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与养护要点。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中药材栽培要点》,希望您喜欢!

远志: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郁。远志喜冷耐旱。以向阳排水良好土壤为佳。粘土和低温地不宜栽种。种植时用种籽繁殖,亩用种1-1.5kg。播期,4月至10月上旬为佳。亩沟施磷肥100kg,钾肥25kg,碳铵50kg,耙平后播前7-10天用氟乐灵封地,防出杂草。播种方法,按30-40cm划浅沟,将种籽均匀撒入(用自制滚筒播籽器)。播后覆0.3-0.5cm细土和草木灰,再撒少量麦糠保湿。如遇多日无雨,可用喷雾器在傍晚顺沟喷雾,增加麦糠湿度。(种籽拌种衣剂)。出苗20天后如有小草,用精克草能按倍数喷雾除掉单枝叶杂草,其它双枝叶杂草人工拔除。如遇多雨气侯,可覆盖塑料拱棚增强抗逆性。但保持土壤含水适中(手捏成团,落地即碎)。定期用退菌特、可杀得、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解剂抗菌促长(一般在多雨天气前后进行,每周一次)。种籽用专用吸籽机采收。远志生长2-3年采挖。挖回后除茎叶,用手揉搓至松软抽取木芯。成远志筒,没抽芯为远志棍。木芯不抽入药服之令人发闷。远志筒如分类(特、一、二、三级),卖价会好一些。黄芩:黄芩原植物为空心草,黄金茶。具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干燥根入药。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次之。黄芩宜温暖偏寒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土为佳。3月下旬至4月中旬用种籽繁殖,也可栽苗。直播或栽种前均需施足底肥,深翻土地,亩施磷100kg,钾50kg,碳胺50kg,选30cm行距开1.5cm浅沟,种籽拌干砂,用手指均匀向浅沟内撒种,(亩用种1.5-2kg),播后覆0.5-1cm细土或草木灰。苗高10-15cm,间隔7-10cm定苗。栽苗在9月或春夏季均可。按行距30cm,株距15cm挖穴栽苗。穴一至二苗,栽后覆土轻压。直播或栽苗7-10天前,均需用氟乐灵除草剂杀死草籽,防止苗期草吃苗。田间管理,及时除草,定期松土培土。追施速效氮肥2-3次,但防狂长。开花期除留种籽田外,其余摘除花蕾,留种选2-3年生发育良好的健壮苗为佳。春夏秋均可采收。生长2-3年的地块。将全根挖出后,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晒至半干,剥去外皮,再晒至全干后待售。柴胡:柴胡品种很杂,但宜发展的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黑柴胡,山柴胡),狭叶柴胡(又名红紫胡,细叶柴胡)。种籽早熟的当年秋季即可播种,种籽晚熟的宜次年春下种。柴胡耐寒耐旱怕积水。宜在山坡地,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土块种植。用种籽繁殖。栽培上可直播,也可栽苗。春夏秋均可作业。播前亩条施磷肥100kg,钾50kg,碳铵50kg,播时按15-20cm行距开浅沟种籽均匀撒入,盖细土和草木灰,稍压后浇水。柴胡亩用新种3-4kg(陈籽不易出苗)。出苗后须定二次苗,按7-10cm留单苗,结合除草松土培土。每季适当追施钾肥与速效氮肥。病虫害防治,早春易发生盲椿象咬食幼苗,可用氧化乐果或果胺磷防治。6-8月,有风蝶的幼虫危害茎叶,可用菊酯农药防治。春秋挖取。取茎叶留作药,晒干待售。

延伸阅读

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对于一下这四种中药材的栽培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现将四种中药材春季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茯苓

春茯苓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下窖,技术要点如下:

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向阳缓坡地、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壤土、放荒3年以上并且无白蚁的地块。

2、及早清场挖窖。先清除场地杂草、石块等杂物。视段木长短,按深20~30厘米、宽30~50厘米挖窖,一般亩挖窖1200~2500口,窖应顺坡地倾斜,并在地块两侧开好排水沟,坡顶筑好拦水埂。

3、适时合理下窖。海拔较低的于地区4月中下旬下窖,较高海拔地区可在立夏前下窖,每窖菌材7.5~15公斤、用菌种一袋,覆土厚度10~15厘米并拍实。

4、及时巡查培土。每次下雨后,要及时巡查窖地,对菌材外露的要及时进行培土,并杜绝牲畜进地踩踏。

5、防止白蚁为害。发现蚁路,及时用药喷于蚁身,或用煤油或开水灌蚁穴并加盖沙土,及时灭除蚁源。

二、百合

1、及时清沟排渍。百合怕渍,较耐旱,每次下雨期间至雨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实现沟沟相通,确保排水滤水通畅。

2、适时打顶摘珠。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百合开花前打顶,打顶后,要及时喷洒大生等药剂进行植株消毒。对生长于叶基部的百合珠芽及时分次摘珠。

3、经常中耕除草。通过浅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并适当对百合植株基部进行培土,防止百合外露。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

