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杨树杨干象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杨干象属鞘翅目、象虫科虫害,寄主多为杨柳科树种,以杨树为主,主要有:甜杨、小黑杨、北京杨、矮桦等。要注意及时进行防治,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光泽。体长7.0~9.5mm。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布白色鳞片形成若干不规则的横带。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0~13.0mm,胴部弯曲呈马蹄形,乳白色,全体疏生黄色短毛。头部黄褐色,上颚黑褐色,下颚及下唇须黄褐色。

蛹:乳白色,长8.0~9.0mm。腹部背面散生许多小刺,在前胸背板上有数个突出的刺。腹部末端具1对向内弯曲的褐色几丁质小钩。

二、发生规律

杨干象1年发生1代,以卵或1龄幼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卵也相继孵化。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危害,后蛀成圆形坑道,蛀孔处的树皮常裂开如刀砍状,部分掉落而形成伤疤。

5月中、下旬在坑道末端向上钻入木质部,做成蛹室,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经6~10d爬出羽化孔,羽化盛期在7月中旬,7月末羽化终了。

成虫到嫩枝条或叶片上补充营养,形成针刺状小孔,7月下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干2m以下的叶痕、枝痕、树皮裂缝、棱角、皮孔处,每雌一次产卵1粒,平均卵量44粒,产卵期平均36.5d,当年孵化的幼虫,将卵室咬破,不取食,在原处越冬,部分后期产下的卵,不孵化,在卵室内越冬。

三、危害症状

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后蛀成圆形坑道,蛀孔处的树皮常裂开呈刀砍状,部分掉落而形成伤疤。成虫产卵时可在枝痕、休眠芽、皮孔、棱角、裂缝、伤痕或其他木栓组织留下针刺状小黑孔。

四、防治方法

1、加强对苗圃3年生大苗严格检疫,对幼林地及时进行跟踪检疫,对林地周围杨树作到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及时消灭虫源地。

2、初期危害状不明显,在4月中、下旬树液开始流动时,采用40%氧化乐果或50%久效磷1份兑3份水药液,用毛刷在幼树树干2米高处,涂10厘米宽药环1-2圈。此法适用于3-5年生幼树。

3、在小幼虫危害易识别期,被害处有红褐色丝状排泄物,并有树液渗出时,用40%氧化乐果1份加少量80%敌敌畏兑20份水药液点涂侵入孔。也可用40%氧化乐果,50%久效硫磷、60%敌马合剂30倍液用毛刷或毛笔点涂幼虫排粪孔和蛀食坑道,涂药量以排出气泡为宜。也可事先扩大侵入孔,用磷化铝颗粒剂塞入,然后用粘土泥封孔。

4、6月下旬-7月下旬成虫出现期,喷洒绿色威雷(4.5%高氯菊酯)触破式微胶囊剂1000倍液,50%吡虫啉1000倍液,2.5%溴氰菊酯1000倍液,40%杀螟松、40%氧化乐果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5、于清晨傍晚时振动树枝,将振落假死成虫扑杀。

6、靠近河流、湖泊水源条件较好林分,可挂旧木段招引啄木鸟。

精选阅读

杨树直角叶蜂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直角叶蜂,别名杨扁角叶蜂。杨直角叶蜂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昆虫名,属膜翅目,叶蜂科。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危害特征

以幼虫取食杨树叶片危害,幼虫孵化半日后,取食叶脉附近的叶肉,使叶上出现小圆洞,由圆洞向叶缘取食,食尽叶肉,仅留叶脉。幼虫取食时先分泌白色泡沫状液体,凝固成蜡丝,蜡丝留于食痕附近周围,排成1-3列,形似栏杆。幼虫老熟停食,顺着枝条下树,结茧化蛹。危害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不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甚至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5~6mm,翅展10~12mm,雌虫体长7~8mm,翅展12~14mm。体黑色,具金属光泽,被稀疏的白色短绒毛。触角9节,黑褐色,被较密的黑色短绒毛,第一、二节的总长约为第三节的1/4,3~8节端部横向加宽似一直角,基部一侧向内收缩。中胸背板有一褐色斑。翅透明,翅痣黑褐色,翅脉淡褐色。前足基节基部,前、中足跗节端部,后足胫节端部、跗节均为褐色,其余为黄色。

