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如何防治木耳贮藏期虫害?》,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木耳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菌类,常吃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吃。木耳的做法有很多,不管是炒还是凉拌,都非常爽脆,深受消费的欢迎。栽培木耳的朋友在采摘完木耳以后会发现一个问题,木耳在贮藏时期特别容易生虫害,那么该如何防治呢?

1、远离虫源

我们都知道,木耳常见的虫害非常多,有白蚁、长角谷盗、谷蛾等等,它们经常会出现在仓库的缝隙里面、包装物品、杂物上面过冬。所以我们在贮藏木耳之前,就要将房屋内的这些杂物和室外的杂草等清理干净,并且用药剂做好消毒措施,封闭两三天左右,等到消毒完毕以后千万要做好通风,然后再将木耳放到仓库中,并且在仓库的四周撒一些生石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虫害进入到室内侵袭木耳了。

2、及时的杀掉害虫

在木耳贮藏期间如果发现了虫害的话,就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掉。首先可以将木耳放在阳光下暴晒一天的时间,没有阳光的话可以直接用烘干机烘干杀掉害虫。然后我们将仓库密封半个月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杀掉害虫。最后可以将仓库中的氧气抽出来,然后注入氮气,一般两天的时间害虫就会无法呼吸而死掉。

3、不要让木耳上潮

因为天气的原因,木耳很容易出现上潮的现象,因为木耳上潮以后很容易出现虫害的额发生,所以在放入木耳的时候就要将其做好干燥工作,一般木耳的含水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二,再放到铝罐里面或者塑料袋里面密封。放入纸箱的话必须垫好防潮袋,也可以放入一些生石灰或者干的木屑,每隔半个月的时间就要检查一次干燥的东西是否变湿润了,如果已经变湿了的话就要放入外面暴晒或者烘干再放入到箱内,这样木耳就会减少上潮了。如果木耳已经回潮了,最好将其重新干制后再保存。

4、熏蒸

熏蒸也是贮藏木耳时防虫害的一个好方法,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将仓库密封起来,然后进行熏蒸。此方法的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针对大量虫害发生的时候,一般一立方采用几克就可以了,熏蒸用的是磷化铝,在仓库中分散开就可以了,熏蒸以后要密封三天的时间,然后通风半个月才能重新保存木耳。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防治木耳贮藏期虫害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扩展阅读

如何预防甘薯贮藏期病害


鲜食甘薯安全贮藏越冬,错季销售给薯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

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甘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期间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拐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贮藏期间温度、湿度和空气等环境因素控制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薯块的保存质量,处理不好造成上述甘薯病害的发生,给贮藏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甘薯病害

1)甘薯湿害和干害。湿害主要是田间积水时间较长,或薯堆内水汽上升,或因雨雪漏于窖内浸湿薯块等原因造成烂窖。干害主要是窖内相对湿度过低,造成生理萎缩而渍烂。甘薯缺氧主要是入窖初期气温较高,或装薯过满,或封窖过早都会引起烂窖。

2)甘薯软腐病。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的薯块,贮藏不当,则会导致此病的迅速蔓延。薯块发病后,开始外部症状不明显,仅薯块变软,呈水渍状,不久在薯块表面长出茂盛的绵毛状菌丝体,上有黑色的小颗粒,即病菌的孢子囊。破皮后流出黄色汁液,带有酒香味,如果被后入的病菌侵入,则变成霉酸味和臭味,以后干缩成硬块。

3)黑斑病。病薯块上出现膏药状青黑色陷斑,并深入薯肉,味苦。潮湿时斑面初现灰色霉层,后现黑色刺状物。病薯不堪食用。贮藏期是黑斑病危害重、损失大的时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的带病薯块,病菌通过运输造成的伤口侵入薯块,贮藏初期,高温高湿能促使病害发展,在15摄氏度以上病菌发展较快。

4)甘薯线虫。主要危害薯块,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1)糠心型。由薯苗、种薯带病,线虫由拐子侵入块根,由薯块顶部发病逐渐向下部或四周发展,先是块根纵剖面内部呈棉絮状白色糠道,后期形成褐色糠道,俗称糠心、糠瓤。有时内部虽已毁坏,但外表与健康者无异,只是重量减轻。(2)裂皮型。线虫用口针刺破外表皮,进入块根内部危害,初期症状肉眼不易看出,开始外皮退色,不久变青,有的有稍凹陷,有的有小裂口,内呈褐白相间的干腐。两种类型常混合发生。

