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植物的生理知识。

室内盆景植物有哪几种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室内养些花种点草的,也有不少人喜欢放一些盆景在室内。但是哪些盆景放在室内既美观又好养,小编带你来了解。感谢你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浅谈盆景艺术创作的特点》,希望您喜欢!

盆景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盆景艺术创作的连续性

盆景艺术在完成立意、构思、构图、作品形成之后,还要考虑植物生长发育与四季变化以及因部分结构的损坏或死亡而失去原有的艺术形态。这就要求盆景创作必须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使盆景日臻完美。

盆景艺术创作的两重性

我们知道音乐、文学等属于时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属于空间艺术;而舞蹈、戏剧、电影、盆景等属于时空艺术。这就是说盆景作品不仅具有空间性,而且具有时间性,它的景观是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盆景艺术两重性的一个方面。另外盆景艺术除现实空间(即形态量的大小)外,还有小中见大、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干寻之峻,及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之第三现实的艺术空间。除作品的第二现实的现实时间外,还有形成欣赏者的联想与想象的第三现实的艺术时间。这种现实的时间与艺术的时空合,的特点,是盆景创作两重性的第二个方面。在这两重性中,努力把握住艺术的时空则居于首要地位。

盆景艺术创作中四维空间的复杂性

人们知道盆景是有长度、宽度、高度和深度的三维空间艺术,被誉为立体的画。盆景艺术创作仅掌握立体的三维空间是不够的,因为任何物体(一木或一石)都是立体的三维空间。在盆景器皿中任意植树点石都能够成为三维空间的景,如古桩盆景和小型、微型山水盆景等只是用定时间、定视点的静观焦点透视方法来造景,也就是通过固定的一个视点去观赏和创作。盆景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采用动态散点透视的方法,创造出类似中国绘画的横幅、手卷、立轴和电影中宽银幕式的动态盆景景观。这种动态景观追求一卷如涵万壑、寻尺势若干里,咫尺之景,展千百里之势的表现要求,多表现于巨型、大型或中型山水盆景及丛林式树木盆景。这种盆景观看角度在时间上延续的位移而产生新的维空间,就称为四维空间,一般为超时空概念。四维空间在盆景的应用,可以达到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的世之骂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人妙品。所以一件好的盆景作品要求面面好看,或移步换景其四维空间的创作就显得特别复杂。

盆景艺术效果重于功能要求

盆景艺术强调景观的诗情画意的艺术美,不强调其功能,因为盆景中的植物虽有净化空气,改变环境的作用,但它不及园林植物的环保功能。盆景中的桥、亭、舟、塔、房屋等工艺小件,只起到艺术烘托和意境创造的作用,只能神游,不可身居,没有可居用的物质功能作用。五、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盆景是种造型艺术,制作盆景要求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理论和艺术技巧;它要求有一定的园艺知识与技能;它要求高度技术与高度艺术的合一。没有园艺知识与技能,没有艺术理论和技巧是创造不出优秀的盆景作品的。因此,盆景是艺术和技术的结晶。

综上所述,盆景艺术创作的特点,不仅表现为创作的连续性,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两重性而且表现为四维空间移步换景的复杂性,其功用主要表现为艺术欣赏性,因此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技巧。一件完美的盆景艺术作品,就是上述盆景艺术创作特点的充分体现。

延伸阅读

盆景的创作与整形


盆景创作要领

盆景的创作就是以作者观察自然树相的心得,借人类艺术的巧手加以造木、剪定、整姿、雕刻,决定树型、选择正面、调整树势,掌握时机加以整姿,使树势整体平均化,创作出保有自然树相及树种本身个性的盆景美。

了解盆景的树型

盆景属于生物,即便是同样的种子、同样的管理,也不会长出同样的树型来。往往由于创作者本身强烈的主观与技术修养层次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树格。盆景的姿态可说是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盆盆各具特色,虽没有固定的型态,但仍有原则可循。

盆景在造型时,首先要了解各树种本身的个性,即以自然树相的特征作根据,加上作者的技术修养,去芜存菁,以表达美学的作品。所以盆栽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结晶,追求比自然更自然,美上加美的艺术;也就是从自然树各式各样的树形中,寻求其共同个性美,给予归纳、理想化,将它们具有的美汇集,造成各种美丽树型。

所谓的「自然树」乃是在不受人类有意识加以修剪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的树。自然树以自身的根、干、枝加上天然的色彩,配合日光、雨露、风雪,及所处的环境,来表现其线条美、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色彩美及即奏美,即所谓的「自然树相美」。

培养「美」感

若想有效地学习整型的方法,平时必须亲近大自然,观察了解自然树相,以作为造型的依据;并多鉴赏名木盆景的创作方法,研究其如何去芜存菁地造型。将观察的心得与自己的盆景比较,如此则对技术进步颇有助益,亦能培养出敏锐的审美观。自然树相系远观整棵树外观的模样,而名木鉴赏则近看细节的处理。