卵:椭圆形,长1.3~1.5mm,宽0.3~0.4mm,乳白色,表面光滑。

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渐变为鲜绿色,头部黑色,头顶绿色,胸足黄绿色,各足基部具两个褐色斑点,胸、腹背和两侧面着生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小圆点。第七、八腹节稍向上隆起,末节向下弯曲,呈S形。幼虫共5个龄期,五龄幼虫体长11~13mm,头宽1.2~1.3mm。

蛹:初为绿色,后渐变为褐色,长7.0mm,宽2.5mm,口器、足、触角、翅均为乳白色。茧:椭圆形,雌茧长7~8mm,宽3mm;雄茧长5~6mm,宽2mm,初为黄褐色,后期为茶褐色。

发生规律

杨直角叶蜂在南阳地区一年发生7~8代。每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成虫5月中旬羽化,6月份发生二、三代成虫,7月份发生四、五代成虫,8月上旬发生第六代成虫,9月中旬发生第七代成虫。成虫羽化后第二天即产卵。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在表土层结褐色丝茧越冬。

成虫多在午后羽化出土,羽化率为90%,雌雄性比1:3。成虫爬行上树,飞到枝叶上,受惊动落地后,多数腹面朝上,并发出吱吱声。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7粒,最多42粒,卵产于叶背面主脉两侧皮层下,每处1~2粒。卵经3~5天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平均达90%。第3~5代有孤雌生殖现象。1~2龄幼虫群集取食,被害部呈针尖状小圆孔,二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危害,常将大片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呈不规则的孔洞,孔洞边有白色蜡丝。幼虫受惊时向叶背面转移,腹部不断左右摆动。老熟幼虫沿枝干爬行到地表化蛹。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根据观察,杨直角叶蜂主要危害黑杨派各品种杨树,而对毛白杨很少危害,对刺槐一般不危害,可进行杨、槐混交。

2、化学防治:郁闭度大于0.6的林分,发生量大时,于幼虫盛发期用敌马烟剂熏杀,每hm2用药7.5Kg。在稀疏林分和幼龄林,可向树冠喷洒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10000~20000倍液。

杨树病害之杨叶锈病防治


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杨叶锈病在我国发生普遍,还可侵染新疆杨、河北杨和山杨等白杨派品种。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幼芽、叶片和嫩茎均可受害。严重时使病叶和病芽枯死,影响杨树生长。

杨树病害防治

[症状]

春天杨树展叶期,可看到树上布满黄色粉堆,形似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严重受害的病芽经3周左右即干枯。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染后,形成黄色小斑点,叶背面产生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以联合成大块,且叶背柄部隆起。受侵叶片上有时形成大型枯斑,病叶提前脱落,甚至枯死。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溃疡斑。

[病原]

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栅锈属(Melampsora)的马格栅锈菌(M.magnusianaWagn.)和杨栅锈菌(M.rostrupiiWagn.)。夏孢子堆黄色,,散生或聚生。夏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可橙黄色,表面有刺状突起,直径21~30m。冬孢子梭柱形,褐色,大小37~5010~15m。该菌的转主寄主在我国尚不清楚。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杨树萌芽时,菌丝发育形成夏孢子堆,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借风传播。5、6月为第一次侵染高峰,9月为第二次侵染高峰。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种植密度过大,气温高,降雨多,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幼苗和幼树易感病。

[防治方法]

(1)早春清除病芽。必须注意,操作时避免孢子飞散,否则将达不到预期效果。

(2)选育抗病强的品系育苗或造林。

(3)药剂防治:叶片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锌100倍液,50%退菌特500~1000倍液,0.2~0.3%石硫合剂。

杨树红蜘蛛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树因具有适种区域广、生长快、材质优、用途广、效益高等特点,成为绿化的主栽树种。但大面积杨树纯林的栽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出现了杨树的多种病虫害。很多发生较大面积的杨树红蜘蛛,又名瘿螨。杨树红蜘蛛对杨树的危害比较严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红蜘蛛的形态特征和防治方法给大家。