二、病害预防

(一)是贮藏前要用硫磺、福尔马林或多菌灵对贮藏间的四周、地面进行消毒灭菌,挑选无病、无伤、无虫眼的薯块贮藏。

(二)是薯块的体积不要超过贮藏空间的三分之二。

(三)是控制好贮藏间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等环境因素。贮藏期可以人为分成三个时期,前20天为前期也称发汗期,由于外界气温高,薯块自身生理活动等特点,呼吸较旺盛并散发出大量水分。此期管理应以注意通风散湿为主;贮藏中期为20天以后至次年的2月份,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最适温度应保持在10―14摄氏度,相对湿度85%―90%。当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薯块就容易发芽,降低了商品性,但贮藏间内温度要长期低于9摄氏度容易发生冻害,薯块内部变褐发黑,发生硬心,蒸煮不烂,且有异味,并有可能受到低温性病菌的侵入。湿度过大达到饱和时(薯块上有水滴出现)易发生黑斑病和软腐病;湿度低于80%薯块开始缺水,薯皮颜色发暗,出现干缩糠心。如果贮藏间长时间通风不好,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薯块会发生腐烂。次年3月份以后为贮藏后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此期重点是注意通风降温,使温度不超过15摄氏度。在贮藏间的不同部位应分别放置温度、湿度表,定期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毛木耳种植: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技术


毛木耳,又名粗木耳、黄背木耳、白背木耳等,为木耳科木耳属菌类植物。毛木耳口感脆嫩可口,与海蜇皮相似,可以凉拌、清炒、爆汤等,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好的种植价值。而在毛木耳的种植过程中,做好其出耳期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控制温度

毛木耳耳片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6℃-3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耳片生长越快,温度低于18℃时耳片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5℃时,耳片生长受到抑制。当温度低于20℃,要减少通风,做好保温工作。温度超过33℃时要注意喷水降温,加强通风。

二、调节湿度

毛木耳耳片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可通过人工喷水来维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喷水时可用水管直接向耳片和空间喷淋,但主要向空间和地面上浇水。喷水要根据气候、耳片的生长状况而定,晴天、温度高、耳片大时,喷水量要大,每日喷水3-4次;阴天,耳片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当耳片边缘卷曲,变黑变硬时,表明环境中湿度不足,就要及时喷水。毛木耳耳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即使耳片变黑变硬,干燥卷曲,喷水吸水复原后,又能恢复生长,因此在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潜,使环境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耳片的质量和产量。在高温期间,特别要做好干湿交替管理,如果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出现流耳。每次喷水后,结合通风换气,让毛木耳耳片上过多的水散发掉。在连续阴雨天,必须加大通风换气,防止出现流耳。

三、增加光线

光线的强弱对耳片的质量影响较大,在强光下,长出的耳片肉厚,颜色深、柔软,绒毛粗而长,耳片干燥后,为黑色。在弱光或接近于黑暗的环境条件下,耳片颜色浅,为淡红色,耳片较薄,腹面绒毛细而短,不明显,干燥后耳片为红褐色,呈半透明状。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出耳环境的光照强度,来生产出不同质量的耳片,满足市场的需要。

四、保持通风

毛木耳在耳片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耳棚内通风不良,就会造成一个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耳片则不能正常分化形成,而长成手指状的子实体。在耳片生长后期,遇到温度高、湿度大时,就会造成流耳,因此在出耳期间,要保持耳棚内空气流畅,空气新鲜。由于通风与保温、保湿是相矛盾的,在通风时要根据温度和湿度来进行。温度低、湿度小,要减少通风;温度高、湿度大,要加大通风;在连续阴雨天时,要一直保持通风状态,降低湿度,防止出现流耳。

五、二茬耳的管理

毛木耳正常情况下可连收3-4茬,1-2茬量多质优,3茬以后的耳质较差。采收第一茬后,为促使迅速转潮生长第二茬子实体,管理上要注意如下环节:

1.清理耳基:第一茬子实体采收后,如耳基没除净,遇气温高时,易出现霉烂,导致杂菌污染,无法再生。为此,采收时要沿袋面整朵割下,并用利刀铲除穴口上的残留耳基。

2.控湿养菌:采后的菌袋要停止喷水3-5天,同时加强通风,并把阴棚上的遮盖物拉稀,增加光照,使表面水分收缩。袋内菌丝继续吸收养分,由原来生殖生长转回营养生长,此时温度应掌握在24℃-26℃,促进菌体复壮,为第二茬出耳提供强壮的菌丝体条件。

3.加湿诱耳:毛木耳采收后,培养基水分已消耗部分。为了诱导原基形成,必须用雾化水少量喷淋料面,每天正常揭膜通风,更新棚内空气;同时采用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迅速形成原基,并分化成耳芽,长成子实体。每一茬子实体采收后,由于袋内水分、养分含量都相对减少,所以在喷水的次数与喷水量上,要相应依次逐增,也可以喷洒一些增产素,以增加营养,促使毛木耳耳片肥厚,提高产量。

【小编结语】做好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毛木耳产量和二茬耳的关键,当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耳菜蛇眼病如何防治


木耳菜(学名:Gynuracusimbua),别称潺菜、落葵、豆腐菜、紫角叶,菊三七属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花果期9-10月。木耳菜以幼苗、嫩梢或嫩叶供食,质地柔嫩软滑,营养价值高。可作汤菜、爆炒、烫食、凉拌等,其味清香,咀嚼时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故名木耳菜。其在南北方普遍栽培,在南方热带地区可多年生栽培,在北方多采用一年生栽培。

木耳菜的食用价值

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可做栽培蔬菜,也可观赏。全草供药用,为缓泻剂,有滑肠、散热、利大小便的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痈毒及乳头破裂。果汁可作无害的食品着色剂。

木耳菜的观赏价值

木耳菜属藤蔓型蔬菜,枝蔓繁多,人们可利用这个特点,来绿化庭院阳台。它叶片宽大肥厚,光滑油亮。米粒似的小花红白相间,星星点点散露于叶丛中,鲜艳夺目,很是迷人;由青变紫再转黑色的肉果一串串缀满其间,极富情趣。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如果利用阳台、庭院种植一些,不仅可供全家食用,而且还美化了居住环境。

木耳菜蛇眼病如何防治?

什么是蛇眼病?

蛇眼病,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种植的木耳菜,均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是木耳菜的重要病害。

木耳菜蛇眼病的症状识别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病斑呈紫褐色,后来病斑发展为圆形或近圆形,中央部分呈灰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为紫褐色,有点凹陷,成膜状,由于质薄,最后容易破裂穿孔,在病斑上长有不大明显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病斑,失去了商品价值,不能食用。识别要点:病斑边缘为紫褐色,中间灰褐色或黄褐色,呈膜状,后期容易破裂,病斑上有不大明显的小黑点。

木耳菜蛇眼病的发病规律

1.病原菌木耳菜蛇眼病是由半知菌叶点属尾孢菌Cercosporasp.侵染引起的。分生孢子梗浅褐色,又粗又短,分生孢子呈线状,无色或色浅。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表上越冬(在南方温暖地区,则周年为害,不存在越冬问题)。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产生出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初浸染,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灌溉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木耳菜蛇眼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瓜类、茄果类、豆类、十字花斗、百合科等蔬菜轮作2年以上。

2)合理密植、科学浇水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浇水要选晴天,而且不宜过量,防止大水漫灌,雨季时,雨后要及时排水,保护地浇水后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露地雨后还要及时松土。

3)施足肥料施足经腐熟过的粪肥,并增施磷钾肥,提高菜株抗病力。

4)清洁田园病叶要及时摘除,另外,收获后应及时彻底清除病残体落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2.生物防治发病初期,可喷2%武夷霉素(农抗BO―10)水剂,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6天喷l次,连喷3―4次。

3.无公害农药防治发病初期,可喷45%特克多悬浮剂800-1000倍液;保护地种植的木耳菜,可用3.3%特克多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隔7天熏1次,连续3―4次。

种小麦秋播期病虫害防治


秋播期是搞好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农民朋友抓住秋播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将小麦病虫草害消灭在萌芽阶段。

秋播期小麦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如下:

搞好植物检疫秋播期间种子调运频繁,最易传播检疫性病虫,因此,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防检疫性病虫杂草随种子调运传播蔓延。购买种子时,一定要从正规的种子经营单位,购买有检疫合格证的种子。

加强农业防治主要有合理轮作,深翻改土,精细整地,测土配方,合理施肥,不施用未腐蚀的有机肥,适期适量播种,清除田间、地边、场院等处的自发麦苗和杂草等技术措施。

土壤药剂处理对前茬地下害虫发生重的地块,播前整地时用药剂混合干细土,混匀后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撒后随即浅耕或耙耱,也可将农药与肥料混合施入。

实行药剂拌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是整个小麦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的经济、简便、安全、高效措施,也是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性关键措施,应大力提倡应用。

黑木耳的种植技术 黑木耳如何种植?


黑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和药用菌。黑木耳肉质细腻,脆滑爽口,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远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且含有人类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黑木耳还具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镇静止痛,清涤胃肠等功效,它所含的多糖体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由于黑木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很畅销,产品供不应求。黑木耳如何种植?现将黑木耳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要选子实体片大、肉厚,腹面黑亮、背面灰色绒毛状,口感脆而不硬,适宜袋料栽培的品种。适合南方袋料栽培的品种有888、139、沪耳3号、Au5等。

2、栽培期确定

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遇高温易流耳是南方栽培黑木耳的一大难题。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每潮生长期40天左右,且产量高质量好。因此,适宜推广秋季栽培黑木耳。秋栽既可确保各潮子实体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又可防止高温流耳。

具体栽培期:海拔500米以上地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制作生产菌筒10月下旬开始出耳,至来年4月底采收结束;海拔300~500米地区,亦可栽培,但子实体生长时间相对较短,潮次减少,单产相对降低。春栽子实体生长期太短,潮数少,单产低,且子实体生长后期常遇高温,易流耳。

3、配方

选择目前栽培成功的配方有:①木屑83%~86%,麸皮12%~15%,碳酸钙2%,含水量55%,pH5.5;②木屑80%~83%,麸皮15%~18%,碳酸钙2%,含水量55%,pH5.5。气温相对高时可选择配方①,反之选择配方②。

4、菌筒制作

选用规格为156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袋、灭菌、接种、消毒按常规方法。秋栽黑木耳接种时间大概在9月中下旬,此时气温仍然较高,接种时易受杂菌污染。因此,防止污染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选择全瓶(袋)菌丝洁白、均匀,有木屑清香味,没有或少有原基,生长健壮的栽培种;其次接种时一定要做好菌种瓶(袋)表面以及接种室的消毒。接种量要相对多一些。

接种后7天内室温控制在27~28℃,菌丝迅速成活定植,然后,室温控制在24~25℃。为减少二次感染,前期尽量不要翻袋。大概40~45天菌丝发满袋。由于黑木耳菌丝体见光刺激后易形成原基,因此菌丝培养期间要求培养室黑暗。

5、出耳管理

先要选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块建棚,棚内搭培养架。当菌丝发满袋后,将菌袋搬入棚内,排上培养架,让菌丝恢复2~3天后开穴。穴间距5~6厘米。开穴时用锋利刀片将薄膜割约1厘米v型刀口。大概每袋开20-24穴,开穴后喷水盖薄膜保湿催蕾。应避免高温时开穴催蕾。

黑木耳是好氧、喜湿、耐寒性菌类。开穴后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经15天,大量耳芽即可形成。耳芽形成后要加大通风量,每天3~4次,每次1小时,在保证相对湿度90%以上条件下,可全天通风。通风时结合喷水,喷水要均匀周到。通风不良以及湿度不均匀均会不展片,形成鸡爪耳而失去商品价值。阴雨天可掀开薄膜淋雨。在适宜温度下,连续淋雨水,耳片会快速长大,开片好。碰上10℃以下阴冷天气要盖膜保温保湿。高温高湿易引起流耳,因此,日平均气温超过21℃时更要加强通风,早晚喷少量水。

6、采收与加工

耳片充分展开,变软,腹面出现白粉层(孢子粉)时停水1~2天后采收。采收时要留下少量耳芽,以利第2潮出耳,大概可收3潮。采收后要将耳基杂质清理干净,掰成小朵,晒干或烘干。

《如何防治木耳贮藏期虫害?》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