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山楂蠹虫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山楂蠹虫是鞘翅目,长小蠢科。别名山楂蠹虫。分布在山西。寄主主要为山楂、柿。主要以成虫、幼虫蛀食成龄树的木质部,致隧道纵横交错,严重时深达根部,影响树势。

山楂蠹虫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5.56mm,宽1.8mm,雄略小,长筒形棕褐色,鞘翅后端黑褐色。头宽短;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锤状;6节。

幼虫体长56mm,节间缢缩略弯曲,无足,体肥胖。头淡黄色,口器深褐色。

蛹长56mm,长筒形,乳白至褐色。

山楂蠹虫发生规律

山西年生2代,可以各虫态越冬,但以成、幼虫为主。3月中旬开始活动,发生期不整齐,成虫出树有3个高峰期:4月底5月初;7月中旬8月上旬;9月底l0月上旬。以7月中旬8月上旬发生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由越冬幼虫羽化的成虫和1代成虫组成,是分散传播及侵害新树的时期。11月中旬当气温o℃时均进入越冬态。

非越冬各虫态历期:成虫期5060天,幼虫期2328天,蛹期1520天,卵期2227天。成虫出树后绕树飞行或沿树干爬行,有假死性。成虫多从树体主干纵向死皮层凹沟处蛀入,蛀孔直径约1.5mm,圆形,蛀道水平和垂直交互向下蛀,可至根部。在蛀道末端常蛀有稍膨大的卵室,每室有1520粒卵。初孵幼虫近三角形,经1416天蜕皮后成为正常体形的幼虫,再经912天老熟,各自蛀蛹室化蛹。

山楂蠹虫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以减少发生。

2、成虫出树期用高浓度触杀剂喷洒树干成淋洗状态,毒杀成虫效果很好。可用菊酪类如敌杀死、功夫、灭扫利、速灭杀丁、天王星、氯氰菊酯等或常用有机磷农药如乐果、爱卡士、马拉硫磷等,均用2000倍,单用、混用或其复配剂有良好效果。对吉丁虫等枝干害虫有兼治作用。

精选阅读

山楂萤叶甲的虫害防治方法


山楂树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萤叶甲的危害,要注意一旦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5~7.6mm,长椭圆形.后部略膨大,橙黄色。复眼黑褐色,椭圆形,微突起。触角丝状,黑褐色,11节,基部第1节稍长,着生于头部前端。鞘翅较薄,其上密生细小刻点,覆盖整个腹部,小盾片三角形,雌虫为橙黄色,雄虫为黑色。足黑褐色,胫节较细长.略呈圆柱形。雄虫触角、前胸背及胸腹面均为黑色。

(2)卵:卵椭圆形,长径0.8mm.宽径0.6mm;土黄色,近孵化时淡黄白色。

(3)幼虫:体长8~10mm。头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胸足3对,黑色。胴部米黄色,各节具黑色毛瘤。

(4)蛹:蛹体长5~7mm,裸蛹,椭圆形,淡黄色。

2、为害症状

成虫食芽、叶、花蕾;幼虫蛀食幼果,引起大量落果。

3、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行动较迟缓,飞行力不强,有假死性。成虫取食,在芽膨大期多从芽侧向内咬成圆洞,渐将芽上部吃掉,残留基部少许幼叶及鳞片,严重时将芽吃光,随芽叶的伸展而食叶片呈缺刻与孔洞,并喜食花蕾,多从顶端咬1孔洞将花蕊食净。

(2)幼虫:幼虫蛀入果实后,从蛀孔排出少量米黄色条状粪粒,堆积萼洼处,此点易与白小、梨小、桃蛀螟的粪粒相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萼洼内排出的粪粒渐增,陈旧的粪粒变为深褐色。果内亦充满粪粒。

4、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1代。

(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成虫于树冠下10~20cm土层中越冬。

5、防治方法

(1)秋季深翻树盘,可破坏成虫越冬场所消灭部分成虫。

(2)幼虫为害期及时清理落果,集中销毁,可消灭其中没脱果的幼虫。

(3)清理树冠下的枯枝落叶、杂草、石块等杂物。

山楂的病虫害防治


红红的山楂动人可爱,如果染上病虫害就不好了,那这些可爱的小果子要怎样防止病虫害呢?

