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果蔬采后病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采前田间带病、采后机械损伤、温湿度条件及管理不当造成的生理失调等等都是促成发病的因素。病害的防治措施则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据调查发现,多数采后病害和田间病害是同一个病原菌。如果腐病、灰霉病、软腐病、疫病和绵疫病、绵腐病、炭疽病等,发生这些病害的地块收获的果蔬往往带有大量病原菌,虽然收获时看不出有病,但很可能病菌已侵入而暂时处于潜伏状态,这种果实采收之后则大量发病。也有的病原菌如根霉在田间不引起病害,只在采后引起腐烂,但这种病原菌在田间也可大量繁殖。

据试验,在西红柿采前5~6周喷杀菌剂,接着在采前18~20天喷第2次,或者在采前每隔2周喷1次杀菌剂,连续处理3次,可以防止田间真菌在死亡或衰老的叶子上繁殖,能有效地控制西红柿采后果腐病的发生。在青椒收获前喷洒适当的杀菌剂,也可有效地减少采后根霉菌引起的腐烂。因此采前防病与采后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即使在田间不致病,只在采后为害的病害,收获前减少田间病原菌密度的措施也同样有效。

采前防病应采用各种保证果蔬健壮生长的综合栽培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耐藏品种栽培、做好田间卫生管理、选择适当的药剂防治(安全间隔期为7~14天)等。收获时应选择健康地块采收,而不能从有病地块中挑选没病没伤的果实贮藏,这一点不可忽视。

果蔬采后病害中有些病原菌是寄生性较强的,如疫霉菌、炭疽菌等,可直接从果实表皮侵入引起发病。但更多的病菌是弱寄生性的或腐生性的,需从伤口侵入或产品受到生理伤害(如冷害)时大量发生,例如灰霉和根霉就是由伤口或柔嫩的花瓣侵入的。由于青椒开过的花瓣容易脱落,所以花端感病较少,大部分腐烂是病菌从果柄切口处侵入造成的。黄瓜的花瓣常沾附在瓜上,所以黄瓜的灰霉病多发生在花端。对于这类病害,下述措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2.采收时采用锋利的剪刀将果柄处剪成平滑的切口,使其切口尽快形成愈伤组织;

3.摘掉凋萎的花瓣。

在采收运输过程中还应注意所用包装物品的清洁卫生,装菜用的菜筐在使用之前应消毒,因为菜筐长年累月用于装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腐烂菌,如不消毒,就会在采运过程中传染健康果实,造成果实发病。

精选阅读

西瓜常见病害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西瓜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病毒病,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现将其发生危害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枯萎病

1、为害症状。幼苗受害,不能出土而腐烂,或出土后受害子叶萎蔫,真叶黄化,茎部收缩变褐而猝倒。成株发病,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新发病时,在中午气温升高从下部叶片开始似失水状萎蔫,傍晚逐渐恢复,次日中午又表现萎蔫,并逐渐向上部发展。如此反复,几天后全株枯死。也有植株受害后只有一、二蔓枯萎,其余蔓正常。病蔓基部表皮粗糙纵裂,维管束变黄褐至深褐色,潮湿时病部出现胶汁粉红色霉状物。

2、发病条件。病菌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病残体,一般在土壤中存活5-10年,从根系的伤口或根冠部位侵入。苗期温度16-18℃,生长期24-33℃有利于发病。在开花座果期,如遇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病害发生较重,尤其是久旱后猛雨或久雨后猛旱,此病极易严重发生。此外,施未腐熟的农家肥,田间低洼积水、土质粘重,浇水过多,重茬连作,偏施氮肥等也有利发病。

3、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如郑杂七号、西农8号、丰抗8号、华蜜8号、华蜜无籽三号等。⑵药剂浸种。用百菌清、多菌灵、奈乙酸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⑶农业防治。由于此病菌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所以要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一般旱地6-8年,水田3-5年。高畦和地膜栽培,西瓜定植后,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雨后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控制氮肥施入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⑷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药剂用西瓜重茬剂和40%瓜枯宁防效较好。具体方法是:在西瓜定植后,结合浇定根水,用西瓜重茬剂50克对水30-40千克,以每株0.2千克药液灌根或摘掉喷雾器喷头,对着植株茎叶、茎基部喷施。当病株底叶二片萎蔫时,用40%瓜枯宁50克对水30-40千克,每株0.5千克药液灌根,灌根前先将病株茎基部扒一小碗状穴,然后将药液灌入其中,为了有利于病株复活,暂不封土,让太阳照晒基部,待彻底复原后再封土,以后7-10天再浇一次。

二、病毒病

1、症状。西瓜病毒病是由花叶病毒侵染所致,病株呈系统花叶症状。初期根部叶片出现黄绿花斑,顶部叶片出现淡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变小即小叶,或皱缩畸形。轻病株尚能结瓜,但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难以座瓜。

2、发生规律。西瓜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在高温、干旱强光照下通过媒体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播。土地瘠薄,植株缺肥、管理粗放、生长势弱缺水的地块容易发生此病。病毒病主要在夏季发生,即春西瓜的生长中后期。露地西瓜发病重于地膜西瓜,地膜西瓜发病重于大棚西瓜。

