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青花菜主茎空心的发生及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青花菜空心主要在花球成熟期形成。最初在茎组织内形成几个小的椭圆形的缺口,随着植株的生长成熟,小缺口逐渐扩大,连接成一个大缺口,使茎形成一个空洞,严重时空洞扩展到花茎上。空洞表面木质化,变成褐色,但不腐烂,从变色组织中检测不到病原物。

主茎空心发生的原因zW59.COm

1、种植中株行距过大,氮肥施用过量,特别是在花球生长期,植株生长过快,易引起空心的发生。

2、营养生长期和花球生长期缺水或浇水不当,易引起空茎的发生。

3、青花菜是一种喜凉作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2℃,如种植季节安排不当,在花球生长期遇高温(25℃以上),使花球生长过快,易造成空心。

4、田块严重缺硼,可诱导茎内组织细胞壁结构改变,使茎内组织退化,并伴随木质化过程,引起空心形成。

5、不同品种对空心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品种适应性广,不易空心,有的品种易空心。

防治措施

1、选择不易空心的品种。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时定植,错开花球生长期遇上高温天气。

3、根据所用品种的特性,合理密植。适宜的株距为30~45厘米,行距为60~70厘米。

4、肥水管理。水的管理: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要求每隔5~7天浇1水。肥的管理: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可随浇水每亩追施氮肥6―8公斤,少量多次为原则,在花球生长期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对缺硼的土壤,每亩施0.5公斤硼肥作底肥,再用0.5公斤作追肥或灌根。

5、适时采收。从现花球10~15天即可采收。过早花球未充分长大,产量低,过晚易形成空茎,而且花球易松散、枯蕾,失去其商品价值。

延伸阅读

青花菜黑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青花菜黑胫病是青花菜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青花菜的产量和质量,主要危害叶片,那么如何防治青花菜黑胫病呢?

发病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子叶、真叶或幼茎均可出现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茎基部染病向根部蔓延,形成黑紫色条状斑,茎基溃疡严重的,病株易折断而干枯。

成株染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至多角形灰白色大病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花梗、种荚染病与茎上类似;种株贮藏期染病叶球干腐,剖开病茎,病根部维管束变黑。

防治方法

(1)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采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粉剂拌种。

(2)苗床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用40%拌种灵粉剂8克,与40%福美双8克等量混合拌入40kg堰土,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覆在种子上。

(3)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4)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5)发病初期喷洒60%多福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9天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青花菜焦雷和黄化的防治方法


青花菜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产生毛花或形成焦雷,有的花球松散、花蕾枯萎或黄化,出现这种情况严重影响青花菜的食用价值和商品性。

发病原因

青花菜适于夏秋栽培,早春栽培时,其生长前期处在低温期,植株虽然生长缓慢,但遇到低温利于花芽分化,则现蕾早,容易产生小花球,但生长后期进入高温期或棚室温度过高,花蕾发育受抑,易出现毛花、焦雷等异常花球;临近花球采收期气温升高,花球生长发育快,如采收不及时,花蕾变得松散。且容易黄化,尤其白天温度过高,造成花球枯萎及黄化,贮存时间长的也易出现上述情况。反季节栽培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择生长前期对低温不大敏感的中早熟品种或早熟种,如绿岭、上海1号、绿帝、青绿、早生绿等。

2、适期播种,播种过早因定植后气温低,植株遇低温花芽即分化,这时营养不良,叶少、叶小,致提早现蕾,则花球小;播种过晚,气温迅速回升,花蕾发育期正值高温期容易出现高温障碍,产生焦雷。

3、培育壮苗主要是温度管理,播种后夜温保持在12C以上,白天30C以下。5~6片真叶时要适时定植,过晚幼苗老花、花球小。

4、采收期处在高温阶段时,一定要适时采收,而且要安排在早晨进行,以避免枯蕾。黄化,延长花球新鲜时间。

5、青花菜不宜久藏,采收后应尽快食用。

青花菜野蛞蝓的虫害防治方法


青花菜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虫害的威胁,现将青花菜野蛞蝓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青花菜野蛞蝓为害特点:

蛞蝓以齿舌刮食幼芽、嫩叶、嫰茎,幼苗受害可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成片被毁;成株期叶片出现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残存叶脉,植株受其排泄的粪便污染,易诱发菌类侵染而导致腐烂,降低产量和质量。

青花菜野蛞蝓发生规律:

从孵化到雌雄同体生殖腺分化为幼稚期;从雄生殖道发育到性成熟为幼期;从形成精子到雌生殖道发育至卵成熟及产卵进入成虫期。交配后8~10天产卵,每雌产卵300粒,土壤含水量60%~85%利其生殖。黏重土,低洼处蛞蝓多。喜温暖、潮湿环境,畏忌阳光,裸露在干燥条件下即死亡。成、幼体适宜活动的温度15~25℃,相对湿度85%以上,春、秋季多露或雨后发生为害重,夏季高温干旱或冬季潜入隐蔽处土下休眠。蛞蝓白天潜藏作物根部湿土下或阴暗处,夜晚活动取食,阴雨天可昼夜为害。

青花菜野蛞蝓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棚室通风透光,清除田间及棚室周围杂草。用杂草、菜叶等在棚室内做诱集堆,天亮前集中捕捉。

(2)化学防治。蔬菜出苗或移栽后,在蛞蝓发生初期,每亩用6%密达颗粒剂500g拌细干土15~20kg,于傍晚均匀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间垄上;也可采取条施或点施,药点间距40~50cm为宜,或每亩用10%多聚乙醛颗粒剂1kg拌适量细干土撒施。

青花菜软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青花菜软腐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病原形态特征

在培养基上的菌落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菌体短杆状,大小0.5~1.02.2~3.0微米.周生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40℃,最低2℃,致死温度50℃经10分钟,在pH5.3~9.2均可生长,其中pH7.2最适,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晒2小时,大部分死亡,在脱离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通过猪的消化道后则完全死亡。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南方温暖地区,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北方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病原细菌在含水量20%~28%土壤中,可存活50~60天,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菜株的伤口侵入。

此外,有报道,软腐病菌从青花菜、紫甘蓝幼芽阶段起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毛区侵入,潜伏在维管束中或通过维管束传到地上各部位,在遇厌气性条件时才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称之为潜伏侵染。由于软腐病菌寄主广,经潜伏繁殖后,引起生育期或贮藏期发病。

该病从春到秋在田间辗转为害。其发生与田间害虫和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等有关。青花菜的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等伤口是该病侵入主要途径,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浇水过量、地下害虫多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反季节栽培时遇高温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中青1号、2号等优良品种。

(2)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3)及早腾地、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

(4)仔细平整土地,整治排灌系统,非干旱地区采用高畦直播,南方深沟高厢种植。

(5)实行沟灌或喷灌,严防大水漫灌。注意防治青花菜害虫减少伤口。

(6)发病重的地区可进行种子药剂处理和喷淋。

方法有:①用丰灵50~100克拌青花菜籽150克后播种,或采用农抗751,按种子量的1~1.5%拌种。

②苗期喷洒丰灵每667m2100~150克,加水50升。

③用丰灵150~250克对水100升,沿菜根挖穴灌入,或在浇水时随水滴入农抗751,667m22.5~5升。

④喷洒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青花菜空茎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青花菜空茎(空心)是指商品花球的主茎有空洞,但不腐烂,是一种最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青花菜出现空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种植密度过稀。植株生长速率过快,空茎发生率就高。

二是硼素缺乏。据试验表明,在缺硼的情况下,可诱导茎内组织细胞壁结构发生改变,使茎内组织退化,引起空茎。

三是氮肥过多。特别是在花球生长期间,施用氮素过量,会使植株生长过快,导致空茎。

四是水分缺乏。青花菜是一种多汁液的作物,需要一定的土壤水分,若在营养生长期或花球生长期缺水或浇水不当,易引起空茎;五是温度过高。

青花菜是一种喜凉作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2度,如种植季节安排不当,在花球生长期间遇上高温(25度以上),可使花球生长过快,造成空茎;六是品种不适。不同的品种,对空茎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品种适应性广,不易空茎,有的则易空茎。

根据青花菜空茎的发生原因,可采取如下防治对策:

1、选用良种。选用优秀等不易空茎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空茎的有效措施之一。

2、适时播栽。在种植青花菜时,要根据所选品种的生育期,适时安排播种期,选择合适的定植期,避免花球生长遇到持续高温。

3、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株距在30-45厘米,行距在60-70厘米。

4、肥水管理。种植青花菜应选择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以便雨时水能排,旱时水能灌。在青花菜花球生长期,在适量施用氮素肥料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对缺硼的土壤,可每亩施用0.75公斤硼肥作底肥,再用0.75公斤硼肥进行根外追肥。

5、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三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三病(黑胫病、黑斑病、霜霉病)。对三虫的防治,可选用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又名蛾巧)2000倍液,或52.5%克/升毒死蜱?氯氰菊酷乳油(又名甘喜),每亩次用药25-5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杀。

防治黑胫病与霜霉病,可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又名叶亮)6000-8000倍液,或69%代森锰锌?烯酰吗琳可湿性粉剂(又名心喜)600-800倍液,或400克/升氟哇唑乳油(又名贵星)8000倍液均匀喷洒在地上部分的全株。防治黑斑病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6、适时采收。青花菜的花球器官是已经形成花蕾的花球,采收过早,花球未能充分长大,产量低;采收过晚,花球易空茎、易松散、易枯蕾。在一般情况下,从现花球到收获期需要10-15天,收获标准为花球横径12-15厘米,要求花球无花蕾、无黄化、无坏死、无病虫、无散花。

青花菜黑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青花菜又叫西兰花,西兰花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我国有少量栽培,主要供西餐使用。

西兰花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份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被誉为蔬菜皇冠。那么西兰花黑腐病该如何防治呢?