山楂花腐病

主要对叶片、新梢及幼果产生损伤,使受害部位糜烂。发病最初产生褐色点状或短线条状病斑,随后逐步扩展,变成红褐色或棕褐色,病叶枯败。

①秋天彻底清扫果园,消除病僵果,集中销毁,深埋,减少侵染源。

②早春将地面病僵果深翻至15厘米以下。

③地面喷药:4月底之前,果园地面,尤其是树冠下地面撒石灰粉。

④药剂树上防治:一半展叶以及全体展叶时喷药2次防叶腐。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粉锈宁肯湿性粉剂1000倍液。花朵盛开时再喷一次,可防止花腐及果腐。

山楂白粉病

主要对叶片、新梢和果实产生损害。发病部位布白粉,呈绒毯状,新梢受害,除涌现白粉外,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卷缩扭曲,严重时干涸至死亡。

①清扫病枝、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②发芽前和花蕾期喷五度石硫合剂,落花后至幼果期根据发病情况喷1-2次0.3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

山楂红蜘蛛

①早春将树上老皮、翘皮刮除,将越冬成虫消灭。

②喷洒20%三氯杀螨乳油800倍液、菊酯类2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以及杀卵作用较好的50%尼索郎乳油2000倍液,具体喷药机会及次数根据发生量及防治效武判别。

山楂四种病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山楂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的病害主要是花腐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

1、山楂花腐病:主要损害叶片、新梢及幼果,造成受害部位糜烂。叶片发病,最初发生褐色点状或短线条状病斑,后逐步扩展,变成红褐色或棕褐色,病叶枯败。

①秋季彻底清扫果园,消除病僵果,集中销毁,深埋,减少侵染源。

②早春翻地:将地面病僵果深翻至15厘米以下。

③地面喷药:4月底以前,果园地面,特别是树冠下地面撒石灰粉。

④药剂树上防治:50%展叶和全体展叶时喷药两次防叶腐。药剂有25%粉锈宁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盛花期再喷一次,可防花腐及果腐。

2、山楂白粉病:主要损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叶片发病,病部布白粉,呈绒毯状,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新梢受害,除涌现白粉外,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卷缩扭曲,严重时干涸死亡。

①清扫果园,清扫病枝、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花蕾期空中孢子增加,喷5度石硫合剂,落花后至幼果期视发病情况喷1-2次0.3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

3、桃小食心虫: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树上喷1500倍对硫磷乳油,消灭食心虫幼虫。

4、山楂红蜘蛛

①早春刮除树上老皮、翘皮,销毁、消灭越冬成虫。

②喷洒菊酯类2000倍液、20%三氯杀螨乳油8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以及杀卵作用较好的50%尼索郎乳油2000倍液,具体喷药机会和次数需依据发生量及防治效武判别。

山楂育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山楂种子坚硬,可怜的透水性,发芽的问题,需要经过两个冬天沙水库,以解除种子休眠,种子壳开裂萌发。一般山楂苗要带出一个四年期,不能满足森林山楂果的市场需求的发展现状。下面介绍快速繁殖的具体做法山楂。

快速育苗的种子。通常在八月下旬采收水果为好。采取碾烂的肉后要立即种子,果肉腐烂变软为止,磨碎的水冲洗干净。然后,2-3倍水烫种,用热水搅拌4-5分钟浸泡过夜后用冷水除去,在石材或混凝土地面传播到薄层曝光第二天,把每隔一小时进行加热均匀。特写晚上,然后在水中浸泡,第二天太阳,所以有70-该物种的80%时,反复开裂的外壳,你准备砂岩储层。第二个2年月中下旬,看着种子发芽了几个沙水库发芽,即可播种。苗床播种用种量30公斤,钻井用种量一般为15公斤。后幼苗应及时出土均匀减薄,幼苗管理可以通过常规育种方法来进行。今年,当萌芽幼儿园苗圃,苗圃提前2年,所以很快。

快速育苗root访问权限。无性繁殖育苗称为root权限,主要是利用苗育苗未来留在地上,根部直径的根源是从采矿收集0.5厘米,切成长15厘米以上,有很多须根根砧,砧可以完成它的根源是劈接接穗。当用一组与相应的根接枝接枝到挺杆,接枝地热弹簧迅速上升,存活率达85%。繁殖方法快速,操作简单,可采取根资源的充分利用,然后长成苗。

防治病虫害。山楂病虫害如下:疫病。这是早期幼苗生长山楂重大疾病,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大苗死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方法是:1.5--2.5公斤每亩传播硫酸亚铁酸性土壤消毒整地。当幼苗长出2-3片叶,用100倍的硫酸亚铁,或300倍液浇灌在种植灌溉用水硫铁根。当成长4片真叶,然后倒第三次。该疾病的发生,例如可以基本上被控制。白粉病。这是主要的疾病山楂苗生长季节,如果不控制,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幼苗也能引起严重的死亡。提供0.3度石硫合剂,或800倍百菌清控制。喷每两周一次,甚至能够控制白粉病喷三次。虫害有甲虫,蚜虫等害虫在这样一个及时预防喷乐果1500倍液被发现。

山楂青霉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山楂青霉病主要为害贮藏期的果实,引起果实腐烂,常在果面上产生浓绿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河北、河南、山东均有发生。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发生在贮藏运输期间,病菌经伤口侵入致病,也可由果柄和萼凹处侵入,很少经果实皮孔侵入。病菌孢子能忍耐不良环境条件,随气流传播,也可通过健果接触传病;分生孢子落到果实伤口上,便迅速萌发,侵入果肉,分解毒素及分解中胶层,致细胞离解,使果肉软腐。