3、防治方法。从无病瓜选留种,并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或种子经干热处理,即70℃恒温处理72小时。集中育苗或在田间铺银灰膜避蚜。在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同时在西瓜膨大期喷洒1000毫克/千克抗旱剂一号,每亩50千克药液左右,可促进西瓜膨大,增加糖分,控制水分消耗,提高植株抗旱、抗病能力。西瓜田周围400米最好不种瓜类作物。田间及时防治蚜虫,可选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8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一次,连喷2-3次。若在喷施时加入多得、绿源999等多元微肥,防效更佳。

三、炭疽病

1、病期症状。幼苗期表现为茎部卷缩,变为黑褐色,易引起猝倒。初为小的黄色水渍状斑,以后逐渐扩大至黑,病部干枯易破碎穿孔,叶片枯萎至死。果柄患病,幼果色深,萎缩以致死亡;成熟的果实染病,病部初为水渍状环,以后呈黑色凹陷病斑,上生环状排列的黑色粒点,潮湿时病部覆盖有粉红色粘稠状分生孢子团,凹陷部常开裂导致次生感染,造成果核腐烂。

2、发病原因。病原菌为毛盘孢、属真菌。病菌附在被害组织或土壤、种子上越冬,第2年借风雨传播,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在温度适宜、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时,病菌潜育期只有3天,相对湿度低于55%时,此病不易发生,温度在10-30℃范围内都可发病,最适是20-25℃,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3、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或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冷却,或用4%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清洗、催芽。⑵健身栽培,适当密植,及时整枝,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注意雨后排水防涝,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果实用草把垫起。⑶根据常年发病时期提前3-5天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四、蔓枯病

1、症状。蔓枯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地上各部分均可发病。幼苗子叶受害,先呈水渍状小点,后形成褐色疮痂状小圆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大,互相合并,最后导致子叶枯死。幼苗茎部受害,初呈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当病斑环绕全茎1周时,因养分输送中断,而使幼苗枯萎死亡。叶片受害后,先出现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的黑褐大斑,在晴朗干燥天气中,病斑上有明显的轮纹,高湿条件下轮纹不明显。严重时病斑可扩展至全叶,致使叶片变黑枯死。蔓茎受害多发生在基部的分枝处和节的附近,初期为短条状褐色凹斑,扩大后围绕全茎,病部流胶、干缩,引起病部以上的瓜蔓枯萎。

2、发病规律。蔓枯病的病菌主要以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和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次年春季西瓜出苗后,遇到适宜的条件,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在病部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借雨水和风等传播,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导致田间病害不断扩大蔓延。在无病区,主要依靠种子带菌传播。因为病菌不仅在种子表面可以存活,而且种内也可潜伏带菌。并可存活2年左右。该病的发生与蔓延,与温湿度的关系极为密切。病菌在5-35℃范围内均可生长,以20-30℃较为适宜,尤以24-28℃为最适;在5月上、中旬,西瓜伸蔓期,如遇上雨日多、雨量大、湿度高的环境,蔓枯病不仅发病迅速,而且为害特别严重。蔓枯病发病的轻重,与连作也有密切关系,调查中发现,连年栽培西瓜的田块,由于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可加重发病。偏施和重施氮肥,可引起西瓜茎蔓徒长,降低抗病性,从而加重发病与为害。

3、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⑵深沟高畦,防渍防涝。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同时瓜地要采取高垅栽培,以利降湿。每次大雨之后,要清理田沟1次,做到边沟深于墒沟,田外沟深于田内沟,明水排得快,暗水滤得掉。确保畦面不受渍,造成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对该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⑶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做到早用药,及时用药。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应立即喷药。防治蔓枯病的有效药剂有:50%速克灵15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液;80%4023000倍液。另外,育苗移栽时,用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浇灌定植穴,每穴浇稀释药液500克,不仅可有效的防治蔓枯病,还可兼治枯萎病。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园艺防治技术


园艺手段防治植物病害能提高植物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既经济有效又保护环境,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大体上有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不适宜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生理病害,其病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分、土壤、肥料等。

另一类是受到生物侵染引起的,称为传染性病害,引起它的因素有病原物、感病植物、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病原物侵染植物,植物不一定发病,病害能否发生,还取决于植物抗病能力的强弱,如果抗病能力强,则不发病或发病很轻。因此,选择抗病品种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是防治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病害能否发生,还取决于环境条件,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要提高植物的抗性和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就需要利用园艺手段加强管理,主要包括土、肥、水、修剪等的管理。

