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曼陀罗黄萎病的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曼陀罗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叶、种子均可入药,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将曼陀罗黄萎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染病株叶片侧脉间变黄,后逐渐转褐,从叶缘起枯死,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萎,横剖病茎,维管束呈暗褐色。有的仅12个分枝发病。发病重的不能结果。

2、病原

Verticilliumalbo-atrumReinkeetBerthold称黑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分隔,黑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具23次轮状分枝,其基部变暗色是本菌独有特征。在梅干选择培养基上,由暗色菌丝形成清晰的放射状结构,不形成微菌核。分生孢子长卵形,大小371.53(m),有时具1分隔。除为害蔓陀罗外,还可引起棉花、马铃薯、番茄、茄子、黄瓜黄萎病。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土壤中越冬,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条件适宜时侵入寄主在维管束内蔓延,引起发病。东北、内蒙古、河南7月发生,有时为害较重。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

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

必要时在发病前浇灌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延伸阅读

曼陀罗黄萎病的处理方法


曼陀罗是茄科曼陀罗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毒,但是花、叶、种子均可入药。黄萎病是曼陀罗常见的病害之一。

曼陀罗黄萎病症状

染病株叶片侧脉间变黄,后逐渐转褐,从叶缘起枯死,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萎,横剖病茎,维管束呈暗褐色。有的会一半染病一半健康,发病严重的植株不能结果。

黄萎病病原

黄萎病病原是一种称为黑白轮枝的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分隔,黑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其基部会变暗色是本菌独有特征。分生孢子长卵形,此菌除了为害曼陀罗外,也可引起棉花、马铃薯、番茄、茄子、黄瓜的黄萎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土壤中越冬。待到条件适宜时侵入寄主并在其维管束内蔓延,引起发病。东北、内蒙古、河南的等地发病时间多为7月。

防治方法

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

增加防患意识。必要时在发病前浇灌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一700倍液。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月季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黄萎病学名VerticilliumdahliaeKleb.,V.albo-atrumRen.etBer.主要为害月季和玫瑰,是一种常见病害。

症状染病植株症状表现在茎部,顶端叶片叶脉间有褪绿现象,后逐渐变褐枯萎。下部叶片黄化。有时病茎基部木质部出现褐色至黑色斑。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死亡。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属于半知菌类真菌。

发病特点该病菌在土壤中或病部越冬,通过带菌土壤从根部或经过带菌的嫁接芽、枝等传染。该菌生长适温为22-23℃,棚室中月季组织幼嫩易发病,品种间抗性有差异,其中RaggedRobin、Ddorata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调节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理病残物,减少病源。

(2)选用抗病砧木种植。

(3)种植时不要与番茄、马铃薯、菊花、向日葵等作物连作。避免病菌的传染。

(4)发生严重时可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好药后,每株灌0.5L。

草莓黄萎病及其防治方法


草莓黄萎病病害最初侵染草莓的叶片、叶柄,导致大面积的草莓出现病斑,随着大棚种植草莓的年限在逐年延长,土传性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在加重。产量低,对土壤是光养不用。此病一旦传染侵入草莓就会迅速蔓延,很难根治。

草莓黄萎病一般发生年份该病的发病率为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决定什么地种什么庄稼也是根据树木,而不是根据土壤。。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防治好的可减少产量损失6%~13%,防治差的可减产16%~26%,甚至呈现毁灭成灾的局面。在连年种植的田块发生重,特别是采用本圃培育的草莓苗更易发生。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40%以上,几乎到了不能再种植的地步。

1发病症状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至病株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小型分生孢子肾形或卵形,无色,单胞或双胞。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坦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疏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3综合防治措施

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可防难治的病害,因此应采用从源头上杜绝病原物的侵染,从栽植的土壤、种苗和传播途径上切断病菌的侵入。

药剂防治对草莓黄萎病的效果不佳,因此防治上应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一、土壤消毒