发病条件

气温25℃左右,病害发展最快;0℃时孢子虽不能萌发,但侵入的菌丝能缓慢生长,果腐继续扩展;靠近烂果的果实,如表面有刺伤,烂果上的菌丝会直接侵入健果而引起腐烂。在贮藏期及末期,窖温较高时病害扩展快,在冬季低温下病果数量增长很少。分生孢子萌发温限3~30℃,适温15℃;相对湿度大于90%不能萌发,最适pH4。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3~30℃,适温20℃。该病用塑料袋袋装贮藏发病多。

防治方法

1、防止产生伤口:首先要选择无伤口的果实入贮,在采收、分级、装箱、搬运过程中,尽量防止刺伤、压伤、碰伤。伤果、虫果及时处理,勿长期贮藏,以减少损失。

2、果库及包装物消毒:该菌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且易于在空气中飞散,故作好果库和包装物的消毒是十分重要的。果库消毒一般用的化学药物有①硫磺(SO2)熏蒸;②50%福尔马林30倍喷洒。果窖尽量保持清洁、清除烂果。

山楂树病虫害及防治


山楂树病虫害及防治

1、叶黄斑病毒病

[症状]

感病植株叶片出现黄色斑驳或彩斑,一般黄色。斑驳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时褪绿很轻,有时有不规则污斑或斑点。花有时也出现斑驳或大理石花纹。

[病原]

为山茶叶黄斑病毒(CamelliaYellowspotVirus)。有关此病毒的特征和性状沿不清楚。

[传染途径]

据试验,嫁接可以传染山茶叶黄斑病毒病。病株作为砧木,接穗上就易出现此病病。

[防治方法]

避免用病树接穗扦插,也不要用病株作砧木。

2、斑点病

[症状]

感病叶片初出现小圆点,经一段时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大小为2毫米-7毫米。病斑暗褐色至烟灰色,边缘稍鼓起。有时在坏死区与健部间有一暗褐色带。后期,病斑表面长出小黑点。

病原为MonochaetiakansensisSacc.,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传染途径病害在4-9月都有发生。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防治方法]

摘除病叶,并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0.15%高锰酸钾液。

3、网饼病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已充分展开的新叶上,老叶受害少。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油渍状小点,淡绿色,边缘不清,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暗褐色,病组织变厚,有时向上反卷,叶片背面沿着叶脉出现网状突起,故称网饼病。

[病原]

ExobasidiumreticulatumItoetSaw.(网状外担菌),网状外担菌属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菌目。病斑上的网状突起病菌的菌丝,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子实层。子实层上为许多担子及担孢子,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顶端稍膨大,基部稍尖,大小65-1353-4微米,无色,无隔膜。担子顶端生4个小梗,每个小梗上着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透明,单胞,倒卵形,或短棍棒形,大小8-123-4微米,萌发时中间形成分隔。

[传染途径]

病菌以菌丝在植株的病叶上越冬,但不能在落叶越冬。病菌孢子通过风力传播。南京地区3月下旬开始发病,全年以4-6月,9-10月间发生较重。潜育期和孢子形成期较长,在适温条件下,潜育期10-23天,孢子形成期约2个月。有多次再侵染。温暖(22-27℃)、高湿、多雾、少日照、通风不良及植株生长稠嫩的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在引种山茶苗时,应注意检查,不要把此病带入。种植不宜过密,注意通风透光,使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在病害发生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5:160波尔多液。

4、灰霉病

[症状]

病菌先从花瓣的尖端侵入。发病后,病部呈水渍状,褪色。最后,花瓣变褐腐烂,花朵脱落。

[病原]

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病部的灰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传染途径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

[防治方法]

1、注意通风,降低湿度。

2、及时摘除病花,集中销毁或深埋于土中。

3、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5、日灼症

[症状]

主要被害部位是叶片。受害较轻的叶片,在叶面产生淡灰白色、淡黄色和淡黄褐色伤斑,斑的边缘界限不明显,叶背相应部位不显现症状。受害较重的叶片,伤斑为褐色至黑褐色,边缘较明显,周围略显淡黄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伤斑中受害量重部位,出现长椭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褐色坏死斑,颜色较伤斑明显为浅,边缘稍凹,与伤斑分界明显。在坏死斑的正面和背面为病菌所寄生,并产生小黑点。在少数暴露较明显的枝条上,亦可出现浅灰褐色灼伤斑。

[发病原因]