青花菜黑腐病为害叶片和球茎,子叶染病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上,真叶染病有两种类型,病菌由水孔侵入的,引致叶缘发病,病斑边缘叶组织淡黄色。从伤口侵入的,病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

防治方法

(1)种植中青1号、2号等抗病品种。

(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

(3)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

(4)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不宜播种过早,合理浇水,适期蹲苗;注意减少伤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5)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可喷施20%喹菌酮可湿粉l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50%DT或DTM可湿粉10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怎样识别和防治花椰菜、青花菜软腐病?


花椰菜、西兰花在生长中后期,特别是花球形成增长期间,常见到有些植株老叶发黄萎垂,细看茎基部出现湿润状淡褐色病斑,中下部包叶在中午似失水状萎蔫,初期早晚尚可恢复,反复数天萎蔫加重就不再能恢复了,查看茎基部的病斑不断扩大逐渐变软腐烂,压之呈粘滑稀泥状;腐烂部位逐渐向上扩展致使部分或整个花球软腐。

腐烂组织会发出难闻的恶臭。软腐病是由一种称为胡萝卜欧氏杆菌的细菌侵染引起的,菌体短杆状,四周有数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它的寄主范围十分广,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菊科等多种蔬菜。在我省一年四季都有该病菌的寄主,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田间发病的植株;也可来自病残体存活的菌源,但若病残体腐烂细菌就会很快死亡。此外,菜田一些害虫如跳甲、小菜蛾等虫体也能带有细菌。病菌通过灌溉水、土壤耕作及带菌害虫传播,由植株表面伤口侵入。细菌分泌果胶酶使细胞分离崩解,发病后又释放出大量细菌进行频频的再侵染。细菌也可以从幼苗根部侵入,进入导管后潜伏起来,到条件适宜时才引起发病。

与病原细菌的寄主连作或邻作,田间遗留的病残体多;地势低、土质粘重、田间湿度大;害虫多、其它因素引起的伤口多、田间管理粗放等均有利于细菌的侵染和发病。此病的防治应加强和改善耕作栽培的控病措施为主,结合适当施药。

1.尽可能不与寄主作物连作或邻作,与水稻轮作一年可以大大减少菌源。

2.清洁田园,彻底清除病残体,勿施用烂菜堆制尚未腐熟的土杂肥;翻晒土壤,起高畦整平畦面;勤浇水量勿过大,不可漫灌、串灌。

3.彻底治虫,田间耕作尽量避免引起伤口。

4.发病初期可选喷下列药剂:(1)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2)新植霉素4000倍液;(3)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400倍液;(4)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等,隔7-10天喷施或浇施一次,连续施2-3次。.

枣疯病的发生及防治


枣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在我国枣产区甚为流行。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即使结果也失去食用价值,3~4年后整株死亡。一、枣疯病发生原因

引起枣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类菌质体的侵入。类菌质体可以通过嫁接进行传播。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自然嫁接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质体的传播者。

二、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如长红枣树较圆红枣抗病。

2、选用无病的母树、接穗、砧木及培育无病苗木,及时彻底铲除病株、病根,防止传染。

3、枣产区尽量实行枣粮间作,避免病株和健株根的接触,以阻止病害传播。

4、进行合理环剥,有阻止病原在树体内运行的作用。

5、枣树开花前和谢花后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西维也纳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各喷树冠1次,杀死传播媒介叶蝉。

6、用手锯水平环锯树干一周深达木质部1毫米,间隔30~50厘米,锯4或5圈,可阻止病原下传。

病株如发病轻,砍去丛枝后,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素注入木质部,有治疗作用,但不能根除,复发时须再次注射

韭菜疫病的发生及防治


随着韭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栽培过程中,常遭受疫病的严重危害,不且造成严重减产,而且影响品质,给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症状:叶片染病后,初呈暗绿色水浸状,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一起叶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假茎受害呈水浸状浅褐色腐烂,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鳞茎被害,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至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影响植株的养分贮存,生长受抑,新生叶片纤弱;根部受害,变褐腐,根毛减少,很少发出新根,长势明显减弱。