①选择无病地块的健康植株留种,栽植无病健壮秧苗。无病母株可采用空间采苗方式获得,即在匍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就切取,插入无病土壤中,使其生根,作为母株利用育苗即可。

②避免连作重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③播种或栽植前严格土壤消毒灭菌。方法是667平方米用氯化苦13.5~20升,穴施或沟施,施后封土盖膜,揭膜后散气,待没有药害后方可育苗或定植;也可以通过太阳能消毒,选择7月份高温期,深翻、灌水,盖地膜,利用膜下高温杀菌。

④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注意草莓种植后土壤不能过干或过湿;及时摘除病老叶;发现病株要尽早拔除及时进行补植,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菌侵染源。

⑤栽植前或发病初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根消毒或栽后灌根。

二、苗期预防

20克(750倍)草莓专用+代森锰锌+乐贝果叶喷,预防三次:

1)苗床:齐苗后;

2)移栽前一天,带药移栽;

3)大田:成活后,移栽后7-10天。

三、得病后治疗

1、开花前得病治疗:

400倍草莓专用+代森锰锌+乐贝果叶喷两次,间隔5天。

2、开花后得病治疗

1)草莓专用400倍+代森锰锌+乐贝果叶喷两次,间隔5天。

2)2号或瓜果蔬菜专用400倍(草莓是伏地作物,稀释倍数不能低于400倍,否则淋灌时易灼伤叶片)+代森锰锌+乐贝果除去喷雾器头淋灌病株(土表10cm深处根部必须湿透),间隔5天淋两次。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方法


一、发病特征

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仅剩顶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型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发病严重地块惨不忍睹,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

二、发病条件

适宜发病温度为25~28℃,高于30℃、低于22℃发病缓慢,高于35℃出现隐症。在6月份,棉苗4、5片真叶时开始发病,田间出现零星病株;现蕾期进入发病适宜阶段,病情迅速发展;在七八月份,花铃期达到高峰。

三、防治措施

预防方案:

1.出苗期:苗床上使用《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面喷雾,重点喷茎基部。

2.苗期至现蕾期:一般在植株木质化时进行预防,此时植株约30公分,方案一:使用《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均匀喷雾,连喷2次,间隔7天;方案二:使用《青枯立克》3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连喷2次,间隔7天;

备注:对往年重点发病区适当扩大范围植株进行灌根,按照上述方案,每株200ml左右,连灌2次,间隔7天。

3.花铃期:使用青枯立克300倍液进行全株均匀喷雾1次。

治疗方案

一旦发现枯黄萎病株,使用《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连喷2次,5天左右1次;同时使用《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公斤,对发病区及病区周围3米内区域(下游区域适当扩大)进行灌根,每株灌液200ml左右,5天左右1次,连灌2次。

四、注意事项

1、青枯立克与其它药剂混用时,一定要先加入本产品,稀释做为母液,搅拌混匀后,再加入其它药剂。与《大蒜油》复配时,加水后需依次稀释。

2、用药24小时内遇大雨,应于雨后补喷。

大棚茄子黄萎病防治方法


大棚茄子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黄萎病的危害,现将大棚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病害症状

黄萎病又称半边疯、凋萎病。主要为害叶片,在茄子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病,以结果期发病最重。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叶脉间产生淡黄色斑点,并逐渐发展到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初期病叶晴天白天枯萎,晚上及阴雨天气可以恢复,颜色由黄变褐,叶缘向上卷曲,最后叶片枯死脱落。病害向上扩展,可以发展到全株发病,叶片大量脱落,有时也在半边叶或半边植株上发病。发病植株矮小,果实小且少,内部有褐色条纹,维管束变褐。

二、防治技术

要坚持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中心,以药剂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

1.轮作倒茬。发病田最好与十字花科蔬菜或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

2.选用抗病品种。凡叶片长圆形或尖形,叶缘有缺刻,叶面茸毛多,叶色浓绿或紫色的品种较抗病。

3.嫁接育苗。利用托鲁巴姆、野生赤茄作砧木,可大大提高抗黄萎病的能力。

4.药剂防治。在定植时,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搅拌细土20公斤做成药土,撒在定植穴内,作预防处理。