此病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为烈日灼伤所致,是生理的原因。非病原生物侵染所造成。山茶为喜温暖湿润环境的树种,生长适温3至9月为13-18℃,9至次年3月为10-13℃;喜半阴环境,切忌强光曝晒。人们归纳为山茶喜温暖,稍耐寒,惧耐寒,惧高温,畏曝晒。因为强烈曝晒,在山茶的最高温限以上,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叶绿素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细胞内蛋白质结构遭到破坏而凝聚变性。且高温引起呼吸作用增大,使养分消耗量剧增,而得不到补偿,致使叶片的组织出现灼伤以至枯死的症状。灼伤的叶片主要分布在各个枝梢的第一至每三张叶片上。从全株被害叶片的分布情况看,上部被害叶片重于下部,南部重于北部,西南部重于东南部。

[防治方法]

在夏季高温季节,用芦帘等物进行遮荫,可以有效地防止日灼。如系盆栽山茶,可以搬到有荫处,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在高温干旱季节,应增加灌水次数,以不断补充植株蒸腾所需要的水分,也可设法降温,减少水分的蒸腾,如叶面喷水,地面铺草等。在高温期间不施或少施氮肥,适当施些钾肥,以免枝叶徒长而肥嫩娇弱,易遭灼伤。在夏季高温地区的园林绿地建设中,如需配置山茶,宜考虑种植在较阴处。

6、缺铁黄叶病

[症状]

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上。开始叶肉先变黄,而叶脉两侧仍保持绿色,致使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黄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

[病原]

由缺铁所致由于铁元素在植物体内难以转移,所以缺铁状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开始表现。铁对叶绿素的合成有催化作用,铁又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之一缺铁时,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植物表现褪绿、黄化甚至白化。

[发病条件]

从土壤的含铁量来说,一般土壤并不缺铁,但是在盐碱较重的土壤中,可溶性的二价铁转化为不可溶的三价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便表现缺铁。可以说,一切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因素,都能加重缺症状的表现。如干旱时地下水蒸发盐分向土壤表层集中;地下水位高的洼地,盐随地下水积于地表;土质粘重,排水不良,不利于盐分随灌溉水向下层淋洗等,黄叶病都易发生。

[防治方法]

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性措施;适当补充可溶性铁,可以治疗黄叶病树。

7、山楂花腐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及幼果,造成受害部位腐烂。叶片发病,最初发生褐色点状或短线条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变成红褐色或棕褐色,病叶枯萎。

防治方法:

(1)秋季彻底清扫果园,清除病僵果,集中烧毁,深埋,减少侵染源。

(2)早春翻地。将地面病僵果深翻至15厘米以下。

(3)地面喷药。4月底以前,果园地面,特别是树冠下地面撒石灰粉。

(4)药剂树上防治:50%展叶和全部展叶时喷药两次防叶腐。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盛花期再喷一次,可防花腐及果腐。

8、山楂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叶片发病,病部布白粉,呈绒毯状,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新梢受害,除出现白粉外,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卷缩扭曲,严重时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1)清扫果园,清扫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花蕾期空中孢子增多,喷5度石硫合剂,落花后至幼果期视发病情况喷1~2次0.3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

9、桃小食心虫

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树上喷1500倍对硫磷乳油,消灭食心虫幼虫。

10、山楂红蜘蛛

(1)早春刮除树上老皮、翘皮,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2)喷洒菊酯类2000倍液、20%三氯杀螨乳油8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以及杀卵作用较好的50%尼索郎乳油2000倍液,具体喷药时机和次数需根据发生量及防治效果确定。

11、茶黄毒蛾

[简介]

又名茶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国内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国外分布于日本。茶黄毒蛾是山茶的重要食叶害虫,除危害山茶外,还危害樱桃、枇杷、柿、乌桕、柑桔、油桐、油茶、茶等。

[为害症状]

发生严重时能将山茶等的叶片食光,并可食害嫩枝皮层和花蕾。幼虫体上有毒毛,人体触及,会引起皮肤奇痒和红肿。

形态特征成虫雄蛾体长6-8毫米,翅展20-28毫米。雌蛾体长9-13毫米,翅展26-35毫米。雄蛾前、后翅棕褐色,稀布黑色鳞片。前翅前缘橙黄色,顶角和臀角各有1块橙黄色斑,顶角黄斑内有2个黑色圆点。翅中部有2条黄白色横带,两端弯。

卵扁圆形,淡黄色。直径约0.8毫米。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褐色绒毛。

幼虫体长10-25毫米。头部黄棕色,有光泽,具褐色小点。体黄棕色,圆筒形。各体节背、侧面多具黑瘤数枚,瘤上族生黄色毒毛。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2-4代。江苏等2代地区,以卵在植株中、下部叶片的背面越冬。

成虫有趋光性,白天伏于叶背或隐蔽处,夜间交尾、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100-200粒。卵产于植株中、下层老叶背面,亦有产于枝干、枯叶或杂草上。未交尾的雌成虫也能产卵,但卵块小,或散产,卵不能孵化。卵的孵化盛期,一般在最早的卵块孵化后5天左右出现。同一卵块卵,常在一天内孵化完。幼虫1-3龄时,有群集性,常10-100头集取食叶肉,3龄以后开始分散危害。