反覆地观察和欣赏美的作品,自然能体会出名木整型的奥妙,同时自己也能体会到何谓无理的整型,何谓顺其自然的整型。长久的经验累积,从模仿进而创作,必定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作有计划的整型

盆景的创作受到很多极限的限制,因为创作的材料是「活物」,所以创作欲越高,困难也越多。了解盆栽的树势、萌芽、生枝等特征,以及树枝的生长法、枝干的强韧度,或季节与整型的关系;继而拟定整年度的管理计画,按进度实行;再配合树木的生理状态去整型,时时刻刻观察研究,自然会有气韵生动的作品出现。

调整树势,掌握时机

盆景的特色是使小小的树木,能表达出大自然中巨木的意象。整型的真正价值是在制造雄伟或柔美的树势,使人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巨木的雄姿。

如何抑制树顶的顶尖生长,使靠近根部的枝干变粗是整型的重点。在盆树剪定之后,才设法让盆树枝干变粗是很困难的;同样地,在枝干粗大时才剪枝或弯枝也非易事。所以,在细枝时就必须掌握弯枝整型的时机,于适当大小时就要剪切。上枝不断地剪定、摘芽、疏叶,设法让每一枝都受到阳光照射,使靠近根部的枝干变粗,接近树顶的部分变细,才不会造出徒具型式而无内涵的盆景。

仔细构思树型

前后左右仔细观察素材,认清树木的个性,发展它与生俱有的优点,纠正或隐藏它的缺点是创作要诀。整姿时千万不要急躁,研究观察后,先拟定腹案再行施工。树木盆栽是一种以树为主题的造景艺术,佛盆树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无形的美,从枝间若隐若现,带着几许深度感,进而形成盆树的格调。认清整棵盆树的形态之后,巧妙构思,做为将来整型的重要依据。

决定正面及树型的方法

创作前依据根盘、头绪弯曲,及干流动变化曲线正确地决定正面,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成功了一半。若正面决定错误,往后整姿再好也难成为高格调的盆栽。使用回转台观察素材时,最重要的是从四面看清楚该树木所欲表达的树相,找出「根盘最大的面」、「干流动顺畅、变化多,且能避开伤口」的角度,「干基向左或向右扭转的宽幅」,「树顶具有向前倾」的条件;然后从整体来检讨根盘与干枝,修正找出一个适当角度,是否与它所要表现的树型相符合。这种第一印象就是决定正面的重要因素,然后再仔细观察其他部位,变换枝、干方向,以不同的角度去看,设法表现其优点,弥补缺点。

强调夸张,制造空间,单元化

盆景在有限的盆钵之内,所谓美的表现,除了「强调」,就是「夸张」。所以夸张自然印象的盆栽,便能将作者主观所造成的意图传达给观赏者,给予观赏者强烈的同感,将观赏者的视觉集中于一点。「把复杂的树姿单元化,剪去不必要的枝,就会产生空间」,强烈地显示所要表现的焦点,再把各单元整理出调和统一的整体美感。酝酿大自然的气氛,始为创作盆景的最大技巧。

剪定与整姿盆景的整形与矮化

植于盆中的植物,虽然生长受到抑制,但为了使其长久地保持矮小的树型及漂亮的姿态,还必须采用摘芽这一抑制生长的“生理矮化”法进行整形。此外,还必须把盆树种在浅盆内,以抑制根的生长,并把它放在阳光充分照射的盆景架上,少施肥,控制浇水,使根部得不到充分的水分和养分而矮化。但倘若是长期的抑制,也会使盆树变得衰弱。

一旦整形整枝到理想的境界,为防止它过分徒长,超出盆景所需的高度,同时抑制芽枝过度伸展,防止它改变方向生长节间,使树枝分叉细密,就必须再做整枝。为避免树蕊顶尖强势生长,摘芽、疏叶要从靠近头绪的枝开始做起。数天后,再逐渐往上或弱枝或希望长大的枝上进行,使全数的营养先输给下部枝或弱枝或希望长大的枝,以免顶尖生长或强势生长而发生枯枝或弱枝的现象。其实,整形的目的就是使盆景矮化。也就是在盆景造型时利用剪定、整姿的技巧,使盆景矮化,达到整姿的目的。植物枝干尖端的顶芽,具有持续生长和抑制腋芽发育的特性。如果顶芽遇到障碍,生长停止,便会长出腋芽。整形就是要利用植物的这种自我复原的生理性质,通过剪定使腋芽长出来,让枝分得更细更多。剪定后除了会产生缩短的“物理矮化”现象外,还会因分叉而使营养分散,抑制生长。同时,阳光照射均匀、通风良好和发育均衡也会抑制徒长,达到“生理矮化”的目的。大幅度地提高密度,可表现出形小相大的盆景树相。

“剪定”包括摘芽、剔芽、疏叶、摘花、切根和切枝等,是因观察自然界树木折断后新枝芽萌发的原理而创出。“整姿”则是利用金属线引诱和矫正,是模仿大自然树弯曲的枝桠而发展出来的。