定植后,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喷洒根部和地面,或作灌根处理。一般每10~15天施药1次。

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处理,每株250毫升,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灌根可只灌发病株及其周围株,不必全田都灌。

黄栌黄萎病防治


黄栌黄萎病又称黄栌枯萎病,为黄栌树种的一种系统浸染的毁灭性病害。全国范围内该病呈现出扩散的态势,被感染植株逐年增加。

病原:

黄栌枯萎病(枯萎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的大丽轮枝孢菌,是一种土壤习居性真菌,通过土壤传播,从寄主植物根部侵染进入植物体,沿导管扩散至植物各个部分,导致植物水分、矿物质等吸收、运输出现障碍,从而使寄主植物出现枯萎、衰弱,甚至死亡的症状。其寄主范围极为广泛,除了漆树科黄栌属植物外,还有栾树等超过26个属70余种的木本植物,可造成植株大量黄叶、落叶,最后整株死亡。

症状:

黄栌黄萎病的具体症状表现形式多样。首先,叶部一般出现两种萎蔫类型:一种是绿色萎蔫型(不落叶型),初期叶片表现失水状萎蔫,自叶缘向里逐渐干缩并卷曲,但不失绿,不落叶,约两周后变焦枯。叶柄皮下可见黄褐色病线;一种是黄色萎蔫型或落叶型,先自叶缘起叶肉变黄,逐渐向内发展至大部或全叶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部分或大部分落叶。未落的叶干缩、卷曲,变焦枯,叶柄皮下可见黄褐色病线。其次,植物根、茎横切面上有褐色病斑,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环形。剥皮后可见褐色病线,有时病线不在皮下而在木质部,这是由于浸染发生后,次生生长形成的新组织将受害部位包在里面。发病严重时导致整个植株生长势衰弱或死亡;在发病过程中,可能或引起植株整株或部分枝杈迅速死亡,也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影响植株,减缓生长速度。

感病特点:

黄栌黄萎病的损害首先在于对植物叶部的损毁以及对树木形态的影响;其次是高病死率。据有关资料显示,对于黄栌来说,从病害中恢复过来的可能性不足30%,而且不足5年的树苗只要感染枯萎病通常会全部死亡,对于那些生长年代较长的黄栌,虽不会完全死亡,但也会使得树木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菌核可单独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次年6、7月份借浇水、中耕、地下害虫等传播浸染,通过伤口侵入或根部直接浸染,发病程度与根系所分布的土壤层中的病菌数目成正比。在土壤温度20℃左右且湿度较大的微碱性土壤中易于浸染发病,过量氮肥会加重病害,增施钾肥可缓解病情。

防治难度:

1、大丽轮枝菌作为一种土传真菌可在土壤中形成大量微菌核,长期存活于土壤中,且耐高温能力强,可在33℃的环境中继续存活。

2、土壤中大丽轮枝菌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而且有极好的抗逆性,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存活,等待适宜条件萌发。使用单一的微生物制剂或化学药剂杀灭病原菌效果不佳。

3、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分布有少量微菌核时,就会出现病害爆发问题。微菌核数量较少时,在土壤中也会呈现集中分布的状况,也会对寄主植物有较强的浸染能力。

4、在完成初浸染后,黄栌枯萎病会呈放射状方式传播给周围其他寄主植物,造成病害爆发。

防治措施:

1、发病严重植株,应及时清除,并将病残体全部焚烧,抑制黄萎病的再浸染。同时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以每平米4-6g消毒栽植土壤及附近周边土壤。

2、发病轻的植株,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消毒剪口和工器具(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倍液),随后剪口封蜡(将16份松香与1份动物油溶入8份木醇中后加入3份酒精)。同时用50%多菌灵200-400倍液或50%代森铵溶液常量灌根,每平米浇灌2-4kg药水。