由此可见,以上两类病害的预防都需要加强土、肥、水等的管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水分、温度、空气主要是由土壤供给的,土壤不仅是水、肥等物质的主要输送介质,而且也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场所,因此,土壤的状况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占12%,土壤中空气和水分各占15%至35%。园林植物一般是在园林建筑完工后栽种的,建筑垃圾应当清除干净,不能埋到树穴中,土壤贫瘠的地方还应当向树穴内填加沃土。同时,树穴底层要铺施基肥,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松土,及时浇水,及时施肥,使土壤中的各种成分适宜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性。肥料是植物的粮食,适当施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树体的抵抗力,施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追肥。春季宜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促进枝叶生长,盛夏季节少施或不施,秋季以磷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和花蕾膨大,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氮、磷、钾都不可少,三者应配合使用,才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花繁叶茂,增强树体抵抗力,一般氮、磷、钾的比例是4:3:2,锌、铁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同样不可忽视,如果各种元素比例失调,病害就容易发生。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体内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加,同时水分还具有调温作用,高温时可以吸热降温,低温时可以减缓热量散失。水分过多,植物则生长衰弱,抵抗力下降,抗逆性减弱,如果水分长期过多、则导致烂根、落叶,甚至死亡,缺水会导致萎蔫,长期缺水不仅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浇水应适度,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浇水要抓住关键时期,春天浇返青水,入冬浇冻水,夏天干旱多浇水,秋天生长缓慢期少浇水,生长旺期多浇水,花芽分化期少浇水,喜湿植物多浇,耐干旱植物少浇。浇水时还要注意,不要向有病害的植株上喷水,以免引起病害扩展,一定不要浇污水。

修剪也是园艺防治的一种方法,修剪可以控制树势,促使树体强壮;修剪可剪除病虫枝,及时剪除病枝可防止病害大面积传播;修剪可剪去杂乱枝,以利通风透光,预防病害发生。修剪以后要涂杀菌剂,以防病菌从剪口浸入。

另外,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要注意,防止人为原因引起病害大面积发生。

棉花苗期发生病害后该如何综合防治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多,为害重,其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有产枯病、炭疽病等。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90%。尤其是早春低温阴雨,棉苗长势弱,出苗慢,极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引起大量的烂籽、病苗和死苗,甚至缺苗断垄,乃至翻耕毁种,严重影响棉田高产。

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应采取如下综防措施。

选种晒种

棉苗病害,如炭疽病菌多以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外越冬。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汰除烂籽、病虫籽和杂籽,还须抢晴天将种籽曝晒1~2d,以杀死种籽上所带的部分病菌,提高种籽质量,促进种籽后熟,便于提高种籽发芽率,促进苗齐,苗壮而病轻。

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

整地前全面、彻底清理棉田周围的枯枝落叶和烂铃,是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翻地前施足基肥,地要整平整细,以利出苗。棉田要开好排水沟,特别是地势低洼棉田,要做到深沟高畦,尤其是南方棉区,春季雨水多,地下水位高,深沟高畦有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收到防病保苗效果。

适时播种

迟播,不利于棉苗生长;早播,气温、土温偏低,出苗太慢,有利于病菌侵入为害。通常以5cm土温稳定在12℃以上为播种适期,即长江流域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旬,华北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

轮作

棉立枯病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的病菌靠腐生生活可达2~3a之久。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也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棉花播种后,均能侵入棉苗引起发病。若进行水旱轮作,便能大量减少和消灭土壤内的病原菌,对控制产枯病的炭疽病等为主的病害有良好作用。如与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套种,应及时分别对小麦扎把、油菜打老叶、吞豆打顶,便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

药剂拌(浸)种

5.1稻脚青拌种用25%稻脚青可温性粉剂0.5kg与10kg半干半湿细土加草木灰混合均匀,可拌棉籽100kg,以现拌现播为宜,不能拌后久放;也可用0.5%稻脚青水溶液拌种后贮藏15d再播,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5.2多菌灵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拌棉种100kg,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等苗期病害和棉花枯、黄萎病。

5.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用40%多菌灵胶悬剂0.7kg,对水100kg,可浸棉种50kg,浸泡14h后,捞出稍沥水即可播种,防治炭疽病、立枯病效果好,对棉花枯、黄萎病也有一定效果。

5.4五多合剂拌种五多合剂是非曲直由五氯硝苯与多菌灵的复配剂。拌种时用种子的0.5配备,拌后即或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疫病。

5.5拌种双拌种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0.2%配备,拌后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5.6种衣剂拌种种衣剂是由呋喃丹与多菌灵的复配剂。拌种时用种子量的0.5%种衣剂,拌种后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并能兼治苗蚜。

5.7802拌种棉花播种前,用802抗菌剂3000倍液,加棉籽重量的60%药液,边喷边搓种,直到药剂喷完为止,放置4~6h后播种。亦可用3000倍液淹没棉种6~10h后,滤去多余的药液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据试验,用802拌种后,棉花单株长一次侧根数和5叶期单株干物质重量比对照分别多5.85条和4.05%。

药剂保护

棉籽出苗后,若遇低温多雨,特别寒潮侵袭后,苗期苗病很可能发生流行,因此要及时用波乐多液(1:2:2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它有效农药进行防治和保护,每667m2每次用药液kg。

西瓜病害及其防治


侵染性病害有几十种,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有西瓜蔓枯病、西瓜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病毒病、西瓜白粉病、西瓜叶枯病、西瓜叶斑病、西瓜疫病、西瓜根结线虫病、西瓜细菌性叶斑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西瓜猝倒病、西瓜立枯病、西瓜绵疫病、西瓜褐色腐败病、西瓜黑斑病、西瓜白绢病等,这些病害的为害不仅影响西瓜产量,也影响品质。