摘芽

长于顶芽、侧芽或腋芽尖端的叶,可制造出含生长激素的植物荷尔蒙。由于这种荷尔蒙往芽基或叶基部方向移动,逐渐成为促进茎生长的荷尔蒙,所以它又成为抑制侧芽或腋芽生长的荷尔蒙。因此,初春新芽冒出时就需要摘除顶芽,由于叶片尚未展开,所以如果没有叶所制造的生长激素,也就没有抑制腋芽发芽的物质。

几乎所有的生物在丧失一部分躯干时,本身都有再生的愈伤能力。盆景的树型创作,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愈伤能力。所以摘除顶芽促进侧芽发芽的效果,可以视为生物体自我复原的能力,是十分符合植物生理学的。

盆景为了控制树型,防止顶尖强势生长,有时也为了缩短节间,以提高密度,常用蕊的改立予以强度矮化。即把枝梢或树蕊剪短,再用枝芽替代。将新发的芽“摘蕊”或“摘绿芽”,称之为“摘芽”。将过长的新芽切除,再让它重新萌芽叫“切芽”。抹掉同一生长点长出的多数芽,仅留一芽叫“抹芽”。

摘芽可说是大部分杂木盆景不可或缺的基本工作,需坚持不懈地进行,方能创作出枝梢纤细的杂木树姿,使作品朝盆景成品的目标迈进。

正确的摘芽方法

在新芽刚长出时摘芽,第二次长出来的叶片就会比一般的成叶更小。因此,可利用植物这一特质来缩小叶片。

摘芽后,盆景的枝数会增加,集中在顶芽的养分会分散到各枝上,生长量就会减少。所以需要伸长、肥粗者要少摘,需要分多枝或防止徒长者则多摘。换盆后或树势弱的树不要摘芽。树势弱的树如摘芽,大部分的侧芽、腋芽都不易长出,反而破坏了树型,使其变得更弱。强势枝要比弱势枝提早摘芽(通常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好让第二次的芽提早长出,这样才能使盆树的整体树势平均化。

榆、榉、枫、槭等杂木类在春天到夏天的生长期,肥料不可过多,并时时刻刻将新芽芽蕊用镊子摘下,就会有纤细的密枝生出来。花果盆景只要摘一两次春芽后,就可任其生长,待花芽分化之后依照所需树型再切去徒长的枝桠。

图1摘芽法可促使腋芽生长,缩短节间

疏叶(剪叶)

把枝尖梢的叶剪除叫“疏叶”。疏叶除了要防止枝徒长及促进腋芽萌发外,还可使整棵树受到阳光的平均照射,使靠近根部的枝变粗,靠近树冠的枝变细,这样树势才会强健。倘若阳光不易射透,空气流通差,会使盆树下部枝叶变弱,芽变得细小,树势也逐渐衰弱,甚至枯枝变形。

疏叶时,弱芽的叶要留下1/3;对生芽的树种,为了改变其生长的方向,可留下单叶。所以平时要多留心,不能使叶子过密,要经常去除叶子,使新芽长出来,加速新陈代谢。

完成春季摘芽和疏叶后,叶柄基部会开始形成翌年初春的芽。如盆景过于肥培的话,这些原本翌年才会长出来的芽,会提前萌发,造成新梢节间徒长,故需抑制树势,以免树型大乱。一旦发现此现象,需立即剪除,同时减少施肥量。下面以松为例,将摘芽、疏叶等操作图示于下。

图2利用腋芽可以改变出枝方向

图3利用镊子摘除新芽的摘芽法

图4利用细枝剪剪除过长芽的剪芽法

图5实施短叶法可提高盆树精密度

剪定与整姿

摘芽

不同树种剪定图例接上期(图1~4)。本期所展示的主要是杂木类的摘芽。杂木类是叶片开始展开时才进行摘芽的。要特别说明的是,山毛榉必须于萌芽后立即作业。若错过此时期,芽基会逐渐变硬,无法用手指摘除,时间约为4月中旬。

枝的制作

没有干,就不能造枝;没有枝,就不能显出干曲线的美。枝叶越细密,越能表现出雄伟的气势。

造枝时应避免重迭或相互阻碍,以免枝叶太茂盛,把干的线条变化掩盖起来。枝与枝的间隙中,必须也能看到其他的枝才是正确的,枝与干的出枝点要交代清楚。枝左右长度的总和应是头绪直径的6~8倍,枝的直径以不超过出枝点干直径的1/4为宜。老树的枝大多横向伸展,嫩木或新枝则较会以向上45度的角度生长(图5)。

造枝时靠近干的部分较粗,逐渐伸展分叉,慢慢变细,最终要主枝、分枝、枝桠分明,自然流畅。如要表现深度,则必须多留较长的背枝,使其生长繁茂,加强深奥的感觉,留出空间(空间美是造枝的重点)。枝若不足时,可用靠枝或接枝、接芽来补足,以改变树型,提升树格