防治方法

幼虫群集时,可摘除虫叶。摘时不要触及毒毛。

幼虫发生初期,用90%敌百原药、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中任一种杀虫剂的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12、红蜡蚧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国外日本、印度、美国等有分布。多聚集于枝梢上吸取汁液、叶片上亦有寄生。树体受害后,抽梢量减少,枯枝增多。

[形态特征]

雌虫椭圆形,背面有较厚的蜡壳覆盖。蜡壳呈暗红色,长约4毫米,高约2.5毫米,顶部凹陷,形似脐状。有4条白色蜡带,从腹面卷向背面。体极鼓起。虫体紫红色,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雄成虫体长1毫米,翅展2.4毫米。

卵椭圆形,淡红色,长0.3毫米,两端稍细。

若虫初孵时呈扁平椭圆形,长0.4毫米,暗红色,腹端有2长毛。2龄时成广椭圆形,稍突起,暗红色,体表披白色蜡质,3龄时蜡质增厚。

前蛹和蛹蜡壳暗红色,长形。蛹体长1.2毫米,淡黄色,茧椭圆形,暗红色,长1.5毫米。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雌若虫蜕皮3次,第一龄约经20天;第二龄23天-25天;第三龄约30-35天。9月上旬成熟交尾后越冬。雄虫第一龄若虫期与雌虫同,第二龄若虫期40-45天,前蛹期1-2日,蛹期2-6日。雄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寿命甚短,仅1-2天。越冬雌虫产卵于体下,产卵期长可达一个月。每雌可产卵200-500余粒。初孵若虫离母体后移至新梢。群集于新叶及嫩枝上,多在受阳光的外侧枝梢上寄生,树冠内膛枝叶较少。

若虫孵化后,离母体移至新稍定居后,即吸取汁液,并由泌蜡器官在虫体背面和胸部两侧分泌蜡质,背面呈马蹄形,侧面呈斑点状,均粉白色。以后虫体逐渐长大,分泌物也逐渐长大,分泌物也逐渐增厚,雄虫在前蛹期停止分泌蜡质物。雄虫化蛹时,分泌一层较薄的白色蜡茧,化蛹其中。

13、茶细蛾

[简介]

又名幕孔蛾、三角卷叶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为分布。危害山茶、茶和油茶。

[为害特点]

将叶尖向叶背面卷结成三角形虫包,居于包内取食。转移他叶时则另行卷包取食。一般一包内1虫,偶尔一包内有2-4头幼虫。幼虫老熟后在虫包上咬一孔洞爬出,转移到下部老叶或成叶背面靠近主脉处结茧化蛹,一般一叶结茧1个,也有的一叶上结2-3个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毫米,翅展10-13毫米。头、胸暗褐色。触角丝状、褐色。颜面密布黄色鳞片。前翅褐色,带有紫色光泽,前缘中央偏基部有三角形金黄色斑纹。后翅褐色,缘毛长。腹部背面暗褐色,腹面金黄色。

卵扁椭圆形,长径0.3-0.5毫米。无色,半透明,有光泽,近孵化时变混虫。幼虫体乳白色,半透明。口器褐色,单眼黑色。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头小、胸部大,腹部由前向后渐细,呈圆筒形、半透明,能透见体内紫黑色内脏,体表生有白色细毛。腹足3对。

[生活习性]

安徽一年6代左右,浙江一年8代左右。各地都以蛹越冬。一般于次年4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中旬-5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又出现成虫产卵。各代发生不整齐,成虫夜间羽化,以清晨前最多。有趋光性,夜间交尾产卵,白天不活动。通常羽化后2-3天开始产卵,卵单粒散产于嫩叶背面,以芽下第一、二叶最多,约点总卵量以第一至第三代为多,平均50粒左右,其它代仅15粒左右。成虫停息时,前、中足靠拢直立,后足与体平行,体、翅前端抬起,末端紧贴于叶,似入字形。茶细蛾发生的轻重与气候条件和天敌等关系密切,当气温超过28℃时,成虫产卵量少,寿命亦很短。天敌有金小峰、小茧峰等,寄生率高时可达80%。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三角苞内的幼虫。

在幼虫孵化初期喷布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中的任一种杀虫剂的1000倍液,或10%二氯醚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

14、茶二叉蚜

[分布与为害]

国内以广东、广西、云南发生较多;亚洲热带地区、北非、中非、欧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为害茶、山茶、金花茶、可可、咖啡、柳和榕等植物。