随着中国南、北方设施西瓜种植面积的快速发展和新品种及引进品种的增多,西瓜连茬、重茬种植以及农药和化

西瓜病害肥施用的不规范,使得西瓜生产中病害以及远距离传播病害种类增多、田间病虫害症状复杂。西瓜的一生病害种类繁多,包括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折叠编辑本段西瓜侵染性病害有几十种,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有西瓜蔓枯病、西瓜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病毒病、西瓜白粉病、西瓜叶枯病、西瓜叶斑病、西瓜疫病、西瓜根结线虫病、西瓜细菌性叶斑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西瓜猝倒病、西瓜立枯病、西瓜绵疫病、西瓜褐色腐败病、西瓜黑斑病、西瓜白绢病等,这些病害的为害不仅影响西瓜产量,也影响品质。

西瓜病害

西瓜病害

西瓜病害

西瓜病害

西瓜病害

西瓜病害

西瓜病害西瓜生理性病害折叠编辑本段

西瓜病害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水分不适宜,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机械损伤及其他非生物因子造成的生理失调,称为生理性病害。生理病害的特点是病害在某一地块内同时表现症状,不存在由少数首先感病的病株向四周浸染蔓延过程,而且感病植株所表现的症状也比较一致。随着中国南、北设施西瓜种植面积的快速发展,西瓜的连茬、重茬种植,生理性病害发生所占病害发生比率正逐年提高,因误诊而错误用药致使产生的各种农药药害、肥害等现象普遍发生。常见的西瓜生理性病害有西瓜沤根、西瓜幼苗自封顶症、西瓜徒长症、西瓜急性凋萎症、畸形瓜、空心瓜(西瓜空心、空洞果)、西瓜裂果(西瓜爆炸、爆炸瓜)、西瓜日灼病、肉质恶变果、西瓜黄带果。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引起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两种病害为白腐病和炭疽病。 病虫害是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区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为避免葡萄生长后期出现烂果现象,人们常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葡萄农药残留量超标,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防治等方面进行如下探讨。 1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主要原因 (1)病菌感染,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 (2)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施氮肥,缺少钾、钙、微量元素,或挂果过多、负载量大,致使植株长势弱,降低了抗病能力。 (3)气候潮湿,夏剪不及时,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雨水过多、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加速了病害的传染和蔓延。 2葡萄生长后期发生的常见病害 2.1葡萄白腐病 2.1.1病状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后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2.1.2病原常见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Coniothyriumdiplodiella(Speg.)Sacc.),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灰白色至灰褐色,并有孔口。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着生在孢子器底部的丘状组织上;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瓜子形、初无色,成熟时呈褐色,大小为8.9~13.2m6~8m。 2.1.3发生特点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散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风雨、昆虫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雨水不仅把带有分生孢子的土壤颗粒飞溅到果穗和接近地面的新梢上,也是孢子萌发侵染的主要条件。因此,6月上、中旬降雨次数的多少和降雨量的大小决定当年白腐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发病严重。白腐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如田间操作的机械伤、虫咬伤以及风害、雹害造成的伤口等,小果梗的密腺、叶片的水孔、气孔等也都是病菌侵入的门户。 2.2葡萄炭疽病 2.2.1病状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d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多雨潮湿天气,自盘中流出粉红或橙红色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果粒变软腐烂,逐渐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脱落。果梗、穗轴受害时产生椭圆册陷病斑,影响果实成熟。 2.2.2病原常见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盘长孢属。病果上的小黑粒点为分生孢子盘,上面聚生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0.3~15m3.3~4.7m。 2.2.3发生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在1年生枝蔓的表层组织及病僵果上越冬,副梢带菌率最高,其次是结果母枝、果穗、叶柄、卷须、穗轴、果梗等。翌年春条件适宜时大量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带有分生孢子的雨滴落到果实上便开始初期侵染,若传播到叶片、新梢上便侵入到组织内部,但表面看不出异常,为潜伏侵染。这种带菌新梢为下年的侵染病原。在幼果上的孢子先在果面萌发,10d后穿入寄生。菌丝通过角皮层进入表皮细胞,然后病菌停止生长,直到果粒成熟才开始发病。果实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份,一直到9月份只要降雨,病菌还可侵染,但比以前发病轻。 3葡萄后期烂果的主要防治方法 3.1加强栽培管理 (1)合理施肥。施纯氮量控制在750kg/hm2左右,肥料要适时施用,防止徒长,要开沟深施,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适当配合,要增施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最好采用设施栽培或套袋栽培。 (2)生长期要及时摘心,及时绑蔓,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以减轻发病。同时需及时摘除副梢,防止树冠过于郁闭,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雨后要搞好果园的排水工作,防止园内积水。 3.2消天越冬病原菌 (1)葡萄收获后及时清除损伤的嫩枝及老蔓,增强园内通透性。 (2)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架面上的副梢、穗轴、卷须、僵果等,把落在地上的干枯枝、落叶彻底清除出园,然后集中烧掉。 3.3药剂防治 (1)地面撒药消除菌源。对上年发病严重的果园,在病害发生前,地面撒石灰(施药量约75kg/hm2);pH值较高(7以上)的土壤可进行地面撒药:福美双、硫磺粉各1份、石灰2份,三者混合均匀,撒在地面,用量为15~30kg/hm2。 (2)喷药保护。生长季节喷波尔多液,每隔10~15d喷一次,保护叶片、枝蔓、果穗等,减少侵染机会。 (3)针对病害,对症下药。一旦发生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要对症下药,但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不可连续单一用药。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交替使用进行防治。另外,果实着色后为防止农药污染果穗,配药浓度不宜超标。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