盆景的忌枝

车轮枝

轮芽性的树种,以干或枝为中心,辐射状地长出数根的枝。如果任其生长,车轮枝的接干部位就会肥肿,变得很难看。因此,可依树形需要,在适当位置留下一枝形,其余的尽早剪除。剪除时要先留下一小段,待干枯后再剪除,尤其是松树,以免肥肿。

闩枝

对生性的树种,以干或枝为中心,于同一点左右生出来的枝。连接点会鼓起,显得不调和,必须将其中任何一枝从正面切除。

平行枝

互生性的树种,上下枝平行并排或重叠时,底下枝将因照不到阳光而逐渐衰弱,因而需依树型剪去一枝。

立枝

从横生的粗枝中向上徒长的枝,因植物顶芽较强势,会使母株衰退,应趁早除去或用金属线调整之。

向下枝

横生的粗枝下侧向下垂长的小枝,易造成通风不良,应趁早剪除。片面枝干的片面有枝,使树形较不稳定,可用来创作微风飘树型作品。

徒长枝

系枝的气势较强时,生长直而快的枝,应剪短或切除。交叉枝由干直接长出的亲枝与自枝长出的子枝相交叉,应剪断一枝。

切干枝

粗枝横跨在干的前面或经由前面转至后面者,应剪短或切除。

逆转枝

指树枝由干向外伸展、中途又反向干生长的枝,应剪短或切除。

干前枝

在树干高度1/2以下的正面生出的直冲观赏者而影响干线条的枝,应剪短或切除(以上见图6)。

初学者尽量分成两次切除,第一次从中间切除,第二次从枝的基部切除,避免伤到其他的树枝。切口部位应用雕刻刀修成凹状,以避免伤口愈合后起瘤。然后涂上伤口愈合剂消毒,防止细菌侵入,同时防止脱水而使木质溃烂或龟裂,促使愈伤组织细胞迅速分裂,加速愈合。虚弱树不可剪枝过多,切除时期最好是在春长出前或秋天。

涂抹于切口上的愈合剂可使用油灰状的保护剂,不过常会因淋到雨或浇水而脱落。如果可以的话,不妨使用以前的纸膏药。将纸膏药剪一大块,贴于切口处。当取枝素材进入生长期后,约一星期至十天左右切口周期便开始愈合。如果树势强时,愈合力极快速,不妨在纸膏药下方开个缝,以期伤口愈合得较漂亮。

此外,若错过剪定时期,到了新叶开始展开才发现非切除不可的粗枝,则必须于削平后再顺着周围内侧凿沟,如此可预防伤口愈合后隆起。务必注意此项作业。

丛林盆景的创作过程


当前我国丛林盆景制作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幽林曲》(赵庆泉先生作),主题鲜明,选材得体,布局完整,意境幽深,耐人寻味,发人情思,堪称佳作,值得学习。但也出现不少作品不讲主题思想,选材不究,布局平列,构图杂乱,透视失调,缺少整体美感。其制作工序多数是手中备材不足,因材造景,因景命名,也有人认为丛林盆景的制作凡不能单独成形之材都可以凑合、搭配而成为佳作、也可在短期内完成、造型要求也不高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用单体盆栽的选材标准和造型要求来衡度今天的丛林盆景制作,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

我认为现代丛林盆景的创作过程,应该是在提高作者艺术思想境界的基础上,立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多途培育,方能达到二神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提高作者艺术思想境界:首先,是对盆景艺术造型的目的、要求进行反复认识和提高,我们在《论盆景艺术造型》中都作了阐述,其中:1.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2.盆景造型应该是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为目的;3.一切造型技艺要为创意、达意服务,这三条最为重要。因此丛林盆景的创作,要求作者深入生活,师法自然,不搞固定模式。艺术加工要以表现自然神韵为己任,但也不主张一味模仿自然、搞摄影翻版,成为大自然的缩影和再现,而要深入自然内部,取其精髓,受其神韵,取其气势,溶以人情,进行提炼、概括和艺术加工,融二神于一体,并反映在非柳之柳、非松柏之松柏中。它们乍看远离自然之表象,而深入自然之本质,如河南柽柳盆景《松柏丛林》,就是对柽柳的艺术再创造,是真正表现自然,对自然的艺术再现。这群柽柳在这里表现的不是那柔情似水的娇态,而是极具松柏本性的雄姿。这就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式与内容是可转换的辩证关系,扩大视域,丰富主题思想,以提高创作素养。

