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茎类植物种植方法。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球茎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球茎甘蓝菜青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喜食甘蓝和花椰菜。1~2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农民叫天窗。3龄以上的幼虫食量明显增加,把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包心。如果幼虫被包进球里,虫在叶球里取食,同时,还排泄粪便污染菜心,致使菜株商品价值降低。

形态特征

成虫为菜粉蝶,为白色中型的蝴蝶,体长15~20毫米,翅展45~55毫米。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灰黑色,翅的顶角有1个三角形黑斑,中央外侧有2个显著的黑色圆斑。雄虫前翅颜色比较白,翅的顶角处的三角形黑斑颜色浅而且也比较小。

卵直立,似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橙黄色,表面具纵脊和横格。幼虫共5龄,成虫幼虫体长28~35毫米,青绿色,背线淡黄色,腹面绿白色,体表密布有细小黑色毛瘤。

蛹纺锤形,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有棱角突起,蛹长18~21毫米。初蛹多为绿色,以后有灰黄、青绿、灰褐、淡褐、灰绿等色。

发生规律

为一年多代的害虫,由北向南每年发生的代数逐渐增加。如黑龙江一年发生3~4代,辽宁、北京4~5代,江苏、浙江、湖北每年发生7~8代。以蛹越冬,第二年羽化。

成虫只在白天活动,喜在蜜源植物和甘蓝等寄主作物间往返飞行,进行取食、交配和产卵。初孵化幼虫先吃掉卵壳,然后取食叶肉。如果幼虫受到惊动时,小龄幼虫就有吐丝下坠的习性,大龄幼虫则有卷缩落地的习性。菜青虫发育最适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76%左右。在北方有春末夏初(5~6月)和秋季(9~10月)2次发生高峰。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及时清除残枝老叶,并深翻土壤,这是压低虫口密度、减少下代虫源的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茬。选用早熟品种,加上地膜覆盖,提早春甘蓝、花椰菜定植期,提早收获,就可避开第二代幼虫为害。

②生物防治:喷洒苏云金杆菌,如国产的菜青虫6号液剂或Bt乳剂500~1000倍液,可使菜青虫感染而死亡。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又不伤害天敌。也可以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剂,如用济南-79毒株5000倍液的病毒液喷雾,效果良好。

③生理防治: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可选用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0~1000倍液,喷洒后使菜青虫的生理发育受到阻碍,旧皮脱不下来,而新皮又不能形成,导致害虫死亡。但灭幼脲作用较慢,所以要提早几天喷洒。

④化学药剂防治:可用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M0倍液,或10%氯氰菊脂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农梦特乳油3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5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马扑立克乳油3000倍液,或25%菊乐乳油2000~3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4000~50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

精选阅读

胡萝卜菜青虫的虫害防治方法


菜青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胡萝卜也会受到威胁,受害以11月至翌年3月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

胡萝卜菜青虫幼虫孵出后潜食叶肉,2龄后多在叶背取食,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咬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胡萝卜老熟幼虫多在叶片背面的叶脉附近结茧化蛹,也有在落地的枯叶上化蛹。胡萝卜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且要吸食花蜜补充营养。为了能够及时的控制菜青虫,农业人员应及时加强胡萝卜作物间的管理,加强胡萝卜作物的管理,禁止管理粗放,导致胡萝卜菜青虫现象的出现。

物理防治胡萝卜菜青虫

1、在成虫发生盛期,每10亩菜地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成虫。

2、选用天敌进行及时的防治。农业人员应保护广赤眼蜂、微红绒茧蜂、凤蝶金小蜂等天敌。

3、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是抑制小菜蛾大发生的一项预防性措施。间种茄科作物有驱虫产卵作用。收菜后及时清除残株剩叶可以减少虫源基数。

药剂防治胡萝卜菜青虫

1、用5%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或10%除尽(虫螨腈)悬浮剂2000-3000倍液;

2、用20%溴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菜蛾的抗药性发展极快,致使不少地区已发现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产生了抗性,故应调整用药种类。

3、施用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或青虫菌6号的500-700倍液或颗粒体病毒;