入冬如何培植果蔬盆栽


冬天来临,有不少朋友想在自家阳台种植一些果蔬盆栽,这样既能起到绿化的效果,又能观赏、品尝到自己种植的新鲜果蔬,由于刚开始种植,大家都会纠结,究竟该选什么品种来种植盆栽菜?又该如何种植?今天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资料,请大家往下看(仅供参考):

常用于居室微型栽培观赏的蔬菜种类有樱桃番茄、五彩椒、飞碟南瓜、小黄瓜、彩叶莴苣等。五彩辣椒辛辣味强烈,可作调料,其品种类型有阳光五彩椒、红鹰五彩椒、迷你鹰五彩椒等。其实,种什么菜,一方面要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而定,一方面要考虑自家阳台的环境条件适合哪些蔬菜。如果空间允许,大多数蔬菜瓜果都可在阳台上栽种。

对于阳台的环境条件,主要就是阳台朝向和阳台封闭情况。朝向决定着阳台的光照条件,而阳台封闭情况则决定了阳台的温度条件。全封闭阳台冬季温度也较高,所受温度限制较小,可选择的蔬菜范围也比较广,基本一年四季都可栽种蔬菜。半封闭或未封闭阳台冬季温度较低,一般不易在冬天栽种蔬菜,夏天太阳直射导致温度过高,也要注意遮光保护蔬菜。

朝南阳台,全日照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是理想的种菜阳台。几乎所有蔬菜都是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好,因此一般蔬菜一年四季均可在朝南的阳台上种植,如黄瓜、苦瓜、番茄、菜豆、金针菜、番杏、芥菜、西葫芦、青椒、莴苣、韭菜等。此外,莲藕、荸荠、菱角等水生蔬菜也适宜在朝南的阳台种植。冬季朝南阳台大部分地方都能受到阳光直射,再搭起简易保温设备,也可以给冬季生产蔬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朝东、朝西阳台,半日照,适宜种植喜光耐阴蔬菜,如洋葱、油麦菜、小油菜、韭菜、丝瓜、香菜、萝卜等。但朝西阳台夏季西晒时温度较高,使某些蔬菜产生日烧,轻者落叶,重者死亡,因此好在阳台角隅载植蔓性耐高温的蔬菜。在夏季,对后面楼层反射过来的强光及辐射光也要设法防御。

朝北阳台全天几乎没有日照,蔬菜的选择范围小。应选择耐阴的蔬菜种植,如莴苣、韭菜、芦笋、香椿、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进程


植物虫害与病害的本质区别

害虫与病害虽然同属植物虫害,在属性发生与危害的特质上至少有四点是不同的。

1.在生物分类学科领域,广义的虫是动物界昆虫纲、蛛形纲和部分软体动物,以植物为食源的是害虫;病是微生物界以植物为营养源的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藻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侵染性生物和非侵染性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侵害现象。界别分类虫与病完全不同。

2.前者(虫害)本质上导致受体(寄主植株)的量变,多数情况下是可逆的;后者(病害)(主要指侵染性病原微生物病害)本质上导致受体从细胞到组织进而到器官的质变,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的。

3.前者(虫害)常有突发现象;后者(病害)多为渐进式侵染进程(专业术语简称病程)。

4.前者(虫害)的危害多随着害虫的发育蜕变以年生活史为序,危害则以全变态的成虫和幼虫,或不完全变态的成虫和若虫为主体,多属显性状态;后者(病害)多以病原物病症的侵染循环推进寄主植物病状的循序三变(性变、质变、形变),从而实现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侵害。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植物发生的一切侵染性病害都是以病原微生物发育蜕变即病症四期为基础,即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如果前加一个越冬期,后加一个传播期和再侵染期,七期连贯就是植物侵染性病害完整的侵染循环,植物病症的病程七连贯意味着病原物全面完成了对植物的周期性感染和侵入,植物这才是真的生病了。

致病植物的危害进程

植物生病仅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是不够的,那仅仅是感染,是病原物侵入的病症表现;更重要的是植物感病后的本体自损,是病状的表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损伤性甚至破坏性毁灭性的生病,轻者致弱致衰,重者致枯致死。

植物生病的进程即病状三变:生理变化(性变)(植物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加强,酶活性改变,同化作用降低,水分养分吸收运转异常);组织变化(质变)(叶绿体或其色素增加或减少,细胞体积数目或增或减,维管束堵塞,细胞壁加厚,细胞和组织坏死);形态变化(形变)(植株本体的根、茎、叶、花、果枯萎、坏死、腐烂、溃疡、畸形)。植物病状三变意味着植物本体由内到外,生理活性由动到静(止),生长势由盛到衰,生命由生到枯的生死演变。

非侵染性病害主要诱因和发生特点

此类诱因主要指非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因素(温度、湿度、光照、气流、降水量等),土壤因素(土壤质地、通透性、酸碱性、矿物质、肥力、墒情、有机质含量等),建(构)筑物因素、机械因素、人畜活动及交通因素等。