3、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通过中耕松土,合理养护,及时排水,避免单独使用氮肥(如尿素等)等方法,增强树势减少发病条件。采用EM菌液、萎菌净及磷钾复合肥浇灌染病植株,对控制枯萎病有一定效果。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都是体系侵染的维管束病害,其防治办法基本相同,要以防止为主,并依据不同棉区的发病状况,因地制宜地采纳不同办法。

(一)农业防治

1、栽培抗(耐)种类是现在最有用的办法。在棉花生产中,选用抗病种类,进步植株抗病性,操控病害发作。

2、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入棉种、棉籽饼和棉籽壳。

3、对轻病田拔除病株,并进行土壤消毒;对沉痾田实施轮作换茬,南方可水旱轮作2-3年,北方可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轮作3-4年。

4、加强田间管理。勤中耕,深中耕,进步地温,下降土壤湿度;开沟排水,下降地下水位;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

5、搞好现蕾前的防止作业。棉花现蕾期是棉花枯、黄萎病发作和开展的关键期,对一些带病棉田,在棉株显症之前喷洒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盐、绿风95等养分剂,进步棉株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发作。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和土壤处理:做好棉花耕种前的药剂浸、拌种作业,消除种子上的菌源,或选用包衣棉种。对零散病点进行土壤消毒,可每平方米用98%棉隆颗粒剂140g拌入病土中。

2、做好发病后的弥补作业。

①田间发现零散病株后,应立即拔除会集烧毁,并对病穴及其周围进行消毒。

②灌根和喷雾:严峻地块可采用喷雾与灌根相结合的办法。

灌根,每株用药液50—100ml,可减轻损害,操控病害蔓延。未发病地块,应喷洒黄腐酸有机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进步棉株抗病力,削减发病。

主张:当进入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的发作盛期,关于这两种声称棉花“癌症”的疾病,当病害发作后再被迫的做所谓的药物防治效果并不尽人意,结果一般都是因小失大。

防治该病的最佳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即主张广阔农户朋友加强田间查看,发现零散发病棉田,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并对病株处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黄栌黄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黄栌黄萎病(枯萎病)为黄栌树种的一种系统浸染的毁灭性病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山东青岛、济南等地的黄栌开始出现枯萎病现象。如今,全国范围内该病呈现出扩散的态势,被感染植株逐年增加。

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的大丽轮枝孢菌,是一种土壤习居性真菌,通过土壤传播,从寄主植物根部侵染进入植物体,沿导管扩散至植物各个部分,导致植物水分、矿物质等吸收、运输出现障碍,从而使寄主植物出现枯萎、衰弱,甚至死亡的症状。其寄主范围极为广泛,除了漆树科黄栌属植物外,还有栾树等超过26个属70余种的木本植物,可造成植株大量黄叶、落叶,最后整株死亡。更多绿色尽在

症状

黄栌黄萎病(枯萎病)的具体症状表现形式多样。首先,叶部一般出现两种萎蔫类型:一种是绿色萎蔫型(不落叶型),初期叶片表现失水状萎蔫,自叶缘向里逐渐干缩并卷曲,但不失绿,不落叶,约两周后变焦枯。叶柄皮下可见黄褐色病线;一种是黄色萎蔫型或落叶型,先自叶缘起叶肉变黄,逐渐向内发展至大部或全叶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部分或大部分落叶。未落的叶干缩、卷曲,变焦枯,叶柄皮下可见黄褐色病线。其次,植物根、茎横切面上有褐色病斑,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环形。剥皮后可见褐色病线,有时病线不在皮下而在木质部,这是由于浸染发生后,次生生长形成的新组织将受害部位包在里面。发病严重时导致整个植株生长势衰弱或死亡;在发病过程中,可能或引起植株整株或部分枝杈迅速死亡,也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影响植株,减缓生长速度。