4、在胡萝卜菜青虫幼虫发病初期,应及时选用20%天达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4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等喷雾2-3次。

5、应用雌性性外激素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或顺-11-十六碳烯醛诱杀雄蛾;

6、施用20%灭幼脲500-1000倍液,或5%抑太保、农梦特、卡死克2000倍液对抗性菜蛾都有较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较长,应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

7、在胡萝卜菜青虫在2龄前,选用药剂开始喷洒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24%美满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40%新农宝乳油1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800-1500倍液,或20%斯代克悬浮剂2000倍液等喷雾,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或10%歼灭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好乐士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大康乳油2000-3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广治乳油600-800倍液,或3.3%天丁乳油1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或55%农蛙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以上药剂进行交替使用,可有效的控制胡萝卜菜青虫虫害的发生。

球茎甘蓝黑斑病


病原Alternariabrassciae

症状叶片病斑圆形,淡褐色或深褐色,4~6毫米大或更大,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有时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常汇合连片,造成叶片局部枯死或整叶干枯。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另外,种株也可以带菌越冬。病菌借助风雨传播。病菌在10~35℃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最适的温度是17℃左右。要求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如果相对湿度低于75%,一般发病很轻或不发病。地势低洼,管理粗放,缺水缺肥,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一般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从无病种株上留种,或者将带菌种子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之后立即移入冷水中,然后取出种子晾干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②加强管理实行轮作,施足底肥,但要施经过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配方施肥,使植株长势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病叶、病残体要及时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喷1次,连喷3~4次。

羽衣甘蓝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在羽衣甘蓝科研、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立枯病是羽衣甘蓝苗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又称黑根病。

症状

主要在苗期为害羽衣甘蓝,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缢缩和变灰白(黑),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初期叶、根系较正常,植株感病数天后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植株死亡。定植后受害较轻,极少量植株继续死亡,一般停止扩展。此外,该病还表现为猝倒状或叶腐。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具隔,直径8至12微米,分枝基部变细,分枝处往往成直角。菌核不定形,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圆形,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最高40℃至42℃,最低13℃至15℃。

防治方法

(一)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如冬春系列羽衣甘蓝新品种。

(二)苗床选择2~3年以上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田块。

(三)苗床营养土处理:用五福合剂或3.2%恶甲水剂,每平方米取9至10克,混入3至4公斤细土中拌匀,播前把药土的1/3撒在浇过水的畦面上,播后再将余下的2/3药土覆在种子上,做到上覆下垫,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四)播种不宜过密,覆土不宜过厚。

(五)加强苗床管理,夏秋季高温时期采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这样既防虫害又遮阳降温与通风。水分补充宜少量多次,浇水后注意通风换气。

甘蓝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甘蓝蚜别名菜蚜,一年发生8~10代次,世代重叠。以卵越冬,主要在晚甘蓝上,其次是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在温暖地区也可终年营孤雌生殖。现将甘蓝蚜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毫米,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很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各有5个黑点,全身覆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瘤:触角第3节有37~49个不规则排列的感觉孔;腹管很短,远比触角第五节短,中部稍膨大。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毫米左右,全生暗绿色,被有较厚的白蜡粉,复眼黑色,触角无感觉孔;无额瘤;腹管短于尾片;尾片近似等边三角形,两侧各有2~3根长毛。

发生特点

年发生8~10代次,世代重叠。以卵越冬,主要在晚甘蓝上,其次是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在温暖地区也可终年营孤雌生殖。

越冬卵一般在翌年4月开始孵化,先在留种株上繁殖危害,5月中、下旬迁移到春菜上危害,再扩大到夏菜和秋菜上,10月份即开始产生性蚜,交尾产卵于留种或贮藏的菜株上越冬,少数成蚜和若蚜亦可在菜窖中越冬。甘蓝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5℃,从出生至羽化为成蚜所需有效积温无翅蚜为134.5日度,有翅蚜为148.6日度。生殖力在15~20℃下最高,一般每头无翅成蚜平均产仔40~60头。