①诱因:植物本身的遗传障碍;环境因子(如冻害、干热风、日灼、伤口等)。

②特点:突然大面积发生;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有明显的枯斑和灼伤。如化肥的肥害、农药药害、不恰当修剪、环境污染(空气、水质、土壤、光污染)、温湿度剧变、辐射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城市园林植物病害的突出现象是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交叉、重叠、甚至恶性互作,互为因果,互为推手。

只有正确了解植病发生的原因和进程,尤其是致弱致灾致死的主导因子才能在生产中有效防控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花卉果蔬美容颜


花卉果蔬,不仅能美化环境,给人提供营养,还因为含有多种丰富的维生素,能够参加人体内氧化还原,防止皮肤细胞萎缩,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良好的护肤效果。除了食用美容外,还可以直接外用,所以是取用方便的美容佳品。

桃花使面容娇艳

桃花中含有丰富的山奈酚和香豆精,可延缓衰老,使面容皮肤细腻娇艳,具有很好的养颜效果。春天桃花开放时,采摘新开的花朵浸入白醋中或低度纯粮酒中,等液体颜色微红时即可使用。既可以用来洗面,也可以内服。

李花使面容白嫩

李花的花色洁白晶莹,气味清香,能够使面部皮肤细腻嫩白,光洁如玉。春季李花开时,将花朵摘下,捣烂之后放少许蜂蜜调拌均匀,每晚临睡前当作面膜敷面,效果极佳。

玫瑰花使面容柔嫩

玫瑰花的花期长,可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因为玫瑰花能够彻底去除面疱和粉刺,使面部的皮肤光滑柔嫩。使用的方法是,每天清晨采摘没有完全开放的花蕾,整朵放入香醋中浸泡一周,使用时兑入适量冷开水,早晚用来洗脸即可。

菊花能去皱白肤

菊花中含有丰富的香精油和菊色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皮肤黑色素的产生,并能柔化表皮细胞,因而能去除皮肤的皱纹,使面部皮肤白嫩。使用时既可以将鲜花制成花粥内服,也可以将鲜花捣烂与鸡蛋清拌匀敷面。

茉莉花使肌肤光洁

茉莉花能收缩毛孔,清爽肌肤,使肌肤光洁细嫩。当茉莉花开时,摘取没有完全开放的花朵浸入冷水中,密封静放几日后,兑入少许食用的纯酒精备用。每天早晚洗脸后用它轻轻拍在脸上,即可达到美容的效果。

黄瓜能去除皱纹

黄瓜能够消除面部的皱纹。使用的方法是,把新鲜的黄瓜切碎挤出其中的汁液,用棉花蘸取后直接涂在面部,尤其对于眼睛周围的皮肤效果更佳。

马铃薯使皮肤细腻

马铃薯使皮肤细嫩,同时还有去除面部疱疹、粉刺的作用。使用时将新鲜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在搅拌器内打成糊状,就可以用来敷面,也可以切成薄片,直接敷在面部,对于眼睛周围较细腻的皮肤尤其适宜。

柠檬能增白皮肤

柠檬能去除皮肤的色素沉淀,消除褐斑,从而起到增白面部皮肤的作用。使用时将新鲜柠檬榨出汁液,兑入新鲜牛奶,用来洗面,洗的时候稍加按摩,即可达到美容效果。

西瓜皮能使皮肤红润

把新鲜西瓜皮切成薄片,直接敷在面部,过10分钟左右取下,再用清水洗干净,就能达到美容的效果。

西红柿能洁白肌肤

西红柿能洁白肌肤,消除皱纹。使用时,把新鲜的西红柿切碎挤压成汁,再加少许蜂蜜调匀,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效果比较明显。

棉花苗期发生病害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棉花苗期是病害的多发期,近几年,苗期病害呈偏重流行态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棉种质量。棉种是决定幼苗质量的关键。种子整齐、成熟度好,出苗快,苗势强,植株生长健壮,不易受到病害侵袭。反之,种子发芽势弱,出苗慢,幼苗发育迟缓,抗病能力差,易发生病害。

2.环境条件。早春气温偏低,寡照多雨,影响种子萌发,易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的幼苗生长发育受阻,抗病能力下降,特别是遇到春寒天气,极可能导致苗期叶病大发生。

3.管理措施。栽培技术和苗期病害有直接关系,土壤内病原菌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连作地块土壤内病原菌残存量大,土壤带菌大大增加了苗期染病的机会。播种太早,地温低,底墒不足,播种过深都会影响出苗和幼苗发育,成为发生病害的诱因。

具体防治措施为:

1.精耕细作。早春及时深耕晒田,既能杀灭病菌又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增施有机肥,配施化肥;连作地块施入生石灰粉或杀菌剂处理土壤,切断土传病害侵染途径,减少病害。

2.种子处理。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充分晒种,对种子作脱绒、包衣处理,未经包衣的种子需温汤浸种、药剂闷种后,催芽播种。试验表明,经过处理或包衣的种子,苗期发病率减少50%--80%。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覆膜种植或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3.农业防治。注意轮作倒茬,掌握好播期。待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播种,避免低温烂芽。覆土厚度要适中,或起垄放风种植,缩短出苗期,实现苗齐苗壮。棉苗出土后,特别是遇雨后,要早中耕、勤中耕,培育壮苗,有利于幼苗根系下扎,防止根病发生。