二、立意为先:盆景造型途径有二:一为胸有丘壑,因材制宜,因材造景,因景命名;一为立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造景抒情,以形传神,无论前者、后者,均以立意为先。只有作者深入生活,才能胸有丘壑、腹满泉林,才能运用自如地选择题材、确立主题。大自然景象万千,我们立意既可对真实生活、风景名胜作具象的描绘,也可追求神似、高于自然作抽象表达。只要我们深入自然、观察自然、理解自然,就会使我们的激情满怀,如春潮涌现,信手拈来都是好题。如欲表现同种树合植,具有特色群体美的有松岭涛声、柳荫清趣、枫林晚眺、竹海高风;表现多种树组合的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以常绿树合植的有常春之路,以颂扬改革开放;以枫、榉、黄栌合栽的万山红遍用来高歌建国成就。写意题材更为广泛,触景生情、因情创意或有感于衷,寓情于题皆能借题发挥,立意抒情。如山峦丛林高耸雄劲,可唱雷锋之歌;溪涧丛林雅静幽深,可谱知音之曲;神农架原始森林,神秘莫测,可作野人不知何处去;村落丛林小景,恬美可亲,可作林荫深处是我家。用以反映现实生活,为时而作的则有歌颂建国40周年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欢庆香港回归的《海风吹拂五千年》,歌颂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已渡玉门关》,防止荒漠化的《绿色的呼唤》。至若选用诗情画意、溶以人情之主题,则更不胜枚举。总之,立意为先,明确主题,有的放矢,按意布景能迅速提高创作质量,是改进丛林盆景制作过程的头道难关,能艰苦过好这一关,其余就迎刃而解了。它与因材造景,因景命题有着根本不同。因景命名是马后炮,不能反映创作过程,不能促进选材、布局、造型技艺的提高,不能探求意境美的表达,只能在已成定局的作品上美化、助兴,如果命题确切、名实相符,尚可锦上添花。有的命题,信口开河,张冠李戴,反而丑化盆景题名。难怪有人呼吁无名胜有名,有人把立意、意境和命名混为一谈,有人将能表达力挽狂澜之树桩题名借尸还魂,令人毛骨悚然。若能遵循立意为先的创作道路,有谁会选择这个可怕的主题呢?盆景立意在于真心诚意、朴实无华的反映生活,反对曲扭自然、虚构词藻、名实不符的描绘。若能立意为先,则必小心翼翼依题选材,按意布景若因景命名,则木已成舟,大势已定,又有何主题可达?有何意境可推敲呢?

三、依题选材:意是统帅,统帅既定,选材、备材均按计划而行。为了提高创作质量,必须重新探讨选材标准,必须依题选材,才是正道。最能表达主题之材,方为上品,反之即为无用之材。不能拿盆栽单体树桩的标准来衡量盆景创作用材的取舍,我们需要的是达意之材,而不是合乎某种模式要求之材,为了作好选材工作,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大量素材,方能奏效。如果信手拈来,东拼西凑,是难以成功的,如苍松翠柏表现不了苏堤春晓,黄杨、冬青也难以表现林海雪原。欲作寒林,榆、朴、对节、枫树均可入选。欲突破寒林之枯寂,则黄杨、冬青又可入画,以达到工兼写的艺术效果。主题虽定,主树选择谈何容易,如《海风吹拂五千年》之主树,既要求在树干上留有满身伤痕,能体现历尽沧桑的苦难岁月,又要选拔它能与恶势力抗争的挺拔英姿,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气概,通过造型更要看到它展望未来、迎风欢舞的新姿新貌。它的从树的选择更是难以合拍,它既不能突出自身而喧宾夺主,又要与主树步调一致、珠联璧合、突出主题。那些不能单独成型的树,能担当此任吗?即使单独成型的树,也需百里挑一。所选之材要能多方面合格,实属不易,只有慧眼选材,依题权衡,方辨良莠真伪。决不是好铁不打钉,而是最好男儿才当兵。此外,选材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大量素材,需经长期、多途培育,方能如愿,如育苗培养(小叶迎春盆景《前程似锦》的培养过程乃为实例)、批量培养(水腊丛林盆景《还我绿洲》是由三十多株成型的动势盆景素材中选出创作而成)和重点培养(包括:1.浅根盘培养;2.主枝平垂的培养;3.分枝由繁到简的培养;4.精炼层次的培养;5.多角度、多方位的培养等),此外还有与同仁间的交换互用。所备之材以健壮之高干为主,少量与高干近似之斜曲干为辅,树形要求健壮而苍劲,古朴而清新,忌用奇特枯朽、老弱病残之树,以免中途死亡衰败散伙。(本文所探讨之丛林系指树与树的合栽关系及其效果,不包括一本多干丛林、连根丛林和连干横卧丛林,因此类用材受其自身条件局限和制约,制作时可参考本文造型原理,因树制宜、因材施艺)树以直干为主调,便于整体统一,斜曲干富于变化,用于平中求奇。斜曲干极难安排,力求层次简练,树冠一统,以求乱中求整。树干要苍古、嫩滑兼备,以显老幼之分;树要高矮、重轻齐全,以表远近之别,所备之材,力求观赏的二重性:进可攻,退可守合栽则满园春色、桃李争艳,分开则造型完备,可单独欣赏,独领风骚。决不能成乌合之众、树倒猢狲散。不能单独成型,则浪费精力。