防治要点

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菜地周围种植玉米屏障,可阻止蚜虫迁入。

②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诱杀蚜虫。还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每亩用膜5公斤,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薄膜条(10~15厘米宽),每亩用膜1.5公斤,可驱避蚜虫,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③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千红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0%康福多悬浮剂2500~3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3%万紫可溶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1000倍液,或l%威克达乳油3000~4000倍液等喷雾。

甘蓝黄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甘蓝黄叶病又称甘蓝黄蔫病、萎黄病,主要为害甘蓝、芥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病株萎蔫、矮心、黄化,芥蓝、结球甘蓝被感染的叶片叶缘变紫,叶基变褐,下部叶片一片接一片地脱落,在叶和植株的感病部位维管束变黑,这种变色多由植株基部向叶缘扩展,别于黑腐病。

病原

Fusariumoxysporumf.sp.conglutinans(Wollenw.)Snyd.etHans.称芥属黄萎镰孢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座、菌丝初白色,后渐变成褐色至粉红色;有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少,圆筒形至镰刀形,两端尖,基部具小突起,多具2~3个隔膜,大小25~333.5~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卵形至椭圆形,单细胞,大小6~152.5~4微米;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不产生分生孢子座、粘分生孢矛团及菌核。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土壤中生存,遇有干旱的年份,土壤温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致分布在耕作层的根系造成灼伤,次生根延伸缓慢,不仅影响幼苗水分吸收,还会使根逐渐木栓化而引致发病。据调查该病在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有的年份或反季节栽培发病重,成为白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长春快菜、沈阳快菜、吉研3号、单杂1号油菜等。

(2)适期播种,一般不要过早,尽量躲过高温干旱季节。

(3)加强田间管理。蹲苗适度,改变蹲满月习惯,防止苗期土壤干旱,遇有苗期干旱年份地温过高宜勤浇水降温,确保根系正常发育。

(4)结合防虫,喷淋或浇灌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0%二氯异氰脲酸钠(菜菌清)可溶性粉剂400倍液、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5)施用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或富尔655液肥,667平方米用80克加水30公斤,喷叶2~3次。

(6)施用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或黄叶速绿。

紫甘蓝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V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现将紫甘蓝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为害症状

紫甘蓝立枯病是紫甘蓝的重要苗期病害。发病初期幼苗根茎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灰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后一般停止扩展。但个别田仍继续死苗。此外,该病还可表现为猝倒状或叶球腐烂。

病原形态特征

RhizoctoniasolaniKhnAG-4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参见苦瓜立枯病。

防治方法

(1)春季栽培的宜选择生长前期对低温不大敏感的品种。如绿岭、绿帝、青绿、早生绿、碧松、碧杉、绿花2号、正盐水、上海1号等。

(2)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迟。

(3)甘蓝种子包衣挂膜将0.1%土霉素或3%的75%百菌清加入成膜液中,搅拌均匀后按种子30份、药液1分的比例混拌,晾干后使用,可以防治甘蓝类蔬菜种子带菌引起的病害。

甘蓝霜霉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霜霉病是甘蓝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花梗、角果。现将甘蓝霜霉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症状

病斑初为淡绿色,逐渐变为黄色至黄褐色,或暗黑色至紫褐色,中央略带黄褐色稍凹陷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生稀疏白色霉状物,发病重的,病斑连成片,致叶片干枯。

防治措施

1、应注意倒茬轮作,尽量不与十字花科重茬。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1%的甲霜灵可湿粉加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加强管理,实行平衡施肥,避免氮肥偏施过施,多雨区注意清沟排渍;同时在生长阶段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喷施新高脂膜防治气传性病菌侵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并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3、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或发病中心时,及时喷药控病,可根据植保要求喷施75%百菌清可湿粉剂、35%甲霜灵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甘蓝夜蛾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夜蛾(MamestrabrassicacLinnaeus)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十字花科和藜科蔬菜,如甘蓝、白菜、油菜、菠菜、甜菜等。

[田间识别]以幼虫取食叶片。初孵幼虫群集为害,稍大后分散为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