4、合理施用肥料。分别于4月上旬施一次壮苗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8公斤。于5月中下旬施一次壮蔸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及时喷施氨基酸等叶面肥。

5、密切注意防病。百合易发立枯、炭疽、病毒等病害,春末夏初每10~15天用杜邦申氏、大生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一次,共防病3~5次。

三、金银花

1、中耕培土。每次下雨后,待土表层较干时,及时进行深中耕,并壅蔸培土,确保土层松软通气。

2、及时施肥。于4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分别施肥两次,每亩每次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抢在下雨前施用,或遇旱浇水时施用。

3、清沟排渍。每次下雨期间及雨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渍沟排渍,保持排水畅通。

4、防治虫害。春末夏初常发生蚜虫为害,一般用阿维吡虫啉防治,每亩用量一袋。

四、福白菊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实行深翻、精整,整理成宽1.2米的厢面,厢面屋瓦背形,开好厢沟、围沟、腰沟,以利排水和采摘操作。

2、施足基肥。在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土杂肥3000~5000公斤作基肥。

3、合理移栽。移栽实行分蔸移栽或育苗移栽,按株行距25~40厘米规格栽植,每亩确保4000蔸以上。

4、及时追肥。移栽后半月左右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

5、防治病虫。春末夏初要注意防治菊蚜等虫害和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菊蚜用阿维吡虫啉防治,霜霉等病害一般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杜邦申氏、大生等药剂防治。

中药材春季培植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气温回暖,雨水渐多。中药材开始萌芽发叶,逐渐生长。生产上应注意采取下列培管技术:

一、清沟沥水

玉竹、射干、玄参等中药材大都忌渍水。渍水容易产生根腐病等病虫害,所以要使沟沟相通,无论是厢面还是沟内都不能有积水,下雨后的雨水及时能排除或渗漏。

二、中耕除草

春季雨水多,雨后土壤易板结,要及时中耕松土。中耕时要注意不伤害中药材作物的地下块根块茎。发现杂草,要及早人工拔除。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

三、培土和追肥

对于裸露在外的块根块茎,应及时培土覆盖。追肥应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有机肥应充分腐烂发酵后再施用,以利杀除病虫和杂草,也有利药材作物根系吸收。撒施化肥时,要对雨施用,以利化肥及时溶解,防止烧苗.也可采用兑水浇施。复合肥要选用适合旱土且易溶解的正规厂家产品。施肥用量要根据作物长势长相和原有土壤肥力等情况综合考虑,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竹等中药材易得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10%恶霉灵200ml兑水1--2桶(每桶为容量16升左右,下同)喷雾或10%广枯宁100ml兑水1--2桶喷雾,也可用含量高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喷雾。此外,用52.5%噁酮霜脲氰(抑快净)加80%代森锰锌兑水灌施根部也有较好的效果。发病严重时要及时挖除重病株根土,并彻底用药剂消毒。我县中药材的虫害主要是蛴螬。危害特点是以幼虫在地下啃食根茎,咬断幼苗和根,致使根茎腐烂,植株死亡。或啃食地下茎皮,形成伤疤。成虫食害叶片,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1、每亩用3%二嗪磷2公斤颗粒拌土撒施;2、每亩用杜邦公司生产的家保福颗粒剂4--5公斤拌土撒施;3、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4、用敌百虫等农药拌菜叶、甘蔗渣等撒于土表进行诱杀;5、用30%氟虫.噻虫嗪兑水灌施根部;6、人工捉杀。

中药材初加工技术要点


1、种子类。一般药材果实采收后可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的药材要去种皮和果实,如薏苡、决明子等。有的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的则要蒸,以破坏种子所含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贞子等。2、花类。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迅速烘干,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浓郁的香气。如红花、芫花、金银花、玫瑰花、月季花等。极少数花类则需先蒸制再进行干燥,如杭白菊等。3、果实类。一般果实类药材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但果实大又不易干透的药材,如佛手、酸橙、宣木瓜等应先切开后干燥;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栝楼、陈皮、山茱萸等,应先去除瓢、核或剥皮后干燥。此外,有极少数药材如乌梅等还需经烘烤、烟熏等方法加工。皮类一般采后趁鲜切成片或块,再晒干即成。但有些种类在采收后应趁鲜刮去外层的栓皮,再进行干燥,如丹皮、椿根皮、黄柏皮等;有些树皮类药材采后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加码叠放,使其发汗,待内皮层变成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再进行干燥,如肉桂、厚朴、杜仲等。4、全草和叶类。采收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芳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荆芥、藿香等忌晒,以避免有效成分损失;有些全草类药材在未干透前就应扎成小捆,再晾至全干,避免散失,如紫苏、薄荷、断血流等。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肉质叶类,如马齿苋、垂盆草等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再进行干燥。5、根及地下茎类。这类药材采收后,一般须先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即成,如白芷、丹参、牛膝、前胡、射干等;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天冬、百部、薤白等,应先用沸水稍烫一下,然后再切成片晒干或烘干;对于质坚难以干燥的粗大根茎类药材,如玄参、莴根等应趁鲜切片,再进行干燥;对于干燥后难以去皮的药材,如丹皮、桔梗、半夏、芍药等应越鲜刮去栓皮;对那些含淀粉、浆汁足的药材,如天麻、地黄、玉竹、黄精、何首乌等应趁鲜蒸制,然后切片晒干。有些种类如北沙参、明党参等应先放入沸水中略烫一下,再进行刮皮、洗净、干燥;此外,如丹参、玄参、白芍等药材,先要经沸水煮,再经反复发汗才能完全干燥。还有些种类的药材,如山药、贝母等须用硫磺熏蒸才能较快干燥,保持色泽洁白,粉性足,且能消毒、杀虫、防毒,以利于药材的贮藏。