[为害症状]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幼叶背面和嫩梢上为害,也为害嫩芽和花蕾等。常造成枝叶卷缩硬化,以致枯死,亦诱生煤病或招至黑霉菌的孳生,使枝叶变黑。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宽1.8-0.83毫米。活虫体黑褐色或桔红色褐色。若虫1龄若虫淡棕黄色,体长0.2-0.5毫米。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十余代。以无翅孤雌蚜或老龄若虫在树上越冬,亦可以卵越冬。在华南全年均可孤雌生殖,冬季常为无翅孤雌蚜。越冬无翅孤雌蚜在次年山茶萌芽后胎生若蚜,为害春稍嫩叶嫩梢,以5-6月繁殖最盛,为害最烈。虫口密度较大、叶老化或遇气候不适宜时,即产生有翅孤雌蚜。在日平均温度18℃以上的晴天黄昏,风力小于3级时,迁飞到其他树或新梢上繁殖为害。夏季气温高,并常有暴风雨冲击,虫口数量下降,秋季虫口又回升,为害秋梢嫩叶严重。冬季即以无翅孤雌蚜越冬,亦可在秋末产生有性雌、雄蚜,交配后产卵在枝上越冬。在适宜季节每6-10天即可繁殖一代。一头无翅孤雌蚜可胎生35-45头若蚜,夏季也可胎生20-25头;一头有翅孤雌蚜可胎生18-30头若蚜。有性雌蚜可产卵4-10粒,越冬成活率极高,早春几乎全部孵化。

日平均温度16-25℃,相对湿度70%以上,以及少雨的天气,最适宜茶二叉蚜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冬季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或被害枝,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在生长季节进行摘心或抹芽,除去被害的和抽发不整齐的新梢。减少蚜虫食料,以压低虫数。

保护利用天敌在气温高,天敌繁殖快,数量大的季节,应尽量不喷约或少喷防治,或喷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农药,以免杀灭天敌。或重点选喷蚜虫为害严重的树,保护天敌。在天敌数量少的树上,可人工引移、释放瓢虫、草蛉等天敌消灭蚜虫。

药剂防治在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为害的时候,应在春季及早喷约杀蚜,以免扩大蔓延,5-6月喷药保护新梢,8月喷药保护秋梢。可掌握在25%的新梢上发现有少数蚜虫时开始喷药。

防治蚜虫的药剂种类很多,有效或常用药剂有:2.5%鱼藤精500-600倍液;洗衣粉300-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菊酯类杀虫剂:2.5%敌杀死乳油2500-5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等;低浓度有机磷杀虫剂与机油乳剂1:70:3500混合液;有机磷杀虫剂: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等。

上述不同类型药剂应当交替使用,有机磷杀虫及菊酯类杀虫剂对天敌的杀伤大,应当少用。

15、侧多食跗线螨

[简介]

又称茶黄螨和嫩叶螨,属真螨目、跗线螨科。被害植物有70种左右,常见的被害园林植物有山茶、茉莉、印度橡皮树、银杏、合欢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等。

为害状主要危害嫩叶和嫩茎。被害部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受害严重时,叶片沿外缘向叶背卷曲,叶肉增厚,叶片变硬变脆,嫩梢扭曲畸形。

[形态特征]

成螨雌成螨卵圆形。长170-249微米,宽111-164微米。淡黄色至橙黄色,半透明。

卵椭圆形。长100-110微米。无色透明,将孵化时淡绿色,卵表面有纵向排列的白色小疣突,每行有小疣突6-8个。

幼螨初孵化的幼螨近椭圆形,乳白色,取食后为淡绿色,后体呈棱形,体末有明显的分节现象,腹部末端为圆锥形,着生刚毛1对。足3对。

若螨体长椭圆形,长150微米,体末分节消失。足4对。

[生活习性]

一年一般发生20代左右,以雌成螨在被害的卷叶里、芽鳞间、叶柄缝隙、蚧虫空介壳内等处越冬。在冬季温暖地区,终年均可生长繁殖,无滞育现象。越冬雌成螨于翌年3-4月间出蛰活动,全年以6-7月危害较重。

此螨在幼嫩部分栖息危害,主要在嫩叶上。在叶片上,多数在叶片背面,少数在叶片正面。繁殖以两性生殖为主。成螨性活泼,尤以雄螨为最。雌若螨老熟一进入成螨后即能交尾,交尾后1-2天即产卵。卵单产于叶背和芽尖。每雌产卵23.7-245.7粒,日平均产2-4粒,产卵期15-60天,寿命4-74天,越冬雌成螨可达6个月左右。螨体可借风力、流水及苗木调运等方式而传播,发生初期有一定危害中心,以后逐步扩散蔓延到各处。

[防治方法]

对引进的苗木、接穗、插条等,应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此螨寄生,必须经过防治再引种栽植。防治药剂可参照田间防治的药剂使用。

在发生期,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氯杀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均有关良好的效果,如连续发生较多,可每隔5-7天再喷几次。

山楂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山楂种子坚硬、透水性能差、萌发困难,需经过两个冬天的沙藏,才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使种壳开裂萌发。一般育出山楂成苗要4年的时间,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山楂水果林的市场需要。现介绍山楂快速育苗的具体做法。