感病特点

黄栌黄萎病(枯萎病)的损害首先在于对植物叶部的损毁以及对树木形态的影响;其次是高病死率。据有关资料显示,对于黄栌来说,从病害中恢复过来的可能性不足30%,而且不足5年的树苗只要感染枯萎病通常会全部死亡,对于那些生长年代较长的黄栌,虽不会完全死亡,但也会使得树木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菌核可单独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次年6、7月份借浇水、中耕、地下害虫等传播浸染,通过伤口侵入或根部直接浸染,发病程度与根系所分布的土壤层中的病菌数目成正比。在土壤温度20℃左右且湿度较大的微碱性土壤中易于浸染发病,过量氮肥会加重病害,增施钾肥可缓解病情。

蚕豆黄萎病


为害症状

初仅在植株一侧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苍绿色或绿黄色,后完全变黄。近地面的叶片,边缘向上方稍卷曲,后叶片顶端和边缘逐渐干枯,有时出现黑色小斑块,严重的蔓延到整个叶片表面,最后病叶干缩、枯死或脱落。茎杆上的位置较高的叶片,虽稍显黄色,但大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绿色或转为正常生长状态。病株较健株矮小,该病扩展到一定阶段,即停止不再扩展,病株最后能恢复健全,其新生的茎蘖和叶片也表现正常。在大田植株充分发育时,不易识别出病株。

病原形态特征

VerticilliumalboatrumReinkeetBerth.称黑白轮枝孢(棉黄萎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生长适温22.5℃,30℃能生长,最适pH5.3~7.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多数报道种子内外带有菌丝或分生孢子,可以做为病害的初侵染源,但也有人认为种子不带菌。土壤中病菌可存活6~8年,借风、雨、流水或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菌丝、菌核60℃经10分钟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从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与非豆科、茄科实行4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可与水稻及葱蒜类轮作,1年即可见效。

(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有机肥。

(4)药剂处理土壤,播种前667m2撒50%多菌灵2kg后耙入土中有效。

(5)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60%防霉宝水剂i000倍液拌种后闷二小时再播种。

药剂方法

(1)发病初期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升。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

(2)发病初期也可喷洒60%防霉宝可溶性水剂1000倍液或上述杀菌剂,但喷药后4小时内遇大雨应补喷。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曼陀罗花的特征-曼陀罗怎么栽种?


曼陀罗花的介绍

在中国,曼陀罗被称为佛教的灵洁圣物,只有天生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见着她,见到它能给人带来无止息的幸福。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观世界,寡欲走红尘,手中无物,万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无蕊的白花就被人们看作神的化身,象征着空心,无心和安心。在古印度,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作为天使(魔鬼)的号角。但在西方的传说中,曼陀罗则一直被赋予恐怖的色彩。相传在古老的西班牙,曼陀罗花似冷漠的观望者,常盛开于刑场附近,麻木祷告着生命消逝的每一个灵魂。此花全株剧毒,据说千万人之中只有一个人能有机会看见花开,所以但凡遇见花开之人,她的最爱就会死于非命。

其实,这些都只是一个传说,曼陀罗只是一株普通的植物,曼陀罗原产印度,又叫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我国常见种有曼陀罗、毛曼陀罗、白花曼陀罗三种,花均为白色或微带淡黄绿色,单瓣。

曼陀罗植株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花冠喇叭状,单生在叶腋或枝叉处,五裂,多少唇形,有重瓣者,白色至紫色。茎粗壮直立,主茎常木质化。株高50150cm,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花期夏、秋季。通过播种繁殖。

曼陀罗怎么栽种?

曼陀罗的栽种很容易,由于花曼佗罗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怕涝,所以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富含腐殖质和石灰质土壤为好。种子容易发芽。

曼陀罗的作用

曼陀罗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还可作麻药,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

曼陀罗的作用是什么?曼陀罗能入药?你所不知道的曼陀罗功效!