中药材白鲜种植技术要点


野生白鲜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种子呈圆球形,亮黑色,千粒重20--21克,适宜发芽温度16--20C。条件适宜,播种后15--18天出苗,当年生株高10--15厘米,冬季能自然越冬;两年生株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15--20厘米;3年生苗开始开花结实。栽培的白鲜生长期150天左右,4月下旬返青出土,9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选地与整地

白鲜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播种移栽

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拌入种子体积3倍的干净细河沙,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拌上河沙的种子埋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yi)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田间管理

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白鲜病虫害较少,6--8月份偶有少量黄凤蝶幼虫咬食茎叶,可人工捕捉或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1--2次。

采收及留种

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300--350公斤。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黄色、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子弹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

中药材的生产特点


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生长地区不同,各种中药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药材栽培方式的多样性。总的来说,中药材生产应注意以下特点:一.中药材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栽培的中药材,最终是用来防病治病。如果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低或者完全没有,就降低或推动了药用价值。而产量过低,又影响了药农的收入。广大药宵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除大力提高产量外,对药材的质量尤其在注意。药材的质量主要由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疗效决定的。药材的形态、大小、色泽,即商品性状(俗称卖相)也是质量的一个方面。此外,有关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制定和实施,生产过程中,昼养活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以求获得绿色中药材,将是今后中药材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二.中药材栽培有忌连作很多中药材,特别是一些根茎类药材如白术、菊花、地黄、丹参等都不宜连作。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病虫害严重。此外,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也使得连作的效果不好。一般中药材的前作以禾本科植物为宜。三.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由于不同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以及栽培年限的不同,形成了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如半夏和绞股蓝在栽培时要遮荫;西红花为防止种茎退化,生长期间要除芽;菊花为增加分枝要打头;根与根茎类药材要摘蕾;枸杞、山桅子要整形修剪;芍药、桔梗采上时需趁鲜去皮等。因此,不同的中药材栽培技术不自己的特殊性,如不了解或不掌握一些中药材的生产技术要点,很难保证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中药材产品。

适宜秋季采收的中药材


适时采收中药材,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否则会使中药材在产量和质量上受到损失,下面介绍几种适宜在秋季采收的中药材,供种植户参考。

1.黄芩。适宜9-10月采收。采收时去掉茎叶,挖出根部,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剥去外皮后迅速晒干或烘干。切忌雨淋,以坚实无洞、内部呈鲜黄色者为上品。

2.决明子。适宜9-10月采收。当荚果变成黑褐色时分批采收,最后割下全株,运回晒干,用木棒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至全干。

3.马兜铃。适宜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采收。当果实由绿转黄时连果柄摘下,晒干即可。以黄色、果实完整、种子充实者为佳。

4.柴胡。适宜9-10月采收。先割去茎秆(晒干后另作药用),之后再挖出根部去净泥土,晒干或烘干即可。

5.百合。适宜9-10月采收。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选晴天挖取,除去泥土、茎秆和须根,将大鳞茎作为商品,小鳞茎留作种用。

6.半夏。适宜9-10月采收。采收时用小齿耙浅挖细翻,直径7毫米以上的(小于7毫米的留于土中作种)采收之后堆放室内发酵、去皮、干燥。

7.白扁豆。适宜9-10月采收。采收后将荚果采后晒干,用木棒敲打出种子,去杂质、晒干即成。

8.紫草。适宜在10月采收。采收时先将地上植株割掉,然后挖出地下根部,抖净泥土,晒干。

9.紫菀。适宜在10月中旬叶枯黄时采收。采收时先将枯叶割去,之后将根刨出,抖净泥土,主根茎留作种用,放入窖内埋藏,其余细根编成辫子,晒干。

10.山药。适宜在10月中下旬开沟采挖。采挖时勿使块茎断裂。挖出后去掉泥土,晒干即可。

11.板蓝根。霜降前后为最佳采收期。顺坡向一边挖开,选健壮、无病害的植株,稍微晾干,去掉枯叶、黄叶,从芦头处切开或剪开,根按大小分为两等,叶不分等,晾干或晒干即可。

12.当归。适宜10月下旬植株枯黄时采挖。挖出全根(勿将根弄断),抖去泥土,去掉须根及残留叶柄,置于通风或背阴处,待根部变柔软后按大小扎成小捆进行加工。

《中药材栽培要点》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与养护要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