种子快速育苗。一般在8月下旬采收果实为好。采来种子后,立即将果肉碾烂,待果肉腐烂变软,搓碎用水淘洗干净。然后,用2--3倍的开水烫种,随烫随搅拌4--5分钟后捞出,用凉水降温后,浸泡一昼夜,第二天在石板上或水泥地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暴晒,每小时翻动一次使其受热均匀。晚上收起来后再浸泡在水中,第二天再晒,这样反复有70--80%的种壳开裂时,即可准备沙藏。第二年2月中下旬,看沙藏的种子有少数萌动发芽,即可播种。苗床撒播用种量30公斤,条播用种量一般在15公斤。苗木出土后要及时均匀间苗,幼苗管理可以按常规育苗方法进行。这样可当年育苗芽接当年成苗出圃,从而快速育苗提前两年。

山楂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根接快速育苗。根接育苗又叫无性养殖,主要是利用苗木出圃留在地里的断根,把根径粗度在0.5厘米左右的根收集起采,截成15厘米长以上,且带有很多须根的根砧,其根砧能配套接穗进行劈接。嫁接时,以随起苗随集根砧嫁接为宜,春季嫁接地温上升快,成活率可达85%以上。用此法快速育苗,操作方便,能够充分利用根资源,并可当年培育成苗。

病虫害防治。危害山楂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枯病。它是山楂苗木生长前期的主要病害,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幼苗的大片枯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方法是:整地时每亩撒1.5--2.5公斤硫酸亚酸亚铁水进行土壤消毒。当幼苗长出2至3片叶时,用100倍的硫酸铁,或在播种时浇灌300倍液的硫亚铁水浇灌根系。当长出4片真叶时再浇第三次。这样基本上可以控制此病的发生。白粉病。它是山楂苗木生长期的主要病害,如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苗木的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苗木枯死。可用0.3度石灰硫磺合剂,或用800倍的百菌清防治。每两周喷一次,连喷三次就能控制白粉病。虫害主要有金龟子、蚜虫等,发现这类虫害要及时喷乐果1500倍液防治。

山楂花腐病防治方法


1.为害症状

山楂花腐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幼果。新梢多由病叶沿叶柄延及造成。病斑初褐色,后变为红褐色,逐渐凋枯死亡。幼叶初发生褐色短线条状或点状小斑,后迅速扩大,病斑红褐色至棕褐色,病叶枯萎,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白色至灰白色霉状物。幼果一般在落花10天后表现症状,初在果面发生1~2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约2~3天后扩展到整个果实,使幼果变暗褐色腐烂,表面有黏液溢出,烂果有酒糟味,最后病果脱落。

山楂花腐病

2.发生规律

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落地病僵果中越冬。通常展叶后多雨,叶腐较重,开花期多雨,易造成果腐病流行。高温、高湿出现早的年份和地区,发病早。山地果园发病比平原果园重,沟谷地又比坡上地病重。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果实采收后应结合施肥管理,彻底清除病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地下。

(2)早春翻地在4月上中旬,于子囊孢子未出现以前,将地面病僵果深翻至土层15厘米以下。

(3)病菌的侵染期较短,只集中在展叶至开花期,这是喷药保护的关键时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50%的叶片似展非展及叶片展开时,连续喷药2次,。

山楂木蠹蛾的防治方法


山楂木蠹蛾是山楂产区的毁灭性害虫。只危害山楂。以幼虫钻蛀枝干,幼龄幼虫在韧皮部及木质部蛀食;3龄后逐渐向木质间深层危害,蛀成不规则纵横隧道,并不断排出虫粪和大量木屑,堆积在蛀孔下的地面上。

被害树势逐年衰弱,以至整株死亡。下面把山楂木蠹蛾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帮助大家种植高产山楂树。

(1)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2―42毫米,暗灰色至灰褐色,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前翅基部颜色比端部明显加深,沿前缘有7一11条黑色短纹,翅面有4条不太明显的黑色横纹,从前缘近顶处有1条较明显的弯曲黑纹。后翅灰褐色。

(2)卵:近扁圆形,土黄色,长约l毫米。

(3)幼虫:老龄幼虫长25―40毫米,头部深红褐色;前胸比头部宽,前胸背板红褐色。虫体肥大略扁,腹面橙黄色,体背赤褐色,各节背面均有l条深红色宽横带和l条浅红色窄横带,体表疏生黄褐色细毛。

(4)蛹:黄褐色,长16―19毫米,末端向腹面弯曲,两侧各有1个臀刺。

防治方法

①毒杀幼虫。中国农药第一网建议用磷化铝片(每片0.6克)1/4或1/6塞入蛀孔内,或用棉球浸沾80%敌敌畏乳油5倍液塞入蛀孔内,或注入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蛀孔。毒杀幼虫。