四、按意布景:丛林盆景的布景造型,一要顺乎自然之理,二要合乎造型之法,三要表达作者之意,三者缺一不可,不合自然之理,则丧失自然神韵,矫揉造作,使景物流于荒诞;不达主题之意,使作品流于形式,死板空洞;不遵造型之法,使作品杂乱无章、低俗平庸,达不到创造艺术美、意境美的高峰。因此必须遵循按意布景的原则才能使所布之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不流于形式,各具个性。如丛林盆景布局忌平板,力求虚实结合,要制造空间,以求虚灵。在创作《秋思》过程中,按原曲主要内容有二:一为古道西风,一为小桥流水。为了按意布景,则需打破常规制造两组空间,以榆、朴、牡荆和水腊为一组,形成古道西风,然后又以此四树与三角枫为一大组,构成小桥流水,最后统一在西风动势之中,因其内容丰富,造型也随之多采了。此外,丛林盆景的布景,一要合乎形式结构美法则,二要遵循透视法则,但必需按意所需、按意所用。许多丛林布景不全面理解透视消失之理,近大远小,过于夸张,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按意布景,则需力求达意,如在《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中,为了表达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深远这一主题,若近处宽大、远处窄小而急于消失,这样就没有深远可言,作品的最后布局是把树的消失点引向盆外右侧深远处,造成景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则画面活泼,意境深远这就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

五、多途培育:丛林盆景的制作过程和培育过程也应以达意为最终目的,一般常规制作工序为其基础,但需灵活运用,应该把丛林盆景视为在单体造型基础上,更高层的创作活动。它的制作培育过程充分表现出盆景创作的连续性、可变性,处理空间的两重性和受时间的制约性,从而构成丛林盆景创作的特殊性。它的布局、艺术加工和培育都是反复进行的,甚至多次反复方能最后定局。决不能一气呵成,一劳永逸。它的布局造型是:1.根据主题运用美学法则,正确安排树与树的各种关系。2.通过摆布、调整、取舍、剪截、捆扎、根盘处理、干与干之间的合拢和升降等系列环节进行艺术加工,以达到初步协调一致的宏观景象,如果是多种树合栽,还要考虑到各树自身的生理特点。生长规律、光照要求、耐温抗寒程度,对肥水干湿浓淡的要求等,将植株科学地部署,合理地调整,让争势树冠不要争光大过、让势树冠和浓荫下的矮树也能常见天日(各层次之间采光以45度为最佳),从全局着眼,对光照、肥水、空气都要全面照顾和调整,3.大局定夺后常会出现:①所选之树的方位有所变换;②树冠的向背,主枝、配枝、藏枝、下枝的强弱不近人意,都需进一步单独培养;③各层主分枝修剪后,尚需蓄枝丰满,也需分途培养;5还要考虑部分劣势树的根系布置于盆边,同样要得到日光、空气待遇。4.然后采用正常培育措施;5.个别不合理想,不能达意者,仍需多次调整直到合意为止,我们要充分认识丛林盆景多途培养、反复多变的过程,才能培育出宏观、微观都能过硬的精品。

【盆景艺术】树桩盆景的养护


如今,很多花友在已经不满足只种植些草本和小木本盆栽了,慢慢的开始尝试在阳台、庭院种植木本树桩盆栽,并大有向树桩盆景方向发展的趋势。树桩盆景是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有生命的艺术品,盆小桩大,养护管理措施远远大于普通的草花和一般的小灌木。一盆桩景从育苗、整型到成型观赏,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浇水、施肥、换土、修剪、防寒、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如果管理措施不当,不仅不能培育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桩景,而且还会使本来已培养成功的艺术精品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一、合理配土。不同的桩景植物由其习性不同,对盆土的要求也有差异,有的喜肥或宜瘩;有的喜酸或耐碱。一般说来,桩景植物生长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盆土养分、水分及空气状况,这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由野外或异地运来的树桩首先要把根部所带的原土消除干净,再根据树材的不同选择疏松、肥沃、酸碱适度的土壤,如松柏类植物盆土配制比例为:沙10%、泥炭土4050%、园土30--40%腐叶土10%、草木灰适量;杂类植物盆土配制比例为:沙5%、泥炭土3040、园土2030%、腐叶土30、草木灰适量。配制好的土壤要进行进一步的消毒、杀菌、灭虫处理,一般可把土放入铁锅内用火烘烤,待加热到80℃左右时,进行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经30分钟即可。

二、注意浇水。科学地浇水是盆景养护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桩景是野外自然植株在盆景中的再现,它需要体现大自然的千古奇态,但又局限于盆域内生长,盆小土也就少,保持的水量也有限,因此怎样浇水,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是很重要的问题。桩景用水以雨水为好,其它如井水、河水、塘水和自来水也可用,但不宜用含盐质的水,桩景浇水常采用喷洒法和根部浇水法相结合进行。喷洒是用喷壶将水从上往下喷洒,这种方法适合原生高山云雾中生长的植物,如松、柏、杉、杜鹃等树种。喷水不仅可以冲洗掉叶面的尘土保持叶色鲜亮美观,而且还可以使叶面气孔通畅,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利于生长,但是当植物大量缺水时就必须用根部浇水法。树桩盆景浇水要严格遵守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此外还要考虑水温,不同季节对浇水的要求也不同,春夏两季应多浇水,秋冬应少浇水。一旦发生桩景树木生长太过旺盛,一定要控制浇水,这一点对已经成型观赏的树木尤为重要。