危害杨树的红蜘蛛主要是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俗名红砂、火龙虫、火株子,分布广泛,寄主植物有山楂、栎、刺槐、泡桐、欧美杨、毛白杨,还有桃、李、葡萄等树木,危害杨树主要以当年生幼树为主,在杨树的叶、芽、嫩茎上吸食危害,初期常使被害处呈现灰黄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后变为褐色或红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嫩茎畸形。根据气候和环境特点,加强对杨树尤其是新栽植树木的管护,是降低虫害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一、形态特征

成年雌螨体卵圆形,背隆起,体背两侧有黑色皱纹,上有刚毛26根,成6列。体长有冬夏型之分,夏型个体大,长约0.6-0.7毫米,初为红色,后变暗红色,冬型虫体较小,长约0.4毫米,朱红色。有光泽,非越冬型为暗红色。雄螨体菱形,长0.4毫米,末端略尖,淡绿或浅绿色。体背两侧有黑斑,阳茎钩部几乎弯成直角。

二、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5-10代,以紫红色群集于缝隙、树皮、枯枝落叶内,以及树干附近的表土缝内越冬,越冬雌螨的抗寒能力很强,翌年树芽萌动时,越冬卵就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上、中旬。

幼螨爬上嫩叶取食危害,至成螨产卵繁殖。第1代雌螨寿命为15天左右,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43粒,危害杨树的叶螨多数栖息、危害于树冠的中下部和内膛的叶背处,主要危害新叶并群集在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营养,使叶片从中柄到叶脉失绿变黄,背面变成红锈色,色泽暗淡无光,而后脱落,使杨树产生早落叶,早停止生长,对杨树的后期生长产生极大影响。

温度适宜时,其繁殖迅速,6-8月各世代重叠发生,所以在6-7月气候干燥时,爆发的危险性最大。传播方式有爬行、风力传送及随人、畜、果实和树苗而传带等。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春季发芽前,山楂红蜘蛛以雌成螨在枝干翘皮缝隙中越冬。因此,刮掉翘皮并集中烧可消灭大量的雌成螨。对防治红蜘蛛有较好的效果。

2、生物防治,有束管食螨瓢虫、深点食螨瓢虫、肉食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这些天敌能在中后期抑制山楂叶螨的繁殖量。

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杨树天牛的虫害防治


天牛为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很多地区的杨树因受天牛为害,使树干千洞百孔,折梢断头;树干内虫道密布,材质降低,影响木材工艺价值。因此,防治杨树天牛虫害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如下方法防治杨树天牛虫害,效果较好。

一、营林措施

1、严格苗木检疫。如果用带有天牛虫瘿的疫苗造林,会殃及大片林木,贻患无穷;疫苗外运,还会嫁祸于人。因此,苗木出圃前,一定要把好产地检疫关,发现带有病虫的苗木,坚决就地销毁,严禁外传。

2、营造混交林。杨树纯林面积不断扩大,因品种单一,而造成的杨树病虫危害也越来越严重。营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天牛产卵和危害。因此,在新造杨树林中,应注意配置多树种混交,以形成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以阻隔或减少害虫蔓延成灾。在杨树林网内种植些桑树,可吸引补充营养的天牛成虫,前来取食,而诱集消灭。

3、加强抚育管理。松土、浇水、修枝等措施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杨树本就生长速度快,如果使其旺盛生长,可促进树干上刻槽很快愈合,导致天牛产在上面的卵粒被挤出、挤破,甚至还可以挤死刚孵化的天牛幼虫。对天牛危害严重,已无成材希望的四旁树及早更新。结合修枝剪除有虫枝条及时销毁。

4、选用抗虫害的树种栽植造林。据调查发现,栽植的杨树品种中对天牛的抗性表现明显差异。如意大利69、72杨有较强抗性。大官杨、小叶杨、中林46杨等则易受害。因此,在造林时应选用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栽植。

杨树天牛的虫害防治

二、化学治疗。

1、磷化铝片塞孔法。每孔用0.1克磷化铝片塞入后,用泥封住排粪孔即可毒杀。

2、化学药剂注孔法。用注射器吸取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40倍液,注入虫孔,每孔注入到药液自孔中流出时即封住虫孔。

3、药剂涂孔法。可用敌敌畏、煤油(或柴油)1:20混合液涂抹蛀孔。

4、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可向树干和树冠洒40%氧化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敌百虫800倍液,喷至药液沿树干微微下流为宜,均有较好效果。