成虫体长1825毫米,为灰褐色蛾子。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0毫米,头黄褐色,体黑褐色,各节背面中央两侧有短黑纹、呈倒八字排列。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4代,各地均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成虫羽化。在辽宁,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910月是幼虫为害盛期;在湖南和四川,则45月及9l0月是为害盛期。成虫晚间活功,有趋光性;对糖醋等香甜物质有趋性。老幼虫具假死性、暴食性。

[防治要点]

①秋翻地,消灭一部分越冬蛹。

②设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

③在卵及初孵幼虫盛期,可人工摘卵,摘除群集幼虫,集中消灭。

④药剂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或2.5%溴氰菊酯、或2.5%功夫3000倍液,或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40006000倍液,或2.5%天王星4000倍液喷雾。

⑤生物防治,在卵盛期释放赤眼蜂。

荔枝大造桥虫的防治方法


大造桥虫属鳞翅(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在国内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等地。食性广,可危害甘蓝、桑树、大豆、花生、大白菜、樟树、棉花、柑橘、水杉、鳄梨、苹果、咖啡、茶树等作物和林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mm,翅展38~40mm,体浅灰色,触角锯齿状。头部细小,复眼黑色。前翅灰白色,翅脉橙黄色,中域存在一褐色的斑块,斑块外侧为一褐色锯齿状条纹,外缘附有黑色半月形斑块;后翅灰白色,翅脉橙黄色,斑纹同前翅。

卵:长椭圆,直径0.7mm,初产时为青绿色,上有许多小颗粒状突起。

老熟幼虫:体长38~49mm,胸被侧面密布黄点。背线甚宽,直达尾端,第二腹节背面有1对锥状的棕黄色较大瘤突,第八腹节背面同样有1对较小的瘤突,亚背线黑色,气门线黄褐色。

蛹:深褐色,长约14mm,尾端尖锐。

危害症状

以幼虫取食危害荔枝嫩芽、嫩梢,导致叶片残缺和新梢折断,影响荔枝来年的成花坐果,给荔枝的高产稳产造成威胁。

生活习性

河北地区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成虫一般将卵产在叶背、枝条上、土缝间等处,卵期约7d。初孵幼虫借风吐丝扩散,行走时常曲腹如桥形,不活跃,常拟态如嫩枝条栖息。幼虫危害期在5~10月。10月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长江下游地区一年发生4~5代,高温夏季只需要40多天就可完成1代。

防止方法

(1)农业防治:①入冬清园。冬季修剪病虫害枝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破坏粗胫翠尺蛾幼虫的越冬场所,减少下一代虫源的基数。②结合中耕除草,铲除果园内的杂草,消除部分虫源。③粗胫翠尺蛾的低龄幼虫只取食荔枝的嫩梢和嫩叶,因此统一放梢、修剪荫枝嫩梢、合理施肥,促进新梢整齐健壮等农业措施对尺蛾种群数量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2)物理防治:粗胫翠尺蛾成虫趋光性很强,可以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3)生物防治:叉角厉蝽可捕食粗胫翠尺蛾幼虫,平均每天每头可捕食三至五龄尺蛾幼虫2头(谢钦铭等,2001)。

(4)药剂防治:做好测报工作,抓住一至二龄期幼虫喷杀。有效的药剂包括: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2500倍液、15%茚虫威2500倍液、2.5%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

兰花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蚧壳虫是兰花最常见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兰花的茎和叶上。蚧壳虫繁殖能力强,在兰花上一年可以繁殖几代。蚧壳虫的种类较多,在兰花上常见到的有:盾蚧、条斑粉蚧、兰蚧、糠片盾蚧和桑白盾蚧等。防治方法如下:

1、栽植:应选用不带病菌的新土栽种兰花,用老土时要用甲醛液进行土壤消毒;在土中拌入110的草木灰加新高脂膜,防止土壤偏酸性。选择优质品种,栽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2、管理:保持通风透光的生长环境,夏、秋季要进行遮荫。注意合理浇水施肥,并喷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在少量虫害发生时,通常用人工防治。可用软刷轻轻刷除,再用水冲洗干净。适时剪去密、枯、病枝,疏去多余的花蕾。在剪枝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病菌及虫害侵染。要在花蕾喷洒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3、药剂防治:在卵的孵化盛期喷药,这时期若虫孵化不久,用药剂容易杀死。可用酌量50%氧化乐果乳液(或80%敌敌畏乳油)加新高脂膜,喷在叶的正、背面,每隔5至7天喷1次,连续喷洒3次以上,效果很好。