4.施药防护。幼苗出齐后,如遇低温阴冷天气或在寒潮袭来前,喷施波尔多液1:2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及时预防保护;发现叶斑病时,用江苏产苗床型治植灵1500倍液除治。

非洲菊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为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花卉。花朵大,保鲜期长,花色鲜艳而丰富,是作礼品花束、花篮和艺术插花的理想材料,与菊花、唐昌蒲、月季、康乃馨一起被誉为世界五大切花,国际、国内市场十分畅销。目前,由于我国的鲜切花用量剧增,非洲菊已成为市场上不可缺少的种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然而在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设施栽培中,易遭到各种病害的危害,严重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益。作者根据学校花卉基地多年的种植经验,将其病害的发生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1根腐病

1.1症状该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地下根部。病株根系呈褐色,须根少,病根皮易剥离,整个植株易拔起,病株明显腐烂。

1.2防治①严格进行土壤消毒,用敌克松1000~1500倍液于移栽前20天进行土壤处理。②发现病株随时拔除烧毁,以免传播病菌,并须挖除病土,换填新土。③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钾肥。④生长期发病要及时喷施或浇灌95%绿亨1号2500倍液或根腐灵500倍液。

2灰霉病

2.1症状主要侵害花,也危害根茎部。花器染病,初在花蕾和花瓣上产生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引起花瓣枯死,即花枯。根基部染病后向侧面及下部扩展,引起严重的腐烂,染病株地上部叶柄出现深色长条形病斑,致使叶片枯萎而变成灰黄色,严重时植株死亡。湿度大时,各病部均长出灰霉。

2.2防治①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田块作为棚室,棚室土壤不可过湿,不可过度密植。②彻底清除病残体,以减少生产和储运中的初侵染来源。③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水喷雾,在低温、阴雨的季节,应多用烟剂,少用水剂。

3疫病

3.1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发病初期地上部失水卷曲,而后萎蔫,易拔起;受害根变软,水渍状,变褐、腐烂,皮层脱落,霹出变色的中柱,具霉腥味。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

3.2防治①精心养护,秋末、冬初及时清除病株和落叶,集中烧毁。②发病重的地区提倡起垄栽植,有条件的可采用避雨栽培法,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③发病前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4褐斑病

4.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最初,病叶上产生几个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成1~7mm的病斑,病斑中央暗灰色,边缘有稍隆起的褐色线纹,外围紫褐色,叶正、背两面产生不明显的暗绿色霉点。有时病斑中央开裂,形成穿孔状。

4.2防治①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块种植。②合理施肥,不要过多地施用氮肥,多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③发现病叶、病株及时铲除,集中销毁,消灭传染源。④发病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喷1次,连续2~3次,防治效果良好。

5菌核病

5.1症状病害从茎基部发生,使茎杆腐烂。初期病部呈水渍状褐色软腐,后期在茎杆内、外均可见到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该病的典型症状是病部迅速发生软腐,并密生白色絮状物,或有黑色鼠粪状物发生。

5.2防治①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及时清除病株,减少侵染源。②选择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种植。株、行距不宜过密,以便通风、透光。③重点抓生物防治,必要时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6病毒病

6.1症状染病株叶片产生褪绿斑驳、环斑、斑点或叶片皱缩、发脆,严重的子叶变小,花朵小,畸形,花色不艳,植株萎缩、发脆。因品种不同,受害花有的花瓣形成碎色,有的花色暗淡或花朵畸形。

6.2防治①清除田间周边杂草,及时用杀虫剂防治蚜虫。②用10%磷酸三钠对切花剪等刃物消毒。③必要时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

7缺铁黄花

7.1症状发病时叶色变浅,叶肉间失去绿色,呈黄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叶片变白,叶缘也变黄,叶尖出现坏死褐斑,甚至叶片干枯。

7.2防治①注意增施有机肥,提倡使用保得生物肥,使土壤呈微酸性。②应急时叶面喷施0.1%硫酸亚铁进行防治。

“最脏果蔬”排行榜


所谓“最肮脏果蔬”,指的是受农药和杀虫剂残余物污染最为严重的水果和蔬菜。蔬果中含有的农药和杀虫剂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特别是对儿童发育有严重不良影响。下面列出国外权威组织评选出的12种“最肮脏果蔬”。

1.苹果。苹果已经连续多年高居最肮脏果蔬排行榜第一名。今年的检测发现,99%的苹果样本中都至少含有一种农药残留物,而且残余总量最高。

2.草莓。从去年排行榜的第5位,上升到今年的第2位。

3.葡萄。一个葡萄样品里就能检测出15种农药残余成分。在含有的农药种类方面,葡萄位居榜首,总共含有64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4.芹菜。一份芹菜样本中能检测出13种不同的农药。

5.桃子。含有的杀虫剂较多。EWG在报告中强调:杀虫剂显然是有毒的,它们是为了杀死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活体害虫、杂草和真菌等。