三、生物防治。

1、招引啄木鸟。可于每年的7、8月份,在树干高约4-5米处,悬挂心腐木或空心木,招引木间距离以100-200米之间。一对啄木鸟能有效防治300亩林地。

2、释放寄生蜂及保护林间天敌昆虫。肿腿蜂等寄生蜂寄生天牛幼虫体外,使天牛幼虫死亡。可购买成品释放。对林间天敌昆虫如郭公虫、花绒坚甲等应保护,以充分发挥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另外,在天牛害虫羽化高蜂期、人工捕捉刚羽化的成虫杀死,也是降低虫口的有效措施。

杨树天牛虫害防治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本方案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执行。更多绿色尽在

一、虫情监测

虫情监测分虫情普查和固定监测,以地面监测为主。

(一)虫情普查

1、普查每年2次,春季越冬虫态开始活动(约4-5月份)和秋季落叶后越冬前(约10-11月份)进行,以秋季普查为主。普查范围包括发生区和与发生区相毗邻的未发生区。

2、发生区内以乡(镇)为单位,沿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或农田林网设计路线进行全面踏查。查清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

3、未发生区与发生区毗邻地区,以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集散地等传入天牛可能性大的地区及附近的寄主林分做重点全面普查。如发现有枯梢、羽化孔和蛀孔等可疑症状,要在附近做进一步详查,或请专家鉴定,如确定为天牛危害,应立即采取措施除治并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二)固定监测

1、发生区内重点治理区每0.5万亩、一般治理区每1万亩寄主树设一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3-5块固定标准地。配备专人定期监测。

2、与发生区相毗邻地区的未发生区在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存集散地等传入天牛可能性较大的地段设立固定监测点,每2万亩寄主林分设立一个固定监测点。定人定期监测。天牛的调查与监测参照黄斑星天牛预测预报办法(新发布)。

桑树蒙古土象的虫害防治方法


桑树蒙古土象学名XylinophorusmongolicusFaust鞘翅目,象甲科。别名小丸瓢箪象甲、蒙古象鼻虫、蒙古灰象甲。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西北。

寄主:除为害桑树外,还为害棉、亚麻、玉米、谷子、甜菜、苹、槟、桃、樱桃、枣、栗、核桃以及杨、豆、瓜等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

成虫取食桑树幼苗子叶、嫩尖及生长点,桑树幼苗顶土时,苗眼四周的表土出现缝隙时,成虫就会趁机群集其中为害嫩芽,因此苗未出土就常被吃光或成秃桩,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整片苗地无苗。该虫对嫁接成活的桑苗或即将出土幼树的嫩芽为害甚重。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辽宁、山东、河南桑区两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辽宁4月中旬出土活动,在地面上或近地表的幼小桑苗及幼树上取食,5月上旬产卵在土中,5月下旬出现新孵化幼虫,在土中为害小根,9月底做土室越冬。

山东则于3月下旬一4月上旬出土,4月中下旬交尾产卵至6月下旬。5月上旬新孵幼虫始见,10月中下旬越冬,下一年春季继续为害,6月下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羽化的成虫不出土,在土室中越冬,直至第三年34月才出土为害。

防治方法

(1)在受害重的田块四周挖封锁沟,沟宽、深各40cm,内放新鲜或腐败的杂草诱集成虫集中杀死。

(2)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细土l520kg拌成毒土,撒在桑苗四周。

(3)成虫为害期向幼树上喷洒50%辛硫磷乳油13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200倍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000一3000倍、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

杨树夏季虫害防治


夏季是杨树各类虫害的高发期,目前威胁杨树产业的主要有天牛、蚱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类、杨白潜叶蛾等虫害。就其危害程度而言,夏季里又主要以天牛、蚱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为主。