病原菌为烟草疫霉,是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的一种病原真菌。该菌产生微小的孢子囊、卵孢子、厚垣孢子等繁殖体,肉眼看不见,但多数孢子囊积聚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霉层,是重要的诊断特征。除韭菜和其他葱属蔬菜外,还可危害烟草、茄科蔬菜和多种果树。

发病特点:病原菌在越冬病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借助灌溉水、雨水、气流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6―32度,高湿利于发病,土壤含水量大,空气湿度大发病重。特别是棚室等保护地栽培环境,如不注意通风降湿,往往较露地栽培更易诱发病害和受害更为严重,大棚漏雨的地方往往容易形成发病中心。肥水管理不善,尤其偏施过施氮肥或植地过湿等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进行轮作换茬,避免连年种植。

2、田间管理:小水勤灌韭菜疫病菌靠水传播,所以如灌大水,根部吸水能力弱,室内湿度过大,疫病发生。合理施肥在施足底肥(有机肥)的基础上,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清除病残体病残体是传播韭菜疫病的主要病源。所以,当叶片感病干枯落地时应及时全部清除,带出室外,减少菌源。加强管理韭菜生长过程中,如室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可选晴朗无风,中午掀起背风面塑料薄膜透风3小时左右,以降低室内温度、湿度。注意如果采用移栽,移栽前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0―7500kg,栽后及时浇水和追肥,每次收割后宜追肥1―2次。3年以上的植株还需及时剔根、培土,防止徒长和倒伏。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如发病较重,可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稀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甲霜灵锰锌500倍液等喷雾,隔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

牡丹疫病的发生及防治


分布与危害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属毛莨科落叶灌木,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主要以根皮入药,中药称丹皮、牡丹皮,具清热凉血、活血行瘀之功效,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疫病是牡丹上常见病害,各地广泛发生,危害严重。更多绿色尽在

症状

主要危害茎、叶、芽。茎部染病初生长条形水渍状溃疡斑,后变为长达数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边缘颜色渐浅。近地面幼茎染病,整个枝条变黑枯死。病菌侵染根颈部时,出现颈腐。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下部叶片,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叶片垂萎。该病症状与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为主,略呈皮革状,一般看不到霉层,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长有灰色霉层。

病原

Phytophthoracactorum(LetCohn)Schrot.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产生的孢子囊单胞无色,椭圆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大小5l-5734-37(m)。该菌菌丝中部能形成厚垣孢子,存活期很长。有性态产生球形卵孢子,浅褐色,大小27-30m。气温15-25℃,相对湿度较高时,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厚垣孢子一般需经过9-12个月才萌发。该菌发育适温25℃,最高30℃,最低10℃。

发生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年牡丹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一个侵染及发病高峰。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防止茎基部淹水,适度浇水,注意排灌结合;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

唐菖蒲角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分布与危害该病是常见的唐菖蒲叶部病害。严重发生时造成叶片大量干枯。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暗色水渍状小斑,扩大后呈椭圆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的半透明灰褐色病斑。病斑相互连接汇合成长条形斑块。潮湿环境,病部表面有时分泌细菌粘液。被害叶片迅速死亡。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为[Xanthomonasgummisudans(McCulloch)StarretBurkholder],属真细菌纲、真细菌目。病部上的粘液即病原细菌。

发生规律温度在2℃~3℃都能发病,发病最适温度是30℃。该病在夏秋季发生较多。病菌可在病叶、病球茎和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由寄主的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狂风暴雨后,寄主出现大量伤口,便于病菌侵入,并有利于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发病区在新叶展开后即喷0.5%波尔多液,每7天喷1次,连续喷数次。

2、收获后彻底清理圃地,将病杆、病叶集中烧毁。种球种植前用800倍升汞液或700单位链霉素加1%酒精浸种30~60分钟。

3、发病期间,尤其在台风雨后要喷药防治。可选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细菌性角斑病有特效,一般不能与其他药剂混用。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400倍液。还可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250ppm或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液,或1:4:600铜皂液,或1:2:300~4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3~4次。

芍药叶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分布与危害

叶霉病又称红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干、叶柄、萼片、花瓣、果实和种子。叶霉病是牡丹和芍药常见叶部病害。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1-5毫米,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直径7-12毫米,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扩展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缘发病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大小仅3-5毫米。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但为长条状,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分枝,初时无色后变褐色,有1-10个隔膜,节部稍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初无色,单胞,后生一个隔膜,褐色。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一般病害始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7-8月份雨量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扩展。种植过密,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园发病较重。一般遭受冻害之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严重。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差异。

《青花菜主茎空心的发生及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