柑橘爆皮虫的防治方法


柑橘爆皮虫为鞘翅目,吉丁虫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台湾、湖北、四川、湖南、云南、贵州、陕西、重庆等省(区)市,要注意及时防治。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9毫米,黑色,具有金属光泽。雌虫头部金黄色,雄虫头部翠绿色,复眼黑色,触角锯齿状。前胸背板与头等宽,上密布很细的皱纹;翅鞘上密布细小刻点。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橙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l毫米,扁平,口器黑褐色,头小,褐色,体表有皱纹,胴部乳白色。前胸特别膨大,背、腹面中央各有1条明显纵纹;中胸最小,胸足退化。腹部9节,各节的后缘比前缘宽,前8节各有气孔l对,末节尾端有l对黑褐色尾叉。

蛹:扁圆锥形,初蛹期为乳白色,柔软多褶,后变黄色,最后变蓝黑色,具金属光泽。

2、为害特点:主要危害为害柑橘类作物。幼虫蛀害主干或大枝,在皮下形成许多虫道,被害处树皮常整片爆裂,使得整株或大枝枯死。

3、生活习性

在浙江一般一年发生l代,以各龄幼虫在树干皮层下(低龄)或木质部(老熟幼虫)内越冬,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盛期,成虫有假死性,5月上旬为第一批成虫羽化盛期,5月中旬成虫开始咬穿木质部和树皮作D字形羽化孔出洞,5月下旬为出洞盛期,并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卵开始9呼化,7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后期出洞的成虫分别在7月上旬和8月下旬。

4、防治方法

①在4月中旬以前彻底挖除并处理好被害严重和枯死的橘树。

②在成虫产卵前的5月份进行树干涂白,减少产卵。

③初孵幼虫盛发期刮杀、毒杀幼虫。6~8月注意勤检查,发现树干上有泡沫状物或汁液浸出时,用小刀刮杀皮下幼虫或在被害处间隔1~1.5厘米纵划2~3刀,深达木质部,再涂80%敌敌畏乳油5~10倍液灭杀初孵幼虫。

合欢吉丁虫的防治方法


合欢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华北地区合欢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其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边材部分,破坏树木输导组织,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

成虫:体长3.5至4毫米,铜绿色,稍带有光泽。幼虫:老熟时体长5至6毫米,头很小,黑褐色,胸部较宽,腹部较细无足。

北京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过冬。次年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隧道内化蛹。6月上旬(合欢树花蕾期)成虫开始羽化外出,常在树皮上爬动,在树冠上咬食树叶,补充营养。多在干和枝上产卵,每处产卵1粒,幼虫孵化潜入树皮为害,至9、10月被害处流出黑褐色胶,一直为害到11月幼虫开始过冬。

检查方法:为害期主要查树干或枝上出现的黑褐色流胶。

吉丁虫的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防止吉丁虫随着绿化苗木传播蔓延;2、对树木,尤其是新栽苗木,应加强养护管理,不断补充水分,使之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而杜绝成虫产卵。或虽已产卵.也可抑制其孵化;3、在成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枯枝、死树或被害枝条,以减少虫源和蔓延;4、于5月成虫羽化前进行树干涂白,防止产卵;5、人工捕成虫,在早晨露水未干前震动树干,震落后将其踩死或用网捕处死。在发现树皮翘起,一剥即落并有虫粪时,立即掏去虫粪,捕捉幼虫,如幼虫已钻入木质部,可顺隧道钩除幼虫,或用小刀戳死;6、于成虫羽化期往树冠上和干、枝上喷1500至2000倍的20%菊杀乳油等杀成虫;7、于幼虫初在树皮内为害时,往被害处(如已流胶应刮除)涂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1:1混合),杀树皮内的虫。

《球茎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球茎类植物种植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