一、天牛

(一)营林措施:首先要提倡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选用泡桐、刺槐、臭椿、香椿、合欢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楸树及大枣、苹果、梨等与杨树进行块状混交或带状隔离,造林用苗选用抗虫性强的良种壮苗。其次是加强抚育管理,及时开展中耕、松土、除草、施肥,并在适宜季节修枝抚育,增强树势,提高林分自身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二)生物及仿生制剂防治:虫害发生面积较大时,可在害虫产卵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或舟蛾赤眼蜂进行防治。或在林间悬挂鸟巢,积极开展益鸟招引,增加鸟类数量。或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喷洒25%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进行地面喷雾防治。对有一定郁闭度的路林、林网、片林,可采用背负式机动喷粉机喷施森得保粉剂进行防治。对于大面积集中连片发生的可采用超低量飞防25%灭幼脲Ⅲ号每公顷600克防治。

(三)人工物理防治:夏季是天牛产卵期,在杨树主干或侧枝上寻找川字形产卵槽,用手按压槽中小木片,杀死天牛卵,也可以在林间悬挂杀虫灯(黑光灯)或在林缘点燃火堆诱杀成虫。

(四)化学防治:对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可采用地面喷烟或放烟防治,适宜在3龄幼虫期前,采用担架式、背负式机动喷雾机或车载机喷施80%敌百虫800倍液等高效低毒环保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有一定郁闭度的路林、林网、片林,可采用6HY、OR系列烟雾机喷施有触杀性、胃毒性或熏蒸性的乳油或油剂进行喷烟防治,药剂与柴油混合比例1:10;或采用林丹烟剂、敌马烟剂进行放烟防治,烟剂用量每公顷15公斤。

局部发生、高大树木受害时,可采用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的10%呲虫啉等药剂在树干胸径部位树干周围砍伤口或刮去老树皮后涂毒环的方法防治。也可采用干基部打孔注药,利用打孔注药机或手工钻等工具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内吸传导性强的10%呲虫啉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24毫升,原药或13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二、蚱蝉

(一)人工捕捉成虫。早晨(露水未干前)在林地或林地周围林木的低矮处及作物上,捕捉出土不久的成虫。

(二)灯光、火光诱杀成虫。于晚间在林地上设置灯光或在林地附近生火,灯、火光越强越好,然后通过震动树干,以惊吓蚱蝉向灯光或火光飞落。

(三)79月剪除带卵的枯梢。

三、刺蛾

夏季为其危害盛期,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幼虫。4龄以前幼虫取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4龄以后沿叶缘蚕食叶片,仅留主脉。9月上旬出现第二代幼虫,大部分幼虫于10月中旬老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一)人工挖掉树根周围的越冬茧,集中销毁。

(二)羽化盛期,灯光诱杀。

(三)在幼虫危害期,可以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500倍液喷洒树叶。

(四)在树干基部不同方位斜向下钻3个孔,注入40%久效磷原液(干径每1厘米需0.5毫升),用泥堵住钻孔。

四、杨扇舟蛾

一年发生3~4代,第2代成虫于7月上、中旬羽化,最后一代幼虫危害至9月底陆续下树,寻找适宜场所结茧化蛹越冬。

(一)摘除虫叶。扇舟蛾的初龄幼虫都具有群聚、联叶危害的习性。因此,所有杨树都需认真巡查,发现有受害的叶片抓紧采用人工摘除,可消灭大量的幼虫和蛹,对减轻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效果显著。

(二)化学防治。幼虫发生期,于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3个孔,注射50%久效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1~2毫升(根据树体大小),或者使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加18%杀虫双300倍喷雾防治杨扇舟蛾,防治喷雾要求做到不漏株,不漏叶。

五、杨小舟蛾

每年10月中下旬时,幼虫下树化蛹越冬,这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喷树干中下部及林间地面杀灭越冬害虫。进行人工防治:震落和摘虫苞。因杨小舟蛾幼虫具有在枝条上停息时待不牢的习性,可在早晨猛击树干,震落扑杀。其他防治方法参照杨扇舟蛾。

杨树扇舟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扇舟蛾,别名:白杨天社蛾。河南全省均有分布。杨扇舟蛾是杨、柳的重要害虫,幼虫吐丝结苞为害杨树叶片,常在7-8月间猖撅成灾。

形态特征

成虫:雄成虫翅展23~37mm,雌成虫38~42mm。体灰褐色,前翅褐灰色,有4条灰白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褐色扇形斑,外横线通过扇形斑的1段呈斜伸的双齿形,外衬2~3个黄褐色带锈红色斑点,扇形斑下方有1个较大的黑色斑。后翅灰褐色。