②防治成虫。在成虫发生盛期,喷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

以上山楂木蠹蛾防治方法,可供大家参考,及时了解预防山楂木蠹蛾,还山楂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园林植物病虫害山楂粉蝶的防治


分布与危害

在我国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及山东、四川等。主要为害苹果、山楂、梨、桃、杏、李等果树。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22~25毫米,体黑色,头胸及足被淡黄白色或灰色鳞毛。触角棒状黑色,端部黄白色,前后翅白色,翅脉和外缘黑色。

(2)卵:柱形,顶端稍尖似子弹头,高约1.3毫米,卵壳有纵脊纹12~14条,初产时金黄,后变淡黄色,数十粒排成卵块。

(3)幼虫:老熟时体长40~45毫米,体背面有3条黑色纵条纹,其间有2条黄褐色纵带。头胸部、臀板黑色。

(4)蛹:体长约25毫米,黄白色,体上分布许多黑色斑点,腹面有1条黑色纵带。以丝将蛹体缚于小枝上,即缢蛹。发生规律

山楂粉蝶一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群集在树梢虫巢里越冬,一般每巢十余头。春季果树发芽后,越冬幼虫出巢,先食害芽、花,而后吐丝连缀叶片成网巢,于内为害。较大龄幼虫离巢为害。待其老熟,在枝干、叶片及附近杂草、石块等处化蛹。在河南西部5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4~23天,成虫发生在5月底至6月上旬,产卵于嫩叶正面,成块,每块有卵数十粒。卵期10~17天。6月中旬幼虫孵化,幼虫为害至8月初,以3龄幼虫在虫巢中越冬。防治方法

(1)剪除虫巢: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枝梢上的越冬虫巢,集中处理。

(2)药剂防治:在春季幼虫出蛰为害期,可喷施50%辛硫磷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5%来福灵乳油3000~4000倍液。也可喷洒BT乳剂600倍液。

山楂白粉病防治方法


山楂白粉病俗称花脸、弯脖子,是山楂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幼果大量脱落,果实畸形,并严重影响翌年新梢的抽生和花芽形成,进而影响山楂的质量和产量。

山楂白粉病

1.为害症状

幼果多在落花后开始发病,病斑常在近果柄处,发病重的果实向一侧弯曲,常断落。新梢发病后布满白粉,生长柔弱扭曲,节间缩短,质硬而脆,发病严重时枯死。幼叶被害初期发生淡紫色或黄褐色病斑,以后叶片正、背两面出现白粉,以叶背为多,严重时叶片扭曲纵卷,至6月上旬后白粉收缩,病斑转为紫褐色,6月中旬开始出现小黑粒。花蕾发病多在近蕾柄处,病部先出现粉红色小点后密生白色粉层,畸形肿大,致使花蕾向一侧弯曲,轻者仍可开花坐果,但最终多数自病部脱落,花瓣发病后变狭长扭曲,提前萎缩。

2.发生规律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白粉病在病叶上越冬,3月底至4月初遇雨、大雾或地下灌水的情况下,形成第一次侵染,然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再进行重复侵染。春季干旱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生长衰弱的山楂树易发病,且发病较重;生长势强的山楂树发病晚,且为害轻。

3.防治方法

(1)清扫果园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山楂园的落叶、枯枝和病果,并集中烧毁或结合施肥深埋。

(2)3月下旬至5月下旬,及时剪除山楂根茎部砧木上萌发的枝芽,并铲除园内及周围的野生山楂树。

(3)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落花后和幼果期喷洒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每隔15~2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山楂花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山楂花腐病是山楂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山楂产区。一旦发现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片、新梢和幼果。嫩叶初现褐色斑点或短线条状小斑,后扩展成红褐至棕褐色大斑,潮湿时上生灰白色霉状物,病叶即焦枯脱落。新梢上的病斑由褐色变为红褐色,环绕枝条一周后,导致病情枯死。

逐渐凋枯死亡,以萌蘖枝发病重。花期病菌从柱头侵入,使花腐烂。幼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

2、病原

Moniliniajohusonii称山楂褐腐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肉质,初为淡褐,成熟时灰褐。子囊棍棒状、无色,子囊问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单胞,柠檬状串生,孢子串有分枝。

3、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落地僵果上越冬,4月下旬在潮湿的病僵果上开始出现,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5月上旬达到高峰,到下旬即停止发生。低温多雨,则叶腐、花腐大流行。高温高湿则发病早而重。

4、防治方法

(1)晚秋彻底清除树上僵果,干腐的花柄等病组织,扫除树下落地的病果、病叶及腐花并耕翻树盘,将带菌表土翻下,以减少病源。

(2)地面撒药,4月底以前在树冠下的树盘地面上,喷五氯酚钠l000倍液,也可撒3:7的硫磺石灰粉3~3.5kg/亩。

(3)发病初期可喷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可控制叶腐。

(4)盛花期可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能有效控制果腐。

《山楂蠹虫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