曼陀罗全株有毒,它的果实和种子毒性最大,若误食曼陀罗,3小时之内就有抽搐和痉挛症状出现,情况严重者在24小时后出现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神雕侠侣》中,情花毒就是白色曼陀罗的毒,武侠小说略有夸张,但曼陀罗确实毒性猛烈,但其实只要使用得当,曼陀罗也能成为治病救人的良药。

曼陀罗的功效与作用

曼陀罗虽然毒性强,但它的叶、花、种子均可入药,中医上常用曼陀罗来解决多种健康问题,如哮喘,疼痛,关节炎和肠胃病等。此外,这种植物还可以作为抗生素、止痛和麻醉药使用。

1.曼陀罗花不仅能用于麻醉,还能去风湿,止喘定痛,曼陀罗花煎汤泡水可以用来治疗风湿顽疾。曼陀罗的花瓣的镇痛作用效果很强,也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痛等。它的叶和籽可用于止咳镇痛。

2.曼陀罗叶可以帮助清嗓润喉。病人吸曼陀罗叶子烟能有效放松喉咙内的支气管肌肉。但过量摄入容易导致中毒,必须在咨询医生后才可以采用的适当剂量和用法。

3.也有人使用曼陀罗帮助改善睡眠。失眠的人可以在床附近放一点捣碎的曼陀罗植物叶。这些叶子包含诱导睡眠的化合物,能提高入睡效率,帮助进入深层睡眠,使用此法要适度。

4.除了上述功效之外,新鲜曼陀罗叶子泡在热水中,制成茶饮,也帮助治疗肠胃不适。

5、曼陀罗植物还有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的作用。用新鲜叶子,花朵和种子捣成糊状,外敷在相关部位就能有效缓解疼痛。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可以自制的曼陀罗中药小附方,不过提醒大家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

常用曼陀罗中药附方

1.治慢性气管炎:取曼陀罗花0.1g,金银花、远志、甘草各0.48g(每丸含量)。一起研磨成粉末状,加适量蜂蜜制成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连服一月。(《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胃痛:取曼陀罗花0.6g,热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3.治风湿关节痛:取曼陀罗花30g,搜山虎12g,毛姜15g,白酒500g,浸泡半个月,每日2次饮服5ml左右药酒。(《内蒙古中草药》)

4.治关节炎:取曼陀罗花9g。热水冲泡,烫洗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了解了曼陀罗的中药用法,是不是看到了曼陀罗对我们有益的一面?但是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用量方面,最好是在咨询过医生的建议后,再正确使用,才是比较安全的,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就收藏植物59网吧~

金桔的病害防治方法


金桔果实金黄、具清香,挂果时间较长,是极好的观果花卉。它既宜作盆栽观赏及盆景,同时其味道酸甜可口,有多方营养价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桔常见病害的防治技巧。

金桔溃疡病的防治

危害

危害叶、枝稍和果实,造成落叶落果,叶背始呈黄色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近圆形,两侧隆起,粗糙木质化,其中央有裂口,最后为灰褐色,成溃疡状,四周有黄色晕环,严重者引起落叶,溃疡病菌随风雨传播,在20至30℃和湿润气候发生最为严重。

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防止新叶生长过快,增强抗病能力。

(2)药物防治:第一、用硫酸铜0.25公斤,生石灰0.5公斤,兑水50公斤配成波尔多液喷雾。第二、用代森铵600倍喷雾。

(3)用退菌特600倍(即12.5公斤水放药20毫升喷雾)。

(4)喷医用链霉素80万单位(即一小袋兑水100公斤左右)喷雾。

金桔炭疽病的防治

危害症状

炭疽病危害叶、枝稍及果实,严重时造成枝稍干枯、落果。苗木受此害会引起枝干落叶,严重时全株干枯。这种病在金桔基地普遍发生。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搞好桔园松土除草工作,保持湿干适度。

(2)清除,病叶、病枝等。

(3)用5%代森铵500至800倍。或退菌特600倍喷雾。每次相隔10天左右喷雾一次,连续用药两次。

《曼陀罗黄萎病的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