6.菠菜。菠菜是受农药残余污染最严重的蔬菜之一。

8.进口油桃。每份进口油桃样品的农药残留物检测都呈现阳性。

9.黄瓜。黄瓜表面残留的有毒成分不容忽视。

10.土豆。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土豆中的农药残留重量明显偏高。

7.甜椒。像葡萄一样,一个甜椒样品就包含15种不同的农药残余物

11.圣女果。一份圣女果样品中可以检测出13种不同的杀虫剂。

12.辣椒。67%的辣椒样品中都含有可被检测到的农药残余,即使在经过水洗或者剥皮后仍然如此。

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尽量吃这些果蔬的有机产品,对于农残较多的果蔬,可选择正确食用方法,比如蔬菜煮熟再吃,水果洗净并去皮等,就能降低危害。最好多吃一些相对干净的果蔬,如芦笋、鳄梨、卷心菜、哈密瓜、甜玉米、茄子、柚子、猕猴桃、芒果、蘑菇、洋葱、木瓜、菠萝、豌豆、红薯等果蔬中农药和杀虫剂含量都较少,多食用这些蔬果,人体吸收农药量可减少92%。

说是最脏,只是为了提醒各位~记得洗干净了再吃~

农田害鼠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


近年,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害鼠猖獗。老鼠不但取食种子,咬啮青苗,造成缺苗断垄,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同时破坏田间环境,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已成为农业生产和田间试验的一大自然灾害。

一、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

1、主要害鼠种类。调查表明:我地害鼠主要有黄毛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及东方田鼠等。其中黄毛鼠为优势种,占60%左右,其次为占15%-20%左右的褐家鼠及黄胸鼠。

2、为害特点。一般说来,旱地,地形复杂的荒、沟坡地、耕作管理粗放的田块危害较重,而水浇地、平坦宽阔地及精耕细作的田块危害较轻。离村庄近的田块家鼠数量多,而离村庄远的以黄胸鼠、黄毛鼠比例占绝对优势。

同时,鼠洞80%以上分布在田埂上。靠近地埂的作物相对受害重。从时间分布来看,4、5月及9,10月种群数量大,危害重,主要是因为此期气候条件适宜,食物充足;怀孕率高,幼鼠成活率也高,而1、2月气温较低,7、8月气温过高,对繁殖不利,相应的数量较少;但是,冬春季由于食源较少,所以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及大棚作物受害很重。

3、危害程度。害鼠几乎可为害所有农作物,除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油菜受害严重外。近几年花生、大豆、水果受害也日益加重,尤其是苹果、梨、桃等,常被害鼠咬出伤疤,满地落果,严重影响商品性和产量,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受害作物一般产量损失5%-10%,严重者超过20%。通过挖鼠洞调查发现,一个鼠洞大豆、玉米籽粒平均可藏l5kg左右,最多达到30kg,花生果可藏一麻袋。

二、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

在了解鼠害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因时、因地、因作物区别对待,以生态灭鼠为基础,化学药物毒鼠为重点,统一行动,做好防治工作。

1、农业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是通过耕作等方法,创造不利于害鼠发生和生存的环境,达到防鼠减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1)科学调整作物布局,连片种植,可减少食源,并且有利于统一防治。

(2)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渠旁杂草杂物,消灭荒地,以便发现破坏;堵塞鼠洞,减少害鼠栖息藏身之处。

(3)采取深翻耕和精耕细作,消灭害鼠,提高作物抗鼠能力,一般减少损失5%-10%,旱地作用尤为明显。

(4)灌水灭鼠。旱地在雨季集雨灌洞,水浇地保证冬;春、夏灌,可降低本田害鼠数量的30%-60%。

2、化学药物防治。化学防治必须坚持经济,安全,高效的原则。

(1)投毒时期:针对优势种群;在麦油作物返青、春播作物面积大、害鼠繁殖危害上升的早春,进行第1次防治。第2次一般在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此期秋收秋播正在进行,害鼠数量大,活动频繁,利于防治和减灾保苗。

(2)选择适宜饵料及药剂:饵料一般选择小麦、玉米及水果类(苹果、梨等),而药剂则应选择高效、无二次中毒的0.5%的溴敌隆,7.5%的杀鼠迷及80%的敌鼠钠盐,效果均好。

(3)操作:一般采用湿润拌药或浸泡饵料,药、饵比例溴敌隆为0.005%,杀鼠迷水剂为0.037%;敌鼠钠盐0.02%。准备好后,统一行动,每667m2撒150-200g,由四埂向地中心0-4m的范围内每隔5-6m放一小堆(10g左右)或将毒饵置于鼠洞内,每洞20g,然后封洞口,效果均很好。

3、物理捕鼠。

(1)在鼠洞边放置并固定鼠夹,上放毒饵,在乏食季节效果非常好。

(2)下扎签:根据当天鼠洞口的新土,确定老鼠拱食方向,然后在其前进方向上浅插9根尖竹签,分三排,每排3根,相距10-l5cm,竹签上方将一方形重物用木棍轻微支撑好,重物与被食作物相连接。一旦害鼠取食作物,重物下落,老鼠即被刺中。此法防治东方田鼠,几乎百发百中。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灭鼠,均应及时检查清除死鼠,既有利于稳固防效;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和二次中毒。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