卵:扁圆形,直径约lmm,橙红色,近孵化时为暗灰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mm。头部黑褐色;胸部灰白色,侧面墨绿色;腹部背面灰黄绿色,两侧有灰褐色宽带每节上着生环状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第一和第八腹节背中央各有1个枣红色的瘤,其基部边缘黑色,两侧各伴有1个白点。

蛹:体长13~18mm,褐色,腹末有分叉的臀棘。茧椭圆形,灰白色。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4代,以蛹在枯落物等处越冬。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成虫出现的时间分别在3月下旬至4月、6月、7月、8-9月。幼虫出现期晚1~2周,可危害至10月份。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未展叶前,卵产于小枝,以后产于叶背,块产,常百余粒单层排列,易于发现。

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2龄后群集缀叶结成大虫苞,白天隐匿,夜出取食,被害叶枯黄,甚为明显;3龄后分散,食全叶。共5龄。末龄虫食量最大,占总食叶量的70%左右,虫口密度大时,可在短期间内将全株叶片食尽,食料不足时有垂丝迁移现象。老熟幼虫在苞叶内结茧化蛹,末代老熟幼虫沿树干爬到地面,在枯叶、墙缝、树皮裂缝或地被物上结茧化蛹。

防治措施

1、结合更新采伐,营造杨桐、杨椿、杨槐或杨楝混交林。

2、幼树及时剪除虫苞,杀死其中幼虫。或在幼虫孵化盛期喷洒灭幼脲类药物。

3、大树树干注射防治。5月上、中旬树干基部注2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5-12倍液或40%氧化乐果2倍液,每株树按胸径每cm注射1ml的药液。

4、生物防治:

(1)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喷洒100亿活芽孢/mlBt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16000IU/mgBt可湿性粉剂1200-1600倍液。

(2)于第一、二代卵发生盛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667m22万-4万头)。(3)在杨树林和周围种植油菜等蜜源植物,为赤眼蜂、姬蜂、瓢虫等天敌提供适宜环境,控制杨扇舟蛾。

杨树主要食叶虫害的防治方法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集约栽培。

杨树主要的食叶虫病害

1.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

2.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3.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杨树主要的食叶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2、化学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

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

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杨树刺蛾的虫害防治


杨树刺蛾是一种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取食树叶,在大发生时要不了几天就可把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危害杨树的常见刺蛾种类多,长江流域的种类有扁刺蛾、褐刺蛾、黄刺蛾和青刺蛾,林农常将刺蛾的幼虫统称为洋辣子、八角辣。除危害杨树外,还危害苹果、梨、桃、枇杷、榆、泡桐、梧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现将杨树扁刺蛾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更多绿色尽在

形态特征

扁刺蛾雌成虫体长13毫米至18毫米,翅展28毫米至35毫米;雄成虫体长10毫米至15毫米,翅展约30毫米。成虫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较深,前翅灰褐色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卵长椭圆形,扁平光滑,长约1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为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1-26毫米,宽16毫米,扁椭圆形,背部稍隆起,形似龟背,全身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虫体两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蛹长10毫米至15毫米,前端较肥大,近椭圆形,初为乳白色,近孵化时为黄褐色,茧椭圆形,长12毫米至16毫米,暗褐色,其茧结在杨树根部周围的表土层里。

防治办法

1.结合施肥、修剪,挖除或剪去树干上的茧壳及土中虫茧。在冬耕施肥时,将林下落叶及表土埋入施肥沟底,或者结合培土防冻,在树干基部30厘米范围内培土10厘米左右,并加压实,可杀灭一部分越冬虫源,减少下年发生基数。

2.人工除虫。扁刺蛾低龄幼虫多在叶片上群集为害,食叶后叶片白膜状明显,可以摘除群集大量幼虫的叶片集中处理,能消灭大量食叶幼虫。

3.灯光诱杀。在刺蛾成虫的发生期,利用其趋光性,可在杨树林、苗圃架设黑光灯或振频式诱蛾灯,诱杀大量的扁刺蛾的成虫,减少发生量,效果很好。

杨树柳蓝叶甲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树柳蓝叶甲主要危害是以成、幼虫危害柳属、榛属植物叶片,影响幼苗、幼树的正常生长。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mm,卵圆形,背面相当拱凸,深蓝色,有金属光泽,有时带绿光。

