绍,希望网友们喜欢小编的分享,感谢您的点击阅读!

虎颜花常见虫害的防治


虎颜花属于野牡丹科虎颜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产中国广东西南部生长在山谷密林下荫湿处、溪旁、河边或岩石上积土,可作为高档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和庭院观赏。虎颜花易发虫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一、蛞蝓

识别方法: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

防治方法:这是民间流传的方法,就是在蛞蝓的身上撒盐巴,让它脱水而死。很残忍,但是谁让它祸害我们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虎颜花呢!

二、蜗牛

识别方法:多在夜间啃食新芽、新叶、花蕾及根系等。在6-10月,潮湿环境下要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在地面撒石灰粉,也可用8%灭蜗灵颗粒剂撒布在其出没的地方,或向叶面喷雾敌百虫等农药喷杀。

三、夜蛾

识别方法:白天隐藏,晚间活动,1-2龄取食叶肉,3-4龄蚕食叶缘,咬成缺刻,5-6龄达到暴食期,蚕食叶片甚至吃光。此虫有假死性,幼虫有潜土习性(1-2cm),降雨有利,暴雨或冷空气入侵对其不利。

防治方法:夜蛾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5-25℃,可在傍晚或早晨打药,可用2.5%敌百虫粉剂、5%杀螟松粉剂22.5-30kg/公顷,也可用90%敌百虫结晶1000-1500倍液、50%敌敌畏乳液10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100kg/亩进行喷杀。

四、叶甲

识别方法:叶甲虫是一般是在热带地区比较常见。但我国夏季也会发生这种虫害。大家也要小心防范。它们常常是啃噬叶片,让叶片面目全非,破坏虎颜花的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加药剂防治双管齐下。一旦发现有叶甲,立马捕捉,杀灭。再往植株上喷洒药剂,防治幼虫继续成长危害植株,药剂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喷杀。

《中华虎凤蝶怎样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