三、适当施肥。施肥是树桩盆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盆景植物由于盆土较少,所含营养物质有限,因此必须及时通过施肥适当补充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氮肥可使桩景植物干粗、枝繁、叶茂;磷肥主要促进桩景植物花朵的生长发育,可促进花蕾形成,果实早熟,具有促进多花、多结果的作用;钾肥主要促进桩景植物根系的生长,可增强植物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并促使千枝强健,果实膨大,色泽美观。施肥方式主要有浇肥法、埋肥法、底肥法。水肥一般都采用浇肥法,一般是傍晚浇水肥后,到第二天清晨再浇透水一次,这样既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吸收,又可防止肥害;埋肥法是一种干肥的施肥方式,即将干肥的粉末灌颗粒铺放在盆土表层,通过浇水,使肥粪渗入土中使根系吸收利用。底肥法是在翻盆、上盆时将干肥填于盆底做基肥,施肥季节一般指春、夏、秋三季,冬季一般不施肥。

四、翻盆。翻盆是指桩景植物在盆中生长一定年限之后,将其侄}J出,易U除陈土,剪除部分旧根,并换入肥沃的新土重新栽植。翻盆是保证桩景植物在盆小土地少,养分有限的特定条件下生长良好的重要措施,也是桩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防治病虫害。树桩盆景生长在狭小的盆域中,由于根系的生长、扩展对水肥的吸收相对减弱,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就相对降低,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及早防治病虫害是很重要的。要掌握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首先加强养护,增强抵抗力,经常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消毒隔离,断绝病源。用锅炒、气蒸或药物灭虫菌。喷药预防防患于未然,早春喷药和生长期喷药,防治病虫害常用药物有:敌敌畏、乐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

盆景创作|风格与姿态的融合


在树木盆景创作中,一盆称得上佳作的盆景,其各部分必须浑然一体、统一协调。否则,就不是一件好的作品。在造型中对盆景的各个观赏部位包括干、枝、叶、花、果、根,应相互统一、协调发展。即它的形态、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协调的感受。

一件成功的盆景造型作品,必须将复杂的变化形成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在盆景造型中的统一感,应力求:意境的统一、形式的统一、用料的统一、技法的统一、线条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一协调。因此,在造型中,应注意:

为了达到风格、姿态协调,在造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主题、突出意境、风格协调。树木干、枝、冠、根各部分的造型必须协调一致。

这种协调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主题,就是意境。例如要表现古、老、病、残的形象,显示其历尽沧桑又苍古野趣的顽强生命力,则就可制作腐干式(枯干式)盆景。主干宜表现树皮斑剥脱落,木质部多处裸露,其上有木质部朽蚀而成的沟、槽、孔、洞,以及各种疙瘩、疤痕。枝杆表皮苍老曲折多变。整体枝、冠比较清淡简略,以与苍老相适应。根部则以筋骨裸露,具有苍老之气的盘龙根或放射形盘龙根相匹配。这样,整体造型配合默契、协调一致。使主体形象鲜明突出,这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之一。

(2)枝、冠、根与主干姿态配合协调。以主干为基础,各部分配合协调。作品应以主干风格为基础,其他部位应服从主干,为主干服务。只有使主干贯穿全局,才能达到完整协调,一气呵成地突出整体效果。

例如主干是直干式,具有挺拔雄伟的艺术内涵。因此,各部分要素都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造型组合。如用苍劲的鹿角枝或鸡爪枝,钢爪般的放射形根,并采用上扬的扇形冠与主干相配合,则显得全树协调一致。

又如曲干式盆景,若主干造型采用“蓄枝截干”、“以侧代干”的造型技法,主干曲折,条理分明。因此,“刚”为其主要特征。则其侧枝亦应采用刚劲有力的“曲折枝”,与主干相协调。但绝不能采用以柔为主的弯曲枝,以防破坏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3)主体树与配植树、树木与配件、个体与群体姿态配合协调。双干式五针松盆景两直干伸展方向配合一致固然是协调,但杂木类的双干式两干一直一斜布局亦属于配合自然协调。在丛林式盆景中,主干均为直干型丛林式盆景属配合协调,而杂木类以主体树直干为中心,其余树干向外侧倾斜形成放射形布局,亦属于配合协调。

在丛株式盆景中,选树应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直有斜又有曲。这样通过组合做到高矮协调、大小协调、直斜曲协调,疏密协调、藏露协调。达到主体树和配植树和谐协调,格调统一,姿态自然。而四株以上的丛林式,分成2—3组进行平面布局则亦属布局协调。