卵:长0.8mm,椭圆形,橙黄色。幼虫:长6mm,体扁平,灰黄色。头黑褐色。

蛹:长4mm,腹背有4列黑斑。

发生规律

1年发生5~9代。以成虫于枯落物、杂草及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柳树发芽时开始活动,随即交尾、产卵,并孵出幼虫,第一代虫态较整齐,以后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常同期可看到几种虫态。成虫有假死习性,卵成块产于叶背或叶面,每雌可产卵数百粒至千余粒。

初孵幼虫多群集剥食叶肉,致被害处灰白半透明。幼虫4龄,老熟后附于叶片化蛹。苗圃2年生苗木受害最重,换茬1年生苗最轻。林内1~2年萌生条最重,其次为孤立木及林缘木,林内大树受害最轻。

防治方法

1.连茬苗圃冬季深翻地并铲除地边杂草可减少越冬代基数。

2.震落捕杀成虫。

3.喷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防治成虫及幼虫。

意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意杨树干耸立,枝条开展,叶大荫浓,宜作防风林,用作绿荫树和行道树非常多。也可在植物配置时与慢长树混栽,能很快地形成绿化景观,待慢长树长大后再逐步砍伐。现将意杨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溃疡病

主要危害幼树,多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初期症状是在枝干皮孔边缘形成圆形水泡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状,泡内充满褐色黏液,病斑周围呈暗褐色。水泡破裂后留下伤疤,后期下陷干裂,易剥离。受害严重时树皮上的病疤密集且相互连接,导致植株死亡。该病在4月开始发生,56月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89月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10月后逐渐减缓并停止。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树种,严禁带病苗木出圃,对表面无症状的苗木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10分钟消毒;苗木发病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涂抹病部,涂药前用刀在病部刻纵横交错的伤痕。

2、锈病

春天杨树展叶期可见树体上布满黄色粉堆的畸形病芽。建湖县在3月底4月初气温升高到16℃时病芽陆续出现,比健芽早1~2天展开,经3周左右便干枯。病芽陆续出现的时间为4周左右,但大量出现主要在4月中下旬,56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初春及早摘除病芽并装入袋中,以防夏孢子扬散,然后用代森锌、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喷雾。

3、杨扇舟蛾

杨扇舟蛾一旦暴发,3天内就会将树叶吃光。通常1年发生5代,第一代在5月上中旬发生,第二代在6月中下旬发生,第三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四代在8月下旬发生,第五代在9月中下旬发生,以第三代和第四代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杨扇舟蛾3龄前吐丝缀叶形成虫苞,及早摘除虫苞可以杀死大量幼虫;用高射程喷雾器对树冠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的混合液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1000倍液;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氧乐果稀释液。

4、桑天牛

意杨主要的蛀干害虫,以初孵幼虫蛀入木质部,向下蛀成直的虫道,幼虫在蛀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使被害树木形成多孔,刮风时枝条及树木易折断。桑天牛每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次年5月开始化蛹,78月羽化为成虫后飞出,随后在树枝上咬U形刻槽产卵,幼虫孵化后蛀入木质部危害。

防治方法:选用丹红杨、巨霸杨等抗桑天牛的品种;在树干、树枝上查找刻槽,找出卵块、卵槽并集中销毁;在桑天牛羽化期捕捉成虫,或用铁丝从蛀道中刺死幼虫;在桑天牛危害期寻找新鲜的排粪孔,注入敌敌畏、氧乐果等稀释液,或塞入蘸药液的棉团,然后用泥巴封口,药杀幼虫。

5、草履蚧

草履蚧在早春上树吸取杨树嫩芽、嫩枝汁液,使幼芽不能萌发。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2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2月中下旬若虫出土爬上树,在树缝或树杈等隐蔽处群居;3月底至4月虫体蜕皮增大,分泌蜡质;5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6月初雌虫下树,在杂草和土中产卵,危害期结束。

防治方法:早春若虫上树前在树干1米高处绑缚胶带,并在胶带上下方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涂10厘米宽的药环,阻止草履蚧上树;上树后可用氧乐果等药喷雾补治。

《杨树杨干象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