此外,盆景造型中点缀配件时,配件形态必须与主体树木的表达意向统一协调,使其为主体服务。不得喧宾夺主,破坏整体形象设计。(4)景、盆、架风格协调。盆景造型制作的选盆选架,必须以景为中心,盆与架与之密切配合,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它与景必须配合默契、风格一致。例如扁长盆适宜烘托直干式、斜干式、双干式、丛林式等盆景;高盆则仅适宜用于悬崖式盆景:而曲干式盆景则有时与圆弧形中高盆配合更显得恰到好处。直干式与扁长盆配合,使一横一竖、一动(树)一静(盆)互为对比,富有和谐优美的韵味。而若与中、高盆配合,则就缺乏那种一横一竖的配置对比,挺拔之势亦严重削弱。几架的选配则以“同形同配”最为协调统一。如圆盆配圆几,方盆配方几,高翁配高架,形状一致易于风格协调。

中国盆景的艺术流派


盆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不同地方的盆景各有特色和制作技巧;人们对盆景的审美也各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盆景美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所以在讲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前,我们先了解我国盆景的流派。

盆景是融园艺学、美学、文学于一炉的我国盆景艺术,可说是我国自然风貌的浓缩与升华,是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

有人把我国盆景概括为两大派,即南派与北派。以广东、广西等地作为南派;以苏州、扬州、四川和长江、黄河以北的地方统称为北派。过去研究和制作盆景的人有这样说法,但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因此在在分派上远远不止这两种。

有人认为形成盆景流派,应有一定的标准:

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如扬派的黄杨、雀舌罗汉松;苏派的三角枫、石榴;川派的金弹子、黄桷树;岭南派的九里香、榕树等。

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殊艺术造型:如扬派的云片型,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川派的悬根露爪,岭南派的大树型,海派的微型等。

3.有独创的造型技巧手法:如扬派的以扎为主,岭南派的蓄枝截干,苏派的粗扎细剪,川派的蟠扎,海派的金属丝缚扎等。

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扬派的层次分明,苏派的清秀古雅,川派的雄伟奇突,岭南派的飘逸豪放,海派的自然流畅等等。

目前国内不少人根据上述四项标准,把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称之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虽是主要流派,但并不能概括全国流派,还应有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等等。也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即使加上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仍难免有重南轻北之嫌,如辽宁的木化石盆景,丹东的树蔸杜鹃盆景,天津的山水盆景,以及北京的桂桩盆景,山东各地的屏风式树桩盆景,都可以作为流派或流派的一个分支。

浅谈柏树盆景的舍利表现


用柏树制作盆景历史悠久。远的不说,从近代的杨派、苏派的盆景存遗中,就可窥视柏树这一长寿树种在盆景人眼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自古就有千年松、万年柏之说,柏树的长寿树性和人们对生命希望的企盼也说明了柏树文化的渊源流长。

古人在造字时,就充满了哲学思想的智慧和人文精神的渲染,所以才有了木旁之白的形象的总结,同时也向世人解答了什么是柏及精神内涵。其实这个白字的形象来源就是今天盆景人所说的佛家用语舍利。表现在柏树的结构和形象上就是枯死的树干。这种树干的形成,一是因为柏的本性所定,二是因为柏的生存环境所致。所以越老的柏树,舍利的形象就越丰富和令人惊叹。

随着崖柏的素材、或老的柏树走进盆景圈。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这个树种,喜爱的原因有很多。但我想最根本的还是柏树的形象特征附合了人的审美需求。

舍利与水线这种盆景人对柏树形象特征的提法,具有最现实的认知功能和可操作性。简单的称谓蕴含着生与死的对比与融合。这种生死与共的表现恰恰说明了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升华。

柏树的神奇之处在于舍利夸张与变化无常。或象喘急的流水飞流直下、或象无数只神奇的仙鹤在栖息,有时是旋转的陀螺、有时是流畅的线条与板块的结合。总之,一时之间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清楚。

柏树的神奇之处在于生命线的曲折和顽强。可以暴露无疑,也可以隐藏于舍利之中。同样有神龙摆尾不见首的奇妙与功力。

言规正传,舍利在柏树盆景中的表现。笔者认为一切源于自然,天然精彩的部分一定充分的体现,但尽量不要去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和纹理。对于一些丑的、不自然的断头及刀斧之痕要去其糟粕、尽量用艺术的手段去接近自然。多观察、多揣摩。不要人为的突破度。滥用技术手段画蛇添足。

恰如其分的表现、与自然天成的溶和达成一种和谐。这样才是一种符合自然之理的法度。一切都来源于对柏树特征的典型形象的认识。和对审美特征的把握。杜绝哪种开槽挖沟的机械与呆板。抛弃哪种唯舍利而舍利的浮躁与华丽。一切回归柏的天性与自然。

艺术的形象重在表现,恰如其分的表现。才是最完美的。

《浅谈盆景艺术创作的特点》由盆栽植物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盆栽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盆景植物的生理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